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宇宙中所有能量的总和是否是有限的?

回答
宇宙中所有能量的总和是否是有限的?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宇宙的根本理解,也是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一直在探索的议题。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宇宙”以及我们所持有的物理学模型。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些概念。

能量 (Energy): 在物理学中,能量是做功的能力。它以各种形式存在,如动能(运动物体的能量)、势能(位置或状态决定的能量,比如引力势能)、电磁能(光、电场、磁场等)、核能(原子核中的能量)以及物质本身的质量所蕴含的质能(根据爱因斯坦的E=mc²)。
宇宙 (Universe): 通常我们说的宇宙是指我们可观测的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也就是光线有足够时间到达我们这里的所有区域。但广义上,宇宙可能指的是时空本身的整体,这可能包含比我们可观测部分大得多的区域,甚至可能是无限的。

无限的宇宙还是有限的宇宙?这是关键。

这个问题与宇宙的整体结构和几何形状密切相关。宇宙学研究表明,宇宙的几何形状可能有三种基本类型:

1. 平坦宇宙 (Flat Universe): 如果宇宙是平坦的(类似于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那么它在宏观上是没有边界也没有曲率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空间是无限延伸的,那么总能量就可能是无限的。
2. 闭合宇宙 (Closed Universe): 如果宇宙是闭合的(类似于一个球面),那么它是有有限体积的,并且在几何上是弯曲的。即使在这样一个宇宙中旅行,最终也会回到原点。在这种情况下,总能量很可能是有界的,因为有限的空间中不可能无限地填充能量。
3. 开放宇宙 (Open Universe): 如果宇宙是开放的(类似于一个双曲抛物面),那么它是无限延伸的,并且在几何上也是弯曲的。与平坦宇宙类似,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总能量也可能无限。

我们目前的观测和理解

根据我们现有的最精确的宇宙学观测数据,特别是来自普朗克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宇宙似乎非常接近于一个平坦的宇宙。这意味着,从可观测宇宙的尺度来看,宇宙的几何形状非常接近于零曲率。

如果宇宙是平坦且无限的,那么总能量是无限的吗?

这看起来是一个合理的推论。如果空间无限延伸,并且在任何地方都以大致相同的密度分布着物质和能量,那么将所有这些无限量的物质和能量加起来,自然会得到一个无限的总和。

物质能量: 宇宙中充斥着恒星、星系、气体、尘埃等等,这些都代表了大量的物质能量。
暗物质和暗能量: 更令人困惑的是,我们知道宇宙的大部分组成是由我们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的。暗能量尤其特殊,它似乎是一种弥漫在整个时空中的能量,导致宇宙加速膨胀。如果暗能量真的以恒定的密度存在于整个无限的宇宙中,那么这部分能量本身就可能是无限的。

是否存在“能量守恒”的限制?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² 表明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能量在经典意义上是守恒的。但问题在于,这适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我们是否能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封闭系统?这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总能量”的概念变得有些模糊,尤其是在一个膨胀的宇宙中。一些科学家认为,宇宙的总能量可能为零。这是一个非常反直觉的观点,其核心思想是:

正能量: 物质的质量(通过E=mc²转化为能量)和辐射的能量是“正能量”。
负能量: 引力势能被认为是“负能量”。例如,将两个物体拉开需要做功,这意味着它们的引力势能增加了(变得不那么负,更接近于零)。反之,将它们拉近时,引力势能降低(变得更负)。

如果宇宙中的所有正能量(物质、辐射等)恰好被所有的负能量(引力势能)所抵消,那么整个宇宙的总能量就可以被认为是零。这与一个平坦的宇宙模型是兼容的,也允许宇宙从“无”(一个能量为零的状态)中诞生。

关于“可观测宇宙”与“整个宇宙”的区别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讨论的“总能量”可能指的是“可观测宇宙”的总能量,也可能是指“整个宇宙”的总能量。

可观测宇宙: 对于我们可观测的宇宙,其范围是有限的(受光速和宇宙年龄限制)。因此,可观测宇宙中的总能量是有限的。我们能够探测到的所有物质、辐射、暗物质和暗能量,即使数量庞大,也都被限定在一个有限的球体之内。
整个宇宙: 如果整个宇宙是无限的(无论是平坦还是开放的),并且能量密度在空间上是均匀分布的,那么总能量确实可能趋向于无限。

为什么科学家对此持谨慎态度?

