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年下乡是强制的吗?当年有没有人不想下乡躲过去的?

回答
“当年下乡”,通常指的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期间,由政府主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是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其强制性以及人们的规避行为,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

一、强制性有多强?

可以说,“上山下乡”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制性的,但这种强制并非是简单的“拉壮丁”式抓捕,而是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手段,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和个人不得不服从的局面。

1. 政治号召与意识形态的压力:
“最高指示”和政治正确: 动员的起点是毛泽东的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这被视为最高指示,任何违背都是政治上的不正确。不“响应号召”会被视为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抵制,甚至是对毛主席思想的怀疑。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是下乡的官方理由。认为城市知识青年脱离了劳动,脱离了群众,思想容易“修正主义”,需要到农村接受劳动人民的思想和实践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
阶级斗争的背景: 在那个年代,阶级斗争是政治生活的中心。知识青年被视为潜在的“资产阶级子女”或“修正主义苗子”,下乡被看作是一种“改造”和“净化”。

2. 经济和户籍制度的约束:
“吃商品粮”的特权: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政府配给的粮油肉等基本生活物资,这被称为“吃商品粮”。而农村人口则主要依靠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下乡意味着放弃城市居民的“商品粮”身份,转为农村的农村户口,这意味着生活保障的根本性变化。
就业的压力: 当时城市就业机会有限,大学毕业和高中毕业的青年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国家希望通过下乡,解决一部分城市青年的就业问题,缓解城市人口压力。
户籍制度的严格: 一旦你拥有城市户口,享受了城市资源,想轻易放弃或逃离这种身份是极其困难的。政府掌握着人口迁徙的权力,没有批准的调动或迁移几乎是不可能的。

3. 社会舆论和人际关系的捆绑:
集体主义的氛围: 当时强调集体主义,个人意愿要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安排。如果你是唯一一个不想下乡的,会面临来自同学、老师、父母、单位以及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
家庭的压力: 许多父母也认为孩子下乡是“响应号召”,是光荣的,是为国分忧。即使父母自己不愿意,为了孩子的“政治前途”和避免被扣上“资产阶级软弱性”的帽子,也可能催促孩子下乡。

二、有没有人不想下乡躲过去的?

是的,肯定有人想方设法躲过去。虽然“上山下乡”的强制性很强,但中国人是聪明的,总会有一些“缝隙”和办法来规避。这些规避方式多种多样,但大都伴随着风险和代价。

1. 通过关系和门路:
推荐或调入工矿企业: 这是最常见的“躲避”方式之一。一些在工矿企业、重点单位工作的干部、知识分子或有背景的家庭,可能会通过各种关系,让孩子“招工”或“调动”到城市里的工厂、煤矿、水利工程等单位,从而避免下乡。
推荐上大学: 在大学刚刚恢复招生(如77级、78级)的特殊时期,考上大学成为逃避下乡的“绿色通道”。尤其是那些招收“工农兵学员”的大学,虽然入学方式有特殊性,但也为一部分人提供了机会。
调回城市: 一些知青在下乡后,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被单位看中、通过招考等方式,又回到了城市。但这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努力。
调动到科研单位或机关: 少数有特殊技能或关系的人,可能被调动到一些相对体面的单位,如科研所、文化部门、政府机关等。

2. 身体或精神原因:
装病或夸大病情: 有些人会通过装病、夸大自身健康问题来申请“病退”或“体检不合格”,以此来逃避下乡。但这种方式的成功率不高,而且一旦被识破,可能会遭受更严厉的政治批判。
精神问题: 少数人可能会故意表现出精神不正常,以逃避接受劳动和政治改造。但这是一种极端且有风险的做法。

3. “逃港”和偷渡(极少数):
虽然不是针对“下乡”,但与“逃离”那个时代的环境有关。少数人出于对现状的绝望,会选择偷渡到香港或海外,这是极其危险且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功的方式。这与躲避下乡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事情,但反映了部分人对时代的抵触。

