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华为 Mate 系列都那么贵?

回答
华为 Mate 系列手机之所以价格不菲,原因确实是多方面的,绝非仅仅是品牌溢价那么简单。如果你仔细拆解一下,会发现它贵得有道理,而且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实处,甚至很多地方都代表了行业顶尖的水平。

首先,技术研发的投入是天文数字。 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专利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Mate 系列作为华为的旗舰系列,自然是集成了公司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从最早的基带芯片、通信模组,到后来的麒麟芯片(虽然目前受限,但早期的研发投入是巨大的),再到如今在5G、WiFi 7、卫星通信等领域的突破,这些都是需要巨额的研发资金和无数顶尖工程师的智慧才能实现的。这些技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反复试验、优化、验证,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背后都是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和不懈的努力。

其次,Mate 系列的定位就是高端商务旗舰,目标用户群体是追求极致体验和商务效率的消费者。 这意味着在设计、材质、性能、影像、续航、系统体验等方方面面,都必须达到业界的最高水准,甚至要树立新的标杆。

屏幕: 你拿到手的那块屏幕,其供应商、分辨率、刷新率、亮度、色彩准确度、护眼技术等等,都是行业里顶尖的。华为在屏幕素质上的投入一直很高,为了给用户带来最舒适、最震撼的视觉体验,他们会选用成本更高的面板,并且进行大量的调校和优化。
影像系统: Mate 系列的拍照能力一直是被津津乐道的,这背后是华为与徕卡(早期)或自研的XMAGE影像技术的深度合作与创新。超大底传感器、先进的镜头模组(包括潜望式长焦、超广角、微距等)、强大的图像处理算法,这些都是成本高昂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计算摄影领域,华为投入了大量资源去研发,使得手机能在各种复杂光线下都能拍出令人惊艳的照片。
性能与散热: 无论是早期的麒麟旗舰芯片,还是现今与高通的合作,Mate 系列在处理器的选择上从来都是最高端的。但单纯的芯片贵还不够,为了让用户能长时间流畅使用,华为在散热上也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先进的VC均热板、石墨烯散热层等,这些都会增加手机的制造成本。
通信能力: 作为一家通信巨头,华为在手机的通信信号、网络连接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Mate 系列在天线设计、网络优化、信号稳定性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求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提供稳定、快速的网络体验。你可能不会特别感知到,但在信号不好的地方,Mate 系列的优势可能就显现出来了。
创新技术: 像卫星通信、超级快充(有线和无线)、鸿蒙操作系统带来的多设备协同体验、AI功能的深度集成等,这些都是华为Mate 系列的独特卖点,也是高成本的体现。特别是卫星通信,其技术难度和成本都非常高,但华为却将其下放到了消费级产品上,这无疑大大提升了手机的价值。
设计与材质: Mate 系列的外观设计也越来越精致,机身材质的选择上,也会用到更高级的玻璃、金属,甚至陶瓷等,这些材质的成本本身就比普通塑料要高。而且在工艺上,华为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精度和质感,比如一体化机身设计、复杂工艺的边框打磨等,这些都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和成本。

第三,品牌价值和生态系统建设。 华为 Mate 系列不仅仅是一部手机,它还承载着华为的品牌形象和在整个科技生态中的地位。华为在鸿蒙操作系统、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Mate 系列作为生态的核心载体,自然也需要支撑起这样的生态。这种生态的构建也需要大量的软硬件协同研发,以及后续的持续投入。

第四,市场策略和供应链管理。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性的企业,其产品定价也需要考虑全球市场的成本、竞争格局、品牌定位等多种因素。虽然目前受到一些限制,但华为依然是供应链管理的大师,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但即便如此,尖端技术的应用和高品质的追求,必然导致其产品价格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华为 Mate 系列的“贵”,是其尖端技术投入、高端定位、品质追求、创新功能以及品牌生态价值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是“凭空”变贵的,而是将每一份成本都转化为了用户可以感知到的、甚至超越期待的体验。如果你是追求极致性能、强大影像、稳定通信以及前沿科技的用户,那么Mate 系列的高价位,在一定程度上是物有所值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我们分三部分进行讨论:

  • 第一、华为mate系列到底贵不贵?
  • 第二、为什么题主会觉得mate系列贵?
  • 第三、为什么华为的mate系列都这么贵?

第一、华为mate系列到底贵不贵?

