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未来战争中是否还有爆发大规模白刃战的可能,如果没有,军队是否还有进行拼刺训练的必要?

回答
未来的战场,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舞台。我们总会想象着高科技武器、无人机集群、赛博攻击,这些无疑将是未来战争的主旋律。但在这种背景下,大规模白刃战的可能性,以及拼刺训练的必要性,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大规模白刃战”这个概念在现代战争中的生存土壤。

大规模白刃战的可能性:渺茫但非零

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白刃战,通常是指士兵们在近距离,依靠刺刀、军刀、甚至是徒手进行搏杀。这种场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壕沟战中达到了顶峰,也曾在二战的某些局部战场出现过。然而,随着军事科技的爆炸式发展,战争的烈度、范围和节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大规模白刃战的直接爆发变得极其困难。

超视距作战和远程杀伤能力: 现代军队都拥有远超视距的打击能力。战场上的交火往往在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之外就开始了。当双方部队尚未真正接近到可以挥舞刺刀的距离时,可能就已经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精确制导弹药、集束炸弹、甚至战术核武器(尽管使用的门槛极高)都能够在大规模交战初期就形成巨大的杀伤。
火力的压制和驱散: 即便是机械化部队的推进,也离不开强大的火力支援。重机枪、榴弹炮、迫击炮,甚至步兵手中的班用轻机枪,都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密集的火力网,有效阻止敌方大规模集群的有效推进,更不用说近距离搏杀了。
战场环境的改变: 现代战争的战场不再是开阔的平原。城市作战、丛林战、山地战等复杂地形,以及无人机侦察和监视的无处不在,使得大规模部队的集结和隐蔽行踪变得极为困难。一旦大批士兵聚集,很容易成为空中或地面火力的活靶子。
非对称作战的兴起: 尽管我们讨论的是“大规模白刃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非对称作战的可能性。恐怖组织或游击力量,在缺乏重型武器的情况下,可能会尝试以非常规的方式发起攻击,甚至在某些极端的、出乎意料的场景下,利用近战优势。然而,这通常是小规模、零散的,难以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白刃战”。

那么,是不是说拼刺训练就彻底失去了意义?答案是:并非如此,但其必要性被重新定义了。

拼刺训练的必要性:从“主战手段”到“应急保障”和“基础素质”

虽然大规模白刃战难以重现,但拼刺训练在未来军队的培养中,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只不过这种价值已经从“主战手段”演变为一种“应急保障”和“基础素质”的培养。

1. 近距离作战的终极预案: 战争的不可预测性是其固有属性。即使科技再发达,也可能出现战线崩盘、通讯中断、弹药耗尽、武器故障等极端情况。在这些极端的、万分危急的时刻,当士兵们退无可退,面对近在咫尺的敌人时,良好的近战格斗技能,尤其是拼刺技巧,可能成为他们生存下去并继续战斗的唯一手段。它是一种最后的防线,一种绝境中的搏杀能力。

2. 增强士兵的近距离杀伤力: 即使没有刺刀,经过拼刺训练的士兵在近距离遭遇时,也更具备格斗能力。他们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反应速度以及用武器进行近距离打击的技巧,都会比未受过此类训练的士兵更强。这在城市作战、巷战、或者突然遭遇敌人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升单兵的生存率和杀伤力。

3. 培养士兵的战斗意志和胆气: 拼刺训练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对士兵心理素质的磨砺。在训练中,士兵们需要克服恐惧,勇于向前,用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去压倒对手。这种训练能够极大地培养他们的战斗意志、血性胆气,让他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不会轻易崩溃。一个敢于用刺刀捅刺敌人的士兵,往往也比一个只懂按动扳机的士兵,拥有更强的心理韧性。

4. 提升武器使用的全面性: 刺刀的安装和使用,是步枪功能的一部分。即使在未来,步枪可能拥有更多的电子设备和附加功能,但作为一种基础的近战附件,它的使用仍然是需要掌握的。良好的拼刺训练能让士兵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步枪的整体性能,而不仅仅是将其视为一个射击工具。