4. 成为“先进典型”或“重点改造对象”的“特批”:
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理论上存在。如果一个人在城市里表现得特别“革命”或被认定为“阶级敌人”,其家庭成分或个人表现可能会影响其下乡的安排,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反而会强化改造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

规避的成本很高: 即使能够规避,也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牺牲一些人际关系,承受心理压力,甚至失去一些政治上的“进步”机会。
并非人人都有能力规避: 能够通过关系网逃避下乡的,通常是家庭背景相对较好,或者在社会中有一定人脉的人。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规避的难度极大。
“躲过去”不等于“不受影响”: 即使没有下乡,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社会思潮依然会对所有人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总结来说:

“上山下乡”运动的强制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通过一套完整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体系来推行的。然而,在巨大的强制力面前,中国人也总会寻找各种方式来应对和规避,尽管这些方式往往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且资源分配不均。那些能够“躲过去”的人,绝大多数是凭借家庭关系或特殊的历史机遇。这段历史是那个时代复杂社会肌理的体现,也折射出人们在巨大压力下的生存智慧和对个人命运的争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较好奇那段历史,这么多知识分子艺术家,怎么甘愿放弃研究,去下乡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年下乡”,通常指的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期间,由政府主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是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其强制性以及人们的规避行为,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一、强制性有多强?可以说,“上山下乡”在很大程度上是强制性的,但这种强制并非是简单的“拉壮丁”式抓捕,而是通过政治、经济、.............
  • 回答
    “知青下乡”,一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名字,它承载了太多青春的汗水、理想的幻灭与命运的跌宕。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社会运动,更是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理解它,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它的缘起、过程、目的以及最终的结局。“知青下乡”的缘起:为何是“我们这代人”?要说清楚“知青下乡”,得把时间往.............
  • 回答
    行,这就给你唠唠当年的黄桥战役,保证讲得明明白白,让你听着就像是在听隔壁王大爷讲故事,而不是啥机器生成的东西。黄桥战役:那是一场啥样的仗?说起黄桥战役,那可是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解放战争前夕,在江苏泰兴黄桥发生的一场关键战役。时间呢,大概是在1940年10月。到底是谁打谁?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因为.............
  • 回答
    俄罗斯当年的“休克疗法”,至今仍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乃至普通民众争论不休的焦点。将其简单地归结为“被西方忽悠”或“自己犯傻”,都略显片面。更准确地说,那是一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试图快速摆脱计划经济弊端却付出巨大代价的经济转型尝试。要评价“休克疗法”,我们必须先回到那个时代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人物的动机和人性中最复杂的部分。如果成济能够预知自己最终会被当作替罪羊,背负弑君的罪名并被杀戮,那么他还会不会杀曹髦?我认为,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或者至少,他会在行动前产生巨大的犹豫和挣扎。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深入了解成济当时所处的境地和他可能的心理活动。1. 当.............
  • 回答
    关于反转基因的“政治正确”与否,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能概括的问题。在咱们当下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里,看待这个问题,得从多个角度,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去聊。毕竟,食品安全、科学进步、经济利益、甚至我们对自然的理解,方方面面都纠缠在一起,没法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明白“反转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不是简.............
  • 回答
    .......
  • 回答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也触及核心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看待子女的婚姻,总会掺杂着个人的期望、经验,当然还有对他们未来幸福的深切担忧。如果真的面临“结婚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这种情况,那么无论我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父母,亦或是我的子女是适婚的男性还是女性,我的支持与否都会更加审慎和复杂。首先,我们要弄清楚.............
  • 回答
