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特朗普称如果中方在某些地方不正确对待美国,他必定会让中美「脱钩」?

回答
特朗普关于中美“脱钩”的表态,实际上是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和贸易策略的延伸。他认为,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受到了中国不公平待遇的威胁,而“脱钩”是他用来迫使中国改变行为的一种强硬手段。要理解他对“脱钩”的看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首先,特朗普眼中的“不正确对待”具体指什么?

在特朗普的语境中,“不正确对待”通常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贸易逆差与不公平贸易行为: 这是特朗普最常提及的问题。他认为美国长期以来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巨大,是中国通过操纵汇率、知识产权盗窃、强制技术转让、非关税壁垒以及补贴本国企业等手段造成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剥夺了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实力。他所说的“脱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纠正这种他认为的“不平衡”。
知识产权保护: 特朗普政府多次指责中国未能有效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允许美国企业和个人在华创新成果被窃取和滥用。他认为这直接损害了美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安全: 除了经济层面,特朗普也常常将中国与国家安全问题挂钩。例如,他对中国在科技领域(如华为、5G技术)的崛起感到担忧,认为这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他认为中国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取技术优势,从而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挑战。
地缘政治竞争: 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并对中国在南海、台湾以及全球影响力扩张等问题上的做法持批评态度。他认为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损害了美国的地区盟友利益和全球领导地位。

其次,特朗普所说的“脱钩”具体指的是什么?是经济上的全面断绝?还是其他形式?

特朗普口中的“脱钩”(Decoupling)并非一个完全清晰、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更像是一种 战略工具和施压手段,其具体程度和范围可能根据情况而调整。但其核心意图是降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和战略依赖。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

经济上的“部分脱钩”或“选择性脱钩”: 这可能是最现实也最常被提及的层面。特朗普政府已经采取或试图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美中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例如:
加征关税: 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迫使美国企业寻找替代供应国或将生产线迁回美国。
限制投资: 收紧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审查,并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尤其是在敏感科技领域。
供应链重塑: 鼓励企业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如越南、墨西哥等),以降低风险和政治敏感性。
技术限制: 禁止或限制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关键技术,或限制中国企业使用美国技术。
科技领域的“脱钩”: 这是特朗普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在5G、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领域,美国必须保持绝对优势,防止中国利用这些技术获得战略优势。这可能导致在技术标准、研发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的进一步限制。
政治和外交上的“脱钩”: 虽然不常被直接称为“脱钩”,但特朗普政府对国际组织(如WTO、WHO)持怀疑态度,并倾向于采取单边主义行动,这也间接反映了其不愿被国际规则和多边框架束缚,以及可能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保持距离的态度。

重要的是要理解,特朗普的“脱钩”并非一个想要“立即、彻底、全面地断绝一切往来”的诉求。 相反,这是一种 策略性的风险管理和优势争夺。他更倾向于在有利于美国利益的领域与中国“脱钩”,而在美国依然需要从中国获取商品或市场的情况下,则会继续保持联系。这种“选择性脱钩”的目的是为了:

削弱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和技术影响力。
迫使中国在贸易和其他方面做出让步。
保护和提升美国的国内产业和就业。
在战略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第三,特朗普使用“脱钩”这一表述的目的和潜在影响是什么?

在国内争取支持: “脱钩”的说法能够引起部分美国民众和产业界的共鸣,尤其是那些认为中国是不公平竞争者的人。这有助于特朗普在选举中获得政治资本。
在国际上施压: 通过发出“脱钩”的威胁,特朗普可以迫使其他国家重新审视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美国的策略,例如鼓励“去风险化”或供应链多元化。
作为谈判筹码: “脱钩”的威胁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谈判工具。一旦中国做出让步,特朗普可能会缓和其“脱钩”的立场,以换取他所追求的经济利益或安全目标。
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 如果真正发生大规模的“脱钩”,其影响是深远的:
对两国经济的冲击: 全面“脱钩”将对美中两国经济都造成巨大打击,打破原有的全球供应链,推高商品价格,影响企业投资和就业。
对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 美中经济的“脱钩”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可能导致新的区域经济集团形成,并对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技术分裂: 在科技领域的分裂可能导致全球技术标准的分化,形成“两个世界”的技术生态系统,降低创新效率。

总的来说, 特朗普关于中美“脱钩”的表态,是他以“美国优先”为出发点,针对其所认为的中国不公平对待而采取的一种 强硬施压策略和战略调整方向。他并非要一蹴而就地实现经济、科技、政治的全面割裂,而是希望通过“选择性脱钩”来重塑美中关系,以更好地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这种表述既有其作为谈判筹码的成分,也反映了他对当前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判断以及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当然,这种策略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最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具体执行的力度、其他国家的配合程度以及中国方面的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已经麻木了!

