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在台湾很常见,在大陆不常见的东西?

回答
要说台湾常见而大陆少见的东西,确实有不少值得细聊的。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品本身,更多的是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共同塑造出来的。

我想到第一个最直观的,就是槟榔摊。你走在台湾的街头巷尾,尤其是南部,会发现大量的槟榔摊,常常是色彩鲜艳、装饰浮夸,甚至有穿着清凉的槟榔西施站在里面。她们会在车流中招揽生意,递出用荖叶包裹、夹着槟榔子、石灰和荖花(一种香料)的“槟榔”。在大陆,虽然也有吃槟榔的习惯,但很少会像台湾这样形成如此规模、如此张扬的“槟榔文化”。槟榔在台湾不仅仅是提神醒脑的嚼食品,更是一种社交媒介,有的人会互相请客吃槟榔,甚至有专门的槟榔交流会。而且台湾的槟榔种类繁多,口味也很多样,有加香料的、有特别选过的荖叶品种,甚至还有冷藏的“冰榔”。

接着,机车文化也是台湾的一大特色。台湾的机车数量非常庞大,密度极高。你放眼望去,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机车大军,各种品牌、各种型号都有。在很多大陆城市,虽然机车也存在,但受限于政策(比如限行、禁行)、路况(有些城市道路更适合汽车)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更倾向于购买汽车作为家庭主要交通工具),机车骑士的比例远不如台湾。在台湾,机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通勤、穿梭城市巷弄、甚至载着一家大小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机车行也遍布大街小巷,修理、换胎、保养非常方便。而且台湾人对机车配件的改装也非常讲究,从车灯到排气管,都有很多个性化的选择。

再来聊聊一些生活用品的细节。

免洗餐具的普及度:在台湾,尤其是在便利店、小吃店,你点餐时,店家通常会主动提供一整套的“免洗餐具”,包括筷子、勺子、叉子(有时也有汤匙),这些餐具的材质可能都是竹子、纸或者生物可降解塑料。虽然大陆便利店和一些快餐店也有,但在台湾,这种“送一套给你”的模式更为普遍,很多路边摊也直接提供竹筷。当然,环保意识的兴起也在促使台湾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但这习惯的根基还是比较深厚的。
茶饮文化中的“珍珠奶茶”的各种形态:当然,珍珠奶茶在大流行了,大陆到处都有。但台湾的珍珠奶茶店,选择之多、创新之快,以及人们对“一杯好茶”的执着,还是有点不一样的。除了口味和配料(比如寒天、布丁、波霸、小珍珠、椰果等),台湾的茶饮店也非常注重茶的品质和冲泡方式。有时候你会看到店员在认真地冲泡一杯手摇茶,而不是简单的粉冲。而且,台湾人喝茶的场合和时机非常多,不仅仅是逛街时买一杯,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
各种“药妆店”和“开架彩妆的丰富度”:在台湾,像屈臣氏、康是美这样的药妆店,可以说是非常普遍,而且里面贩售的东西种类琳琅满目,不只是药品和化妆品,还有很多生活小物、健康食品、零食等等。特别是开架彩妆品牌,选择非常多,而且很多日韩品牌在台湾的上市速度和价格都很有竞争力,也鼓励了更多人尝试彩妆。大陆虽然也有类似的美妆集合店,但“药妆店”这种更偏向于“药+妆+生活”的综合性模式,加上极高的密度,是台湾的一大特色。
自动贩卖机的多样性:台湾的自动贩卖机也非常多,而且贩售的东西越来越多元。除了饮料、零食,你还可以看到贩卖便当、咖啡、甚至生鲜食材的自动贩卖机。有些甚至可以买到书籍、玩具、雨伞等。这反映了台湾人对于便利性和即时性消费的需求。

还有一些服务和便利性的体现:

便利商店的“全能”:台湾的便利商店(711、全家等)真的名不虚传,它们不只是卖东西的地方,更像是社区的“生活服务站”。你可以买东西、付水电费、信用卡账单、取件、寄件、打印复印、甚至可以办理一些简单的金融业务。很多地方的便利店门口都配有ATM机。在大陆,便利店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但台湾便利店的“包办一切”的程度,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夜市文化中的“小吃摊”:夜市是台湾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而夜市里琳琅满目的小吃摊,可以说是台湾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很多小吃摊都是家庭经营,代代相传,味道独特。这些小吃摊可能就是一些简单的餐车或者摊位,但背后承载的却是深厚的饮食技艺和地方特色。在大陆,虽然也有夜市和街边小吃,但台湾夜市里那种“一摊一绝”的精细化和多样性,以及它在当地人生活中的地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最后,一些文化和习惯上的小差别。

