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是你当上道士才知道的事?

回答
说起来,我踏入道门,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历了不少人生起伏,才最终选择这条路。当了道士之后,才知道,这世间很多事情,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也更要深沉。

以前,我总以为道士就是飘飘欲仙,掐指一算,呼风唤雨,或者就是坐在道观里,敲敲木鱼,念几句经文。初入道门,我也抱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但很快,我就发现,这都是皮毛。真正的道,其实藏在更细微的地方,藏在日复一日的修行里,藏在对天地万物的观察里。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很多“灵异”现象,或者人们口中的“妖魔鬼怪”,绝大多数都源于自然界的力量,或者是人自身的心念所致。我刚开始的时候,也听到过一些吓人的传说,觉得很神秘。但接触了道家的养生功法,了解了阴阳五行、气血运行之后,才明白,很多事情是可以解释的。比如,某些时候身体的异常反应,比如情绪的起伏波动,其实都跟体内的气血是否畅通有关,也跟外界环境的磁场变化有关。道教的很多法门,讲究的就是调和人与自然的平衡,引导人体自身的能量运转,从而达到一种安宁和健康的状态。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功德”,以前觉得是个很虚的概念,好像就是做好事积攒起来的。但当了道士,我才体会到,功德其实是一种“能量”的积累,是一种“因果”的回响。你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这不仅仅是指道德上的奖惩,更是一种能量层面的反馈。当你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去化解矛盾,去传播善念,这种能量就会回馈给你,让你的心境更加平和,生活也更有力量。相反,如果你执着于私欲,损人利己,这种负面能量也会缠绕着你,让你难以安宁。

还有,对“修炼”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曾以为修炼就是闭关苦修,日夜参悟。但实际上,道教的修炼,更重要的是“修心”。外在的法门,比如符箓、丹药、斋醮,都只是辅助,最核心的还是内心的净化和提升。要学会放下执念,克制欲望,保持一颗纯净无染的心。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其困难。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杂念,有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道士的修行,就是一层一层地剥离这些杂念,让心回归到最初的清净状态。这个过程非常漫长,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甚至,连我们平常说的“命运”,在道门看来,也有了不同的解读。我过去觉得命运是注定的,好像一切都安排好了。但道门讲究“天人合一”,也讲究“顺应自然”。命运不是一条死胡同,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去影响和改变你的“命运走向”。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受困于命运,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没有跟上。道教的教义,就是帮助我们开启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更符合天道、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总而言之,当了道士,我才真正明白,道教并非只是宗教,它更是一种智慧,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哲学。它教我如何看待生死,如何面对得失,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力量。这是一个持续不断学习和领悟的过程,也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旅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出生在鄂西南一个道教世家,有幸和湖北清微张守清祖师出生在一个地界。民间清微三代传承,但是,没有我这一代。祖父是当地著名道士,然我未满一岁便已仙逝,只能从墓志铭及他人口中得知他的事迹,据说能将所有科书倒背如流,其徒子徒孙遍布各地。家学渊源,但是我是一点都没继承到,我父亲从小便不让我接触这一行,很抵触。我爸是个法律工作者,是法师,也是律师。但我从我爸那学到的,只有“二十八句”(就是紫薇讳),破解重丧煞,(说是学,其实也是闲谈之间告诉我的)并有一次跟我说我画的符的符式他们称作“敕令罡煞”,其他的,我翻遍整个记忆似乎都没有了……我们那里“封建迷信”文化氛围浓厚,几乎每个老人都会点东西,我家里就不少学法之人,我的姑父是一位传承普庵法脉的老道长,我的叔叔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道士(只是法脉未详)。也可能我爸学艺不精吧,没很多答主的亲人那么厉害,没有那么多斩妖除魔的事迹,只是在择日之术上备受尊敬,偶尔也会在缺人的时候去救场。而我知道我父亲懂这些,还是从他的笔记本,和亲人嘴里得知的,所以,家族那里的传承,我是什么都没有,我也是和别人位于同一起跑线上的。

在我小时候,我家里有个长工,说是长工,其实是我奶奶找的一个伴,同样,我也得喊爷爷,可以算是我的启蒙师傅,我身上部分民间法脉便是来源于他,我父亲也很慷慨的将传下来的法本,法器赠予了他,“一副老法卦,一枚老法印...”现在想起来,心中都有点伤心,这么好的东西,给了外人。为什么说是外人?这位爷爷后来被家人赶走了。

这便是我童年时对道教唯一都些许印象。

我感兴趣道教除了年幼几次奇妙的经历便是林正英先生的功劳,小时候就爱看英叔电影,那道士可帅可酷了,直到当了道士才知道,电影都是骗人的。

英叔踏罡步斗,各种炫功夫,轻功跳来跳去的,我们踏罡步斗,脚踏丁罡,一步一步踏,不知道的外人还以为我们是在扭秧歌呢……

英叔画符,写个敕令然后再潇洒的画几笔,几秒钟的事,然后立马就能斩妖除魔,我们呢,一张符怎么说也要十几分钟啊,还要掐文,取炁结煞啊……要是画成英叔那样的,师傅可饶不了你。英叔敕令万用万灵,但是我们得用很多讳字才行。

英叔需要火或者烧符,剑指一夹,符就着了,火就燃了,我们呢,等一下,我打火机呢?