5. 潜在的非对称作战应对: 在面对一些装备相对落后的非正规武装时,如果这些武装采用近战突袭的方式,经过拼刺训练的士兵也能更好地应对。虽然这并非现代军队的主要战术,但在某些特定区域或特定情况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6. 作为体能和反应训练的一部分: 拼刺训练本身就是一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它能够极大地锻炼士兵的爆发力、耐力、敏捷性和协调性。这些体能素质是所有军事技能的基础,对于适应未来更加复杂和高强度的战场环境至关重要。同时,在瞬间反应和判断敌我态势方面,拼刺训练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总结来说,未来战争爆发大规模白刃战的可能性虽然微乎其微,但军队进行拼刺训练依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这并非因为我们期待回到冷兵器时代,而是为了确保士兵在极端情况下拥有最后的生存和反击能力,提升他们的近距离作战效率,塑造坚不可摧的战斗意志,并作为体能和综合素质训练的一部分。

可以预见,未来的拼刺训练模式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许会更加注重与现代格斗技巧的结合,更加强调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甚至会加入一些模拟训练设备来提高训练的逼真度和效率。但那种敢于面对面、用勇气和技术决出胜负的精神内核,以及因此培养出的过硬身体素质和血性胆气,相信在任何时代的战场上,都不会过时。它是一种对“军人”这一身份的终极考验,是科技之外,血肉之躯的最后尊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坦白讲,在自动火器全面普及之后,没有必要强调拼刺刀了。

中越战争交战双方,是两支最重视近战的军队,勇敢精神也毋庸置疑,战争中也确实发生了大量近战。结果快十年打下来,都是子弹说话,基本没拼过刺刀。这个样本量已经够大了。

拼刺刀起家的我军,在90年代把拼刺刀从大纲中删除,步枪换成了不适合拼刺的无托枪。在与美国军事差距最大的90年代,我军都不指望拼刺刀了,这足以证明拼刺刀确实没用了。