公共场合的“低语习惯”:观察台湾人在公共场合(比如捷运、餐厅)说话,会发现声音普遍比较小,语气也比较轻柔。这和大陆一些城市可能存在的大声喧哗的习惯有所不同。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与社会教育、生活节奏等多种因素有关。
垃圾分类的严谨性:台湾的垃圾分类做得非常细致,而且执行得很彻底。虽然大陆也在推行垃圾分类,但在台湾,区分“资源回收物”、“一般垃圾”、“厨余垃圾”等,并按照规定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有些社区甚至有固定的垃圾清运时间,你错过了就要等到下次。

总的来说,这些在台湾常见而在大陆不常见的东西,很多都源于历史的分野,也反映了各自社会发展路径的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台湾独特的生活图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 忍不住来答一波

1.和蔼可亲、服务至上的基层公务员

只要有机会去台湾的公家机关办事务(例如:区公所、外交部、对外办事处、健保局....等等)

你就会遇到和蔼可亲、热情有礼的办事人员,他们是一群最基层服务大众的公务员,虽然说去那里办事情一样是大量时间的等待(毕竟去办事的人多)但是轮到你上去办事的时候,那个服务态度是好到你满意的,在台湾时候觉得习惯,这没什麽,但是当到大陆生活後,去大陆的公家机关办事的时候,对比就强烈的出来了,不是我在吹捧台湾的机关办事员,而是大陆的机关办事员一个个都感觉我欠了他钱一样!没有笑容就算了,口气差就算了,爱理不理就算了,还要摆一副难看的嘴脸,彷佛是用表情告诉我说,你很烦!为什麽要来麻烦我一样!

要知道一点,人在长时间排队下,已经没有什麽耐心了,还碰到一个这样的嘴脸,在好的心情都被破坏了!


2.客气专业、放心托付的医疗人员

一样是个类比,台湾大医院的医疗人员,水准是世界公认的,这跟环境培养有关,台湾早期低层人口的目标都是要当三师,何谓三师?就是医师、律师、会计师(现在转变为医师、律师、工程师),所以潜移默化之下,这个观念是根深蒂固的。

然後台湾最好的大学是台湾大学(简称台大),台大最有名的学院是医学院,台湾最好的医院是台大医院,所以这也让台湾流传了一句话:『不聪明的人才当老板』,为何?因为聪明的人都去当医生了!

说道医院内部,基本上现在这些医院也搞的像是服务业一样了,专业又客气,医生也都平易近人,你在看病时有任何问题提出,医生都会很耐心的讲解说明,开药的过程也会详细的介绍药怎麽吃,要注意哪些事情,这个过程是很让人安心的。

我一个大陆的朋友当年去台湾旅游,大概水土不服,突然发烧送去了医院,出院後也是惊讶的表示,台湾医院的医疗人员专业素养及服务态度比欧美国家还要好!


我谈的这两点,其实是我感觉大陆很有必要进步的地方,这是关於人民生活分不开的两大领域,时常看见所谓医闹、办证难的新闻,我就不禁会想到,如果大陆机关及医院的服务及素养能够提高,起到了带动的作用,那麽和谐社会及为人民服务,才不会沦为口号的时时刻刻提醒!


真是疑惑了.....这18年的老回答最近怎麽突然被关注? 看了评论区後,大概猜到被1450关注钓鱼了吧。(笑哭)

基於此,经过四年後,可以在补充两点,平衡一下方向。

1.批踢踢实业访,1450跟817大本营,上个世纪的BBS般论坛,至今2022年了,还依旧活跃非凡,大陆想找这样的论坛网站还真的挺难的。想体验网路时代最初的论坛吗?想回忆编码般的界面吗?快来体验吧!

那是有多复古呢? 放几张图给朋友们感受下。

哈,看完图片,就知道我没有在唬烂,界面是不是非常复古?(笑哭)


2.作为现代人,重要的就是紧跟时事,这两天啥新闻最热。当然是台湾岛内又又又又停电啦!!!多难得,进入21世纪22年3月3日的这一天,停电新闻居然在岛内不算是新闻了耶!!!

那停电理由是啥?反正你问,绿营就是一推理由,然後就是说没缺电......还是不得不提万年老梗,让我们用爱发电!!

