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疾病。
血吸虫、霍乱、疟疾等等一系列寄生虫病、传染病,越往南越严重。今天这些疾病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古代可是实打实能要人命的。
第二,人口密度。
南方亩产高,但是人口密度同样也高。古代家家生好几个,无论鱼米之乡,还是不适合耕种的山区,大部分人都处于勉强不饿死这么个状态。
好多古代的富庶之地,大部分家庭自己的土地都不够,都只能勉勉强强不被饿死,移民就更没土地了。可以了解一下宗族械斗,两个邻近的村子为了争夺水源、田产,然后结下世仇。
实际上古代很多时候,人们都是从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移居差一点的地方。因为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土地都被占光了,留在家只能当佃农,一辈子吃不饱饭。而自然条件差一点的地方,开发比较晚,人口少,反而有土地和机会。
所以才有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1890~1950年之间,山东去闯关东的人共有1500万左右,其中有800万人留在了东北。当时胶东半岛的很多地方,家家都生几个孩子,只有一两个孩子留家照顾父母,剩下的全去东北闯荡,因为家乡根本没有土地养活这么多人。刚建国的时候,胶东本地只有1000万人左右,而在东北的胶东人有1500万。
走西口,当时大量山西人去蒙古谋生,今天呼和浩特、包头等内蒙城市都是晋语区,就是当年走西口的遗产。
同样因为下南洋,温州、潮汕和福建沿海几个城市,海外的当地后裔都比本地还要多。
别说北方了,当年西伯利亚都有好多人愿意去。1717年,沙皇俄国招人开发西伯利亚,全国有27万人主动参加。当时,俄国一共只有2000万人左右,成年男性只有500万左右,就有20万人愿意去西伯利亚。因为留家只能受穷,一辈子吃不饱饭,还不如去西伯利亚闯荡一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