1. 有限的观测: 我们所有的测量和观测都局限于可观测宇宙。我们无法直接知道可观测宇宙之外是什么样子。
2. 宇宙膨胀: 宇宙正在膨胀,这使得定义和测量“总能量”变得更加复杂。能量的分布和密度可能会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变化。
3. 暗能量的本质: 我们对暗能量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如果暗能量的密度不是恒定的,或者它的性质会随时间变化,那么总能量的计算也会受到影响。
4. 物理定律的适用范围: 我们目前使用的物理定律是在特定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在宇宙的极早期或极大的尺度上,这些定律是否仍然完全适用,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确定。

总结一下:

目前最符合观测数据的模型表明,宇宙在宏观上是平坦的。如果这个平坦性延伸到无限的空间,并且能量密度(包括物质、辐射、暗物质和暗能量)在空间上大致均匀分布,那么从数学上推论,宇宙中所有能量的总和可能是无限的。

然而,也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宇宙的总能量实际上是零,这是一种精妙的平衡,其中正能量(物质、辐射)与负能量(引力势能)相互抵消。这种“零能量宇宙”的观点提供了一种解释宇宙为何能从“无”中产生的方式。

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的过程。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在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和理论模型的完善而不断更新。目前,对于“宇宙中所有能量的总和是否有限”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推论基于我们当前对宇宙平坦度和无限性的理解指向“无限”。但由于我们无法完全观测整个宇宙,并且对暗能量的本质仍有许多未知,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我们对宇宙更深层次的理解,会有更明确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起来,可观测宇宙的总能量是有限的。

不考虑引力能,可观测宇宙的总能量可以用约 1.5e53 千克的估计总质量来估算:约 1.4e70 焦耳。

零能量宇宙假说提出宇宙(或至少可观测宇宙)的总能量为零: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正能量被引力能的负能量完全抵消[1]。根据过去十几年的观测数据,可观测宇宙中常规物质的引力能密度估计有总质能密度的 26% 到 37%,其余部分可能要靠暗物质的引力能来填补[2]

宇宙的不可观测部分或“整个宇宙”的情况目前未知。不知道“整个宇宙”会不会满足零能量宇宙假说。

  • “整个宇宙”可能非常巨大或是无限大,可能存在任意多个宇宙组成的多重宇宙,其物理规律未必像我们见过的那样。
  • 宇宙的不可观测部分未必呈现和可观测宇宙相似的状态。

