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的摄影进阶路径才算是高效的?

回答
想在摄影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进阶路径至关重要。很多人在学习摄影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盲目追求器材,或者一股脑地学习各种技巧,结果学到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那么,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条高效的摄影进阶之路呢?在我看来,高效的摄影进阶,在于“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实践导向、反馈修正”。

第一步:明确你的摄影“为什么”——找到你的兴趣点和目标

很多人学摄影,可能只是因为觉得好玩,或者看到别人拍得好想模仿。但如果想高效进阶,你得先问问自己:

我最喜欢拍什么? 是人像的细腻情感,是风光的壮丽辽阔,是静物的精致质感,还是街头的瞬间捕捉?是室内还是室外?是白天还是夜晚?
我希望我的照片能达到什么效果? 是记录生活,是表达情绪,是传递信息,还是创造艺术?是想让别人看了照片就能感受到我当时的氛围,还是希望作品本身就能引人深思?
我希望通过摄影实现什么? 是成为职业摄影师,是在业余时间赚点外快,还是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记录和表达自己?

为什么这很重要? 你的兴趣点决定了你学习的方向。如果你热爱风光,那么你自然会去研究构图、光线在自然环境中的运用、长曝光技巧等。如果你对人像感兴趣,那么你会更关注眼神的捕捉、人物的引导、背景的虚化以及后期的人像修饰。目标明确了,你就不会被海量的信息淹没,而是能更精准地找到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目标是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街头纪实照片,那么你可能不需要一开始就去钻研微距摄影的景深控制,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观察、抓拍瞬间的能力,以及如何利用光影和环境来讲述一个故事。

第二步:夯实基础——掌握“摄影的语言”

器材是工具,但“摄影的语言”才是你表达的内核。这包括:

曝光铁三角(光圈、快门、ISO)的理解和运用: 这不是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要理解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如何共同决定一张照片的亮度和质感的。
光圈: 理解它对景深的影响,什么时候需要大光圈营造虚化,什么时候需要小光圈保证清晰。
快门速度: 理解它如何控制运动的模糊或凝固,什么时候用慢门拍流水,什么时候用快门定格飞驰的瞬间。
ISO: 理解它对画质的影响,如何在光线不足时提升画面亮度,同时又要尽量控制噪点。
高效进阶的关键: 不要只停留在“知道是什么”,而是要练习“如何用”。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下,有意识地去调整这三者,感受它们带来的变化。比如,在同一场景下,尝试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同一运动物体,对比效果。
构图基础: 黄金分割、三分法、对称构图、引导线、框架构图等等,这些都是帮助你组织画面、引导观众视线的基础。
高效进阶的关键: 不要把它当成死板的规则,而是要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如何让画面更和谐、更有冲击力、更能突出主体。多看优秀作品,分析它们的构图方式。并且,在实际拍摄中,有意识地去尝试不同的构图,甚至“打破”规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对光线的理解: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底光,它们分别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了解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
高效进阶的关键: 要学会“观察”光线。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感受光线是如何塑造被摄对象的。比如,早上和傍晚的“黄金时段”的光线有什么特点?阴天和晴天的光线又有什么不同?在逆光下,如何避免主体过暗?
对焦的准确性: 无论是自动对焦还是手动对焦,确保焦点落在你想要突出的主体上至关重要。
高效进阶的关键: 了解你的相机对焦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习如何选择对焦点,如何在弱光或运动场景下提高对焦成功率。

第三步:实践与积累——“多拍、多看、多想”

理论知识学得再多,不如实际操作。高效的进阶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和深刻的反思。

