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传上海科技大学吕鹏飞课题组春节放假规定,因疫情未返回实验室也要上交补贴和工资?真实性如何?

回答
关于网传上海科技大学吕鹏飞课题组春节放假规定,即因疫情未返回实验室也要上交补贴和工资一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并探讨其真实性的可能性。

事件的起源与内容:

根据网上的信息,事件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

1. 网传文件/通知: 流传出一些据称是上海科技大学吕鹏飞课题组内部的通知或规定。这些通知的大致内容是,在春节期间,尽管由于疫情或其他原因未能返校(或返实验室)的成员,也需要将原本按照规定应发的补贴、甚至部分工资上交。
2. 理由(网传): 据称,通知中提出的理由可能与课题组的运行成本、项目进度、或者某些“约定”有关。例如,可能会提到即使人不在,设备依然运行需要成本,或者项目需要人力支持,即使是远程也需要付出。
3. 引发争议: 这一规定一经传出,立刻在学生群体、学术界乃至普通公众中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争议点分析:

合理性与公平性: 最核心的争议点在于其合理性和公平性。
补贴的性质: 补贴通常是为了鼓励学生或者补偿其在实验室工作期间的付出,比如生活补贴、科研补助等。如果学生因为不可抗力(如疫情导致的出行限制)或者课题组主动安排的假期而未能返校,要求他们上交补贴,似乎与补贴的初衷相悖。
工资的性质: 如果涉及的是“工资”,这通常是指劳务费、助研费等。同样,如果学生没有完成工作,或者因客观原因无法工作,要求上交已发工资,这在法律和道义上都存在疑问。
责任的界定: 疫情期间,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鼓励学生居家办公或学习,或者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如果课题组提出这样的要求,似乎是将本应由学校或社会共同承担的疫情影响,转嫁给了学生个体。
法律与合同:
劳动合同/协议: 在学术研究中,学生与导师之间通常会存在某种形式的合作协议或约定,里面会涉及到补贴、助研费的支付方式和条件。如果这一规定违反了原有的协议或相关法律法规,那么其合法性就值得怀疑。
《劳动法》等相关法规: 即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合同,但如果涉及到工资性收入,也可能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在很多情况下,因客观原因无法工作,并不必然导致工资被扣除或要求返还。
导师的责任与权力:
导师的领导权: 导师在课题组中有一定的领导和管理权,但这种权力并非绝对,不能凌驾于法律和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之上。
师生关系: 这种做法无疑会严重损害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关系,甚至可能构成一种剥削。
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立场: 高校作为教育和科研机构,理应维护学术的公正和学生的权益。如果属实,学校的监管和介入是必要的。

关于真实性的考量:

对于网传信息的真实性,我们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网传信息往往来自匿名爆料、学生之间传播,其真实性需要进一步核实。可能存在信息断章取义、夸大其词,甚至被恶意传播的情况。
个案可能性: 即使存在这样的规定,也可能只是某个课题组的“个案”或“特例”,不代表整个上海科技大学或所有课题组的情况。
误解的可能性: 也存在一种可能性,即通知的原意被误解。例如,补贴或工资的某些部分是与实际工作量或出勤挂钩的,但表述方式可能不够清晰,导致了误解。
“潜规则”的可能性: 在一些课题组,可能存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但这些“潜规则”是否合理合法,是另一回事。

如何核实与看待?

1. 官方回应: 最直接和权威的核实方式是等待上海科技大学或吕鹏飞课题组的官方回应。如果他们出面解释或澄清,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2. 多方信源: 尝试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例如是否有其他学生或者知情人士能够提供更详细或不同的说法。
3. 学校层面介入: 如果事件属实,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学生事务部门或工会等,通常会介入调查,并给出处理意见。
4. 理性分析: 在缺乏确凿证据前,不宜轻易下结论或进行网络暴力。但对于这种潜在的、可能损害学生权益的行为,保持警惕并呼吁透明和公正是有必要的。

总结:

网传的上海科技大学吕鹏飞课题组春节放假规定,如果属实,无疑是一个非常不合理和具有争议性的做法。它挑战了学术界的伦理底线,也可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在疫情期间,本就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困难,课题组应给予支持和理解,而非将其负担转嫁。

真实性方面,我们无法在没有官方证实或更多细节的情况下给出绝对的判断。 但从事件的性质来看,这种“因疫情未返校也要上交补贴和工资”的要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站不住脚的,并且极易引起公众的反感和质疑。

