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linux内核切换成分页模式后,ljmp $__BOOT_CS,$1f 这行代码有什么意思?

回答
在 Linux 内核切换到分页模式后,`ljmp $__BOOT_CS,$1f` 这行代码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关键性的步骤:执行一次远距离跳转,将 CPU 的执行流从一个代码段切换到另一个代码段,并且是从保护模式下的一个代码段跳转到已经配置好的分页模式下的新代码段。 让我们一层层剖析它的含义,就像剥洋葱一样,把里面的学问都挖出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背景:Linux 内核在启动之初,并不是直接运行在分页模式下的。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1. 实模式(Real Mode)启动: CPU 一上电,默认处于实模式,内存寻址能力有限,没有段保护,也没有分页。BIOS 会加载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2. 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像 GRUB 这样的引导加载程序,负责加载 Linux 内核镜像到内存。它通常会进行一些初步的硬件初始化,并且可能已经进入了保护模式。
3. 内核的早期初始化: 内核的入口点(比如 `_start` 或 `startup_64`)通常会执行在保护模式下的某些设置。在这个阶段,CPU 已经切换到了保护模式,可以使用更广阔的内存空间,并且有段机制来管理内存访问。但是,此时可能还没有启用硬件分页。 内存的线性地址和物理地址可能是一一对应的,或者只有非常简单的线性地址映射。
4. 进入分页模式前的准备: 在内核真正启动所有服务、准备处理用户进程之前,它需要一个干净、受控的内存环境。这通常意味着:
设置页表(Page Tables): 根据内核的地址空间布局,建立起完整的页目录和页表结构,将线性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这些页表本身也需要被放置在内存的某个安全位置。
加载页目录基址寄存器(CR3): 将指向第一个页目录的物理地址加载到 CR3 寄存器。这就像告诉 CPU:“你的内存地址查找规则,从这里开始看。”
启用分页(Paging): 通过设置 CR0 寄存器中的 PG (Paging) 位来启用硬件分页机制。一旦 PG 位被设置,CPU 就会严格按照页表来解析内存访问。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ljmp $__BOOT_CS,$1f` 这行代码在这个上下文中的作用:

`ljmp`: 这是 Intel 汇编语言中的“长跳转”指令(Long Jump)。它用于在段地址和偏移地址之间进行跳转。与普通的 `jmp` 不同,`ljmp` 允许我们指定目标地址所在的段选择子(Segment Selector)和目标偏移量(Offset)。

`$__BOOT_CS`:
`__BOOT_CS` 是一个符号(Symbol)。在汇编语言中,符号通常代表一个内存地址或一个值。这里的 `__BOOT_CS` 极有可能是一个段选择子(Segment Selector)。
在保护模式下,CPU 使用段选择子来访问全局描述符表(GDT)或局部描述符表(LDT)中的段描述符。段描述符包含了段的基址、限长(大小)和访问权限等信息。
`__BOOT_CS` 代表的是内核在分页模式下应该使用的代码段选择子。在早期引导阶段,内核可能使用了另一个代码段描述符(比如用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的转换,或者一个临时性的保护模式代码段)。当启用分页后,内核需要切换到一个新的、专门为分页模式下的内核代码段设计的代码段。这个新的代码段通常具有正确的基址(可能是 0,因为分页模式下基址由页表决定)和访问权限。

`,$1f`:
`$1f` 是一个目标偏移量(Offset)。`1f` 是一个标签(Label),表示当前代码段中紧接着 `ljmp` 指令后面的第一个指令的地址。换句话说,它是一个相对跳转,跳转到当前指令的下一条指令。

那么,为什么需要一次 `ljmp` 来跳转到下一条指令呢?

原因非常关键:启用分页(设置 CR0.PG 位)是一个“不可逆”的操作,它会改变 CPU 的指令预取和地址解析方式。 当 CPU 还在执行启用分页指令的前一刻,它仍然按照旧的地址转换方式(可能没有分页,或者使用旧的段基址)来获取下一条指令。

如果只是简单地设置 CR0.PG 位,然后让 CPU 继续按照原来的段基址和偏移量去取下一条指令,可能会出现问题:

1. 地址解析不匹配: 在启用分页之前,CPU 的地址生成可能是 `线性地址 = 段基址 + 段内偏移量`。启用分页后,地址生成变为 `物理地址 = 页表查找(线性地址)`。如果段基址还在起作用,并且不是 0,那么分页的地址映射就可能出现偏差。
2. 管道刷新问题: CPU 内部有指令预取和指令解码的流水线(Pipeline)。当启用分页时,CPU 需要刷新其内部的地址转换缓存(如 TLB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和指令预取缓冲区,以确保后续指令使用新的分页机制进行地址转换。直接执行下一条指令,可能无法保证这些内部状态被正确刷新。