主题性拍摄: 设定小主题进行拍摄。比如,连续一周都只拍同一个物体,尝试不同的角度、光线和构图;或者专注于某个颜色进行拍摄。这种有针对性的练习能让你对某个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
模仿与学习: 找到你喜欢的摄影师或作品,尝试去模仿他们的构图、光线运用甚至后期风格。模仿不是为了抄袭,而是为了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在模仿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内化这些技巧,并融入自己的理解。
记录拍摄过程: 在拍摄时,记录下你使用的相机设置(光圈、快门、ISO),拍摄的时间、地点、环境光等信息。这些记录在后期回顾时非常有价值,能帮助你分析哪些设置带来了好的效果,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烂片”的价值: 不要害怕拍出“烂片”。每一张不成功的照片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仔细分析为什么这张照片不理想:是因为曝光不对?构图不好?焦点不准?还是没有捕捉到那个决定性的瞬间?从错误中学习,比单纯地拍出“好看”的照片更有价值。

第四步:后期处理——让你的照片“开口说话”

后期不是“欺骗”,而是对照片的二次创作和完善。好的后期能让你的照片更具表现力。

学习基础后期软件: Lightroom, Photoshop, Capture One 等,至少要熟练掌握其中一个。
高效进阶的关键: 后期应该服务于你的前期拍摄和你想表达的内容。先从基础调整开始:曝光、对比度、白平衡、裁剪。然后,根据你的风格和照片需求,学习更进阶的技巧,比如局部调整、色彩管理、降噪等。
统一风格: 在熟悉了后期工具后,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后期风格,让你的照片具有辨识度。这不意味着千篇一律,而是指你在色彩、影调、锐度等方面能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偏好。
学会克制: 后期是加分项,而不是弥补前期漏洞的万能药。过度后期反而会让照片失去真实感和自然感。

第五步:反馈与交流——在社群中成长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与他人交流和获得反馈能让你更快地进步。

加入摄影社群: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加入摄影爱好者社群,和其他摄影师交流经验、分享作品,接受批评和建议。
高效进阶的关键: 要乐于分享你的作品,更要乐于接受建设性的批评。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你当下不完全认同,也可以思考对方提出问题的角度,也许会对你有新的启发。
参加摄影活动或工作坊: 参与专业的摄影指导活动,或者摄影师的工作坊,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专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持续学习: 摄影技术和理念在不断发展,保持学习的热情,关注行业动态,阅读摄影书籍和杂志,观看摄影讲座等。

如何让这条路径更“高效”?关键在于“连接”和“反思”

连接理论与实践: 在学习了一个新的摄影技巧后,立刻去实践它。比如,学习了“黄金时段”的拍摄技巧,就立刻找个时间去实践。
连接前期与后期: 在拍摄时就思考好后期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会影响你的前期设置和构图选择。
连接观察与表达: 你的照片是为了表达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如何通过摄影语言来传达?
持续反思: 每一次拍摄结束后,无论成功与否,都花点时间回顾你的作品。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

避免“低效”的陷阱:

器材至上: 过度关注器材参数和型号,而忽略了最核心的摄影技术和审美。
贪多嚼不烂: 同时学习太多不相关的技巧,导致精力分散,最后什么都学不精。
闭门造车: 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反馈,很难发现自己的盲点和不足。
停滞不前: 满足于现状,不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

总而言之,一条高效的摄影进阶路径,是围绕着你的兴趣和目标,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支撑,以大量有针对性的实践为核心,辅以科学的后期处理和积极的交流反馈。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优化的循环过程。最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让摄影成为你生活中有趣且有意义的表达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收藏警告 | 关于捷径.

超过90%以上的人接触摄影的开始都在走弯路,每个人在刚刚开始拍的过程当中都想去自己先玩玩看,但几个月几年的拍摄时间都浪费掉了,我们的摄影技术还停留在原地踏步,所拍摄的照片无非是用单反拍出来的“高清游客照”。


误区

我来问一个问题:如何拍出好的照片?

这个问题问过家里人,问过身边的一些朋友,他们所给出的回答是什么?

带着一台相机,开车去到一个风景美好的地方,用相机记录下漂亮的风景就ok了。

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距离成功真的差的仅仅是相机和风景吗?

