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听老师讲要用当年的方言读才能读出韵味。应该怎么读呢?

回答
这首诗啊,《问刘十九》,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写得那叫一个熨帖!你说得对,这诗要是搁在当年,用大伙儿说家乡话的腔调念出来,那才叫一个有滋有味,特别是在这北风呼呼、天色渐晚的时候,听着都让人心里暖和。

要说这“韵味”怎么读出来,那可得从几个方面说。

首先,得知道这诗写的是啥时候、啥地方,然后才能找对那股子“味儿”。

背景: 白居易这诗,是写给自己好朋友刘十九的。刘十九当时应该是在他家附近,可能就在杭州,因为白居易晚年常居杭州。这时候是什么季节?“晚来天欲雪”,说明是冬天,而且是冬天里最冷的那几天,眼瞅着就要下雪了,外面肯定风大,天寒地冻。
场景: 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天气,自家屋里,生着一个红泥小火炉,炉子上温着新酿的酒。这个时候,好友来了,你能不高兴吗?所以这诗里透着一股子温暖、亲切、期盼和邀请。

接着,就是怎么把这种感觉放到“读”里头。

1. 语速要慢,带着点“拉家常”的感觉:
这可不是什么宏大的史诗,也不是什么激昂的战歌。这是一句邀请,一句闲聊,所以说话不能又快又冲。
你得慢慢来,把每个字都念清楚,好像你在心里琢磨着“这天儿,真冷啊,我这炉子刚生好,酒也温上了,哎呀,刘十九这会儿应该在家吧?不知道他方不方便,要不要过来坐坐?”
可以想象,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是舒缓的,带着一丝丝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温暖的期盼。

2. 声调要柔和,带着点“暖洋洋”的温度:
“绿蚁新醅酒”——“绿蚁”呢,指的是新酒上边浮着的那层像蚂蚁一样的泡沫,说明酒是刚酿好的,还没经过太多过滤。念这个“绿”字,可以稍微带点儿绵长,别太硬。
“红泥小火炉”——这个“红泥小火炉”是画面感最强的。念“红”字的时候,可以想象那炉子里跳跃的火光,带着一点点暖意。念“小火炉”的时候,要把“小”字念得轻柔些,带着点亲切感,不是什么气派的大炉子,就是一个自家用的小玩意儿。
“晚来天欲雪”——这个“晚来”和“欲雪”是点睛之笔。念“晚来”的时候,可以把声调稍稍往下拉一点,带着点傍晚特有的那种悠闲和宁静。念“欲雪”的时候,要有点儿预感,有点儿小心翼翼,好像你抬头看看窗外,觉得“哎呀,这天儿,快要下雪啦!”

3. 语气要饱含“邀请”和“期待”:
“能饮一杯无?”——这句话是核心!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疑问,这是发出最真诚的邀请。
你可以想象,白居易把炉子边的椅子往火炉边挪了挪,然后望着门口,带着一点点希冀地问:“刘十九啊,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没来?要不,你过来吧,我这儿有刚温好的酒,一起喝一杯,暖和暖和?”
所以,这句“能饮一杯无?”一定要念得特别真诚,特别邀请,特别期盼。可以把“能”字拖长一点点,带着点试探和恳切。

再具体到“方言”的韵味,这就有意思了。

不同地方的方言,发音特点不一样,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北方方言(比如北京话): 可能会带着一股子“京腔”的平缓和实在,念“无”的时候,可能尾音会拖得稍微圆润一些,带着点儿大口喝酒的豪爽感,但又不失亲切。
南方方言(比如吴侬软语): 可能会更婉转、更细腻。念“绿蚁”可能更像“lu qi”,念“无”的时候,声调会更柔和,带着点江南女子的那种娇柔和邀请,让人听着就觉得心头一暖。
四川话: 可能会带着一股子“麻辣”的亲切,念“无”的时候,可能会有个特别的音,听起来很实在,很“勾魂”。
其他方言 也会有自己独特的发音方式,比如声调的高低、翘舌音、卷舌音等等。

