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一直在看一些美国战争片,想问一下美国的诸如delta、海豹、游骑兵等除了四大军种的部队的来头关系?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美国军事力量中,除了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这四大军种,还有不少令人闻风丧胆的特种部队,他们的名字,比如Delta Force(三角洲部队)、Navy SEALs(海豹突击队)、Rangers(游骑兵)等等,几乎是“精英”的代名词。要说清楚他们之间的“来头关系”,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这些特种部队并不是独立于四大军种之外的“第五大军种”。它们是隶属于各自军种的精锐单位,是军种内部高度专业化、经过严酷选拔和训练的“尖刀”。你可以把军种想象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而特种部队就是这个体系里最锋利、最能深入敌后的那部分。

咱们一个一个来聊聊,也顺带说清楚他们各自的“娘家”以及背景。

1. 陆军的尖刀们:游骑兵(Rangers)与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

美国陆军是最早开始发展现代特种作战概念的军种之一,而游骑兵和三角洲部队正是陆军特种作战力量的典型代表。

美国陆军游骑兵(U.S. Army Rangers):
来头与渊源:要说游骑兵,那可就真的能追溯到美国历史的源头了。他们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法国印第安战争时期(18世纪中期),当时有被称为“游骑兵”的轻步兵部队,他们以在崎岖地形中作战、侦察和进行小规模袭击而闻名。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
现代游骑兵的成型:在二战期间,为了应对德国在欧洲的特殊作战和地形挑战,美国陆军组建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美国陆军游骑兵营”(1st Ranger Battalion, 2nd Ranger Battalion, 3rd Ranger Battalion)。这些部队的训练和作战风格,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英军的突击队(Commandos),以执行高强度、高风险的突击任务而著称。他们的口号“Rangers Lead the Way!”(游骑兵冲在前!)就足以体现他们的战斗精神。
现代定位:现在提到游骑兵,通常指的是第75游骑兵团(75th Ranger Regiment)。这是一个由三个营组成的特种作战单位,也是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SASOC)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主要任务包括: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特种侦察(Special Reconnaissance)、反恐作战(CounterTerrorism)、人质营救(Hostage Rescue)等。游骑兵的选拔和训练极为严格,他们是陆军中第一个接到命令就能立即部署执行任务的部队之一,行动速度快,能力全面。

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正式名称为“陆军特种作战分遣队——三角洲”(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 SFODD):
来头与渊源:三角洲部队是最神秘、最高级别的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它的成立直接与1970年代发生的一系列国际恐怖袭击事件有关,尤其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以色列代表团被劫持事件,暴露了美国在应对高难度人质危机和反恐作战方面的不足。
成立背景:在陆军退役上校查理·贝克维斯(Charles Beckwith)的推动下,三角洲部队于1977年正式成立。它的主要设计目标就是执行最危险、最秘密的特种作战任务,尤其是反恐和人质营救。
母体与隶属:三角洲部队隶属于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SASOC)。它从陆军的特种部队(Green Berets)和陆军游骑兵等部队中选拔成员,但也欢迎其他军种背景的优秀士兵。三角洲部队的训练内容极为专业和苛刻,包括近距离战斗(CQB)、狙击、渗透、情报收集、心理战等等,成员们必须具备极高的单兵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
与游骑兵的关系:虽然都隶属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并且经常协同作战,但三角洲部队的定位比游骑兵更高、更专注于高度敏感的非传统、非常规作战和反恐任务。游骑兵更像是陆军的“突击队”或“先锋”,而三角洲则更像是“特种中的特种”,负责处理最棘手的问题。

2. 海军的精锐之刃:海豹突击队(Navy SEALs)