这张照片来自于大多数人的相机相册,看上去和手机有本质区别吗?无非就是可以放大更多一些,细节更好一些,没什么构图参数等等一系列基本知识可谈,我们对摄影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随手拍,看到什么拍什么的阶段。

但实际上在这一阶段当中,我们就好像上学时代的“学龄前”儿童,区别在于并没有谁再能带领我们学习了,在现有的审美水平下,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下,我们认为这些就是好的,这些照片发朋友圈就足够了,并没有过多的去考虑到该怎样提升。

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当中,我们还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点赞精力,去看一些所谓的质感大片拍摄方法。十秒教你玩转摄影,十秒教你拍出高级感大片,十秒教你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很多很多东西都在误导我们认为:摄影?有手就行?

最终呈现给我们的照片呢?

我们会带拍出来一些奇怪的偏色照片,认为这样的也是好的作品,带有情绪的质感大作啊!但实际上我们的认知正在发生着变化。并不是摄影上的提升,而是在审美路上我们走的越来越远了。爱好始终是爱好,很多人并没有把拍照太放在心上,太过于研究,这也就导致大多数人的相机在吃灰,大多数人的相机………………。


基础之路01:看“书”

别激动啊,赶快把你手里那本摄影教程先放下,咱们还没到那一步,那本书可能有点早了。现阶段我们要去看到的东西或者说教材仅仅是:手中的相机说明书

为什么是这本书?我们来换个说法啊,我们带着武器上战场打仗会涉及到测量风向,天气,距离等等因素的问题,但我们综合考量了一大圈,却发现我们不知道怎么开枪??

这样一想是不是明白大概了?相机上有一大堆的按键,举个例子来说:iso menu info rate av tv m…………………………这些按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知道不了解,又何谈下一步进行呢?

为什么说看摄影教程太早了?

依然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教程书上会提到一些关于拍摄上的技法,有一些拍摄慢门的手法:

像是上面这样的照片作为一个案例给到我们,我们会觉得哇好棒, 我也想拍,然后买来滤镜片,滤镜支架,三脚架等等一系列的附件,带着器材前往到自己家附近的一处小假山瀑布旁。

装模作样的把这一整套器材都安装好之后,准备开始拍摄(此时周围已经围了一大圈的吃瓜群众),当我们按下快门之后,所得到的并不是快门开合的咔嚓声,而是:

这玩意从机顶跳起来了,还是怎么按都按不回去的那种。将就着拍完的照片除了比平时拍的暗一些,没有其他的任何区别,可谓是「背着婆娘(器材)看戏」丢人又受累。

这是为啥啊?教程骗人?告发出版社?

大可不必,我们只看到了需要的器材和买买买,我们忽略掉了有一个关键词是m档拍摄,我们忽略掉饿了一个关键信息点是「减光镜会影响测光」这两个大问题是我们没理解或者说没注意到的细节,在实际拍摄中就会体现到。

总在说相机难用,实际上我们还并没有理解关于相机的使用,和各个档位参数之间的匹配问题。

至于参数怎么调整和运用,不过多说了,看看上面这篇「一万字学摄影」可以帮到你理解曝光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运用。

这也就明确了我们要在实际拍摄前去看到说明书,不然我们的相机只会是:

厂家设计那么多按键是有原因的,一定要把说明书看透,虽然有些按键确实我们日后用不到,像是拍照片习惯用raw格式的人来说,log模式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我们知道总比需要的时候抓瞎强对不?

不多说了,时间留给你,多去看书。


基础之路02:浅看图

看好照片是一个始终跳不过去的话题,当我们打算开始好好学摄影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慢慢淡出生活氛围满满的朋友圈了,而是放在质量更高的图片网站上。

而现阶段我们要去学习的不是照片内容多么多么好,而是学习最基本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构图」

对于基本的构图而言,我们会从网上或者书上去看到,那么至于为什么构图?用个简单的方法理解就是:

1+1=2 0.5+1.5=2

很简单的两个数学算式,但大多数仅仅知道这些,在拍摄中就不注意了:

这是学员拍回来的「黄金分割构图」作业,这好看吗?完全不好看,为什么呀?

