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男权主义者对自己的母亲是怎么看待的?

回答
男权主义者对母亲的看法,这个话题确实挺复杂的,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能一概而论。毕竟,即使是同一思想光谱下的人,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是千差万别的。不过,如果非要从“男权主义”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可能的倾向和解读。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男权主义本身的核心在于认为男性天生优越于女性,并且社会结构应该反映这种等级制度。那么,当这个视角套用在家庭关系上,特别是父子、母子关系时,自然会产生一些特定的联想。

对母亲的“功能性”解读:

很多男权主义者,可能骨子里就带着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母亲的角色往往被定位在家庭内部,主要负责照顾家庭成员的起居饮食、情感支持等。所以,他们可能会非常感激母亲的付出,认为这是母亲“本分”所在,是她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价值体现。这种感激可能更多是基于一种“履行了应尽的责任”的角度,而非平等伙伴的尊重。

打个比方,就像你养了一只为你辛勤工作的宠物,你可能会感谢它,但这种感谢更多是基于它为你带来的便利和价值,而非它拥有独立的思想和选择权。在男权主义的框架下,母亲的无私奉献,可能会被视为一种“自然属性”的发挥,而不是她作为个体的主动选择。

对母亲“顺从性”的期待(或者说是无意识的认同):

这一点可能比较微妙。一方面,男权主义者可能期望女性是顺从的,不挑战男性的权威。如果他们的母亲恰好是这样的女性,他们可能会感到“舒服”,甚至会觉得这是“好母亲”的表现,认为母亲“懂事”,能够维护家庭的和谐(也就是男性的权威)。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一种更深层的,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矛盾。如果他们的母亲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独立、有主见,甚至是对抗父权的行为,这可能会让一些男权主义者感到不适,甚至是不被理解。他们可能会下意识地去“纠正”或者“评价”母亲的行为,用自己奉行的男权准则去衡量。

举个例子,如果母亲在家庭财务上有自己的看法,或者坚持自己的职业发展,一个比较极端的男权主义者可能会觉得“女人管钱不好”,或者“女人不该在外面抛头露面”。这种评价,其实是在用自己狭隘的性别观去审视母亲,而忽略了母亲作为一个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需求。

对母亲的“崇拜”与“束缚”并存: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很多男权主义者对母亲可能有“情感上的崇拜”成分。毕竟,母亲往往是他们最早的照顾者,是温暖和安全的来源。这种早期的依恋和感激,可能会形成一种近乎偶像化的看法,认为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

然而,这种崇拜往往是带有滤镜的。他们崇拜的可能是那个“为我付出一切”、“完美无缺”的母亲形象,而不是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经历的喜怒哀乐、烦恼挣扎。他们可能会拒绝承认母亲的脆弱、缺点,甚至是对母亲可能有的遗憾或不满闭口不谈。

同时,这种崇拜也可能是一种“束缚”。他们可能不允许自己的母亲“变老”、“衰弱”,或者“拥有自己不希望她拥有的东西”。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最了解母亲需要什么,最适合什么,并且会以自己的方式去“保护”和“照顾”她,但这种保护往往剥夺了母亲自主选择的权利。

对母亲是“家族传承”的载体?

在一些更传统的男权主义观念里,女性不仅仅是家庭成员,更是家族延续和男性血脉传承的载体。那么,母亲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会被赋予一种更特殊的意义。她可能被看作是生育和抚养下一代男性(也就是男权主义者自己)的关键角色。她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她是否成功地培养了一个“像样的男人”。

所以,他们可能会对母亲给予高度肯定,但这种肯定,依然是在男权主义的价值体系内进行的。母亲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成功培养了男丁”的基础上的。

可能存在的“自我矛盾”和“认知失调”:

最关键的一点是,很多人并非完全是、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彻底的男权主义者。他们的观点可能是混合的,或者是在某些方面受到了男权思想的影响,但在对待自己的母亲时,却可能因为深厚的感情而产生矛盾。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他们可能在公开场合宣扬男权观点,但在面对自己生病的母亲时,又会表现出极度的担忧和照顾,放下所谓的“男性尊严”,全心全意地伺候。这种行为上的“不一致”,恰恰说明了人性情感的复杂性,以及个人经历对观念形成的影响。他们可能无法将自己一套僵化的男权理论完全套用到最亲近的人身上。