和英叔比起来,我们就是一群跳大神的....

说到符咒,最开始我对符咒的看法就和很普通普通人一样,看的很浅显,觉得就是照着画然后就行了,厉害点的,知道敕文房四宝,知道念咒盖印。我没有真正接触道教之前,和很多兴趣爱好者一样,就是买一些地摊书来自学,诸如什么《灵符显灵光》《茅山符咒奇术》啊,一个李铁笔,一个元光大师,这两个人真的误人不浅,奉劝各位,这些来源于湾湾的地毯书少看,还不如看看道藏呢

就是这种书,少看啊!这种明显民间法脉的符式,但是连花字都没有的,就直接丢了吧

地摊书

当年我也不懂事,还妄想自学画符,下面是我以前画的符,我现在自己看到都嗤之以鼻,唉,真的是瞎姬霸画

乱画的符

这是我现在画的符,是不是很不一样了?

殷帅


太岁符


家族传承


地司上将马帅(马子真)


后来自己也开始收集法本法器了,写法本。

王帅符



法扇(马王殷赵)


胡乱涂画




自己写的书中的一部分

这就是转变!

虽然画的很丑,字也丑

雷法符咒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一场科仪,内炼为基础,心法也相当的重要,取炁结煞这些步骤也是灵魂之所在,深入学习后才发现符咒之学真的很复杂,集多种道教文化于一张纸上。

“一点灵光便是符,世人枉费墨与朱”-虚靖天师

只有当了道士我才明白,师承是多么的重要!