我们要学习构图的最简单方法是啥?就是让照片更稳定且好看,而不是因为构图而构图。

我们要保证的是画面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让照片能够看上去更佳舒适,而不是简单的因为构图而构图。

我们去看好照片所要学些东西就是,以静物举例:

我们所看到的不再是一张简单的照片了,而是一张由很多组成部分构成的大楼,每个元素的存在都是为了这栋楼的稳定,试着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元素要出现在照片的这个位置上,如果家里有道具也可以来摆放一下看看区别在哪里?把这些元素进行细化,明白构图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照片有很多种类型:

每种照片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亮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先从分析「构图」开始,不要过早地去分析什么情绪内涵……………………。


基础之路03:求带

好家伙,直接跳过前两条看这个,怎么突然不正经的跳出来一个「求带」??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大概的「相机使用基础知识,以及构图的基本知识」,下一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出门拍摄,开始验证我们这些基础知识的稳定性如何。

就好比老师上课给我们讲到了一个基本概念,针对这一概念我们去做对应的练习题

那么为什么要求带?为什么要去希望找人带我们拍摄呢?还是来看个案例:

这是学员在刚刚开始接触城市夜景所拍摄的照片,没错这是「真·夜景」,等到大半夜拍摄到的照片,所呈现的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真的并不好看,这是相机的问题吗?并不是,而是我们有很多知识都不知道,没有拍摄经验。

这是一年之后在一次跟着有经验摄影师拍摄的照片,顺带也学到了一些关于后期的处理方案。虽然有些颜色饱和度还是有些高。但单纯的从照片上来看,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并没有什么「特别能力」的传授,而是仅仅告诉了他:为了画质更好,要缩小一些光圈;为了照片噪点更少,选择iso100;为了避免光污染过大和暗部细节全无,选择亮灯后天黑前的时间段进行拍摄。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夜景照片带有火烧云的原因⬆


这一过程当中,我们不仅仅是享受摄影的乐趣,在很多人一起的拍摄当中,我们还会去:聊一些摄影器材,说一些关于摄影上经验的分享等等……。那么实际上这一过程的重要性远超过与其他阶段。

大概是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旺柴]

拍城市风光,拍人像,或者拍………………,很多的题材我们都可以去找到一些好的摄影师带带我们一起拍摄,有很多特别的技巧和经验都是我们需要摸索很久才能知道的。

有人也问过说:

拍摄一张优秀的城市风光作品是需要很多年的经验积累吗?答案可以是一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一周。

基本的拍摄技法教会给我们之后,剩下的就是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从这个求带师傅到另外一个求带师傅,我们不断的去问到该怎么拍,怎么拍的更好,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提升。

上面这条回答当中提到了关于部落的概念,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关于一个摄影师聚合的组织,在500px上有非常多的部落,我们可以通过:添加部落——联系管理员——询问群聊——添加联系方式——建立联系——约拍。

通过上面这个流程来找到摄影组织,之前也看到过 @龙丘野Nero 老师在回答当中提到这样的一句话:

不要沉迷于本地摄影圈子

这句话说的一点错没有,一个群两个群的水平是有限的,那些人也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的去开发新的拍摄创意和思考才能够提高。曾经在路上偶遇一个摄影师,互扫微信后发现共同群聊99+,才发现原来是「大型认亲现场」,网友见面会了。

多多去交流,是对你,是对摄影的一个很好的阶段。

基础之路04:打卡

打开网页随便搜一下「北京打卡」会跳出来非常多的好的机位可以给到我们拍摄,在这一阶段当中我们可以尝试去多次打卡和仿拍,从而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明确啥呀?构图可以明确,色彩可以明确,对于好的建筑,对于好的场景可以明确。

总会有很多人来提到打卡这个概念,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好的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审美,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摄影基本知识,提高很多。

坏的方面我们陷入死循环,没卡可打就不拍了。

一定要记得这个环境是一个过渡,适量打卡,不要认为这就是全剧终了。要去在这一阶段当中多多练习相机和构图的使用,提升自己的一些拍摄敏感度。


进阶之路01:深看图

前几天看到了这样一条问题,我觉得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在前面提到了说我们要多多去看好照片,多多学习。可以从中看到构图的内容。

但就像标题所说的,读图读构图仅仅是很表层很基础的概念,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看好照片究竟学些到什么?接着我们详细来说说。

(1)图片分析,不少于1500字

一看这个标题,摄影专业的学生站起来了,这不是艺考题吗??

