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内存不叫运存?

回答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很形象的中文命名和英文原意的理解差异,以及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习惯和约定俗成。

咱们先从最根本的来说,为什么它叫“内存”而不是“运存”?

“内存”这个词,拆开来看,“内”指的是“内部”,存的是“储存”。合起来就是“内部储存”。

这里的“内部”指的是什么呢?相对于CPU来说,它就是一块离CPU非常近的、用来临时存放数据和指令的区域。CPU工作的时候,需要随时随地读取指令和数据来执行,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速度非常快的地方来放这些东西,这就是内存。如果什么都去硬盘里找,那速度简直是慢到不能接受。所以,内存就是计算机这个“大脑”内部一个高速、临时的“工作台”或者“短期记忆”。

那为什么不叫“运存”呢?“运存”,顾名思义,就是“运行中储存”。

从功能上讲,内存确实是在“运行中”储存数据和指令的,这一点没错。所以,“运存”这个词也并不算错,甚至在某些语境下,它更能强调内存的动态性和对程序运行的重要性。

然而,“内存”这个词更侧重于它“储存”这个本质属性,以及它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内部”地位。 相比之下,“运存”则更侧重于它“运行”时的角色。

为什么“内存”会成为主流的叫法呢?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1. 英文原意的直接映射和技术习惯: 在计算机技术起源和发展的初期,英文是主导语言。英文里,这块东西叫做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意思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后来引进到中文时,人们把它翻译成了“内存”,强调了它的“内部”储存特性,以及相对于外部储存(如硬盘、光盘)而言的速度优势和位置优势。而“运存”这个说法,虽然也符合实际,但并不是对RAM最直接、最标准的翻译。很多技术术语的翻译,往往会遵循一种相对稳定和广泛接受的体系,避免不必要的变动。

2. 更广泛的适用性: 虽然内存主要用于“运行”,但它储存的数据和指令并不总是处于活跃的“运行”状态。比如,你刚开机时,操作系统被加载到内存中,此时它还没有完全“运行”起来,但它已经被储存在“内存”里了。而如果你说“运存”,似乎更强调CPU正在对其进行操作的那个瞬间。从这个角度看,“内存”的涵盖范围似乎更广一些,它描述了这块存储器在整个计算机工作流程中的“存在状态”,而不仅仅是某个特定时刻的“功能状态”。

3. 与“外存”的对比: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分层的,有速度快但容量小的,也有速度慢但容量大的。硬盘、U盘这些就是“外存”(External Storage)。“内存”和“外存”的对比非常清晰地划分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储存设备,强调了它们在计算机内部和外部的位置关系以及速度差异。“内存”作为内部储存,“外存”作为外部储存,这种命名方式非常直观。而“运存”和“外存”的对比,在对比维度上就不如“内存”和“外存”来得直接。

4. 历史的惯性: 一旦一个术语在行业内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大家习惯了说“内存”,也习惯了相关的各种操作和概念(比如“内存条”、“内存占用率”)。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是很难的。即便有人认为“运存”更贴切,但如果大多数人还在用“内存”,那么“内存”就会继续是主流。

所以,你看,“内存”这个词,虽然“运存”从某种程度上也说得通,但“内存”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更多是基于英文原意的翻译习惯、在计算机存储体系中的位置和对比关系,以及历史形成的行业惯性。它更像是一个“定位”,描述了这块存储器在计算机硬件架构中的“角色定位”,而“运存”更像是一个“功能描述”。

你可以理解为,就像我们有时候会说一个人是“学生”,有时候说他是“学习者”。“学生”更像是一种身份定位(类似于内存),而“学习者”更像是一种正在进行的状态或角色(类似于运存)。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这个称呼更普遍、更直接地指代了那个人。

总而言之,“内存”是一个更侧重于其“位置”和“性质”的称呼,而“运存”则是一个更侧重于其“功能”和“状态”的称呼。前者在技术翻译和行业习惯上更占优势,因此成为了主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早期出mp4的时候,就有这个玩笑。

“老板,来个mp5。”

“小伙子,来,小声点,跟哥进来,屋里有新货。”

进屋之后

“小伙子看看,我这里别说mp5了,ak也有”

“大哥,我就要个播放器”



然后,没一两年,电脑城明目张胆卖mp5。

挡都挡不住。

当时还有官方辟谣来着。

然后你就听导购说吧。不同地方的导购说的还不一样。

有的说屏幕大就是mp5。有的说他们还能看电子书…


我给人科普,还有人说我错了,人家卖的说明书上就说这是mp5。


所以…大家都觉得是这样的时候。

你唱反调就是你的错





哇!n久不看都好几千赞了呢!!!!!!