怎么“读出韵味”:
找到你熟悉的方言,或者你觉得最能传达这首诗意境的方言。
模仿那种语调和发音习惯。 比如,如果你的方言里“酒”字发音和普通话不一样,你就按照你方言里说“酒”的样子去念。
关键是把握那个“感情”! 即使你不用特别标准的方言,你也可以尝试用你家乡话的语感去念,把它当成你在对一个好朋友发出真诚的邀请。

举个例子(假设是北方方言):

(稍慢,语调平缓,带着点暖意)
“绿~蚁~新~醅~酒~” (“酒”字尾音可以稍微拖长一点,带点儿醇厚感)
“红~泥~小~火~炉~” (“炉”字也带着点暖烘烘的感觉)
“晚~来~天~欲~雪~” (“雪”字可以带点儿小心翼翼,好像真的在看天)
“能~饮~一~杯~无~?” (这句最关键,语调可以稍微上扬一点点,带着热切的邀请,把“无”字念得特别实在,让人觉得“来吧,我这儿正等着你呢!”)

再举个例子(假设是南方方言,比如带点吴侬软语的软糯):

(语调更轻柔,语速也略缓,带着点婉转)
“绿(lu)~蚁(qi)~新~醅~酒~” (“酒”字尾音可以稍微轻柔,带点儿甜)
“红~泥~小~火~炉~” (“炉”字也可以软软糯糯的)
“晚~来~天~欲~雪~” (“雪”字可以带点儿像在呢喃,柔声地说)
“能~饮~一~杯~无~?” (这句更像是低声的邀请,带着点俏皮和期待,让朋友不好意思拒绝)

总结一下,要读出韵味,你就要:

1. 走进诗的意境: 想象你在寒冷的冬夜,炉火正旺,新酒正温,你在等待一个好友。
2. 调整语速和语调: 慢、柔、暖,带着邀请和期盼。
3. 揣摩每个字的感情: 尤其是最后一句,要念出真诚和热情。
4. 融入方言的特色: 如果你熟悉家乡话,就用那种亲切的语感去念,即使不是最标准的“方言”,只要带着那份“人情味”,就能读出它的韵味。