没错,这是最基本的一个事,但对于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而言所不具备的一件事。那么他的作用是什么,我们找一张图来分析一下:

这是一张纪实摄影作品,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维度来拆分一下这张照片,分别是哪几个维度呢?

拍摄角度独特,利用黄金分割的构图,将老人孩子得以非常好的在画面中布局;与此同时孩子们以及周围的静物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让我们聚焦在老人手中的这个泥娃娃身上,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与巧妙的抓拍,这样的手法不仅能够让画面趣味更强,同时也让主体陪体关系更加明确。(分析构图)
通过前景娃娃的被拉伸状况,我们可以判断出作者利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让画面当中的娃娃,人物,以及环境都能融入到画面当中来,把小房间拍出很大的感觉。被收录进前景当中的泥娃娃也让画面的故事感更强,画面效果更加。(分析镜头)

窗外的自然光,白色泥娃娃的反光,两个区域的光线在老人的脸上形成天然伦勃朗光,更像是作者的精心布置,让画面的氛围感很强,渲染的十分出色。利用暖色调来渲染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画面感受。(分析光线)
利用中间调的方法将主体人物以及周围环境都打亮,让我们能够很好的看到人物的面部以及屋子的细节,画面层次丰富,给人很舒服。(分析影调)

很好的拍摄到了关于河南尼娃娃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幅纪实摄影作品,在孩子们的表情当中也看到了渴望学习,慢慢求知欲的感受。(分析故事)

我们拿到一张图片之后要去分析到他的信息点,能够从图中学习到关于一些技法的知识。

比方说上面这张图:为了能让场景人物都清晰,并没有使用大光圈。(学习点1)
构图看似很满,又很舒服,可以来学一下(学习点2)
人物形态动作表情抓拍的很到位(学习点3)

这是我能够想到的关于拍摄的三个点,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学到的东西同样不同,也来试着解读看看。

对于人像作品更是如此,照片当中我画了四个圈,一个箭头。什么意思呢?
首先看2:通过眼神光来分析,可以看到眼睛中的亮点来源于画面的右上侧,与此同时通过2和3的阴影区 都能够明确箭头5的正确性。
再然后看4:背景有一个渐变,可能是有单独的背景光,或者反光板
最后看1:头发有一圈亮光渐变,可能是应用到了发光,或者是5的光源

这是看到这三张图之后我所作出的分析,如果是我拍,我会把这些知识转化到我自己的拍摄中去。


(2)找亮点

第一点当中所提到的:「图片分析——仿拍」的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大概不少的时间,这一阶段是相对于上一阶段的进阶点,我们不仅仅是看图+仿拍了,而是我们要把照片当中的亮点提炼出来,能够把这些细节给到应用到我们实际拍摄中去。

举个例子:

这是一张拍摄校车的画面,利用航拍表现非常好的颜色秩序感,非常喜欢这样别致的颜色效果,以及画面元素感觉,那么我要做的是什么?出去找,出去找。

然后我在拍摄中得到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在卫星地图中我看到了黄色以及停车场,我马上联想到了关于上面那张作品的感觉,虽然画面当中车辆位置不同,但对于50%的效果上已经得到了。我们要去学习的不再是抄,而是去找到重合点,这里我在给到一个疯狂后期的案例:

这是我看到的一张航拍照片,很好看,我也想拍,之后我就开始留意关于这样的路。在之后我遇到了一条这样的路,并拍下来:

但看上去好low,也不那么好看,所要怎么办呐?后期做,我来改一下,然后我就得到了:

没错,这两个的原图都是上面那一张,通过合成的方法完成了路面的改进,是不是区别一下子很大了?