至于英军为什么拼刺刀,这要问问L85。。。。。。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未来的战场,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舞台。我们总会想象着高科技武器、无人机集群、赛博攻击,这些无疑将是未来战争的主旋律。但在这种背景下,大规模白刃战的可能性,以及拼刺训练的必要性,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大规模白刃战”这个概念在现代战争中的生存土壤。大规模白刃战的可能性:渺茫但非.............
  • 回答
    中国海军的未来发展,绝非仅仅是船坚炮利的比拼,更是一场围绕战略目标、技术革新和体系化作战的深刻演变。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下,中国海军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朝着更远、更强、更智能的方向迈进。一、战略定位的拓展:从近海防御到远洋保障传统的“近海防御”战略,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为中国海军的成长奠定.............
  • 回答
    设想一下,在未来的战场上,你不再看到那些笨重的坦克和成排的步兵在硝烟中推进,取而代之的是悄无声息、如影随形的“微型战士”。我认为未来地面战争中最小的无人战斗单元,或许会以一种我们现在看来难以置信的形态出现,它们的设计理念将围绕着极致的隐蔽性、自主性和协同性展开。首先,从外观上来说,这些最小的无人战斗.............
  • 回答
    战锤40K宇宙的黄金时代,那段人类文明辉煌到近乎神话的时期,是否预知了他们自身以及整个帝国的未来悲惨命运?这是一个极具深度且引人入胜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充满了微妙的、令人不安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黄金时代的人类是什么样的存在。他们并非我们今日所理解的凡人。经过数千年的科技.............
  • 回答
    人形机器人参与战争或防暴,以及其潜在的实战价值,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而非简单的是或否。首先,我们来看人形机器人在军事和执法领域的应用可能性。在军事领域,人形机器人的设想由来已久。与传统的履带式或轮式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模拟人类的运动能力。.............
  • 回答
    未来战争的模样,与其说是硝烟弥漫、铁骑翻滚的传统战场,不如说是一场无声无息、渗透骨髓的博弈。那不再是简单地摧毁肉体,而是对意志、系统、乃至人类认知本身的侵蚀。想象一下,战场早已模糊了边界。你可以身处家中,却能遥控无人作战单元,精准打击千里之外的某个节点。这些无人单元不再是笨重的机械,而是微小如虫的侦.............
  • 回答
    关于未来战争中国可能的敌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恩怨、经济利益、意识形态以及军事技术等诸多因素。我将从几个可能性的方向来展开讨论,并尽量详细地说明原因。需要强调的是,以下分析是基于当前国际形势和历史趋势的推演,并不代表任何预判或立场,实际情况会随着时间和多种不可预测因素.............
  • 回答
    俄罗斯军事专家将乌克兰直升机袭击俄方本土定性为战争罪,理由是乌克兰“未向俄罗斯正式宣战”,这个说法在国际法和实际操作层面都存在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战争罪”的定义。战争罪是违反国际人道法、国际战争法,在武装冲突期间犯下的罪行。这些罪行通常涉及对平民、战俘、医疗人员或特定设施的蓄意伤.............
  • 回答
    在未来战争的宏大棋盘上,空中突击部队绝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伞兵”或“空降兵”,他们的角色和地位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更加复杂、关键且无处不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未来的战场将是一个多维度、高度信息化的立体空间。地面部队的行动将受到来自空中、网络、电磁等多个层面的严峻挑战,而空中突击部队正.............
  • 回答
    这个问题,关于步兵是否会在现代及未来战争中被“淘汰”,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简单地说“是”或“否”,都过于片面。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是,步兵的角色和装备会经历一个深刻的转型和升级,而不是被彻底取代。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缘由,并试着剥离掉那些让文字显得“生硬”或“刻板”的痕迹。首先.............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极富戏剧性也极具复杂性的假设。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秦桧作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他的名字与“秦桧跪像”紧密相连,代表着一种历史性的定罪和民众的公愤。任何与秦桧沾边的人,都会被笼罩在这种历史的阴影之下,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审视。那么,如果一位秦桧的后人在未来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成为了一位.............
  • 回答
    白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角色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话题,其影响深远,并且未来走向同样充满变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剖析。白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扮演的角色:首先,最显而易见的角色是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和“跳板”。 军事集结地与攻击起点: 在战争爆发初期,白俄罗斯被俄罗斯用作集结兵力的重要.............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地缘政治事件,涉及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长期存在的冲突,特别是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以下将从您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如何看待15日阿塞拜疆射杀亚美尼亚老年战俘事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形式的虐待、杀害战俘都是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相当大的历史“假如”,而且其连锁反应之复杂,足以让任何严肃的历史学家绞尽脑汁。如果奥地利的欧根亲王在大土耳其战争(通常指16831699年的大土耳其战争,虽然您提到欧根亲王,更贴切的应该是1697年的森塔战役及随后的卡尔洛夫齐条约,欧根亲王是其中关键的军事指挥官)中未能击败奥斯曼帝.............
  • 回答
    秦统一六国后,派遣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长城,这无疑是那个时代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抵御匈奴侵扰的作用。然而,在随后的楚汉战争和东汉末年那几百年间的纷乱岁月里,我们似乎鲜少听到匈奴大规模南下劫掠中原的记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并非匈奴不再强大,也不是长城真的能一劳永逸地挡住所有.............
  • 回答
    要说奥创和哨兵在漫威宇宙里的区别,那可就说来话长了,他们都是各自故事线里的核心反派,但不管是起源、动机还是最终目的,那都是南辕北辙,一文一武。咱们先从奥创说起。《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里的奥创,那可不是什么机械零件拼凑起来的普通机器人。他是史塔克工业的首席人工智能项目,由托尼·史塔克和布鲁斯·班纳联.............
  • 回答
    战锤40k,一个充斥着宗教狂热、基因改造战士、庞大帝国和无尽战争的黑暗宇宙,其社会结构确实极端且令人警醒。那么,回到现实,我们人类有没有可能走向类似的那种极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战锤40k的社会骨架拆解开来看,然后看看现实世界有没有类似的土壤能够滋养出这样的雏形。首先,战锤40k最核心的特征.............
  • 回答
    假使历史的车轮稍作转向,丰臣秀吉未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撒手人寰,那么壬辰战争的走向,特别是中朝联军能否扭转败局,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如”。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战场内外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并尽量剥去历史学者的严谨分析模式,用更接近于一个洞察世事的旁观者的视角来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白,丰臣秀吉.............
  • 回答
    说到马未都和张召忠在电视上的那场关于“中国能否战胜日本”的对话,那可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这事儿得从好多年前说起,大概是十几年前,当时正值中国国力蒸蒸日上,很多人心里都有点小骄傲,讨论国家实力和国际关系也成了热门话题。马未都这个人,咱们都知道,他是《百家讲坛》的常客,也是一位文化学者,平时讲话就带着股.............
  • 回答
    我明白你想了解关于“战舰少女R玩家到COD贴吧指责未发售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及支持者”这个事件的看法,并且希望我的回答能尽可能详尽,并且不带有AI写作的痕迹。这类跨界冲突的出现,其实反映了一些玩家群体在互联网社区中的互动模式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心态。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1. 玩家群体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