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不会出席 2017 白宫记者协会晚宴?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关于唐纳德·特朗普不出席2017年白宫记者协会晚宴这件事,这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无疑是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举动,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细细拆解。

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晚宴的“身份”。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聚会。它起源于1920年代,最初是为了庆祝记者职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一个连接新闻界和白宫行政当局的桥梁。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传统,就是总统会出席,并且通常会进行一番幽默自嘲或者对新闻界的“敲打”,展现一种相对轻松的互动姿态。在很多时候,这场晚宴被视为总统在政治风波中与媒体缓和关系、展现亲民形象的一个场合。

那么,特朗普不出席,这本身就释放了一个相当强烈的信号。

特朗普不出席的可能原因和动机(“why”):

1. “朕即国家”的政治风格与媒体的关系: 特朗普自竞选以来,就一直将许多主流媒体视为“假新闻”的制造者,甚至是他政治对手的喉舌。他屡次批评媒体的报道不公,攻击记者,将其描绘成美国的“人民公敌”。在这种背景下,他选择不参加一个由他长期批评的对象主办的活动,可以看作是他一贯政治策略的延续,是对他与媒体之间紧张关系的直接体现。他可能认为,出席晚宴反而会“降格”自己,或者被迫在一个他充满戒备的场合进行互动。

2. “反建制”形象的强化: 特朗普一直将自己定位为打破华盛顿政治陈规的“局外人”和“建制颠覆者”。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华盛顿政治精英和小圈子文化的一个象征。他缺席,可以进一步巩固他与主流精英和“体制内”话语的疏离感,向他的支持者传递一个信息:他依然是那个挑战传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领导人。

3. 政治策略的考量: 尽管有些评论认为这会疏远部分媒体,但对特朗普来说,他可能认为这能进一步激励他的基本盘。他的支持者群体,很多本来就对媒体抱有敌意,特朗普的这种做法反而能让他们感觉总统在为他们发声,在对抗他们不信任的机构。此外,在某些特定时期,总统亲自出席此类场合可能会被媒体抓住机会进行尖锐提问或捕捉到一些他不希望被放大的细节,尤其是在他可能面临负面新闻或争议的时候,避开这个场合或许是一种“规避风险”的策略。

4. 个人情绪和感受: 我们也不能排除这纯粹是特朗普个人喜好和对特定场合的不适感。他不是一个善于隐藏自己情绪的政治家,如果他认为这个场合不符合他的风格,或者让他感到被冒犯,他很可能选择退出。

不出席可能带来的影响(“what impact”):

1. 进一步加剧总统与媒体的裂痕: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后果。总统不参加这个象征着沟通和监督的场合,无疑会在已经紧张的关系上火上浇油。这会传递一个信号:政府与新闻界之间的对话和信任基础正在进一步被削弱。媒体可能因此对政府的监督和批评更加不留情面,因为少了一个“缓冲带”。

2. 传统政治规范的被挑战和改变: 这个晚宴是许多美国总统政治生涯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总统的缺席,虽然不是第一次(例如尼克松曾缺席),但考虑到特朗普与媒体的公开对抗史,他的缺席更具颠覆性。这可能会被视为对长期以来总统与媒体互动的“默契”和“礼节性姿态”的一种挑战。未来总统是否还会重视这个场合,或者这个场合的性质是否会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都是未知数。

3. 媒体界和政治圈的反应:
媒体界: 参加晚宴的媒体人员可能会感到被“冒犯”或“轻视”,这可能促使他们在报道中更加聚焦特朗普政府的争议点。同时,那些“非主流”或支持特朗普的媒体,可能会借此机会批评主流媒体,认为特朗普“做得对”。
政治圈: 民主党人肯定会借此机会批评特朗普的“反民主”倾向,指责他逃避监督和责任。共和党内部,一些更传统派的议员可能会对这种做法感到担忧,但更多的可能会选择沉默或者支持特朗普的做法,以维护党内的团结。