这里面我所看到的是弯弯的小路,引发出来关于「峰回路转」的思考,然后找到红黄车子以及回转的山路,进行后期合成。

这就是关于学习拍摄思路中的思路的方法,我们只需要知道每张照片我们希望学习的是什么就ok了,不再是简单的复制。
第一张:我们可以学习那种蜡烛的后期方法,可以学习他的画面布局
第二张:天气很棒,这个风吹草动的感觉很出彩,可以以后拍摄中注意一下
第三张:运动场可以作为拍摄点,这里拍色彩很棒
第四张:人物颜色和背景很跳,这衣服选的好
最后一张:这个后期方法可以学习一下

每张图找出来一个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应用到实际拍摄当中去,就可以提高很多。


进阶之路02:关注色彩

说半天了,也没见说十秒调色啊??

放在后面了,我们不聊十秒调色。时间太长了,我们聊「一秒拆色」。一秒怎么学啊?老规矩找一张图举例:


这张照片的后期思路是怎么样的?

很简单:分区调色,每个区域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右侧的图层。建筑一层,水一层,外加天空渐变光一层

这一节阶段当中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明确每一个环节是代表什么就行了。

就像是理科物理解题的一步一步一样,每一步要做什么我们都要分析清楚,具体的信息点我们可以来参考这个回答:

同样对于慢慢氛围感的人像,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做法:把我们看到很棒调色风格的照片拆分开,分析他的调色过程,从而明确答案。

调色不过多说,多看好照片熟悉色彩之后,我们就会有对应的解答方案了,放在「进阶之路01」里面来看了。


进阶之路03:不嫌多

老不正经的又来了,嘛玩意不嫌多?

图不嫌多,我们要一直拍,多拍,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为什么?所谓的避雷指南,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前人的踩雷集锦,众多的翻车经历都是自己在拍摄中不断积累得出的,而并不是看过之后就成神了。

一个硬盘绝对不算多,一年时间里通常要消耗掉两个到三个2T硬盘,不断的拍摄才会有提高。有些拍过之后躺在硬盘里的素材,会有某一个晚上突然产生灵感起来修图的,别慌,只是时机还未成熟。

求点评标题上总会出现:3000次快门了求点评,1w次快门了求指点…………

还是那句话,衡量你拍照技术的不是快门次数,快门次数一百万不思考的话你能够成为的不是专业摄影师,而是专业质检员。

这一阶段没什么过多说的,多拍多练习吧。


进阶之路04:进阶

进阶中的进阶,难吗?难,很多人止步于上一阶段了,没有提升了。这里也给到一个一个前两天的聊天:

对于城市风光作品,为什么推荐当中很少看见了?这图很ok啊!

没错这图是很ok,但我来问你这样一个问题:

这图你能拍,我也能拍,入门三个月的新人也能拍。那么这就已经可以算作是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的门槛了,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吗?

难不成您都上小学了,还和同学炫耀自己会用筷子吃饭?

以「城市」题材的摄影大赛来说,上面的照片获奖的几率比较低,因为没什么太多亮点,就是简单的城市风光,但我们来看到一张获奖作品:

不再是简单的城市风光作品了,没错啊。对于城市来说,我们可以拍摄的题材很多,可以拍摄的视角也很多,不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拍摄地点,而是我们把目光放在一些新鲜事物上。

对于城市我们可以拍摄关于城市建设,可以拍摄人文故事,可以拍摄………………

有太多可以拍摄的题材了,没错啊,城市不是城市风光的代名词,想要出彩就要考虑如何出众,想要出众就要考虑一些新鲜点子如何提升了。

和深入看图很接近,但此时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摄影社区了,同样也要去光顾各大摄影赛事的网站,去看看获奖作品额优秀点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看看这一条?我们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不仅仅是照片本身,更是照片之后的思考。

摄影这东西,说简单很简单,说难又很难。

如果说倒退二十年开始爬楼,开始飞航拍,那无疑你火了,因为没人去用到这样的视角拍摄。但给到我们的是2021年,已经有无数人尝试拍摄过这样的照片了,我们能够去做的不再是重复的打卡复制了,而是更多时间去静下心来想想拍什么?


