问题

如何看待网传上海快递员成片阳性,官方回应「消息不实,未收到因收寄邮件造成从业人员感染的报告」?

回答
对于网上传言上海快递员“成片阳性”以及官方的回应,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光看表面。

首先,网传消息的来源和传播方式。通常这类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比如微信群、微博、小红书之类的平台上传播得很快。可能是一个快递员的朋友或者同事发了几张模糊的截图,比如公司内部通知、某个小区群里关于快递员异常的讨论,又或者是某个地区新增病例里提到了快递员。这些信息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强调“成片”、“大量”之类的词汇,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恐慌。

为什么这类消息容易被相信,甚至广泛传播?

疫情背景的敏感性: 上海经历过非常严重的疫情封锁,大家对任何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都非常敏感,特别是涉及民生保障的行业,比如快递。一旦有风吹草动,很容易联想到之前的艰难时刻。
信息差和不确定性: 在突发事件或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相信小道消息。官方发布信息的速度和覆盖面可能跟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个体经验的放大: 可能确实有少数快递员因为工作性质(接触人群多,流动性大)感染了,而这些个例在传播过程中被放大,叠加了“成片”的印象。一个人在小区门口接收快递时,如果遇到一个戴口罩但看起来不舒服的快递员,或者听说哪个小区有快递员被隔离,都可能成为传播“成片阳性”的素材。
对基层劳动者的担忧: 快递员是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他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在疫情期间,他们的工作条件、防护措施以及感染风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一旦出现关于快递员感染的消息,很容易激起同情和担忧,也更容易让人们对这类消息“感同身受”。

再来看官方的回应:“消息不实,未收到因收寄邮件造成从业人员感染的报告”。

这个回应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消息不实”: 这是官方最直接的否定。意味着他们掌握的数据和信息,与网传的“成片阳性”是存在巨大出入的。官方的回应通常是基于疾控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而不是坊间传闻。
“未收到因收寄邮件造成从业人员感染的报告”: 这个说法有几层含义。
否定了“特定传播链”: 意思是,他们没有接到明确的报告,证明是“因为收寄邮件这个行为本身”导致了快递员大规模感染。这并不直接否定“有快递员感染”,而是否定了“通过收寄邮件这个活动导致了大规模从业人员感染”。
可能存在的“未报告”或“个体感染”: 理论上,个别快递员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其他途径感染,然后继续工作,这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这种感染没有被追踪到明确的“收寄邮件”的链条,或者没有引起大规模集中爆发,官方可能就不会将其归结为“因收寄邮件造成”。
信息统计的口径: 官方回应的信息口径通常非常严谨。比如,他们统计的是“新增感染病例”中,明确溯源到“收寄邮件”这个行为的有多少。如果只有零星的、无法追溯到具体邮件传播环节的感染,可能就不在“因收寄邮件造成”的范畴内。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信息冲突?

1. 理性看待官方信息: 官方信息是目前最权威的来源,尤其是在疫情这种需要精准防控的时期。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官方信息发布有时会滞后,或者在细节描述上可能为了稳妥起见而采取较为笼统的说法。
2. 警惕谣言的煽动性: “成片阳性”这种说法带有强烈的煽动性和负面情绪,很容易被放大用于制造恐慌。这种说法本身就值得怀疑,需要等待官方的核实。
3. 快递员群体的风险: 即使官方否认了“成片阳性”和“收寄邮件造成感染”的说法,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略快递员群体在疫情防控中的风险。他们是高风险岗位,接触人员密集,自身做好防护至关重要,社会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比如提供充足的防护物资、合理的休息时间、以及高效便捷的核酸检测安排。
4. 信息传播的边界: 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转发和传播信息时应保持审慎。不信谣、不传谣是公民基本的责任。如果对某个信息存疑,可以耐心等待官方的权威发布,或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求证。
5. “收寄邮件造成感染”的定义: 官方回应的重点在于“因收寄邮件造成”,这暗示了病毒传播可能并非由邮政快递这个环节直接引起,而是从业人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其他渠道感染。例如,一个人可能在买菜、乘坐公共交通、或者与社区内感染者接触而感染,然后他恰好是一名快递员。这种情况下,病毒来源并非“收寄邮件”本身。

总结来说:

网传的“上海快递员成片阳性”的消息,很可能是一种信息放大和不准确的描述。官方的回应“消息不实,未收到因收寄邮件造成从业人员感染的报告”,是在用官方数据和统计口径否定了这种大规模、特定传播链的说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快递员群体没有感染风险。他们是劳动者,是城市的“摆渡人”,他们的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信息,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同时也要对快递员群体的辛勤付出和潜在风险给予理解和支持,并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在疫情信息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情绪和谣言所裹挟,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现在很害怕,疫情期间,我已经不敢再点外卖了了,也没有快递了。

之前我每两天都会吃一个奶油蛋糕,现在我很后悔,我曾经冒着多大的风险就为了一块破奶油蛋糕。我算是非常幸运的,如果,外卖小哥但凡有一个阳,我就完蛋了。

我不认为这是传言,用脑子想想就知道肯定不是传言。

但还是好像吃奶油蛋糕,今天抑郁了很久。以下图片就是我吃到的这几个,后面就没有蛋糕吃了。

同样没得吃的还有各种,我想吃捞王火锅,想吃太二酸菜鱼,想吃江边城外,想吃老北京涮肉,想吃三文鱼和牛排。。现在啥也没了。。,

难受。

今天我的小区也出阳了,被拖走了。我心里很难过,我觉得之前做核酸也不太安全。


我查了一下我喜欢的小哥哥住的位置,他们小区也有很多阳性。

然后想想自己失恋了。悲从中来。

失恋让我情绪反复,很失控,很抑郁。我的脑子很不清醒,一阵一阵。

一个人躲在被子里面哭了很久很久,胃都疼了,心脏也闷得慌。情绪极端低落。

挺想问问他,还好不好,有没有得病,还有没有菜吃,需要给他送一点么?毕竟他被关了很久很久了。

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他应该不喜欢被打扰。他以前说过,分手后再打扰就是二次伤害。

然后就默默安静地继续哭了一会。。。


疫情快结束吧,这样我就可以出去走走了。阳光下晒一晒,大概能积极点。


user avatar

现在官方一辟谣我就害怕

user avatar

“没有网传的所谓‘成片阳性’事件发生,没有因进行邮件快件操作导致感染的病例。”---- 这句话留下的空间很大。其实,快递进门消毒,操作生菜后洗手。就算感染上了,也就感冒一个礼拜。最大的风险就是:送出去隔离比较麻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