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专门为革命而生的人,例如切格瓦拉。他不要权利只是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张麻子本不喜欢权利,他内心要的只是崇高的理想,所以是少数几个对权利没有追求的人之一。最后一幕可以看出来,最底层的百姓在抢珠宝搬椅子,可黄四郎最终只要了一个帽子。
老二,老大的心腹,有能力,却是极端主义,经典台词,如果是我,那趴在那的应该是她男人。我们当做笑话听的,在让子弹飞里的每一个男人都代表着权利,不论是光膀子的群众,师爷张麻子黄四郎等等,区别只有权力的大小。所以老二喜欢压着男人…凌驾权利之上。
老三,他革命就是为了金钱跟地位,他们打倒了黄四郎,而自己变成了黄四郎。最后那一句上海就是浦东,说明权利是不变的,变得只是名字,从黄四郎变成了老三。但是老三要强于黄四郎的一点是眼光不在鹅城,而是想去浦东寻求更好的发展。客观说明老三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一类人,有能力,有理想,目标明确。
老四老五革命就是为了有口吃的,代表绝大部分跟随着革命人的手下们,他们没有抱负,谁能让他们吃饱饭安生过日子就跟谁,所以最后他们跟着老三走了。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甚至当初跟着张麻子也只是为了糊口。
老六就像学生,处处领导为榜样,电影里老六多数镜头都是老大在教育他,培养他,剩下的镜头就是领导意志的延伸,所以最后他激进自杀证明清白,就像现在香港的事情,受鼓动的都是学生。六子并不是没有帽子,相反他很聪明,但是受张麻子教育,对权利没有太大追求,是个有大局观的人。卖凉粉那场戏,最后不是六子劝张麻子,只凭一个师爷,张麻子会放弃报仇么?一个人在知道自己要死时的怨气一定会让张麻子报仇,而六子没有,足以说明六子的智慧与大局观。
老七是个无意志的人,所以他最后矛盾,导致他没跟老三也没跟老大。电影最后是三辆自行车,老三带着花姐,老四,老五。说明老七告诉了老大老三要走了之后就独自走了。就像范蠡一样。但是说范蠡比喻老七有点高了。但是老七既不愿意跟着张麻子过那种不轻松的日子,也不愿意跟老三一起追求权利,就像刚走入社会的我们,喜欢追求选择,然后又看着那些老油条放弃原则获得红利所眼红生气。
师爷马帮得是政治投机者,所以他一方面跟着老大,却暗自联系黄四郎,亦如《新世界》里的沈世昌,游走在各个势力,绝大多数时候这类人能获得不大不小的利益,但是这类人也有底线,师爷的底线是县长太太,所以他有几次想杀黄四郎,然后又在黄四郎更高的利益下左右摇摆不定。
黄四郎就跟老三一样,他也是革命人,确切的说是革命受益人。他的目的不是革命,而是用革命给自己获得特权。如果把刘都统等同于张麻子就好理解了,黄四郎在跟着刘都统同时也在运营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背后从刘都统里剥离。
花姐象征着权利跟金钱跟革命后的红利,老大喜欢,老三喜欢黄四郎也喜欢。而且花姐之前也是黄四郎的,后来被老三夺走,也足以说明。电影里老大让花姐认黄四郎是真还是假,花姐上去解开了黄四郎的上衣…但是花姐又不单纯是红利,她有自己的想法跟做法,从她救老二老三就可以看出,他是有侧重跟大局观的。
个人很喜欢里面的隐喻跟镜头语言,包括台词没有一句废话。有时候第一遍看是笑话,看了几遍能读懂很多东西。当中有一个片段麻匪发完钱被黄四郎上门拿回并强奸那个女人后老大问他们谁干的,老七说我是被动型(意味着团体当中的底层,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发言权),老五说他是处男(团体当中的保守派,不敢干出格的事),老四说不会有人活着来告状(团体中那些胆大有魄力有能力的精英)老三凡事喜欢自己解决(孤独的领导人,不相信任何人,所以后来老三把队伍带走了,他跟老大的关系就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跟朱元璋),老二说趴在那的应该是他男人(团体里的极端分子,上面我说过了,他要的不是一般人的成功金钱跟权利)。