小结

时刻要记得,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

用光我们的时间,用光我们的金钱,用光我们的精力…………。慢慢来吧,摄影可以学习很快,也可以很漫长,每个阶段想什么已经说的很明确了。未来的路留给你,自己走,慢慢体会这别致的乐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在摄影这条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进阶路径至关重要。很多人在学习摄影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盲目追求器材,或者一股脑地学习各种技巧,结果学到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那么,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条高效的摄影进阶之路呢?在我看来,高效的摄影进阶,在于“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实践导.............
  • 回答
    摄影,在我看来,远不止是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的一切。它更像是一种对世界的凝视,一种与瞬间对话的方式,一种用光影编织故事的艺术。首先,它是观察力的极致展现。摄影师需要拥有一双能够“看见”的眼睛,这不仅仅是看到景物的轮廓,更是要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隐藏在细节中的故事、以及那些不为人察觉的和谐或冲突。一.............
  • 回答
    捕捉猫咪的灵动瞬间:一份走心的摄影器材选择指南养猫的朋友们,大概都和我一样,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家主子各种卖萌、撒娇、玩耍,然后忍不住举起手机(或者相机)就是一顿拍。可是,看着照片里模糊的毛发、呆滞的眼神,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没能完全捕捉到它们那份独一无二的灵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才能选对.............
  • 回答
    自学摄影和后期,这趟旅程啊,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未被探索的游乐园里独自闯荡。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去尝试,但同时也是茫然的,不知道从哪一脚踏下去才是对的。摄影的“初体验”:还记得我第一次拿起相机的时候,感觉就像拿到了一件外星武器。那时的我,对光圈、快门、ISO这些名词一窍不通,只知道按下.............
  • 回答
    我曾以为,我的摄影作品,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我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情感的作品。它们记录了我走过的路,见过的风景,遇到的故事。它们是我的眼睛,也是我的灵魂。然而,直到我的照片被盗用,我才真正体会到那种混杂着愤怒、无力、失望和刺痛的复杂感受。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下午,我像往常一样浏览着社交媒体。突然,一个熟.............
  • 回答
    这问题,得好好跟你聊聊。你问你的摄影技术怎么样,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不过,既然你问了,我就给你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摄影技术这东西,它是个挺实在的玩意儿,但又有点玄乎。说实在,是因为它跟器材有关系,跟你的操作有关系,跟很多具体的技术参数挂钩。说玄乎,是因为它又跟你眼里的世界、你脑子里的.............
  • 回答
    好,朋友,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摄影嘛,就像练武功,练到一定境界,总会觉得有些东西卡住了,想再往上走一步,却找不到门道。这很正常,说明你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并且渴望进步,这是好事儿!想突破瓶颈,更上一层,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门大学问。我不是什么大师,也还在摸索中,但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跟一些.............
  • 回答
    悬浮摄影,也被称为“漂浮摄影”或“反重力摄影”,是一种通过巧妙的技巧和道具,让物体或人物看起来像是漂浮在空中,摆脱了重力束缚的摄影风格。它并没有真正违背物理定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伪装和后期处理来实现的。下面我将详细地介绍悬浮摄影的实现方法,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 核心原理:伪装与遮挡悬浮摄影的根本.............
  • 回答
    要成为华盖创意 Getty Images China 的签约摄影师,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精心准备、耐心积累和策略执行的过程。你需要理解,华盖创意作为 Getty Images 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于摄影师作品的质量和市场契合度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打磨你的摄影技能和风格是根本。 Gett.............