是的,一种招数,反反复复,没完没了。今天脱钩,明天脱钩,后天脱钩。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中国政府正在提出“内循环”,美债每个月都在往外卖,中国还在积极加强跟欧中亚东盟和日韩的合作。

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完全放弃了任何侥幸心理,已经开始为中美脱钩做准备了。

反观美国,中美脱钩嚷嚷了那么久但是最关键的问题,也即是美国需要的中低端制造业的替代者,到今天都没有提出一个具备可行性的方案。吵吵着制造业回流吵吵了四年,制造业回流了吗?

最近观察者网出了一个视频,说玻璃大王曹福旺在美国开厂,考察了一下中美工人之间的差距,中国工人的工资是美国的1/8,而生产效率是美国工人的2倍。也就是说15倍的差距!那么问题来了,14倍高的薪酬,谁来掏钱呢?政府吗?

因此美国制造业所占GDP比重逐年下降,2019年所占GDP比例跌破12%,为72年最低。这还是在特朗普大张旗鼓地搞制造业回流的情况下。如果不搞情况又会如何呢?

既然制造业没法回流,那总要有这些东西来消费吧?除了中国,哪里还能填补这个生产需求呢?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还是伊拉克?刚果?印度?

所以如果真打算脱钩,那么打压中国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找到替代中国的生产国。可问题是除了中国,世界上哪里还有那么大的国家有这么大的产能呢?以防疫物资为例

《法兰克福汇报》称,3月至5月,中国出口706亿只口罩。而去年全球一共才生产约200亿只口罩。在防护服方面,“5月,美欧日的防护服中有八到九成为中国进口,1月为四到六成。总体来说,中国1月在全球防疫用品贸易中占了59%,到5月为83%。”

中美脱钩?那就先从禁止购买中国防疫物资开始吧!信不信一个一次性口罩一美元,美国医院都要疯抢?

所以所谓脱钩说白了就是骗那帮“红脖子”的话术,无非是给自己贴个老子反华第一人的标签。如果真要脱钩,还什么贸易协议,直接加关税1000%。说这些废话干什么呢?早年屡次加中国货物关税的时候,特朗普就是推特一发,第二天税就加上。哪里用得着啰嗦这些废话?

看吧,这个钩非但脱不了,还会报复性地挂起来更多。经济规律之所以被称为规律就是因为它不以个人意愿为转移。

user avatar

赵立坚这次说了实话,“试图通过“脱钩”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只能是缘木求鱼、饮鸩止渴,终将进一步损害本国企业和民众的利益”。

现在有些国家,不光是美国,解决不了国内的问题,就开始对外转移矛盾,举个例子,印度就是

印度2月份就说边界士兵后勤保障不足,吃的热量不够,士兵的保暖不够。

最后印度自己被冻死17个,怪谁?

怪中国。

不信中国的报道也没关系,这印度自己的报纸,也不信吗?

然后现在又跑去买法国的飞机,法国的飞机能解决边界士兵的吃穿问题吗?

美国也是一样。

从特朗普上台减税开始,减税是最有利于大企业的,会造成贫富差距过大,同时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这已经在报表上看到了,2018年美国当年财政赤字-3.80%,2019年财政赤字-4.60%。

这里面的亏空谁来补?

当时怎么宣传的?

“减税有利于扩大税基,可以收更多的税”,你们大家翻翻,就在知乎,当年是不是很多人也赞同这种说法。

那怎么赤字搞这么厉害。

在闲着没事,没病没灾的情况下,搞降息,最后逼得美联储一口气降息到零。

然后真出事了,新冠来了,手里一点点弹药都没有。

亏得美国人家大业大,靠无限QE来搞定问题,可是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他们没有美元这种特殊货币,能像美国那么搞?

IMF预测,2020年欧元区经常账户盈余预计比美国高5%,汇率变动至少需要6到9个月才能产生贸易平衡,瑞信的预测是美元熊市要持续9当年到10年。

资本从美国流出不是大概率事件,是百分之百的事件,我就告诉你未来美元会贬值,你还会傻傻的持着美元?

那你真是美国的活雷锋。

兑各国货币一跌再跌,不光是人民币,现在兑人民币已经跌到6.87了。

越跌,资本外流越严重,那我问一个问题:美国敢不敢加息来回流美元?

敢加息,股市立即死给你看。

制造业回流,现在还敢讲吗?

没有后手的减税方案,外加上莫名其妙的降息政策,这些是中国导致的吗?

不是,这是特朗普自称是“功绩”的产物。

怪谁呢?

怪中国。

继续,迟早有一天美国的持枪问题,警察改革问题,种族问题,内部收入分配问题这一切的一切都会去怪中国,没关系,继续怪,继续掩盖贵国的一切的一切。

user avatar

有本事金融脱钩,敢不敢?贸易脱钩也就图一乐,真脱钩还得看金融,就问你敢不敢。

出来混得讲信用,说灭门就得真灭门,假装灭门除了砸牌子还能有什么用?