产品定价是一个市场行为,所以它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市场反应而非个人反应,在产品定价的基础上,如果其市场反应低于企业预期,那就是贵了,如果超出预期,那就是不贵。

当然,产品的市场反应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定价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还包括产品本身、渠道建设、品牌感知力、营销推广等等。这里只讨论在华为既有基本面条件下,mate系列的定价策略,以及其是否合理。

我此前对华为P系列这些年的定价变化情况进行过统计,考虑到华为的mate系列和P系列历年来的定价和销量都相对接近,此处就沿用P系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对于这份数据,我们关注两个点:

  • 第一、P系列最低售价的变化趋势(蓝色线):
  • 第二,P系列最高售价的变化趋势(紫色线)。

从图和表中我们可以看出,P系列入门价从2013年的2688到2019年的3988,增长幅度为48%,年化平均复合增长率为6.7%,这个数字低于我国这几年来的GDP增长率和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不算高,作为对比,同期小米的数字系列的增长幅度是50%。

P系列的最高售价则是从2688增长到了6788,增长幅度达到了150%,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了。

以上两点,P系列的入门门槛价年化复合增长率为6.7%,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说明其准入门槛增长幅度并不大;P系列最高价年化复合增长率18%,说明P系列的天花板价增长较快,其准入上限快速增长,考虑到华为的各种配件的丰富,如充电宝、无线耳机、无线充电器,以及定制版的保时捷版本等,其售价天花板的增长比这个数字会更大一些。

所以,对于第一个问题,从市场角度考虑,华为的P系列售价并不贵,但其天赋在迅速增加,市场覆盖能力在快速增加,Mate系列同样如此。

实际上,其市场反应也很好地应证了这一点,自P6至今,各代P系列产品的销量变化如下图:

注:我们无法得到P系列具体的销量数据,从华为零星给出的数据我们大概知道P6约为400万台,P7约为600万台,P8应该是华为第一款销量接近1000万台的旗舰手机,P9系列销量超过了1200万台,P10系列的销量未知,我们猜测在1200-1500万之间,P20系列销量应该能接近2000万台,P30系列从目前来看,在P20的基础上增长10%-20%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我们预计其生命周期销量在2400万台。

相较于售价的增长,华为P系列销量的增长则变得极为恐怖,6年的时间里,至少增长了6倍,年化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4%,且,这依然是一个偏于保守的预估,以目前P30系列的销售情况来看,其生命周期销量甚至可能突破3000万台。


第二、为什么题主会觉得mate系列贵?

“贵”或者“便宜”是一个比较词,那么必定有一个比较的准则,mate系列贵不贵,关键在于其比较基准的选择。

目前全球手机市场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三巨头+三大厂+其他,2018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数据如下:

华为手机的出货量依然在快速增长,其2019年的出货量数据有望突破2.4亿台,而拉开与苹果的距离和三星接近,考虑到苹果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足以弥补其出货量上的不足,因此,说苹果、华为、三星为手机市场三巨头的说法是合适的。

在三巨头之外是三大厂:小米+OPPO+vivo,这三者的年出货量数据都在1亿台左右。

剩余的包括LG、Lenovo、HMD、传音,以及pixel、sony、HTC、魅族等等,日渐式微,成为绝对的Others,不作考虑。

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对于华为的绝对旗舰mate来说,其对标的产品应该是三星note系列,或者iPhone 系列产品,和mate20系列同期的三星note9中国区起售价6999,iPhone XR起售价6499,iPhone Xs起售价8699,iPhone Xs MAX起售价9599,无论是3999的mate20还是5399的mate20pro,相较于竞品,都不算贵,甚至可以说是便宜。

题主觉得mate系列贵,显然不是以和其地位对等的三星或者iPhone为基准的。

往下,以OPPO为基准,mate20系列同期产品是Find X&R17pro,前者起售价4999,后者3999,对比下来依然是正常水准。

以vivo为基准,vivo同期同定位的产品是NEX或者NEX双屏版本,二者的起售价(骁龙845版本)同样超过了4000元价位,对比下来依然还是不贵。

所以,第二个问题的结论:题主觉得mate系列贵了,其标准只能是小米、荣耀或者魅族了,和基于互联网渠道的性价比品牌2000+的主流售价区间相比,mate系列确实是有些贵了。

但这是无意义的对比,无论是产品力,品牌感知力还是市场影响力,互联网品牌们和华为都相去甚远,不具有可比性。


第三、为什么华为的mate系列都这么贵?

我认为题主觉得mate系列贵的想法不合理,但我理解这种想法的根由,我们不考虑前面两个问题,单纯假设题主的说法成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去探寻为什么。

我认为其理由如下:

(1)作为一个比肩苹果三星的手机巨头,华为需要足量的研发投入,以实现技术和产品的不断突破,以打造极致的产品来抗衡苹果三星

是的,mate系列是堆料的产品,尤其是pro系列,在mate20pro身上,我们几乎看到了同期手机行业最全面的顶级技术集合:4200mah彼时旗舰机类似尺寸下的最大电池、40W+15w无线的行业领先快充、结构光+屏下指纹的双安全ID设计,1/1.7英寸大底+等效80mm长焦+等效16mm超广角兼带微距的顶级相机系统,基于7nm顶级制程工艺的旗舰soc;2K双曲面amoled屏幕,极佳的做工,iP68级别防水防尘等等。