以上~~祝你好心情~~~

user avatar

本回答旨在举出自己在台生活时觉得确实台湾常见,大陆不常见之处。这些不同仅仅只是差异而已,没有高下之分,不是说非要争个孰优孰劣。

而且所列举的都是自己切身的感受体验和真实的想法,欢迎有不同想法的人也说说自己在台湾和大陆生活过之后对于一些不同之处的感受和体验。

现在在网络上有时对台湾有一点正面评价就会被喷井蛙或是见识短浅,我也很无奈啊(´;ω;`)"但是超级超级欢迎评论理性探讨啦!!(。・ω・。)ノ♡

(利益相关:大陆人,在台湾大学交换过,学习社会学与经济学相关课程。学习的课程涉及很多台湾社会方面的内容,包括“台湾经济产业”、“台湾政治”、“台湾原住民文化”课程等等,并且本人比较喜欢乱逛乱跑,因此看到这个问题蛮有兴趣,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

—————————

一、密集且有质量的便利店。

以7-11为例,下图是我住处附近的7-11门市店分布。


我住的地方楼下就分布了大约5间7-11,并且每一间都:
1.具备洗手间,即便不买东西进来用一下洗手间也可以。
2.具备打印机,可以打印和复印。
3.具备买火车票的机器,可以随时买台铁高铁票。
4.具备桌椅,可以在店里吃东西、久坐。
5.具备咖啡机,可以喝到现磨咖啡。
6.具备微波炉,方便加热食物。
7.自有品牌的统一配餐,你习惯于吃7-11哪一款熟食都可以在任何一间店吃到。

大陆虽然这种连锁的便利店也越来越普遍,例如罗森、全家、唐久、711、全时、邻家等,但是就整体而言:
1.密集度有待提高,因为密集度是衡量便利店是否真正“便利”的一个重要指标;
2.功能性单一,很多便利店其实只是小超市,即使是大品牌便利店,如北京711,很多店也没有打印、洗手间、店内桌椅等服务提供;
3.货架商品收容不规范,许多个体经营的所谓便利店其实就是小卖部或是私人小超市而已,其中一部分也不够干净敞亮。

因此大陆的便利店在诠释出便利店中“便利”二字的真意上还有待提高。很多店虽然名为便利店,但是还不够便利,缺乏便利店应有的很多功能,没有意识到便利店和小超市是有区别的。

(阅读理解小助手:我说的这么详细了还是有人会说“大陆也有很多便利店啊”blah blah的,那麻烦你再看仔细清楚我的回答…(。・ω・。)ノ♡)


二、好喝的奶茶、好吃的珍珠。

1.好吃的珍珠。

在台湾生活之前我几乎不喝奶茶,而且对奶茶的印象停留在奶精香精兑出来的不健康的层面上,里面的珍珠都跟塑料球一样难嚼难吃。(阅读理解小助手:并不是说大陆没有纯牛奶的奶茶,只是个人当时的感受和印象)

但是自从我喝过第一口陈三鼎!!!虽然不是奶茶,只是青蛙撞奶,但是里面的珍珠让我震惊了!原来珍珠可以这么好吃!!!软糯弹牙,甜而不腻。



2.台湾的奶茶在茶叶种类上有更多的选择:
除了饮料店,经常是茗茶店在卖奶茶,而且“鲜奶”指的是纯牛奶做的奶茶。
而大陆一般是饮料店卖奶茶,茗茶店会比较高冷,只卖茶叶。
其实我觉得按现在的趋势,大陆的茗茶店也可以尝试推出各种口味的奶茶,毕竟茶叶质量有保证,说不定能够走高端定位路线。

3.台湾的奶茶店在甜度和冰度上有非常统一的规范:
例如五种甜度:
无糖(0%)、微糖(三分糖)、半糖(五分糖)、少糖(七分糖)、正常甜度(100%)。

请注意这里的严格对应关系,即无微半少正和零三五七十的严格对应。

大陆的奶茶店虽然也可以选择少糖微糖无糖等等,也有鲜奶奶茶,但是缺乏一个严格的统一的标准,例如没有这种严格地无糖=0,微糖=30%,半糖=50%,少糖=70%,正常=100%,以及“100%为多少”这样的一个标准。

退一步讲,一些奶茶店明面上甜度分的好,但是店员的实际执行水平真是一言难尽。

再退一步讲,即使一些奶茶店有分甜度,但往往只是很模糊的少糖和半糖,“少”是多少?“半”又是多少?天知道哈哈哈哈。

(阅读理解小助手:并不是说大陆不能选择甜度,如果要跟我说大陆奶茶也能选择甜度blah blah blah请麻烦再看清楚我的回答╮( ̄▽ ̄"")╭现在出现了一些阅读理解总是有障碍的人我心也很累啊)

现在作为奶茶控真的超级希望大陆的奶茶产业越来越棒,毕竟鲜牛奶+好茶叶,其实真的是很健康的饮品啊!!