4. 对公众认知的影响: 对于将特朗普视为英雄的选民群体来说,他的缺席会被解读为一种“坚守立场”,一种对抗“假新闻”的英勇行为。而对于不那么认同他的选民来说,这则会加剧他们对特朗普政府不尊重传统、不透明的看法。这种行为,无论好坏,都会在不同的受众群体中强化他们已有的观点。

5. 议程设置的改变: 当总统不参加晚宴时,媒体的注意力可能会更多地放在“总统为何不来”这件事本身,而不是晚宴上的其他内容,比如总统的演讲稿(即使有)、媒体行业的成就或者慈善募捐。这意味着媒体的报道焦点可能被“绑架”了,从对媒体和总统的互动本身,转移到了总统与媒体的“恩怨情仇”上。

6. 潜在的替代性沟通方式的出现: 也许特朗普政府会寻找其他方式来与媒体互动,或者说,他们本就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如Twitter)直接与公众沟通,而这种方式本来就绕过了传统媒体的过滤。他的缺席,可能某种程度上是这种趋势的加速和强化。

总而言之,特朗普不出席2017年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他与媒体长期以来复杂、紧张关系的集中体现。他的这一举动,是对传统政治规范的挑战,加剧了本已存在的裂痕,并在不同群体中引发了不同的解读和影响。这标志着一个政治时代的变迁,总统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厉害了。手段阴毒心机深刻。

1、

白宫记者协会和记协晚宴是驻白宫记者的主场,这个协会不受白宫领导。

所以每次晚宴上,总统也好、副总统也好、议长也好,都是客场作战。

2、

总统什么的出席晚宴,主要目的是两个,一是鼓励和表彰记者们做出的贡献,而是表达自己的善意,做一次公关沟通,让记者们觉得你还是比较幽默和亲民的。这样在下一年的合作中能够温和一点。

不过显然特朗普很难修复和媒体的关系。既然修不好,索性不修了。

3、

奥巴马时代把记者协会搞成了脱口秀晚会。但是奥巴马也不是始作俑者。

奥巴马利用这个晚会,进行自我形象包装和打击政敌。同时尝试寻找自己退休后转行做段子手和主持人的机会。你们都知道的怼特朗普的几次,也都是这样的。

奥巴马不是始作俑者,此前的很多任总统都把这个晚宴当做是互相戏谑和自嘲的场所了。不过在奥巴马时代,这个晚宴逐渐受媒体重视和社会关注了。这个也要拜网络媒体和视频网站的功能所赐。晚宴的视频可以记录下来不断转发和重播,长尾效应比电视时代的要强大的多。

4、

特朗普不是不能做一个毒舌。无论是特朗普参加吐槽大会的视频,还是上次参加史密斯学会慈善晚宴的视频(参见

@王继勇

在本话题下的答案),我们都看到特朗普毒舌自黑和不说脏字损对手的本事。不比奥巴马差——如果考虑到史密斯学会晚宴特朗普没有像里根以来的总统一样使用好莱坞的幽默作家作为影子写手,我们甚至可以说,资深主持人的特朗普,冷幽默能力甚至比奥巴马强很多。所以如果在白宫记协晚宴上开喷,并没有技术难度。

无论是怼前任、吐槽希拉里、喷记者、祸害国会山,想来特朗普都会有很多好话题。

5、

但是如果特朗普参加今年的晚宴,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媒体抵制,这次晚宴会出现冷场和空桌现象。这个就丢丑丢大了。所以要设法不让媒体主动退出晚宴。

6、

晚宴是一个传统,但是并不是法定的东西。它不是政府的一部分,所参加或者举办晚宴,原则上是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去决定的。不过一直以来的总统们没有这么大的争议,也就没有取消或者拒绝晚宴的充分必要性。特朗普和媒体之间的对立已经超过了历史的经验,这就给遵守还是违反一项传统提出了新的课题。好在特朗普也不是个什么尊重传统的人,这就好玩了。

7、

另一方面,记协晚宴本身也在蜕变。从最早的单纯驻白宫记者和媒体的一个行业聚会性质,转变成了一个上流社会的聚会。白宫记协晚宴已经变成了媒体、华盛顿权贵、富商、游说集团和投机客、好莱坞明星的社交场。如果从清教徒角度和民粹角度看,这个晚宴已经成为腐败政治的一个标志。如果特朗普要保持自己和华盛顿之间的不同,和这个晚宴保持距离是必要的。