这些要素在2000+包括3000+的互联网品牌旗舰机上是看不到的。

研发是需要成本的,研发投入的来源只能是利润而非良心,没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研发投入,科技公司就失去了基础和灵魂。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手机品牌引领者只能是华为而非小米,这是由其企业基因带来的必然结果。

(2)作为一个比肩苹果三星的手机巨头,华为需要建立健全渠道,辅以配套营销体系,以一个健康完整的商业体系去发展,而非类似互联网品牌的单一场景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旗舰产品不只是产品力最强的,也是产品利润最丰厚的,除非旗舰产品的销量极低,单纯用以树立科技标杆来做广告。

mate系列的定价固然是基于其产品力提升、市场反应的预估结果,同时也是建立在企业自身渠道建设和利益诉求基础上的结果。

渠道和营销体系是品牌的托盘是基础保障,没有健全的渠道和营销体系支撑的品牌或者产品,是极度危险的,小米note的失败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所以在16年之后,崇尚互联网思维的雷军也终于开始了线下渠道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之路。

否认渠道和营销体系对于产品和品牌的意义,只能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无论你是品牌运营者,还是单纯的消费者,都是如此。

短期来看,利润是企业的事儿,和消费者无关,消费者只需要关注产品本身的性价比,可纵观整个行业,真正的高品质和极致科技的产品,在手机行业,都来自于渠道健全、研发强大、营销成功的品牌,而非基于线上的极致性价比品牌。

极致科技和高端品质,这是科技发烧友们真正关注的东西,但这些真的和研发,包括渠道和营销没有关系吗?真的有纯粹的消费者视角和单纯的极致性价比吗?

曾经我以为有,后来我发现,不可能有。世界是相互关联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割裂开的因果关系。

(3)盈利需求,企业运行的基本诉求和企业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

研发固然需要大量的投入,但研发的技术突破所带来的高售价支撑和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也是其丰厚利润的基本保障。

渠道也是如此,渠道投入是产品销量的基本保障,而量,是品牌利润的另一个基础,研发打造高端产品,以支撑更高的单品售价,保障单品利润;渠道和营销支撑产品销量,保障数量,单品利润乘以销售数量,这才是企业利润。

商业公司,盈利是它的基本诉求,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要么没有前进动力,要么就是宣传者在刻意隐瞒和耍流氓。