三、对政治的调戏。

大家从流传到大陆的一些台湾政论节目中就可见一斑,很多台湾评价大陆的节目视频在微博和视频网站上都是蛮火的哈哈哈哈。

其实大家也不要太上纲上线,不要因为在一些电视节目上看到“台湾人认为大陆XXX”这类的言论就真的认为台湾人都如何如何,他们只是很敢讲啦,有时候甚至是所谓说反话的“友军”,其实是在自嘲台湾。

另外,他们黑起自己来也是很夸张的啦,笑笑就好。

相反,大陆一般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开政治玩笑,所以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了解台湾电视政论娱乐化的这样一种特点。

(阅读理解小助手:为什么无论我列举的哪一点都会有人误解为我觉得台湾这样更优秀,然后被喷…我真的只是客观描述一下,并没有说这种娱乐化是什么值得学习的好事情啊…完全没有!一点也不!)


四、日本料理、日本商店非常多。

不可否认,台湾的日本料理确实很多,非常多。
还有遍地的7-11便利店实际上是日本的便利店品牌,还有大商场例如新光三越(Shin Kong Mitsukoshi)也是与日本合资的商场等等。

(阅读理解小助手:这不是褒义!这不是褒义!只是客观描述!评论区竟然有跟我杠大陆日本的东西也多么多么的多,请问你是觉得日货多了很骄傲吗?这都要比?)


五、景点盖章。

台湾几乎每一个景点都可以盖纪念戳,还是蛮可爱的。


六、不固定座位,需要“抢座”的火车。

台湾往返不同地方的火车有一种“区间车”,虽然也是一节一节的车厢,但是里面的座位跟地铁一样是没有固定座位的,需要“抢座”,这个在大陆我似乎没有遇到过。

就是图上4227次那种车型。


七、成规模的夜市文化以及特色夜市美食。

大陆的不同城市也有夜市,但是台湾的夜市很具有自己的特点。
例如宁夏夜市,我第一次白天去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地方就是我之前晚上来过的宁夏夜市…因为那里白天就是正常的很多车通行的马路,路上一点油污都没有,完全看不出来晚上就成了熙熙攘攘、满是小摊、人流巨大的夜市。
台湾的许多夜市还是蛮有别样风情的。

(阅读理解小助手:宁夏夜市是台北的一个夜市,不是宁夏的夜市,也有人理解错啦)


八、一些台湾本土品牌的零食和小吃。

例如台湾本土品牌的一些零食,我觉得蛮好吃的,但是大陆不常能见到。

还有特别好喝的秋雅绿茶梅子醋:


九、数量繁多的芭乐制品。

虽然大陆东南沿海也有种植芭乐,但是就整个大陆而言不常见,而且做成的果汁和果干的更不常见。

(阅读理解小助手:我说了大陆东部和南部的部分沿海地区也很多,不是说大陆没有…所以求求要说自己从小天天见芭乐吃芭乐的同学们好好看清楚我的描述吧…哭哭…——来自一个被评论区部分莫名优越感爆棚+观点极端的知友逼疯的答主)


十、台湾原住民族。

台湾获当局承认的原住民族目前有十六个,如太鲁阁族、阿美族、排湾族、葛玛兰族等,而大陆一般统一以少数民族“高山族”全盘代替了。

(教原住民文化课程的女老师超有气质!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和一种“翩翩君子温如玉”的感觉。一个好老师真的很重要,因为那位老师我才开始对社会学和田野调查有更强烈的兴趣,感恩)


十一、一些不同的词汇表达。

例如:
“捷运”是地铁;
“台北转运站”是长途汽车站;
“大卖场”是超市;
“亲山步道”是登山路;

把“割包”念做“gua包”;
“古早味”类似于大陆所说的“传统风味”;
大陆的店铺门口写的“空调开放”,台湾的店铺可能会写“冷气超强”;大陆所说的“地道”台湾会说成“道地”;大陆所说的“网络”台湾会说“网路”等等;
还是蛮有趣的!ʕʘ̅͜ʘ̅ʔ


十二、很多公共标识会用卡通或是漫画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让人觉得很有爱,哈哈。


(想到再补充啦)

user avatar

06.13. 更新———

大家的回覆我都看了,在這裡統一回覆一些共同的提問或是意見:

