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说,这种毅然放弃大house和1美元炸鸡回国奉献的海华才是真高华。
知乎这种大V就很不少,爱国红利和人口红利赢麻了
现在的学术圈,已经到了不谈分配不行的悬崖边缘了。
不过有些事情、你还真不能指望既得利益者们自己“开仓放粮”;先富带后富这话没错,可先上车的人关起门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就算脑门顶着闸刀都不会松口。。。
明朝洪武年间,就出过一个名为“南北榜案”的大案子。
咋回事呢?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等到了发榜的时候才发现,所录的51人全都是南方士子、北方人一名未取。
消息一出,朝野震惊。
为啥呢?主要是士子集团这波做得实在太过了。就算当时存在南方擅文、北方擅武这种刻板印象,这个结果也有点太过离谱,你们要吃肉没毛病、可总得给别人留口汤吧。
考虑到种种利害关系,朱元璋遂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士子。毕竟大家都不是圣贤,所以给个台阶,有些事咱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等到了这个时候,真正的骚操作来了。史书记载,经过复阅上呈的试卷不仅语句不通、关键还有些犯忌讳的说法,说白了就是想坐实北方士子不通文墨之铁案。
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封建时代的铁拳最终狠狠落下。涉案人员有的被凌迟,还有的被发配流放,几个月后朱元璋又亲自点了状元探花和榜眼,重新录了一个北榜、这事才算是真正尘埃落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科研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有些title不仅仅是荣誉称号,而是真正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那是个事关不少人饭碗的东西,绝不能简单用社会道德去约束,
师傅下面有徒弟、徒弟下面又有徒孙,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都等着吃肉喝汤呢,你不拼点能行?所以,就算是再身居高位的人也是身不由己。
吃什么肉喝什么汤呢?包括但不限于课题项目,科研经费,以及paper和title。
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国内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高达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504亿元。
可问题是,这些钱是不可能按照理想状态均分到各个科研团队头上的。打个最简单的比方,TOP10高校的经费多到花不完、而有的双非院校则拮据到高精密仪器都买不起。。。
集中力量办事这没错,但在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很多事情在执行层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争取就是其中之一,标准很可能就异化成“说话的份量”。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假如能在团队里面供一尊大佛,那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等到了评审的时候,各路神仙自然是要发挥一下各自的神通,比如搞搞八仙过海、拉帮踩等等。
等到“黄袍加身”,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甭管是什么项目评审还是人才计划,师门纵横捭阖的关系肯定能在各种关节上互相搀扶。大事尚且如此,那么搞个职位、弄个title,相对来说就更不在话下了。
一定要记住,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少不了龌龊。
想要把问题丢到这样的大佬身上,可不就是砸人家一大家子人的饭碗吗?所以每每到了这种时候,总会有各种有“正义感”的人站出来“仗义执言”,原因也很简单、屁股决定脑袋罢了。
如果说上面勉强能维持相互之间的体面,那么下面的人可就没那么收敛了。
除了那些门生故旧遍天下的大牛,剩下带团队的人都得苦哈哈。又要争项目、抢预算,又要发文章、出成果,一个人掰两半使都不太够用。
那这些劳动成果从何处来呢?只能是靠压榨年轻硕博和青椒们过活这样子。
一方面高校院所都逃不过唯论文、指标论英雄的历史路径,学术圈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层层盘剥劳力的诡异氛围;另一方面上下级威压趋紧,功成名就的大佬们赢者通吃、年轻人难有出头之日。
更有甚者,直接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品、对自己进行被动的人身依附。
我们不会忘记,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生杨宝德溺水身亡。在这个悲剧的背后,是一个毫无师德的无良导师。
我们也不会忘记,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陶崇园从其宿舍楼顶坠楼自杀。在同样的悲剧背后,依然站着一个德不配位的无良导师。
在这样的苦闷环境下,一般在国内苦逼兮兮读书的硕士博士们,能顺顺利利发文章、不被导师延期毕业就烧高香了。至于补贴有多少、工资能不能发,那就要另说了。。。
生化环材,不奇怪
反正有的是人报考
资本家闻之落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