8、

从媒体角度讲,白宫记协造成了一个假象,就是记者是华盛顿政治生活的主角,记者们是晚宴的主角。

其实不是,完全不是。

总统才是主角。

没有了总统,就根本没有和不需要白宫记协。

9、

所以这次特朗普决定退出晚宴,真的是狠辣:

我不去,你们就会去。至少场面不空。

我不去,你们在现场说的一切挖苦话就都落了空。只是一群跳梁小丑在乱蹦跶。

我不去,晚宴就没了真正的主角,你们镜头都不好分配,那怎么办?就只好在现场扫各种名人,给大家看看参加晚宴的都是什么人。让大家看看腐败的华盛顿和说谎的媒体都是什么货色。

我不去,总统缺位,晚宴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就大为下降,让你们知道谁才是BOSS。

我不去,我照样是主角,随便在飞机上巡视一下伟大的国家、去哪里做个视察、和国防部开个会、哪怕在推特上发个段子,都证明我勤勉国事,比你们这些只会嘴炮的东西强太多。

然后我没说我每届都不去,我只是这次不去,等一年后我有了政绩资本,回来一样怼你们。

这个处理比不让某家媒体参加发布会狠多了。

我觉得这个不是骑士精神

@江壹城

,在我看来,这个就是提前挖坑的意思。反公关。


10、

现在就看谁会接受邀请去参加这个晚会,谁代表政府坐在主席台上了……

会是谁呢?

是不是刚刚离职的前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呢?

那可就太有意思了!

11、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概特朗普团队眼下也没找到一个来自好莱坞的优秀的幽默作家,帮他写段子……团队力量不足,也是个问题。


2017.3.2

12、

刚来的热辣消息:

