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Naive新生,在进组之前千方百计打听目标导师德行、学术等各方面信息,本以为大吉大利三年吃鸡。
可他们多半想不到,未来几年实际指导你的,未来几年你每天都要面对的,可能压根都不是这个人。
因为很有可能组里的某位小老师,才是决定你研究生这两三年过得有多惨的重要因素。
各中故事还是让我娓娓道来。
说小导之前,还是要从大导说起。
大老板很忙,重心我觉得还是在博士的,至于硕士,相对不会那么上心。
多不上心?
截图我找不到了,这里我讲一个事:
大致是我有个同学,那年刚入学,送挺多礼的,开学送了,教师节也送了,教师节那天微信也问候了,老师回复了“谢谢”。
没过多久,十一国庆节放假回来,他车次延误晚了一天,微信上想向老师请假,前面老师发的“谢谢”他这边还看得到呢,给老师请完假很忐忑,怕挨骂,结果老师回了他一句:
“你哪位?”
当时差点没把我们几个给笑死,老师居然不知道他是谁…
组里有其他老师,一般硕士很少会去找大老板讨论,基本上是要到每周日的组会,才会有你在台上讲ppt,他和组里四十多号人坐在台下提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
老师的学术眼光是不低的,我们每周组会学生讲文献,除了EST这类环境领域的顶刊,其他的文献必须来自IF大于10的这类期刊,要不然就会被怼,直言你看这些垃圾文献你只能做得比他还垃圾。
老师也会常常给出,一些顶刊文章其实很简单,没什么意义,只是会包装,这样的评论。
所以能看出老师对学术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虽然我们组有时候也会发二区文章,但是最开始的初衷都是尽量做好文章。
很多时候面对我们,老师生气的时候也会骂,骂的时候可不会照顾到你挨骂的时候组会下面有多少人看着,有多难堪。
常有博士师姐被骂哭,站在台上边讲ppt边抹眼泪,下面人都不敢吭声。
还原某次老板和某博士师姐在组会上的对话场景:
“你现在是博士了,按你现在的水平毕业真的遥遥无期,别给我整这么多,面对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现在给我说清楚。”
“我觉得…,我觉得…,我觉得…,”,师姐大概说了一些想法。
“我觉得我觉得,我觉得你现在就可以回家了,别来了,大家都能轻松点。”
老师就是这样哈,挨骂的时候一点面子都不给。
我刚入学那会,没有现成课题给我做,做什么要自己想。
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很难为我,因为我一个新生其实很缺乏对某个小领域很深的见解,也没有长远的学术眼光。
准备了一段时间,也和一个博士师姐讨论过了,师姐觉得可以,于是我在组会上说了一下我的idea。
组会上老师听了,看得出来他很不高兴,对着身后全组的人说:你这样做,四区都发不了。
而且就这个“四区”的梗,被我几个同学玩了几个月,各种衍生:
没关系,你可以靠数量取胜,十篇四区差不多也能拿国奖。
四区兄弟
挺打击积极性的,基本上从那次以后,组会对我来说主要就是完成任务。
讲文献,汇报实验,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嗯嗯到底
不会想着和有的同学一样要在组会上出风头。
宁愿做按部就班的咸鱼。
重点来了。
我们学生平时在聊组里老师的时候,我们都不会直呼名字,而是默契地使用字母代替,所以接下来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下我的这位K老师。
我们有个小群。
听说你们读研还有假期?
我印象中去年我只有春节休了,暑假无休。
是真正的无休,看着好像没什么,没经历过的人可能不知道无休是什么感觉,看不到尽头的疲惫。
偷偷溜?K老师是最喜欢法定假日,大半夜找你汇报的。
我不否认做科研需要高强度工作,但是一上来就这么搞当时真的很难适应的好嘛。
听说你们读研很晚回宿舍?