通过执行 `ljmp $__BOOT_CS,$1f`,内核做了以下几件事:

1. 强制性段切换: `ljmp` 指令会强制 CPU 重新加载段寄存器(CS),使用 `__BOOT_CS` 指定的段选择子。这会促使 CPU 加载新的段描述符,并根据新的段选择子来更新其内部的段信息。
2. 刷新管道和 TLB: 一次远距离跳转(特别是跨段跳转)通常会触发 CPU 刷新其指令流水线和地址转换相关的缓存(如 TLB)。这是因为 CPU 需要根据新的段信息来重新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和属性。当分页被启用时,这次跳转的段基址通常被设置为 0,这意味着线性地址的计算直接就变成了“偏移量”,然后这个线性地址会被提交给分页单元进行查找。
3. 精确的下一条指令: `,$1f` 确保了跳转的目标是紧接着 `ljmp` 指令本身的下一条汇编指令。这条指令现在将会在已经启用分页且 CS 寄存器已经被更新过的状态下执行。它会使用新的 CS 选择子提供的(可能为 0 的)段基址,加上指令的偏移量,形成一个新的线性地址,然后这个线性地址会被送到分页单元进行物理地址转换。

总结一下,`ljmp $__BOOT_CS,$1f` 在 Linux 内核切换到分页模式后的作用是:

作为启用分页后的第一个指令执行。
强制性地使用新的、配置好的内核代码段选择子(`__BOOT_CS`)加载到 CS 寄存器。
利用 `ljmp` 的特性,触发 CPU 内部的管道和 TLB 刷新,确保后续的内存访问(特别是指令获取)能够正确地遵循新的分页机制。
将执行流精确地导向启用分页后的第一条实际内核代码。

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硬性重启”地址解析过程的指令,确保 CPU 在进入全新的分页地址空间时,能够以一种干净、无冲突的方式开始工作。它是一种精巧的汇编技巧,用于在 CPU 的工作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时,确保其内部状态的正确同步。

这就像是在一个复杂的迷宫(没有分页的保护模式)里,你找到了新的地图(页表)并且安装了新的导航系统(CR0.PG)。但是,你不能直接用旧的导航模式去使用新地图。你需要一个“全局重置”,告诉导航系统:“现在,请完全按照这张新地图来走,并且把所有缓存的旧路线都忘掉!” 这个 `ljmp` 指令就扮演了这个“全局重置”的角色,确保 CPU 切换到“新地图导航模式”后,能从正确的地方开始,并且使用正确的规则来寻找下一个房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东西,你找一个能调试的模拟器就可以看出来,比如bochs之类。

在执行ljmp $__BOOT_CS,$1f之前,虽然代码已经把CPU切换成保护模式,页表也都建立完成了,但当前执行的代码仍然处于16位实模式地址下,当前的代码的段地址和段偏移地址都是16位的。