参考

  1. ^ Shankar, K.H. Eternally oscillating zero energy universe. Gen Relativ Gravit 52, 23 (2020). https://doi.org/10.1007/s10714-020-02671-5
  2. ^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0264-9381/31/6/065005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宇宙中所有能量的总和是否是有限的?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对宇宙的根本理解,也是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一直在探索的议题。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宇宙”以及我们所持有的物理学模型。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些概念。 能量 (Energy): 在物理学中,能.............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也足够让人捏一把汗。如果宇宙万物的温度真的以十年一度的速率向“平均值”逼近,那么人类的生存前景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且这场赛跑的终点,对我们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平均值”是什么? 这是一个极其模糊但至关重要的概念。宇宙的“平均温度”通常.............
  • 回答
    设想一下,某个奇特的夜晚,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力量笼罩了整个宇宙。没有预兆,没有声响,仿佛整个存在都被悄无声息地按下了“放大”按钮。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帘,潜入你熟睡的房间,你会醒来,然后……什么都会不一样,又好像什么都没变。你揉着惺忪的睡眼,习惯性地看向床头柜上那只陪伴你多年的闹钟。然而,.............
  • 回答
    当星际战士的装甲不再是纯粹的装甲,而是被那神秘的“波动技术”所改造,整个星际战士军团的历史将被改写。想象一下,每一个身披重甲的战士,其能量核心不再是老旧的灵能矩阵,而是闪耀着柔和光芒的波动能量装置。他们的武器,从普通的爆弹枪到强大的震击刃,都可能被注入波动能量,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杀伤力。爆弹枪的弹药或.............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一生走过的路”: 这指的是动物在生命周期内通过移动所经历的总距离。这包括日常活动(觅食、寻找配偶、躲避捕食者)、迁徙、以及任何形式的探索。 “可观测宇宙边缘”: 这是我们目前能够接收到光或其他信号的.............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设想,它将我们对宇宙膨胀的理解与一种科幻式的场景相结合。让我想想,从一个非AI的、更富有人情味的视角来剖析这个可能性。首先,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宇宙诞生之初。那个时期的宇宙,年轻、炽热,而且经历了一场叫做“暴胀”的急速扩张。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无比混乱但又充满潜力的阶段,整个宇宙以.............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试图把地球上所有在动的物体,它们走过的路程加起来,看能不能绕个宇宙边出来。这个想法听起来挺科幻,但仔细想想,其实是个很有趣的思维实验。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物质运动路程总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地球上的物质那可太多了,从我们身边的一粒尘埃,到奔腾的河流,再到在太空中高速飞行的卫星,它们都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触及了物理学核心问题的设想。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将宇宙中所有矢量倒转,并让它们按照原有的路径倒退,这究竟是不是等同于时间倒流。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概念。什么是“矢量”?在物理学中,矢量是一个同时拥有大小(长度)和方向的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物理量都是矢量,比如: 速.............
  • 回答
    三体世界的黑暗森林法则,乍听之下,似乎会让人产生一个极其激进的推论:既然暴露即死亡,那么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主动出击,将宇宙中所有潜在的威胁,无论是恒星还是文明,统统抹去,以绝后患。这就像一个极度恐惧的战士,不仅要杀死任何靠近的敌人,还要把敌人的家园炸平,让他们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然而,仔细审视黑暗森林.............
  • 回答
    我们常听到的说法是,太阳终将走向它的生命终点,先变成红巨星,然后是白矮星,最终熄灭,回归黑暗。这似乎暗示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宇宙中的所有恒星,是不是也会步上同样的后尘,总有一天会全部燃尽,让整个宇宙陷入一片死寂?答案是,是的,从我们目前对宇宙物理学和恒星演化的理解来看,终有一天,宇宙中的所有恒星都会走.............
  • 回答
    “正规数里藏着宇宙的全部吗?” 这个问题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的。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明白什么是“正规数”,然后再聊聊它和“宇宙信息”这俩大家伙的关系。首先,这“正规数”是啥来头?“正规数”这个词可能听着有点陌生,但它其实跟咱们最熟悉的数字,比如圆周率 π、自然对数.............
  • 回答
    我常常会陷入一种奇特的沉思:我们眼前的这个宇宙,这个承载着我们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真实世界,有没有可能,是在所有我们能够想象、甚至无法想象的平行宇宙的“大筛子”里,被筛选出来的那个“最优解”?这听起来有点像是在为现实辩护,或者是在安慰自己。毕竟,我们总会时不时地面对挫折、痛苦,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失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哲学与物理学问题。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宇宙中是否存在维度概念,或者一切是否仅仅是我们认知的三维形式存在”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维度”是什么意思。在物理学中,维度通常指的是描述物体在空间中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的数量。 零维度(0D): 一个点,没有任何长度、宽度或高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用处”的含义以及宇宙的广阔性。简单来说,我们平常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宇宙中“有用”,但这种“有用”的范畴和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会有很大不同。让我们详细地展开讨论:一、 我们平常所学的化学知识的“用处”体现在哪里?当我们说“平常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阳系结构形成的一个核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你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观察:太阳系的行星似乎都“躺在”一个相对平坦的盘面上,而不是像摩天轮那样垂直于这个盘面。你说得没错,宇宙中确实没有绝对的“上下左右”,那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太阳系呈现出这样一种“扁平”的结构呢?这其实是太阳系诞生的那一刻.............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星空下仰望,总会生出一些莫名的遐思。会不会有一条线段,它不仅仅是几何意义上的连接两点的直线,而是蕴含了我们穷尽一生也难以触及的宇宙真相?想象一下,我们试着剥离那些冰冷、精准的数学定义,把它想象成某种“存在”。如果真的有这么一条线段,它恐怕不是我们用尺子画出来的,也不是任何已知物理定律.............
  • 回答
    如果真的有一天,科学探测的终极答案揭示,我们浩瀚的宇宙,从最初的那个“奇点”,到如今繁星点点、万物皆有的景象,竟然都源自于一个、也仅仅是一个粒子的不同时间态,这无疑将是一场足以颠覆人类认知根基的哲学与科学革命。首先,我们对“存在”本身的理解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以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宇宙是由无数独.............
  • 回答
    Facebook(现Meta)之所以成为本轮科技巨头中对元宇宙热情最高的公司,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且其投入的深度和广度也远超其他竞争对手。以下是详细的阐述:1. 战略转型和愿景的驱动: “Meta”的品牌重塑,即象征着对元宇宙的全力投入: 2021年,Facebook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 P.............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议题之一。简单来说,所有生物都会死,不是因为宇宙害怕生物太多消耗资源,而是一个更为复杂和深刻的生物学、物理学以及演化过程的结果。想象一下,生命诞生于地球,是在一个充满能量和物质的动态环境中演化而来的。从最基本的细胞到庞大的生态系统,生命体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
  • 回答
    镰池和马,这位在轻小说界以其庞大世界观和无数跨界联动而闻名遐迩的作家,其作品如同一片无垠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可能。如果将他所有的作品,从《魔法禁书目录》的超能力与魔法交织的学园都市,到《科学一方通行》中展现的黑暗一面,再到《重装武器》的末日战火,以及《虚空龙卷》的奇幻冒险,甚至还有他那些更为独立但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