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道教外丹法,分为金砂派,然后是铅汞派,最后出现的硫汞派,然而这未必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最早外丹的金砂派做金液还丹时候,由于早认识到"硇砂、石胆皆具蚀气",所制备的溶液用于融化 金是有可能的。
如果再使用柠檬酸与纯碱制备的柠檬酸三纳,因为柠檬酸存在的范围实在太广,天然的柠檬酸存在于植物如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和动物的骨骼、肌肉、血液中。
柠檬酸三纳加上金溶液一起,加热后会变灰,变黑,变红,最终是鲜红色的,因此所得到金液,多半是流体状胶态的纳米金溶液。
而铅汞派,是因为在自然界最易寻找与提炼,物质性质上最接近金的的便是铅与汞。
现代我们知道,由于金的原子序数是79,汞是80,铅是82,古人虽然未必知晓原子序数,但认定一定要使用它们,这个也颇为奇妙。
如果炼金术的目的来看,假如能把汞的质子减少一个,是不是都变能成金了?
在阿拉伯的炼金术,有一个特殊的材料也是硫化汞,而朱砂主要就是用于制备汞的,然而阿拉伯并没有朱砂,所以古代会专门跑到中国采购朱砂,同时他们将其称为“龙之血”,也是西方神秘学魔法中的重要材料。
然而据目前所知的是,目前往原子里添加或删除一个质子这种事,通过纯粹的化合反应是很难办到的。
直到现代高能物理的开始,居里夫人发现了84号元素钋的原子核分裂时会抛出氦原子核,并利用它金属把铝变成了磷,再到后来发展就是回旋加速器的事了。
这里很容易产生的一个思维误区是,将外丹术等同为了炼金术,虽然西方炼金术其实也是从中国内丹术传到阿拉伯,然后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而产生的,但毕竟最初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制作黄金。
古代玩炼丹的,一般不差钱,弄些金子是很容易的事,因此在炼金需求并不那么强烈,目的并非相同。
不过,外丹炼制的主要核心操作材料,可以确定与金、铅、汞以及周围的这一堆元素相关。
因此,个人不认为金砂派与铅汞派是完全独立的,外丹也决非只是简单的纳米黄金那么简单,完整炼制出来的外丹,很有可能某种化合物或混合物,这两者本身很有可能都是原来外丹术的一部分。
硫汞派的出现是唐朝以后的事,是从"硫黄见五金而黑,得水银而色赤;亦曰黄男,亦曰黄芽为根也。"
加上硫用于医药,或是制备一些丹药,确实有很多不错的效果, 但怕多是走了歧途,也是后来外丹派慢慢末落下云的原因,毕竟仅仅以颜色性状为凭据,理论实在是的不够充分。
如果回过头来看元素周期表,在金其它都附近的都是稀有元素,而可用的铅与汞之中还有铊,这个铊分布虽广,但是含量稀少,但一般制作铅的时候会形成它的副产物,而丹诀中亦有云"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此是用铅真妙诀, 用铅不用是诚言。"
亦或从这些稀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一起进行研究,才有可能更好的搞清楚外丹术秘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