中国这么些年交了多少铸币税了?多少财富一船一船的运到美国去,就换了一堆三天两头贬值的金圆券回来。

这么长时间,低眉顺眼的,就是块石头放在心口都捂热了。

作为美国全球铸币税体系下的首席利税大户,中国这么些年为了维持这个烂摊子下了多少本?到头来连个临时工的名头都没混上,干着管家的活,吃着杂工的饭。为了补美国人捅出来的这些烂窟窿花了多少功夫?而你美国呢?在承认中国的发展权上甚至拒绝做出哪怕是象征性的让步!

合着中国人就不配喘气是吧?

无代表,不纳税!这是你美国人教的!

还脱钩呢,没义乌你上哪儿找那么多的MAGA帽去?一个下台就失势的东西充什么六指呢?

user avatar
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0296.92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亚洲,与亚洲各经济体的贸易总额达10582.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2.1%;其次是欧洲,贸易额达3964.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9.5%;最后与美国的贸易额是2339.87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5%。

不就是脱钩嘛,要脱快脱,没有美国我们还有欧洲和亚洲。美国卖给我们的全都是可有可无从别处都能买到的东西,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芯片”美国不仅不卖给我们还要阻止别人卖给我们来卡我们的脖子。

我们作为世界工厂,美国人穿的裤子都是我们生产的,没有我们美国要从哪里在短时间内找到供3亿人穿的裤子呢?脱钩以后那你美国把工厂和生产线搬回自己家自己给自己做裤子去吧,只是凭什么让不需要工作就能领取大量福利天天吃一美元炸鸡的红脖子乖乖到工厂去天天996、007生产裤子呢?就凭特朗普先生天天挂在嘴上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吗?

把血汗工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印度去,让他们为美国人做裤子去吗?那敢情好,花几万亿美元把工厂和生产线从中国迁到中国的导弹射程内,中国兵工厂内的那些快过期的炮弹和导弹往印度、越南扔几颗就能让美国人的投资通通打水漂。真好!

山高县说得好啊“在你家里的东西不一定是你的,不在你家里的东西不一定不是你的”。都脱钩了,台积电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之前大家做生意要照顾你的感受,现在脱钩了还要看你的脸色吗?台积电炸了都不给你,三星也一样,你美国回家用英特尔的万年14nm工艺去吧。在中国东风26射程内的东西都是中国的,中国不希望你买到的东西,你开着航母来都买不到。

user avatar

没啥新鲜的,大选当前,两党比着对中国强硬,以此来拉拢深陷民粹主义的选民。

前几天民主党已经删掉了一中原则。不排除共和党会有更激进的策略。

但是我想说的是,中美能不能脱钩,不是某个人,某个政党所决定的。正如中美建交一样,也不是某一个人想要建交才建交,而是历史的大势所趋,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回顾一下中美建交的历史,当时美苏冷战,美国想要拉拢中国来共同对抗苏联,从结果来看,美国显然是受益的。随后,中国制造业崛起,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廉价的产品,有效地降低了美国的通胀。

这里稍微多讲一下。特朗普一只指责中国导致了美国的贸易赤字,从美国赚了很多钱。其实,只要稍微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不是由和谁来做交易决定的,而是美国本国的消费习惯所决定的。

美国人习惯超前消费,也就是你只创造出了100单位的物品,却想要消费150单位,怎么办?那就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消费品的缺口。净进口增加,贸易赤字必然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美国用同样的美元与中国做生意可以获得更多的物品,中国其实是帮美国减少了贸易赤字。

往后看,随着大选的临近,两党可能还会有更加出格的言行举动,没必要太在意。

user avatar

脱,赶快拖脱。

没脱委内瑞拉只有新型装甲车和小型导弹,脱了以后就有东风了,没脱沙特常规东风21还用的扣扣索索不拿出来,脱了以后就有东风26了。

你卖给印度F16,我卖给巴基斯坦FC31吼不吼哇?反正有沙特掏钱。

你想卖给印度潜艇和无人机,我直接卖有区域防空能力的护卫舰吼不吼哇?反正对方拿瓜达尔港来换就行了,第一艘已经下水了。

大哥不笑二哥,谁也不比谁下手轻。

互相都当了几十年大流氓,明里暗里代理人打了不下十次了,跟谁在这装纯良呢?以前就是某些人把美国捧太高了,毕竟养晦嘛,养来养去养的自己都差点信自己是晦了。

对匪帮就得抱着你不好好跟我谈大家马上火并的态度,不然就TM是扯淡。

跟老子一个世界第一工业国玩输出产品,您也配?

老子不卖给你手机了,我卖坦克战斗机航母战斗群不行吗?

说的我好像造不出来一样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