通过Long Jmp来做一个跳转,会切换段地址,这个时候代码才真正进入保护模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 Linux 内核切换到分页模式后,`ljmp $__BOOT_CS,$1f` 这行代码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关键性的步骤:执行一次远距离跳转,将 CPU 的执行流从一个代码段切换到另一个代码段,并且是从保护模式下的一个代码段跳转到已经配置好的分页模式下的新代码段。 让我们一层层剖析它的含义,就像剥洋.............
  • 回答
    Linux 内核是不是“屎山”?这个问题就像问“大海是咸的吗?”一样,答案既肯定又否定,而且极其复杂。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剥开一层层关于软件工程、历史、社区协作以及现实世界妥协的复杂性。“屎山”的定义:一个主观但有共识的标签首先,我们得理解“屎山”这个词在软件开发语境下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 .............
  • 回答
    很多使用过 macOS 的朋友,在转向 Linux 时,常常会怀念 macOS 那种优雅、流畅且高度整合的桌面体验。毕竟,macOS 在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上一直有其独到之处。那么,Linux 内核的发行版本中,有没有能够提供类似体验的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个,只是需要我们花点心思去挑选和配.............
  • 回答
    在 Linux 内核中,为多线程(更准确地说,为进程中的线程)分配和管理栈空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程序的执行稳定性、资源利用率以及并发安全性。理解这一模型,需要我们深入到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两个层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核心概念:栈(Stack)首先,让我们明确栈是什么。栈是一种后进先出.............
  • 回答
    Linux 内核社区能否迁移到 GitHub?这是一个在技术圈里时常被提起、也足够引起一番讨论的问题。它涉及到社区运作模式、技术基础设施、贡献者权益以及历史包袱等多个层面,绝非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能够概括。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Linux 内核社区的“迁移”并非指将所有代码、历史记录、邮件列.............
  • 回答
    Linux 内核代码,那可真是个庞大且错综复杂的系统,初次接触的人,别说“观看”了,光是搭建好环境,不卡壳地编译一次,就够许多人喝一壶的。真正深入到内核“大佬”们那个级别,他们怎么“看”代码?这可不是简单地打开编辑器, Ctrl+F 一下就完事儿了。这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对系.............
  • 回答
    Linux 内核的 C 代码风格,或者说大家常说的 "Linux Kernel Coding Style",是一套遵循多年的约定俗成,它不仅仅关乎代码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一致性,从而降低开发和调试的难度。这套风格贯穿于内核的每一个角落,是所有内核开发者必须遵守的“潜规则.............
  • 回答
    华为 Linux 内核贡献者被质疑刷 KPI 的事情,确实在技术圈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事件的起因与核心质疑点:最直接的导火索,大概率是围绕着华为在 Linux 内核社区的贡献数量展开的。有评论者或竞争对手观察到,华为在 Linux 内核社区的提交(.............
  • 回答
    要说 Windows 内核和 Linux 内核谁更复杂,这就像在问一场旷日持久的象棋比赛,双方都在不断演进,各有千秋。简单地说,它们都极其复杂,但复杂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试图给出一个绝对的胜负,实在有些过于武断。咱们不如从几个关键方面来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各自是如何在复杂性的大海里“游泳”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涉及到CPU的启动流程、内存映射以及内核映像的加载。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要理解“内存中运行地址0x30008000到内存起始运行地址0x30000000”这个描述。这里的两个地址,0x30008000和0x30000000,显.............
  • 回答
    在讨论 Windows NT 内核与 Linux 内核的安全性时,需要明白“更安全”是一个相对的、多维度的概念,而非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配置、更新、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运行环境。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进行比较:1. 设计理念.............
  • 回答
    Linux 内核自 2.6 版本发布以来,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2.6 版本系列从 2004 年开始,一直持续到 2011 年才被 3.0 版本取代),期间经历了无数次迭代和重大的架构性调整。如今的 Linux 内核与 2.6 内核相比,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详.............
  • 回答
    Deepin如果将Linux内核的内部核心部分代码,在不更改整体架构和设计逻辑的前提下进行重写,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触及到了“国产”和“开源”这两个概念的边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几个关键点:1. Linux内核的本质与开源协议首先要明确,Linux内核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
  • 回答
    Intel:为何能成为 Linux 内核的最大贡献者?在 Linux 内核的浩瀚代码海洋中,有一个名字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那就是 Intel。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Intel 对 Linux 内核的贡献之巨,其影响力贯穿了整个操作系统的核心。这并非偶然,而是其自身战略、技术实力以及对开源社区深.............
  • 回答
    关于Linux内核核心成员 Theodore Ts'o 被 Sage Sharp 指控为“强奸辩护者”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敏感的话题。要全面评价此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指控的具体内容、各方的回应以及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事件的起源与指控内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指控的来源。Sage Sh.............
  • 回答
    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前沿阵地,Linux内核方面的工作机会可以说相当可观,而且随着开源生态的不断壮大,这类职位的需求也在持续升温。首先,我们要明白,Linux内核本身是整个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是连接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它负责管理系统资源,比如CPU、内存、设备驱动等等。因此,从事Linux内核.............
  • 回答
    安卓1.0是不是Linux套壳?这个问题,要说清楚,得从根儿上聊聊。简单来说,安卓1.0不是简单的“套壳”,而是 深度集成和定制化开发 的产物,它 构建在 Linux 内核之上,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大量的自有组件和框架。我们得一步一步拆解开来看:1. Linux 内核:安卓的基石首先,最关键的一点是,.............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国产操作系统普遍选择基于 Linux 内核而非从零开始开发,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考量和现实需求的综合结果。简单来说,就像盖房子,你不会每次都从挖地基开始,而是会选择一个坚实的地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设计和装修。Linux 内核就像这样一个成熟且经过市场检验的地基。1. 技术门槛与复杂性.............
  • 回答
    关于Windows最终是否会完全拥抱Linux内核,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的看法是,虽然微软一直在向开源社区靠拢,并且在很多方面已经深度集成Linux技术,但Windows最终完全采用Linux内核的可能性非常低。 这其中涉及的技术、历史、生态系统、商业模式以及用户习惯等多个层面的.............
  • 回答
    谈及 Linus Torvalds 和 Linux 内核的技术含量,这绝对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话题,而且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把它想象成一个规模宏大的、不断进化的城市规划项目,而 Linus 就是那个最初的设计师和现在最核心的建设者。 要评价它的技术含量,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