来说说帽子吧,里面的主要人物戴的都是礼帽,不知姜文导演想表达什么?礼貌?资本主义?还是其他。刚进入鹅城,迎接张麻子的是黄四郎的帽子,切近细节可以看到,帽子上只有一条白色或者说是米黄色帽带。为什么我要说这个呢,让子弹飞~~~一会。
因为姜文导演别有用心的给我们隐藏了一点小惊喜的,这也是在多次刷完又在一个b站up主提示下领悟到的东西。仔细观察帽子,会发现张麻子团队每个人的帽子都不同。
先说张麻子,刚进城的时候他戴的就是一个白帽子,黑色帽带。而黑色的帽带代表了利益。说明当时的张麻子是心灰意冷,真的只想做个土匪,打劫财物的。从跟六子的对话也可以看出,打算这票赚到钱让六子去留洋。而后面进城之后他换上了黄四郎的帽子,白色帽子加白色帽带。而这个装饰的白色我解读为为民请命也好、革命意志或者崇高的理想。到这里说明张麻子原本的初衷已经改变。由钱变成了理想,报仇或者解放大众(千万个六子)
老二是个特例,因为他的帽子是褐色黑色帽带,介于黑白之间。而在跟老三在妓院教花姐骑自行车,又变成白帽子,说明此刻他与张麻子是一条心,可以理解为相同理想或者说共同目的(给六子报仇)。最后跟张麻子那场戏,戴的是黑白色帽带的帽子,他的心里就是想抢黄老爷的钱加上给六子报仇。
再解读其他的的思想那就要从六子葬礼说了。因为当时参加的都戴了帽子,先说老三,白色帽子黑红白三色帽带,黑色我说了,是利益,白色是理想,那么红色是什么呢?是权力的欲望。所以说帽子说明了,老三是有权利欲望的,这也是后面老三要带张麻子的九筒。而帽带上有红色的都有获得权力的私心。
而老四,老五,老七都是白帽子黑帽带,说明他们只有利益,跟没进城之前的张麻子是一样的,而里面老四的黑色帽带比另外两个宽,说明利益的野心比其他两个大,后面台词也可以看得出来,黄四郎冒充麻匪强奸妇女时老四说的是如果是他,不会有人活着来告状,足以证明。再看师爷,白帽子黑红帽带,就说明他只看重权力与利益。而看胡千胡万是黑帽子黑帽带,就是只在乎利益的人。这么说会觉得跟老四老五跟老七有什么区别,只在乎利益?区别在于底色,白色是正面角色,也可以解读为路线正确的,或者有是非观的,而黑色就是路线错误的,没有是非观念的。但是这么说又奇怪了,那么进城时代表黄四郎的怎么是纯白的帽子?因为黄四郎一开始是彻头彻尾的革命者,那顶帽子象征着黄四郎的巅峰,后面也介绍过,他参加过辛亥革命。那顶帽子的就像每个人的简历,都是最高荣誉,没有半点劣迹写在里面。所以最后黄四郎说,如果当天他亲自去迎接而不是那顶帽子,结果会不会不一样。我个人觉得会。因为最初张麻子的想法就是钱,想想最初的帽子。反而是黄四郎的态度与帽子,指引了张麻子前进的道路,不能只为了权力跟利益。
最后说说黄四郎,黄四郎戴帽子时候不多,在花姐的妓院出现黄四郎戴了一个白帽子红色帽带,说明了他看重的是权力。那么为什么帽子是白色呢?不应该是黑色么?其实仔细想想黄四郎赚的是谁的钱?黄四郎在鹅城是作威作福不假,可他的经济来源是不是百姓呢?烟土是输出,那么对于鹅城内的收入呢?拉拢豪绅捐款,然后分两大家族的钱。没错,黄四郎的经济利益主要是另外两大家族,所以百姓的钱他并不是很看重。
还有的就是在不同的场景,有时候会换帽子,大致都是这几种。至于里面的主要角色为什么都带礼帽,是为了造成画面冲突,还是有别的寓意,需要大家一起探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理性讨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