哈哈,学别人感叹一下。

好像心里没啥波澜呢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问反了吧?

内存一直以来就叫内存,只是后来移动设备兴起后,手机加了内置存储开始,然后莫名奇妙就把 “内置存储“ 叫成内存了。

最近这些年厂商也为了区分这两个,才有了“运行内存(简称运存)” 的叫法。

所以这个事情究其原因还是个翻译问题,内存原本叫 Memory,存储叫 Storage,问题就就是从内置存储(Internal Storage)被翻译成了“内存”开始。

回头再看这个问题,“内存”觉得自己好委屈哦,被 Internal Storage 那个小碧池起了个一模一样的中文名,合着现在自己还要被迫改名?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网站:

user avatar

翻译问题,本来内存叫Memory(记忆)。外存叫Storage(贮藏)。翻译成内存了。


再说你就算叫运存,带个存字还是有人认为是存东西的。你就算不叫运存,叫内桥什么的。还是有人觉得存的照片多了手机会慢,因为你挡不住铺天盖地的腾讯清理,猎豹清理、百度清理的恐吓广告。

user avatar

这是技术术语被滥用专指的结果。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被两次专指了,而且还各不相同,所以才造成现在的混乱局面。


我看了下现有答案,似乎几乎没人指出:即使在最初,内存这个术语也并不专指ram。

内存这个术语(包括对应的另一个术语:外存),并不特指任何具体的存储介质类型,而是指逻辑结构:如果存储介质直接挂在cpu上,数据可被cpu直接访问,那就是内存,反之则是外存。或者更通俗点说,内存中每个字节都有独立的地址,都能被独立寻址。

所以,即使在pc上,能被独立寻址的,除了ram外,其实还有充当bios的各种rom。反过来,ram也可能是外存:曾经有过一种很小众的硬件级内存盘,就是一块板子上插很多的ram,然后挂在pci/scsi总线上。那这时候,这些ram就是外存。