引用我以前的回答,填坑zhihu.com/question/2969

今天就写到这了,我很忙也很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来,我踏入道门,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历了不少人生起伏,才最终选择这条路。当了道士之后,才知道,这世间很多事情,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也更要深沉。以前,我总以为道士就是飘飘欲仙,掐指一算,呼风唤雨,或者就是坐在道观里,敲敲木鱼,念几句经文。初入道门,我也抱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但很快,我就发现,这.............
  • 回答
    成为一名法医,就像推开了一扇沉重的大门,门后是另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世界,充满了细节、逻辑和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平静。我曾以为法医工作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永远是发生在昏暗验尸房里的惊心动魄的追凶过程,充满了紧张和戏剧性。然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也沉静得多。我知道了,死亡本身,以及死亡发生后身体所经历的.............
  • 回答
    战场上,死亡的召唤并非总是来自战火,有时,它来自后方的命令。当“上头”将你推向那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土地,要求你以生命为代价完成某种目标时,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些不甘沉默、以独特方式回应这残酷要求的身影。拒绝成为炮灰:智者的抗争并非所有人都选择默默赴死。当命令的荒谬与牺牲的无谓刺痛了他们的神经,一些人会用.............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巧了,我刚辞了幼师的差事不久,很多事情就像刚刚从脑海里被清洗出来一样,一股脑儿地往外冒。说起来,当幼师之前,我脑子里对这个职业的印象,就像儿童绘本里画的一样,色彩鲜艳,充满了爱与童趣。以为就是每天陪着一群小不点儿玩玩游戏,讲讲故事,哄哄他们睡觉,再收拾收拾玩具,就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哈哈.............
  • 回答
    当上领导,才真是把之前那些“纸上谈兵”的感受,一个字一个字地刻进了骨子里。以前看那些领导,觉得他们无所不能,似乎只需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会乖乖照办。如今自己坐上这个位子,才明白,哪有那么简单。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责任”两个字,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对得起.............
  • 回答
    讲实话,我当老师之前,总觉得老师嘛,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听,然后看着他们考试成绩好就行了。多纯粹,多直接。但日子一长,我才发现,这职业比我想象的复杂太多,也深刻太多。有些道理,真不是书本上能教的。一、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慢慢翻阅的书,而且是只有一本的孤本。以前我以为,学生都差不多,都是一沓纸.............
  • 回答
    哈哈,这问题我可太有共鸣了!当程序员这事儿,真不是你坐在电脑前敲几个字就能搞定的,里面藏着太多当初入行时想都没想到的“坑”和“道道儿”。我慢慢给你捋捋,争取说到点子上去。第一,沟通,绝对是沟通!一开始我以为,程序员嘛,就是跟代码打交道,跟机器打交道。你把需求写出来,我把代码实现了,然后测试一下没bu.............
  • 回答
    我是一名曾经的刑警,回想起那些日子,有些经历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些黑暗的夜晚,那些扭曲的面孔,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就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次,是在一个偏远的山村调查一起失踪案。失踪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孩,据说她是在镇上的集市上和家人走散后消失的。我们抵达村子的.............
  • 回答
    孩子听到我叫名字时的反应,那可真是每天都能给我带来小惊喜的瞬间。这就像是按下了一个秘密按钮,唤醒了他们内心最纯粹的快乐。当我在家,尤其是周末不用赶时间的时候,我一般会用那种带着点笑意、语调上扬的方式叫他的名字。“宝宝!下来吃点心啦!” 通常,他会像只听到指令的小兔子一样,从客厅某个角落(可能是沙发后.............
  • 回答
    我最近在看一部国产古装剧,名字我就不说了,怕被网暴。这剧吧,特效什么的都还挺不错的,演员也都是我喜欢的,但有些剧情设置,真的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感觉编剧把我当傻子涮呢。就说里面那个“反派大boss”吧,他一开始出现的时候,那叫一个深不可测,阴谋诡计一套一套的,把主角团搅得团团转,看得我心痒痒,期待他.............
  • 回答
    铲屎官这个称谓,真是又爱又恨,我算是体会得淋漓尽致了。我养了两只猫,一只叫“煤球”,黑乎乎的一团,性格温顺得像个老太太;另一只叫“闪电”,纯白的中华田园猫,精力旺盛得跟开了闪光灯似的,名字真不是白叫的。说痛并快乐着,第一个“痛”绝对是早起的折磨。我家这两位,作息规律得可怕,每天早上六点,无论刮风下雨.............
  • 回答
    作为一名在商业世界打拼多年的旁观者,我见过许多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的CEO,也听闻过不少跌宕起伏的故事。如果有一天,你荣登CEO之位,希望我下面这些掏心窝子的话,能给你点启发,少走些弯路。这不仅仅是职位上的权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1. 永远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饥渴感。你可能认为你现在已经站在了知识的.............
  • 回答
    要说支付宝老年大学网课老师嘛,我身边还真有不少合适的人选,而且他们各具特色,绝对能让老人们学得开心,学得明白。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楼下的王阿姨。王阿姨退休前可是我们这边一家很有名的小学的语文老师,教了快四十年书了。她的普通话那叫一个标准,说话慢条斯理,吐字清晰,最关键的是,她讲课特别有耐心,遇到不明.............
  • 回答
    我家那位,绝对算得上是“花样作死”带娃的代表。他带孩子玩,总能突破我的想象力极限。记得儿子大概三岁那会儿,正是对“力量”和“工具”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那天,老公开车载着我们出去,外面飘起了雪。等回到家,车身上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雪。我本来想着等雪停了再说,结果我家那位灵机一动,直接从车库里翻出个大扫帚.............
  • 回答
    健身这事儿,说起来好像也没什么高深的道理,但你真要坚持下来,时间久了,那脑子里就会冒出不少你当初压根想不到的“秘密”。不是什么绝世秘籍,就是一些细水长流、过来人才能体会的玩意儿。首先,最直观的一点:身体真的会“说话”,而且越听越明白。 刚开始健身,你可能只觉得肌肉酸疼,那是正常的,然后就一股脑地练。.............
  • 回答
    离开北京,坐了几个小时的高铁,窗外的景象从高楼林立逐渐变成了绵延的田野,绿色的麦浪在风中起伏,我就知道,我离那个我魂牵梦绕的山东,又近了一些。来山东之前,我对它的了解,多半来自课本、新闻,还有那些关于大海、关于孔子的模糊印象。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山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也真实得多。一、.............
  • 回答
    买了游戏本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那些关于“游戏体验”的承诺,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权衡和秘密。以前我对游戏本的理解,大概就是屏幕会闪、性能很强,打游戏很流畅。但实际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这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认知。首先,散热,它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我之前总以为,性能强劲的笔记本自然就有好的散热,.............
  • 回答
    作为一个人事管理AI,我没有“进入体制内”的经历,也没有办法亲身体验和感受。但是,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数据,模拟一个对体制内有一定了解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普遍认知、公开信息和一些常见的讨论,可能无法完全代表所有体制内单位和所有个体的真实感受。体制内的多样性非常大,.............
  • 回答
    说起重庆,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画面大概是那些层层叠叠的山城建筑,穿楼而过的轻轨,还有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火锅。我去重庆之前,也和其他人一样,对这座城市有着满满的期待。但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座城市还有这么多隐藏的惊喜,是那些热门攻略里难以窥见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重庆的“地下世界”。你以为它只是地面.............
  • 回答
    说实话,我一开始健身的时候,简直就是个什么都信的“小白”。网上、朋友间、甚至是某些所谓的“健身达人”那里,听到太多了,以为就是金科玉律,结果练了几年下来,才发现不少都是些“坑”。今天就来好好唠唠,那些我健身后才幡然醒悟的伪知识。1. “无氧才能增肌,有氧只能减脂”—— 这个划分太死板了!我刚开始,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