海军的特种作战力量,最响亮的名号莫过于海豹突击队了。

海豹突击队(Navy SEALs):
来头与渊源:海豹突击队(SEALs)的名字本身就包含了他们的作战领域:SEa(海)、Air(空)、Land(陆)。这支部队是在越南战争期间,为了应对战场上的特殊需求而诞生的。美国海军在1962年成立了海军特种作战部队(Naval Special Warfare Group),而SEALs最初的雏形就是从海军的蛙人部队(UDTs, Underwater Demolition Teams)发展而来。
现代定位:海豹突击队是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NSWC)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任务范围极其广泛,包括:非常规战争(Unconventional Warfare)、反恐作战、特种侦察、直接行动、反水雷作战、海军支援行动等等。海豹突击队以其强大的两栖作战能力、在水下、海上、陆地都能高效作战的能力而闻名。
选拔与训练:海豹突击队的选拔和训练是出了名的严酷,尤其是被称为“地狱周”(Hell Week)的基础水下爆破训练,淘汰率非常高。一旦通过,他们会接受为期一年多的持续训练,确保他们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保持最高作战效率。
与其他部队的关系:海豹突击队是海军的特种作战力量,与陆军的游骑兵、三角洲部队是同等级别的特种部队,只是侧重点不同。海豹突击队在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支持下,擅长海上渗透和两栖作战,而陆军的特种部队更侧重于陆地作战和非常规战争。在实际执行联合任务时,他们会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协同,例如联合反恐行动。

3. 其他重要的特种部队背景简述: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一些重要的特种部队,他们的“娘家”也不同,但同样是美军特种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陆军特种部队(U.S. Army Special Forces),又称“绿色贝雷帽”(Green Berets):
来头与渊源:绿色贝雷帽比游骑兵和三角洲部队的建立更早,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美国组建了“野战情报局”(OSS,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执行各种非常规作战任务。战后,OSS被解散,但其精神和部分职能被继承下来,最终发展成了现代的陆军特种部队。
现代定位:他们是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SASOC)的“骨干”。绿色贝雷帽的特长在于“非常规战争”(UW),包括支持和训练外国抵抗组织、进行游击战、反游击战、特种侦察、直接行动等。他们强调通过与当地人合作来达成战略目标,是执行复杂政治和军事任务的专家。

海军陆战队特战司令部(MARSOC)及其下属单位:
来头与渊源:海军陆战队(Marine Corps)本身就是一个独立且高度精锐的军种,拥有自己独特的作战文化和传统。随着特种作战需求的增加,海军陆战队也组建了自己的特种作战力量。
现代定位: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Marine Corps Forc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MARSOC),其下属的“特战战术团”(Marine Raider Regiment)和“特战支援群”(Marine Raider Support Group)是海军陆战队的特种作战力量。他们主要执行直接行动、特种侦察、反恐作战以及支持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MEU)的作战。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的成员主要从海军陆战队员中选拔,继承了海军陆战队强悍的作战风格和纪律性。
与海豹突击队的关系:两者都服务于美国海军部,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精锐,但隶属关系和训练侧重点略有不同。海豹突击队是海军的特种部队,而MARSOC是海军陆战队的特种部队。

总结一下“来头关系”的梳理:

1. 军种归属:
陆军:游骑兵(第75游骑兵团)、绿色贝雷帽(陆军特种部队)、三角洲部队(SFODD)。这三支力量都隶属于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SASOC)。
海军:海豹突击队(SEALs)。隶属于美国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NSWC)。
海军陆战队:特战战术团(Marine Raiders)等。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MARSOC)。

2. 能力侧重:
游骑兵:全能型特种作战部队,执行直接行动、侦察等任务,反应迅速,部署能力强。
绿色贝雷帽:非常规战争专家,擅长训练和支持盟友,也执行侦察和直接行动。
三角洲部队:最高级别的反恐和人质营救专家,处理最危险、最秘密的任务,成员多为陆军特种部队和游骑兵的精英。
海豹突击队:海军特种作战的核心,擅长两栖作战、海上渗透、反恐和直接行动。
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的特种作战力量,继承了陆战队的风格,执行特种作战和支持陆战队任务。

3. 层级与协同:
在某些任务中,比如大规模反恐行动,这几支部队可能会协同作战,但它们在具体任务的指派和执行上各有侧重,并且都有明确的指挥链和隶属关系。
三角洲部队和海豹突击队在某些方面被认为是执行“最高机密”或“最敏感”任务的部队,而游骑兵和绿色贝雷帽则执行更多面向常规的特种作战和非常规战争任务。

理解这些部队,就像理解一个复杂的精密仪器,每个部件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位置,但组合在一起,就能发挥出惊人的力量。他们都是美军为了应对不同类型的安全威胁而打造出来的精锐力量,各有各的“看家本领”。希望这样解释能让你更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军事、美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