外媒:特朗普国会演讲比奥斯卡收视人数多1000万_国际新闻_环球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唐纳德·特朗普不出席2017年白宫记者协会晚宴这件事,这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无疑是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举动,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细细拆解。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晚宴的“身份”。白宫记者协会晚宴,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聚会。它起源于1920年代,最初是为了庆祝记者职业的特殊性,同时也是一个连接新.............
  • 回答
    特朗普这个人,向来是话题的风暴中心。他为了跟希拉里较劲,不惜把自家名下的那些金光闪闪的房地产变现,来给竞选筹款输血,这事儿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那可是要咬牙切齿、倾家荡产的节奏,但放在他身上,却似乎又成了他性格里那种“一切皆有可能”的极致体现。你想想,那些被他视为“宝藏”的豪宅、酒店,不仅仅是他的资产.............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在经历了三晚的住院治疗后,于当地时间周一(美国东部时间)傍晚返回了白宫,这一举动无疑牵动了全球的目光,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首先,从他迅速回归白宫这一点来看,这显然是特朗普团队为了展现总统强大的恢复能力和精神状态而采取的策略。考虑到他本人是美国乃至世界上备受瞩目的人物,他的健康状况直接.............
  • 回答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发起关于是否出售10%特斯拉(Tesla)股票的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网友赞成,随后他迅速执行了这一计划。这一系列操作无疑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不少人直呼“被耍了”。那么,这种行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马斯克“戏耍”网民的背后考量首先,要.............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拒绝参加拜登的就职典礼,这无疑是他总统任期结束时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的一个标志性时刻,也为美国政治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理解这一决定及其背后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特朗普总统自身的政治风格和过往行为来看,这一举动并不让人意外。他是一位惯于打破常规、挑战传统政治规范的领导人。在他任.............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坚持不推迟美国大选,这一立场在近年来乃至美国历史上的政治语境下都显得相当突出,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特朗普总统本人的角度来看,他一贯以“战斗者”形象示人,其政治生涯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打破传统和挑战既有规范之上。在他看来,推迟大选可能.............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对TikTok的 latest 强硬表态,即“9月15日前不卖出就关门,不会延长期限”,无疑是近期中美科技博弈中的一个重磅炸弹,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首先,从特朗普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一表态传递了几个关键信息: 强硬的立场和不容置疑的决心: “不会延长期限”这句话,是对之前多次.............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99%的警察都是非常棒的人”,并表示不会解散警局或撤销对警局的资助的言论,可以说是他在当前美国社会背景下,围绕执法部门和警察改革议题上,一个相当明确且有力的立场表态。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的社会政治语境中,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这句话本身传递了一个强烈的支.............
  • 回答
    共和党内一部分具有影响力的拉丁裔领袖公开表示不打算支持唐纳德·特朗普,这无疑为共和党在拉丁裔选民中的传统支持基础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这种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折射出共和党内部就如何吸引和代表拉丁裔社群存在着复杂的分歧与挑战。首先,理解这些拉丁裔领袖的立场,需要深入到他们各自的政治光谱以及所代表的社群关.............
  • 回答
    特朗普关于“无论谁收购TikTok,都应该给政府打钱”的说法,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这背后折射出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更牵涉到国家安全、经济利益、政治考量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复杂维度。首先,从国家安全和数据隐私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提出“卖”TikTok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中国政府可能获.............
  • 回答
    乔治·索罗斯,这位全球知名的金融巨鳄和慈善家,向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出请求,希望他“不要减税”,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拆解开来看,从索罗斯的立场、特朗普当时的政策背景以及这背后可能存在的考量来分析。首先,咱们得明确索罗斯的身份和他的基本理念。索罗斯以其在金融市场的.............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骚乱事件后的那段表态,尤其那句“尽管我完全不同意选举结果,但1月20日将会有序过渡”,无疑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时刻。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它承载了太多复杂的信号和潜台词。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句话是在极其不寻常的背景下说出来的。国会大厦.............
  • 回答
    特朗普称美国“最难对付的国家”不是中俄,而是美国自己,这句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美国政治内部深层的问题,并释放出多重信息,既有对内政治的策略性考量,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执政哲学和对美国国家状况的判断。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字面含义与潜在的批评对象: .............
  • 回答
    特朗普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的那句“我们不是世界警察”的表态,无疑是他“美国优先”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他一贯以来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角色的质疑和反思的集中体现。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审视:首先,这是对过往“全球干预主义”的.............
  • 回答
    特朗普在某些外交政策上的摇摆,尤其是涉及中国和韩国的问题上,一直是国际政治观察家们关注的焦点。他曾经表达过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同时又对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持保留态度,并希望在就任后尽快访问中国,这些表态确实传递出一些值得深思的信息。关于“一带一路”的立场:特朗普对“一带一路”的支持,.............
  • 回答
    特朗普关于中美“脱钩”的表态,实际上是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和贸易策略的延伸。他认为,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受到了中国不公平待遇的威胁,而“脱钩”是他用来迫使中国改变行为的一种强硬手段。要理解他对“脱钩”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特朗普眼中的“不正确对待”具体指什么?在特朗普的.............
  • 回答
    特朗普最近在一次全国演讲中抛出的“美国不再需要中东石油”的论调,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解读。这与其过往的能源政策和国际关系策略一脉相承,但这一次的表述,似乎更强调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以及“美国优先”原则下的战略调整。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于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确实在发.............
  • 回答
    阿里巴巴副董事长在特定时刻向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出关于维持中美关系的提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领袖对政治表态的简单回应,更折射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界在处理复杂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和考量。首先,从阿里巴巴这家公司的定位来看,它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业务和深厚影响力的科技巨头。.............
  • 回答
    陶哲轩,这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以其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力闻名。当他选择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开评论唐纳德·特朗普不适合担任总统时,这自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件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首先,这体现了公众人物,尤其是像陶哲轩这样在特定领域具有高度影响力和声望的人,其言论所蕴含的重量。陶哲轩.............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再次出手,这次的目标是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局长克里斯·克雷布斯(Chris Krebs)。白宫方面声明称,之所以解雇克雷布斯,是因为他发布的关于2020年总统大选的声明“极不准确”,尤其是在他公开表示选举是美国历史上最安全的选举之一之后。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无疑是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