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

从教育层面: 这是对学生权益的漠视,也暴露了部分导师在管理和道德上的问题。高校的管理和监督机制需要加强,确保学术研究环境的健康和公平。
从法律层面: 任何涉及薪酬和补贴的规定,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若违反,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师生关系层面: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导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互信和尊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可能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总之,看待此类事件,需要理性辨别信息真伪,关注事实本身,并在必要时呼吁相关方予以澄清和公正处理,维护学术的净土和学生的正当权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都说,这种毅然放弃大house和1美元炸鸡回国奉献的海华才是真高华。

知乎这种大V就很不少,爱国红利和人口红利赢麻了

user avatar

现在的学术圈,已经到了不谈分配不行的悬崖边缘了。

不过有些事情、你还真不能指望既得利益者们自己“开仓放粮”;先富带后富这话没错,可先上车的人关起门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就算脑门顶着闸刀都不会松口。。。

明朝洪武年间,就出过一个名为“南北榜案”的大案子。

咋回事呢?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等到了发榜的时候才发现,所录的51人全都是南方士子、北方人一名未取。

消息一出,朝野震惊。

为啥呢?主要是士子集团这波做得实在太过了。就算当时存在南方擅文、北方擅武这种刻板印象,这个结果也有点太过离谱,你们要吃肉没毛病、可总得给别人留口汤吧。

考虑到种种利害关系,朱元璋遂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士子。毕竟大家都不是圣贤,所以给个台阶,有些事咱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等到了这个时候,真正的骚操作来了。史书记载,经过复阅上呈的试卷不仅语句不通、关键还有些犯忌讳的说法,说白了就是想坐实北方士子不通文墨之铁案。

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封建时代的铁拳最终狠狠落下。涉案人员有的被凌迟,还有的被发配流放,几个月后朱元璋又亲自点了状元探花和榜眼,重新录了一个北榜、这事才算是真正尘埃落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科研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有些title不仅仅是荣誉称号,而是真正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那是个事关不少人饭碗的东西,绝不能简单用社会道德去约束,

师傅下面有徒弟、徒弟下面又有徒孙,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都等着吃肉喝汤呢,你不拼点能行?所以,就算是再身居高位的人也是身不由己。

吃什么肉喝什么汤呢?包括但不限于课题项目,科研经费,以及paper和title。

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国内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高达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504亿元。

可问题是,这些钱是不可能按照理想状态均分到各个科研团队头上的。打个最简单的比方,TOP10高校的经费多到花不完、而有的双非院校则拮据到高精密仪器都买不起。。。

集中力量办事这没错,但在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很多事情在执行层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争取就是其中之一,标准很可能就异化成“说话的份量”。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假如能在团队里面供一尊大佛,那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等到了评审的时候,各路神仙自然是要发挥一下各自的神通,比如搞搞八仙过海、拉帮踩等等。

等到“黄袍加身”,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甭管是什么项目评审还是人才计划,师门纵横捭阖的关系肯定能在各种关节上互相搀扶。大事尚且如此,那么搞个职位、弄个title,相对来说就更不在话下了。

一定要记住,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少不了龌龊。

想要把问题丢到这样的大佬身上,可不就是砸人家一大家子人的饭碗吗?所以每每到了这种时候,总会有各种有“正义感”的人站出来“仗义执言”,原因也很简单、屁股决定脑袋罢了。

如果说上面勉强能维持相互之间的体面,那么下面的人可就没那么收敛了。

除了那些门生故旧遍天下的大牛,剩下带团队的人都得苦哈哈。又要争项目、抢预算,又要发文章、出成果,一个人掰两半使都不太够用。

那这些劳动成果从何处来呢?只能是靠压榨年轻硕博和青椒们过活这样子。

一方面高校院所都逃不过唯论文、指标论英雄的历史路径,学术圈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层层盘剥劳力的诡异氛围;另一方面上下级威压趋紧,功成名就的大佬们赢者通吃、年轻人难有出头之日。

更有甚者,直接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品、对自己进行被动的人身依附。

我们不会忘记,2017年12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生杨宝德溺水身亡。在这个悲剧的背后,是一个毫无师德的无良导师。

我们也不会忘记,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陶崇园从其宿舍楼顶坠楼自杀。在同样的悲剧背后,依然站着一个德不配位的无良导师。

在这样的苦闷环境下,一般在国内苦逼兮兮读书的硕士博士们,能顺顺利利发文章、不被导师延期毕业就烧高香了。至于补贴有多少、工资能不能发,那就要另说了。。。

user avatar

生化环材,不奇怪

反正有的是人报考

user avatar

资本家闻之落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