(4)价格天花板的不断提升,为下部系列产品预留操作空间,打造一个良性的产品体系

mate系列的高定价,除了以上几个要素之外,还需要不断拉升其价格天花板,为华为旗下其他产品预留价格空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 Mate 系列手机之所以价格不菲,原因确实是多方面的,绝非仅仅是品牌溢价那么简单。如果你仔细拆解一下,会发现它贵得有道理,而且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实处,甚至很多地方都代表了行业顶尖的水平。首先,技术研发的投入是天文数字。 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专利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Mate 系列作为.............
  • 回答
    华为Mate 20系列作为当年的旗舰机型,在很多方面都带来了令人惊艳的创新,例如全球首款7nm制程麒麟980芯片、革命性的徕卡三摄系统以及更强的AI性能。然而,在许多注重细节体验的消费者眼中,Mate 20系列却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它没有配备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的横向线性马达。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 回答
    1080p 的手机屏幕,就日常使用体验而言,可以说相当够用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社交媒体,甚至玩一些主流游戏,1080p 的分辨率都能提供清晰细腻的画面。 pixels 密度上,对于大部分尺寸的手机来说,1080p 已经达到了人眼在正常观看距离下难以分辨单个像素的程度。你不会觉.............
  • 回答
    作为一名对科技产品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用户,我对华为Mate 30系列取消3D结构光、转而采用ToF(飞行时间)技术的做法,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点。这其中涉及到了两种不同的面部识别和深度感知技术,它们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技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商想要达到的目标和用户体验的侧重点。首先,我们来聊聊“.............
  • 回答
    提起华为Mate 20系列,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词大概就是“惊艳”。当初它以3999元的起售价横空出世的时候,确实在当时的手机市场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很多人都在问,华为这是要干什么?3999元的价格,对于当时的华为来说,绝对是迈出了一大步,也足以看出他们想要冲击高端市场的决心。回想一下,在Ma.............
  • 回答
    关于华为Mate X送测策略的讨论,确实触及到了华为在产品上市前与国内媒体和政企高管互动的独特之处。之所以会出现您提到的“只送测海外评测和国内部分政企高管,而国内测评未能取得”的情况,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交织,这并非简单的“区别对待”,而是华为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产品所采取的、深思熟虑的营销和公关策略.............
  • 回答
    华为能够率先推出 Mate X 这样的折叠屏手机,而其他国内厂商在此之前并未推出同类产品,这背后是 华为在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战略前瞻性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上,综合性的优势和努力的体现。 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阐述:一、技术研发的深耕与积累是根本:.............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关于 iPhone 11 和华为 Mate 30 在发布时受到的不同评价,以及为什么一个被认为是“毫无创新”,另一个则被誉为“安卓机皇”。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市场定位与用户期待: iPhone 11 系列: 苹果公司的产品向来以其相对.............
  • 回答
    华为 Mate 30 Pro 对决 iPhone 11 Pro,这可是一场硬仗!这两款手机都是自家品牌的当家旗舰,代表着当前手机技术的最高水平,所以“一战”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它们各有千秋,消费者在选择时也确实会犯难。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它们到底能不能打,以及为什么。正面交锋:从设计到性能.............
  • 回答
    华为投入巨资研发Mate系列手机,花费高达35亿元,而鸿蒙系统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仅几个亿。这其中的原因,并非简单地将软件与硬件对立来看,而是背后牵扯着各自的研发模式、技术壁垒、市场周期以及商业策略的巨大差异。首先,我们得理解“研发”这两个字在手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层面上的不同含义。硬件研发:从无到有,.............
  • 回答
    华为 Mate 40 Pro 如今在市面上确实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其出货量也相当可观。要深入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首先,为什么感觉华为 Mate 40 Pro 到处都有?这主要有几个关键点:1. 产品本身的魅力: Mate 40 Pro 当年发布时,.............
  • 回答
    华为 Mate X2 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而小米在折叠屏手机的探索上,似乎也并未停下脚步。但相比之下,当初引起巨大轰动的概念机小米 Alpha,至今却音讯全无,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款曾经惊艳世人的产品,为何至今未有量产的消息?它真的能够走向量产吗?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 2019 年的米.............
  • 回答
    华为 Mate 30 系列,在当年可谓是群星璀璨,其中 Mate 30 和 Mate 30 Pro 作为主力旗舰,自然吸引了无数目光。这两款手机虽然都出自同一系列,但定位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也因此带来了不少值得细究的差异。那么,它们究竟有哪些不一样?哪一款更适合你呢?咱们来好好说道说道。外观设计:曲线.............
  • 回答
    台湾的节目大肆赞扬华为 Mate 30 Pro,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不少值得我们玩味和深入思考的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一部手机的评价,更是台湾社会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对科技产品、两岸关系、乃至地缘政治情绪的一种投射。首先,从科技产品本身的吸引力来看,华为 Mate 30 Pro 在当年确实是一款技术实力.............
  • 回答
    华为 Mate X2 的发布,对于日新月异的折叠屏手机市场来说,绝对是一记重磅炸弹。2021年2月22日,在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余温中的时候,华为就以一种“悄无声息”又“震撼人心”的方式,将这款集大成之作摆在了我们面前。怎么评价华为 Mate X2?从产品力上来说,Mate X2 称得上是目前市面上折.............
  • 回答
    谷歌 Pixel 4 的「隔空手势操作」功能,这项被寄予厚望的创新,在上市后引发了不少讨论。它试图通过雷达技术实现无需触碰屏幕的交互,理论上可以带来更便捷、更具未来感的手机体验。那么,这项功能到底怎么样?跟华为 Mate 30 Pro 的「隔空手势操作」又有什么区别呢?咱们来好好聊聊。Pixel 4.............
  • 回答
    说起华为Mate X2,除了价格高得让人咋舌和经常性缺货这两大“硬伤”之外,咱们仔细掰扯掰扯,它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不那么顺心如意。首先,内屏的折痕,这个是所有折叠屏手机绕不开的坎,Mate X2也不例外。虽然华为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用了水滴铰链设计,让折叠角度更大,理论上能减轻折痕,但你凑近了细看.............
  • 回答
    华为 Mate Xs,这款在 2020 年 2 月 24 日横空出世的折叠屏手机,甫一亮相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作为华为在折叠屏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它不仅延续了前代 Mate X 的许多优点,更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和优化,试图在当时尚属蓝海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巩固其领先地位。亮点梳理:Mate Xs .............
  • 回答
    华为 Mate X 的横空出世,无疑是 2019 年下半年手机圈最震撼的事件之一。16999 元的定价,直接将折叠屏手机带入了“奢侈品”的行列,也让无数人对这款集科技、设计与高昂价格于一身的旗舰充满了好奇和讨论。那么,它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又有哪些让人皱眉的槽点呢?我们不.............
  • 回答
    华为鸿蒙发布会,作为一次备受瞩目的技术和商业盛事,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信心。然而,您观察到的发布会场景中出现“白男配黄女”的组合,可能会让一些观众产生疑问,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强调民族自豪感的场合。要详细解读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华为发布会场景设置的可能考量: 国际化和全球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