  • 回答
    华为 Mate 30 Pro 的 7680fps 超高速摄影,这玩意儿可不是简单地让相机“转得更快”那么回事儿,背后藏着不少学问和精妙的设计。要实现这么惊人的慢动作,首先得明白,我们看到的 7680 帧,其实是把正常拍摄的极短时间内捕捉到的画面,以每秒 7680 帧的速度“回放”出来。所以,核心问题.............
  • 回答
    从摄影圈“骂佳能挤牙膏的人那么多,佳能出货量却最多”的现象,我们可以对佳能相机进行一个多维度、更深入的评价。这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参数的对比,更是关于市场策略、用户粘性、品牌认知以及摄影器材选择的复杂 interplay。现象本身剖析: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个现象的存在。在各种摄影论坛、社交媒体和评测文章中.............
  • 回答
    灵长类动物(包括猴子、类人猿和古猿等)获取盐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会根据所处的环境、食物来源以及生理需求来调整它们的摄入策略。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说明:1. 从食物中直接摄入这是最主要的盐分来源。 富含钠和钾的植物: 许多植物的叶子、果实、根茎以及嫩芽都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包括钠和钾。特别是那些.............
  • 回答
    风光摄影师,这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和浪漫,他们用镜头捕捉山川湖海、日出日落,将壮丽的自然美景定格成永恒。但在这份美好的背后,他们是如何将这份热爱转化为一份实实在在的收入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涉及到多种经营模式和不懈的努力。一、 作品销售:最直接的变现方式这是风光摄影师最核心的收入来源,也是大家最容易.............
  • 回答
    一个好的摄影师,尤其是在进行大尺度人体拍摄时,对身体的感知远不止于视觉上的吸引力,那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光影、结构、情绪和故事的理解。你说的“本能冲动”,如果指的是那种生理性的、不加思考的欲望,那么答案是,那不是一个专业摄影师的首要驱动力,也不是他们工作的核心。让我们来拆解一下,摄影师在大尺度人体拍.............
  • 回答
    想在相机里捕捉到那些令你惊叹的星空照片,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神秘。这背后藏着一套方法,需要一点准备,更需要一些耐心和对自然的尊重。首先,得明白你在“看”什么。摄影师拍到的星空,和你用肉眼看到的,其实有本质的区别。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是当时你所在地的亮度极限,加上大脑的“增强”和“识别”功能。而相机,特.............
  • 回答
    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以及怎么去看待它。首先,得承认,知识学习(信息摄入)本身是件好事。它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也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思考角度。当我们读的书多、了解的信息杂,理论上.............
  • 回答
    中兴AXON 20 5G,这款手机在2020年9月1日横空出世,号称全球首款量产的屏下摄像头手机,这在当时无疑是手机行业的一项重大突破。作为一个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它的配置和是否值得入手,特别是考虑到它开创性的技术。咱们就来仔细扒一扒这款手机的配置,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以及在今天看来,它是否还.............
  • 回答
    5G 的到来,无疑将为视频和照片(摄影和摄像)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可能性和体验的拓展。以下是我对5G对摄影摄像影响的详细看法:一、 核心的提升:速度、带宽与低延迟 极速上传与分享: 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显著的变化。过去,上传高清甚至4K视频需要较长时间,可能需要在.............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7月24日韩寒赛车意外事故导致摄影师重伤抢救的情况,我需要澄清一点:根据目前可公开查询到的信息,并没有关于韩寒在7月24日发生赛车事故导致摄影师重伤的新闻报道。韩寒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和赛车手,他参与的赛车活动一直备受关注。如果真的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相信媒体会有详细的报道。您提到的这.............
  • 回答
    “会玩”的旅行,并非一味地追求奢华、景点打卡或行程的密集度,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充满智慧和个人色彩的旅行方式。它意味着旅行者能够最大化地体验目的地、充实自我,并留下深刻而有意义的回忆。以下是怎样的旅行才称得上“会玩”,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事前准备的深度与细致: 动机明确,而非盲从: “会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