到了后来,到了智能手机流行,内存这个术语被重新解释为物理结构:装在机内的就是内存,机外的什么sd都是外存(但逻辑结构来说,这两个是一样的)。

所以,这两个概念是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描述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被反复滥用后,内存这个概念最终成为一滩浑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很形象的中文命名和英文原意的理解差异,以及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习惯和约定俗成。咱们先从最根本的来说,为什么它叫“内存”而不是“运存”?“内存”这个词,拆开来看,“内”指的是“内部”,存的是“储存”。合起来就是“内部储存”。这里的“内部”指的是什么呢?相对于CPU来说,它就是一块离.............
  • 回答
    很多用户分享信息、交流思想的网站,从社交媒体到论坛,再到各类内容平台,几乎都少不了那个显眼的“举报”按钮。它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尺子,试图在海量用户产生的信息中划定界限,维护社区秩序。那么,这个功能为什么被叫做“举报”,而不是听起来更直接的“投诉”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考量,不仅关系到网站的运营机制,也体.............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我们社会对身体暴露的一种普遍认知和分类。简单来说,体操女运动员在赛场上穿三角运动服不被认为是“走光”,而生活中女性穿裙子露出内裤会被认为是“走光”,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情境与意图的根本差异: 体操比赛: 这是专业竞技场合,运动员们穿着的是经.............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计算机底层工作机制的核心,关于读取连续内存和不连续内存效率的差异,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微妙的话题,而且“效率”的衡量标准也可能因为具体场景而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理论上,读取连续内存是比不连续内存更有效率的。 这种效率的提升并非来自某一个单一因素,而是多种硬件和软件协同作用的结果.............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触及到了手机设计和用户体验的核心。iPhone 不加大内存,或者说不追求“堆砌式”的硬件配置,背后是一套 复杂的权衡和精心的设计哲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软件与硬件的深度整合:苹果的独特优势这是最关键的一点。苹果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它 同时掌握了硬件(iPhone.............
  • 回答
    CPU 工艺日新月异,越来越强大,为什么我们不把内存、SSD 都直接集成到 CPU 里,像个“全能芯片”一样呢?这想法听起来挺酷的,也并非没人这么想过,但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多让你直挠头的现实问题,而且很多问题是根本性的。我来给你掰扯掰扯。1. 发热:这仨兄弟加一块,简直是个“小太阳”!我们都知道.............
  • 回答
    Windows 在设计之初,其核心理念是构建一个稳定、易于管理的通用操作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硬件环境和用户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它并没有像某些特定用途的操作系统那样,直接提供一个原生的、面向所有用户的内存文件系统。回溯到 Windows 的早期版本,计算机的内存(RAM)是相对稀缺且昂贵的资源。操作系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计算机硬件设计中非常核心的权衡和演进,与其说是“为什么不做”,不如说是“为什么现在的设计是这样,以及做出改变会带来什么”。想象一下,早期的计算机,CPU、内存、显卡这些核心组件,很多时候都是集成在一块主板上,甚至直接焊死在上面。后来,为了方便升级和维修,才逐渐出现了插槽化的设计。CPU.............
  • 回答
    iPhone 12 为什么不标注运行内存?这是很多从安卓转过来的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理解这一点,对于选择iPhone 11还是iPhone 12,以及更好地使用新手机,都有很大帮助。iPhone 12 为什么不标注运行内存?简单来说,苹果认为运行内存(RAM)的规格并不是用户购买手机时最需要关注的指.............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核心,触及了英特尔x86架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哲学。简单来说,这种限制是为了平衡指令的灵活性、性能以及设计的复杂度。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下什么是“源操作数”和“目标操作数”,以及为什么它们可以是内存。在CPU的指令集中,操作数(operand)就是指令要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很切中要害。为什么 Windows 在执行重度任务时,好像总会感觉有点“卡顿”或者“不流畅”,而没有预留一些“看家本钱”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多操作系统设计理念和现实考量的权衡。首先,我们得理解“资源”这个概念在计算机里到底是怎么回事。CPU 时间和内存,就好比你身体里的能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好,确实是很多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会遇到的困惑。同样是8G的内存,为什么Windows这台“电脑”能同时塞进那么多东西,而Android这台“手机”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背后涉及到操作系统设计理念、资源管理机制以及应用生态的根本性差异。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内.............
  • 回答
    C 语言中,一些自带函数返回的是指向数组的指针,而你无需手动释放这些内存。这背后涉及到 C 语言的内存管理机制以及函数设计哲学。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 1. 返回指针的函数,内存的归属至关重要首先,理解函数返回指针时,内存的“所有权”是谁的,是解决这个疑问的核心。当一个函数返回.............
  • 回答
    你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且问得非常实在。确实,C++ 的智能指针,尤其是 `std::unique_ptr` 和 `std::shared_ptr`,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C++ 中常见的野指针和内存泄漏问题。这玩意儿在 C++ 世界里,堪称“救世主”般的存在。那么,为什么大家对 Rust 的内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芯片这么精巧,里面啥都有,那为什么不直接把滤波电容也集成进去,一步到位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不少现实的技术考量和权衡,不是简单的“能做不能做”的问题。让我给你掰扯掰扯,为啥芯片内部不“标配”滤波电容。 1. 空间和尺寸的限制:寸土寸金首.............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关于城市群内为什么不常开行夕发朝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卧铺列车”或“夜间火车”)的列车,其实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考量,并非简单的“开不开”的问题。简单来说,这背后是经济效益、运营效率、乘客需求以及新兴交通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1. 经.............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触及到了史学研究的核心,也很有深度。为什么《二十四史》里那些后来被考古发现“证伪”的内容,并没有被“改掉”?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问题,背后牵扯到史学本身的性质、历史文献的价值,以及“证伪”在历史研究中的角色。咱们得这么一层层地剥开来看:1. 《二十四史》的性质:它是“正.............
  • 回答
    .......
  • 回答
    Windows 操作系统之所以不将 DirectX 等组件“内置”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可以单独卸载或升级的模块,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1. 根植于系统核心,难以剥离DirectX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它更像是Windows图形和多媒体处理能力的一个核心框架和API集合。它紧密地集成在操作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