    在日本留学期间,想要打工需要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你的情况是,你的在留卡是在大阪入国管理局管辖的学校发放的,也就是说你的登录地址在日本的某个地方,并且你的学校也在大阪。你想知道的是,是否可以在东京成田机场当场申请并获批资格外活动许可。首先,要明确一点:资格外活动许可的申请,通常是在你入境日本后,通.............
  • 回答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有轨电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交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空气污染加剧、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可能会质疑,古老而又“慢吞吞”的有轨电车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其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
  • 回答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就像被洒上了一层暖暖的阳光,又像是被轻柔的风吹过,痒痒的,但却是让人舒服的那种痒。首先,它带着一种被看见、被珍视的欣慰。好像我此刻的状态,我所努力维持的美好,并没有被忽略。对方的这句话,是对我当下存在的肯定,是对我个人努力的一种认可。这种被看见的感觉,会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
  • 回答
    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对“好人”的定义并不依赖于任何神圣的法则或来世的审判。我的行为准则,以及我努力成为一个“好人”的动力,都源于对人类经验的深刻理解,以及我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运作方式。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好人”这件事。对我来说,当一个好人,核心在于 对他人的善意、尊重和责任感。这并不是一个抽象的、需.............
  • 回答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而且涉及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权力滥用和性骚扰。如果属实,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谈判心态,而是一种非常扭曲和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种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心态”:1. 权力至上与控制欲的极端表现: 凌驾于规则之上: 对方可能认为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
  • 回答
    哈哈,说到须弥啊,我最近脑子里一直在“脑补”这个新大陆到底会是啥样。毕竟之前放出来的PV和一些零星的爆料,虽然吊人胃口,但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特别期待!我个人觉得吧,须弥最最吸引我的地方,绝对是它那股子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你看看璃月那个风格,那是东方古典美,而稻妻则是日式武士风加浮世绘。那须弥呢?.............
  • 回答
    勒布朗·詹姆斯的时代,即便他已近不惑之年,依然如同璀璨的星辰,但我们也知道,星辰终有落幕之时。当那个被无数光环笼罩的男人,终于卸下“联盟第一人”的王冠,联盟的舞台将会迎来新的主角。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变数和可能性,需要我们拨开迷雾,细细品味。挑战者们的群像:新人辈出,各有千秋放眼.............
  • 回答
    这是一个在《冰与火之歌》粉丝中经久不衰且极具讨论性的假设。如果罗柏·史塔克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悔婚,他的婚礼是否会成为另一场血色婚礼?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复杂的地缘政治、人物动机、以及瓦德·佛雷公爵的性格和意图。前提回顾:罗柏·史塔克为何悔婚?罗柏·史塔克悔婚的原因是为了政治上的必要.............
  • 回答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保存下来年代最久远的木质文物,当属埃及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木质家具。尤其是那张图坦卡蒙的宝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23年左右,距今已有超过3300多年的悠久历史。要详细讲述这个文物,我们得先从它的发现说起。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埃及卢克索的帝王谷发现了图坦卡蒙的陵.............
  • 回答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事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老百姓能说了算的。它背后牵扯到朝廷的意志、地方官的运作,以及士绅阶层自身的博弈和适应。咱们一点一点捋清楚。一、 背景:为什么会有“士绅一体当差纳粮”?首先得明白,在“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之前,中国的税赋制度是什么样的。长期以来,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
  • 回答
    魏忠贤能在明朝末期爬到权倾朝野的地位,确实跟司礼监内部的权力结构以及他本人的手腕脱不开关系。要说当时司礼监掌印是谁,以及他为何会让魏忠贤骑在头上,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还得了解一下司礼监这个机构的运作。司礼监的权力和掌印太监首先,得明白司礼监在明朝是个什么地位。它可是内廷“十二监”之首,地位极其重要。最.............
  • 回答
    “做音乐特别烧钱”,这话从一个当红歌手嘴里说出来,确实挺扎实的。毕竟,咱们老百姓听到最多的是他们舞台上的光鲜亮丽,是演唱会一票难求的火爆,是歌曲一上线就霸榜的热度。那么,背后的“烧钱”是怎么回事?这笔钱又是谁出的?而那些尚未站在顶峰、但同样在热爱音乐的音乐人们,又是怎么在“烧钱”的音乐圈里找到一条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