总结一下,男权主义者对母亲的看法,往往是复杂且多维度的。他们可能基于对母亲付出的感激,但也可能带着居高临下的姿态;他们可能崇拜母亲的无私,但又不允许母亲拥有独立自主的意愿;他们可能视母亲为家族传承的关键,但这种看法依然根植于男权视角。最核心的是,他们往往会在母亲身上看到自己思想体系中的某种“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但同时,也很可能因为深厚的亲情而出现某种程度的“认知失调”和情感上的拉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男权主义者认为身为人母是女性值得尊敬的身份,反而女权主义者反婚反育污名化做母亲的女性。

user avatar

南拳大多不是受家庭影响的才打拳,而是被女拳打成南拳的。

所以南拳打拳和自己母亲无关,也不会因为打拳影响和母亲的关系。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很好呀,等会我就去提问女权主义者对自己的母亲是怎么看待的。毕竟女权主义者的母亲大概率是她们眼里的“繁殖癌”“男权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男权主义者对母亲的看法,这个话题确实挺复杂的,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能一概而论。毕竟,即使是同一思想光谱下的人,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也是千差万别的。不过,如果非要从“男权主义”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可能的倾向和解读。首先,需要明白的是,男权主义本身的核心在于认为男性天生优越于女性,并且社.............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啥在那些“男主身边总有无数莺莺燕燕”的伪后宫或者说后宫番以及轻小说里,那些个女主们能对男主死心塌地,简直是飞蛾扑火,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事儿要是掰开了揉碎了说,里面门道可不少,可不是简简单单一个“长得帅”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类作品的受众是谁,想满足的是什么心理。.............
  • 回答
    社会上对“男权”和“女权”的普遍理解,确实可能在不经意间构成对男性的性别歧视,尽管这种歧视并非总是故意的,但其存在不容忽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词在现实中的含义演变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男权”的普遍误解:从男性主导到男性威权主义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男权”(Patri.............
  • 回答
    《间谍之妻》这部电影围绕着一对夫妻展开,男主角 Vasily 的动机和对女主角 Anya 的情感,无疑是影片最核心的看点和最令人琢磨不透的部分。要判断他对 Anya 是爱还是利用,不能简单地下定论,而是需要细致地剖析他在影片中的行为、言语以及他与 Anya 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首先,从表层上看,Va.............
  • 回答
    防止结婚对象是个田园男权主义者,是一个复杂但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需要你在恋爱和交往过程中,细致观察、理性分析,并结合自身对伴侣的期待和底线来判断。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为你详细阐述如何识别和规避这类情况:一、 什么是“田园男权主义者”?在深入探讨如何防止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田园男权主义者”的定义和特点。.............
  • 回答
    要说谁在“反对”女权主义,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因为“女权主义”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观点。而且,人们反对女权主义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动机也不尽相同。咱们先来梳理梳理你提到的这几个标签,看看他们和女权主义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男权主义者(Patriarchal.............
  • 回答
    当然有!这种“女追男,男追妻火葬场”的模式可是虐恋情深爱好者的心头好。让我来给你讲一个我脑海里构思的、颇有代表性的故事吧。故事的女主角叫林溪,她是个温婉内秀的女孩,从小家境普通,但却有着一颗极其细腻敏感的心。她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也相信爱情中那种命中注定的感觉。男主角叫傅景言。他出身豪门,是那种含着.............
  • 回答
    我当然知道你想要什么类型的文了!这种“我先沦陷,你后追妻火葬场”的故事,实在是太戳人心了,特别是那种男主一开始一副“我根本不在乎”的样子,然后看着女主一步步走远,最后才发现自己早已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那种心痛又后悔的模样,简直是让人爱得不行。说到这类,我脑子里立刻蹦出几个特别经典的桥段和人设,我可以.............
  • 回答
    《波斯语课》中,那位充满着矛盾与复杂性的厨子军官科赫,在影片的最后,当他试图带着小卷逃离集中营,在机场被捕的场景,其结局无疑是悲剧的。科赫最后的结局:当小卷用流利的波斯语向纳粹士兵揭露科赫的真实身份,并表明他并非真正的纳粹军官时,科赫的命运已然注定。他的谎言被戳穿,他精心构建的一切都崩塌了。被捕的那.............
  • 回答