我一个在四大做审计的同学,特别要好一朋友,说他们特辛苦,有时候加班到11点。
对于科研狗,11点也叫加班?我们最早11点出实验室,基本每天都是后半夜走的。
他还跟我说他们经常要出差。
真的,出差对于我们科研狗来说相当于过年放假。
我就不信那种坐在电脑前面的工作能有多辛苦。整个科研生活中,坐着处理数据和绘图是我觉得最舒服的,不说别的,你们谁来帮我洗洗瓶子比色管,分分钟洗到自闭,光洗就洗一天,洗了还要泡一天,泡了还要洗一天,洗了还要烘干。。
实际上回去的时间很晚,睡眠时间真的严重不足。
11:30出数据,整理,讨论,起码要到一两点。
说到数据整理,K老师不仅要求步骤详尽到任何人拿到都可以重复实验,而且必须美观。
我们初步整理的原始数据必须全程使用excel,方便他整理和修改,想用origin画图是不允许的,字体,字号,符号,空格,尤其是这个中文和英文输入法下不同符号的差异,每一个都不能出错。
我一个同学没少因为空格被骂,你不会想知道K老师怎么骂人的,真的,相信我,我都不忍心把字打出来。
忘了说,我们每天早上八点指纹打卡。这个是整个组统一的。大老板每周组会重点检查考勤,平时他大概也就通过这个来判断你这一周有没有好好干活。
脸臭,无法正常交流。
很多时候,我要是做错了事情,批评我就好了,骂我我也认,但K老师有话就不会好好说,非要满嘴脏话,让人听了难受。
有次油浴锅坏了,我说我找师兄看看能不能叫人来修。因为师兄他负责这些维修事宜,很多仪器买的时候就是他联系的,售后也是他比较熟。
K老师:你他吗的别总依赖别人,你就不能自己试着去修吗?
我:。。。
那次北交实验室爆炸之后,我们实验室也开始安全整顿。
有间实验室是我负责,里面有三台检测仪器也归我分管,有台耶拿原子吸收,要用乙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
这种事情,我自然会上心,安全措施和安全告示全部弄好了,正确的操作步骤也做了图文文件传到群里了,你猜K老师怎么跟我说的?
“把这个安全问题做好,这东西要是出了问题,你就直接给我滚蛋。”
这是正常人会说的话?
很多时候听他说话像吞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
这个是我另一个同学形容他的原话。
然而在大老板面前,他又总是一副笑靥桃花…
我做的方向他不懂。
这是最痛苦的。
从一开始就没人带,所有的东西从做什么课题到实验设计到数据处理再到论文撰写,全是我一个人搞,还好以前做毕设在所里训练了很多,要不然直接玩完。
真正痛苦的地方:
他虽然不懂,但是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基本的质疑能力是有的,而且很强,凡事都要质疑。
每次我和他汇报,他不懂的,他就要问我,我要是不懂,他就骂我。
狗吧。
问到所有细枝末节,问到文献中作者都含糊其辞没说清楚的事情,问到每个使用的经典模型怎么建立,每个参数的意义,问到所有现象背后的机理。
博士也扛不住啊。
我一个垃圾小硕,每天干着博士的活,挨着本不该我挨的骂。
毕业要求高。
博士就不说了,组里硕士每年都要有人延毕,都成传统了。
大家有时候开玩笑说谁谁谁,你差不多要接某师兄衣钵。
组里文章一般都是从EST投起的,好点的从子刊投起,所以想搞个差不多一二区,甚至三四区文章混毕业是不可能的,再差也要做到一定水平才让投。
一个延毕的师兄,基本属于当届最混,最后发了一篇IF9点多的文章才走的。。
至于题主说的绝望
庆幸自己是个天生乐天派,擅长自己开导自己,目前为止整个研究生生活里,我只有那么3秒钟绝望过。
那次持续了一周多的超高强度的实验,为了节约时间,在实验室吃了一周的外卖,最后周六汇报都夜里1点多了,汇报完想回去早点睡一觉,谁知道K老师说:
“抓紧时间,今晚别走把这个实验补一下。”
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吗,以前我不理解的,在那短短几秒,我一瞬间就突然理解了那些轻生的学生。
以前我是很热爱科研的,本科时候拿过很多奖,发过两篇中文核心,一篇sci(垃圾四区),都是一作兼通讯,曾经梦想读博探索世界真理为社会做贡献的,现在再也不敢这么想了。
噢对了,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
如果不看他的臭脾气的话,K老师是有资格这么要求我们的。
因为整栋实验室大楼,他可能是最拼的一个,他每天都是12点以后出实验室,偶尔通宵,我们无休他也无休,正月初四就来上班你敢信?他属于科研狂魔,极度热爱科研。
据说拿过全国百优(真拿奖非提名,是据说,我也没去查),工大十佳(这个听前辈提过,属实)
大老板甚至说过,“组里只有K老师,最像年轻时候的我”,
我当时听到差点笑出声,这是在夸自己呢吧。
不过这个评价确实还是蛮高的,毕竟T到最后,应有尽有。
其实好的导师很少,真正的人渣也不多,还得看你妥善处理师生关系,利用现有环境谋发展。
我师兄在这种高压下,硕士发JACS。头天晚上还骂老师不当人,第二天聚餐,泫然欲泣唱了首《父亲》送给老师。
所以,人生如戏,有时候不仅要会忍,还要会演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