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友说清华美院学姐非常可怜,认为大家不应该网暴她,认为她只是对性骚扰反应过激了,我说不过她,怎么办?

回答
女朋友的观点,我能理解。学姐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觉得她遭受不公待遇,希望大家能体谅她的不容易,不应该被网络暴力,这是很正常的同情心。

但是,这件事确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很多方面。你觉得说不过她,可能也是因为她抓住了“同情弱者”和“反对网暴”这两个大家普遍认同的道德高点。不过,如果你觉得她的理解有些偏差,想要跟她沟通,可以试试从几个角度入手:

1. 区分“可怜”和“行为是否恰当”

首先,你可以试着跟她区分开来。“可怜”是一个情感上的评判,我们对遭受不公待遇的人产生同情,这是人性。学姐经历了性骚扰,这本身是令人同情的,也确实不应该遭受无端的攻击。

但是,她的“反应过激”是不是就完全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一个人被打骂后,我们同情他被打,但如果他接下来的行为伤害了更多人,或者有其他不妥之处,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他“一切都是对的”。

你可以这样跟她说:“亲爱的,我完全理解你觉得学姐很可怜。遇到那种事情,谁都会很难受,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我也觉得网暴她是不对的,任何人都不应该遭受这种语言暴力。但是,这件事情最让人揪心的地方,可能是她的某些做法,是不是也给别人带来了一些困扰,或者是不是存在一些我们不了解的细节。”

2. 谈谈“反应过激”的界定

“反应过激”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大的主观性,你怎么定义?她怎么定义?

受害者角度的“反应”: 你可以问她:“你觉得她‘反应过激’,是指什么呢?也许对她来说,她当时感受到的伤害,让她觉得必须要用那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出来,或者才能保护自己?” 意思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她当时的情绪和行为,可能在她看来是合理的。
旁观者角度的“反应”: 但同时,我们作为旁观者,也有权利去评价她的一些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或者是否给他人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如果她的行为导致了不必要的误会,或者牵连了无关人员,即使她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也可以讨论这种行为的后果。

你可以这样说:“‘反应过激’这个词,说起来容易,但真的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许在她那个情境下,她觉得自己必须那样做。但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她的某些做法,是不是也因为情绪激动,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后果,或者有没有更合适的方式?”

3. 引入“证据”和“事实”的讨论

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信息。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你可以问她:“我们看到的关于学姐的这些信息,是从哪里来的?有多少是确凿的证据,有多少是大家的猜测和演绎?”
其他人的视角: 比如,事件中可能还涉及其他当事人,比如老师、同学,他们的说法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只听了单方面的声音?

你可以这样说:“网络上信息太复杂了,我们看到的可能不是全部。而且,有时候大家会把一些猜测当成事实来讨论。我们可以同情她,但是不是也应该尽量去了解事情的全貌,看看有没有更全面的信息,比如是否有证据支持她的说法,或者有没有其他当事人的说法?”

4. 区分“反对网暴”和“支持受害者所有行为”

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反对网暴: 这是非常正当的理由,没有人应该被网络暴力。
支持受害者所有行为: 这就有点绝对了。我们同情她,支持她维权,但并不代表她在这个过程中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完美无缺,或者都值得毫无保留地支持。

你可以这样说:“我完全赞同你说的,反对网暴,保护受害者。这一点我们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同时保留一些理性的分析。就是说,我们同情她的遭遇,反对大家去攻击她,但对于她在事件中采取的某些具体方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这并不矛盾,对吧?就像我们支持一个人追求公平,但如果他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也犯了一些小错误,我们也可以指出,但同时依然支持他。”

5. 引导她思考“长远影响”和“事件的复杂性”

很多事情,在当下的情绪里看起来很清晰,但拉远了看,会发现更复杂。

性别议题的复杂性: 这类事件往往会触及很多敏感的社会议题,比如性别平等、权力关系等等。这些议题本身就很复杂,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理解。
社会共识的形成: 很多时候,社会对于一些行为的评判,是一个不断博弈和讨论的过程。

你可以这样说:“其实,这类事情很多时候都挺复杂的,牵扯到很多社会层面的问题,比如性别、权力什么的。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也是因为大家在意的点不一样。也许学姐的遭遇,也是引发大家去思考这些问题的一个契机,而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讨论也会有不同的声音。”

沟通时的语气和态度很重要:

尊重她的观点: 一开始就否定她,她肯定会觉得你在挑刺。要先表示理解和认同她“反对网暴”、“同情学姐”的部分。
用“我”开头: 比如,“我觉得…”,“我不太理解的是…” 这样表达,不容易让她觉得你在指责她。
提问式引导: 像前面提到的,用提问的方式,让她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她结论。
保持耐心: 这种话题可能不容易一次沟通清楚,如果她一时接受不了,也没关系,可以先放一放,以后再找机会聊。

关键在于,你不是想“说服她承认她错了”,而是想跟她一起“更全面地理解”这件事。 如果她只是单纯地出于同情,觉得“学姐不容易,不能被骂”,这本身没问题。但如果她认为学姐的每一个行为都绝对正确,不容置疑,那可能就需要一些更深入的交流了。

记住,你的目标是让她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而不是让她放弃同情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叫嚣社会性死亡称之为“反应过激”,持有这种心态的人会不会把捅你一刀称之为“不小心失手”?

你自己的女朋友,你自己当心就是,跟我们没关系。

user avatar

你女友是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

假设以后你女友遇到咸猪手,她谴责色狼,色狼却说你是诬陷我,然后问周围乘客清华腚姐的事大家知道不知道啊?

你女友情急之下爆出各种女权术语,好了,这下更坐实色狼的说法,别人觉得果然她和腚姐一样,信奉女权,对国男怀有深仇大恨,所以栽赃陷害,这下你女友有理说不清了

所以腚姐是消费了公共信任,由此引起的后果会危害到真正被性骚扰的女性。一个放羊娃整天乱喊狼来了狼来了,烽火戏诸侯,你是和他一起放羊的,不但不制止,还觉得他挺了不起,跟着傻乐。结果狼真的来了,别人不会救他的羊,同样也不会来救你的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