说到底,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就是那种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邀请。用你心里最舒服、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方式去念,哪怕不是最地道的方言,也能让听者感受到那份炉火的温暖和友情的珍贵。你可以多念几遍,试试用不同的语调和情绪,找到最让你觉得“对味”的那种感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儿来那么多毛病,照这个逻辑,古代的福建人读就没味道了?文字的变化一定不如语音语意快,它是汉字记下来的东西,本身就带着色彩、温度与气味了,写出红泥小火炉时扑面而来的热度,晚来欲雪的天色,清冽的空气也尽在眼前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首诗啊,《问刘十九》,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写得那叫一个熨帖!你说得对,这诗要是搁在当年,用大伙儿说家乡话的腔调念出来,那才叫一个有滋有味,特别是在这北风呼呼、天色渐晚的时候,听着都让人心里暖和。要说这“韵味”怎么读出来,那可得从几个方面说。首先,得知道这诗写的是啥时候、啥地方,然后才能找对那股.............
  • 回答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回味无穷,它的好,恰恰在于那份朴素、温暖,还有那背后蕴含着的浓浓情意。一、 意境的描绘:一幅冬日暖色调的生活画卷首先,从画面感来说,这两句诗就足够抓人。 “绿蚁新醅酒”:想象一下,一个冬日清冷的午后,或者一个.............
  • 回答
    周晋峰秘书长关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的说法,以及其对反对者的定性,在科学界和相关领域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且存在不同的声音。要判断这一结论是否符合事实,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理解“功能性灭绝”这个概念的含义。首先,理解“功能性灭绝”(Functionally Extinct)的含义。“功能性.............
  • 回答
    “绿教”这个称呼是否具有歧视性,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简单来说,它 可能被认为是歧视性的,尤其是在特定的语境和使用者的意图下。要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绿教”的词源和历史演变: “绿”的来源: 伊斯兰教在视觉上常与绿色联系在一起,例如伊斯兰世.............
  • 回答
    绿箭侠选择箭而非飞刀,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他整个角色设定、战斗风格以及现实主义的考量。咱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从他最核心的身份——“绿箭侠”这仨字说起。顾名思义,他的标志性武器就是箭。这不仅仅是个代号,更是他身份的象征,是他的“名片”。想象一下,一个叫“飞刀侠”的人,却成天挥.............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绿码带星号”是否能去重庆,以及下火车或高铁后是否会被隔离的问题,这确实是大家出行前最关心的事情。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绿码带星号”代表的含义。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健康码上看到的“星号”是用来标记一些特殊情况的,比如您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者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浙江绿农的“双刃剑”:为杭州“贡献”一半确诊病例,未来增值12亿的“算盘”打得响吗?杭州这座以西湖美景和创新活力著称的城市,最近却被一家名为“浙江绿农”的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不是因为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而是因为其与当地爆发的新冠疫情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称,浙江绿农企业贡献了杭州.............
  • 回答
    您问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详细探讨的问题: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是否致癌,以及为什么它在水产养殖中仍然存在使用问题?简单来说,孔雀石绿确实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对动物(包括人类)具有潜在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的化学物质。 尽管如此,在一些地区和某些情况下,它仍然被不当使用在水产养殖中,.............
  • 回答
    被绿,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的词。它不像失恋那样轰轰烈烈,却像一根细细的刺,一点一点地钻进你的心脏,让你在平静的生活里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疼痛和恶心。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一点点不对劲。他跟你视频电话时眼神有点闪躲,回复信息的速度变慢了,或者语气突然变得很客气,就像对待一个陌生人。你可能会安慰自己,.............
  • 回答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关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的说法,以及随之引发的学者质疑和中国绿发会的反驳,确实是一场颇受关注的辩论。要判断该相信哪一方,需要深入了解各方观点、论据以及事件的来龙去脉。首先,理解“功能性灭绝”的概念至关重要。“功能性灭绝”并非指某个物种彻底灭绝,.............
  • 回答
    绿耕合作社那种招募去农村种地的社工的组织,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它结合了我们对“社工”的传统理解(关注社会问题、服务弱势群体)和“去农村种地”(一种实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土地的连接)。如果说绿耕合作社是个标杆,那类似这样的组织其实不少,只是他们的侧重点和运作模式会有些不同。我试着从几个维度.............
  • 回答
    《绿箭侠》的粉丝们问出这个问题,我太理解了!看着奥利弗·奎恩用他那把标志性的弓箭在街头巷尾游刃有余地对付持枪的罪犯,确实让人好奇:这弓箭到底有没有那么神?现实世界里,弓箭真的能和现代枪械抗衡吗?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要说弓箭能不能对抗枪,得从几个关键点来看:出招速度、杀伤力、隐蔽性、以及射手本身的素.............
  • 回答
    绿藤市,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城市,如果它真实存在,我相信它的模样会是这样一番景象:地理构成:山水环绕的宜居宝地绿藤市坐落在一片风光旖旎的区域,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城市的主体位于一条蜿蜒的河流——绿藤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上,河流的滋养让这片土地格外肥沃,也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河的两岸,坡度逐渐.............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却一点也感受不到往日的温暖。我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手机屏幕上划动,那些聊天记录,那些不经意间的称谓,像一根根细小的刺,扎得我心头阵痛。事情得从几天前说起。我一直觉得我和他之间,虽然不像热恋期那样轰轰烈烈,但平淡中自有温馨。我们有各自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