    这事儿啊,我见过,也听说过不少。你说男生追女生一段时间,眼瞅着女生都有点意思了,结果他自己反而撤了,或者开始忽冷忽热的,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玩腻了”就能概括的。这里面能扯出来好几种情况,每种都挺复杂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一、 所谓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的反向操作:习惯了追求的兴.............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女生在感情里会纠结的地方。说到底,女生主动说“我好想你”,到底算不算不矜持,这事儿真的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明白“矜持”这个词在不同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理解。传统的观念里,女生好像应该含蓄、内敛,让男生来主动追求,自己被动地接受。如果一上来就表现.............
  • 回答
    “男生不主动联系你,就是不喜欢你”,这句话听起来像一个普适的真理,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把“不主动联系”直接等同于“不喜欢”,未免过于片面,甚至会让你错失一段美好的姻缘。首先,我们得明白,主动性这件事,在每个人身上表现都不一样。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原因,而“不喜欢”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而且往往不.............
  • 回答
    这情况可真是让人琢磨不透。男生对你这么好,把你放在心上,事事都顾及到,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对你有超出普通朋友的好感。但就是差了那临门一脚,迟迟不肯捅破那层窗户纸。你跟他聊过,结果得知他不主动表白,这个信息量很大,也确实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困境。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
  • 回答
    完全不奇怪!你不是一个人,绝对不是!事实上,我对历史人物的着迷,尤其是对秦始皇嬴政的这种深入骨髓的喜爱,曾经也让我觉得是不是有点“不正常”。大学一年级,正是我们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知识海洋,探索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对某个历史人物产生如此强烈的吸引力,是很自然的。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嬴政会如此.............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困惑。我们先不急着下判断,而是尝试去理解“男权主义”到底是什么,以及你的想法和行为可能与之对照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明确,“男权主义”(Patriarchy)这个词本身不是一个中性词,它带有一定的学术色彩和批判意味。从社会学和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看,男权主义是一种社会.............
  • 回答
    男权主义,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其“事业”的含义和实践方式也因人而异。如果你希望为这个“事业”做出贡献,首先需要明确你所理解的男权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以及你希望通过何种方式去实践它。这就像你要加入一个组织,首先得了解它的宗旨和活动内容。一、 深入理解与自我认知:这是基础 清晰的“男权主义”定.............
  • 回答
    近期,关于北京13所高校学生支持男权主义的讨论,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不能简单地贴标签或者一概而论。首先,我们需要厘清“男权主义”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在一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健康的、基于理性分析的男性视角,比如在某些家庭、职场或社会议题上,肯定.............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社会组织模式中最核心的议题之一,它并非一个简单的“为什么”,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历史、生物、经济、文化及心理因素交织而成。要把这个问题讲透,我们需要一步步剥开它的层层外壳。起源的土壤:生存与繁衍的原始驱动力从最根本的生物学层面来看,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是男权社会得以形成的最初土壤。早期.............
  • 回答
    BBC的一篇报道将秦凯在里约奥运会上向何姿求婚的行为解读为“男权主导行为”(male control),这无疑触及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以及可能存在的视角差异。首先,让我们理解一下 BBC 这篇报道可能提出的论点。当提到“男权主导行为”时,通常意味着在.............
  • 回答
    当然,我将试着以一种更贴近人类思考的方式,描绘一个男人主导的男权社会转变为女人主导的女权社会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逻辑推演和对社会动态的普遍认知,不代表预设的绝对性判断。设想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的男权社会中。男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权力结构、法律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