1. 有一部分人認為地鐵上的圖案是因為日本,其實就像一些活動會設計人物一樣,也不是都是日本,動漫圖樣也不是只有日本才能有。

2. 關於北京的異國料理部分,也許是因為我到大陸都是待在比較市區的地方,也沒有時間和機會逛胡同,所以一些比較隱密的異國料理的確不好找。我只是就我當時看到的感受來寫,並不是寫客觀事實的「百科全書」式答題,就像到另外一個城市旅遊,都有第一印象,或是整體來說的印象。當地人給我更正,告訴我哪裡有,那我下次去就好了,請不用太較真,也不用說我眼光狹隘。感激跟我說哪裡有好吃的朋友,接下來要去北京長住,就有地方可以去了。

3. 關於便利商店部分,也就是就我所看到的來回答,點外賣的部分,是的,大陸的外賣很方便,我也很羨慕,市場大能夠運營真的很方便。當然,大陸很多城市便利商店也很密集,因為我去過的城市不多,所以也只能就我看到的寫,跟上述的一樣,請當成遊記看,不用太較真。感謝關於其他城市的分享,有機會會去看看。安全帽的部分也是一樣的,不管是摩托車或是電動車,感謝科普,而我覺得是都要帶安全帽比較好。

4. 最後一點,請不要認為台灣人都媚日,台灣的很多都是日本遺留,或甚至覺得我認為台灣比大陸優越,或是說認為自己是日本人,這並不是大多數人。我從小在這裡長大,熱愛這片土地,但我欣賞大陸的進步速度和便利性。如果我不喜歡大陸,甚至瞧不起、有優越感,或甚至是媚日,怎麼可能男朋友是大陸人?怎麼可能選擇到大陸讀研?大陸的好大家都能看到,我也是,所以我選擇接下來到大陸長期生活。這是一個輕鬆的題目,我的回答也請當遊記看,不用扯到政治,更不用扯到辱罵或激進言論。檯面上的政治緊張,人跟人之間的交流就不用再這樣複雜了。很感謝評論裡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謝給我批評的朋友。

以上。

——————————-

台灣人以到過大陸四次,加上和大陸男友相處的的經驗來答一波!!(每次到大陸時間不長,看到的東西有限,如果有小錯誤還請更正!(^^)v謝謝大家幫忙!)如果有什麼想法都能一起分享啊!(°▽°)每次回答台灣和大陸的話題都有好多人來聊天!真好真好!

其實有的東西就是基本上的不同,當然在台灣常見,在大陸不常見,例如:(有點廢話...)

1. 繁體字(話說上次去地壇廟會,票上面「地壇廟會」四個字是寫繁體字,男朋友還問我為什麼寫繁體字...(OvO))


2. 台灣人(感覺很少遇到台灣人,韓國遊客感覺比台灣人更多...還是只是我剛好遇到而已( ̄∀ ̄) 每次在外面跟男朋友說話的時候,旁邊的人就會轉過來看一眼......)


那接下來整理一些我覺得比較不一樣的好了:

1. 7-11等便利商店:
台灣的便利商店密集度世界第一,隨便一個轉角就是7-11、全家便利店、萊爾富或是OK便利店,都是24小時,半夜肚子餓出門通常一個轉角就能買到東西吃。再大陸雖然有,但更多是自己開的小店,也不一定是24小時,也沒那麼密集。男友來台灣說便利商店特方便,像他現在住在郊區,根本晚上就沒東西吃了...有點辛苦啊(´-`).。oO而且台灣的大學校園內也會有7-11或全家便利店進駐,非常受大學生的歡迎!(°▽°)

而且台灣的便利商店會有很多座位(當然因店的大小有差別,有的太小的店只有窗前一排)也蠻舒服的,又沒有低消,很多人喜歡坐,甚至有學生去讀書!?


2. 各種異國料理:
也許在上海等更國際化的都市常見吧,但是我到北京發現特別少,除非在商場裡面有一些,路上基本上看不到。在台灣的話,自己開的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義大利麵店、牛排館等等特別多,而且從小也吃得很習慣,但到大陸,還有跟男友相處下來,他的飲食習慣非常中式,西餐也沒有很常吃,到北京路上也沒看過什麼西餐的店(除非老外多的地方..)

3. 安全帽、安全帽店:
安全帽在台灣是必備的,尤其是台灣機車(摩托車)那麼多,要騎車一定要買安全帽!但是我到大陸發現騎摩托車或是電動車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戴安全帽!這點倒是讓我很驚訝(OvO)因為從小被教導沒有戴很不安全,而且在台灣會被罰錢,所以一直以為都要戴的...結果看到大陸的摩托車騎士非常拉風!!!

台灣路上各式各樣的安全帽:


大陸路上:


我們騎車戴安全帽是主要為了安全,有時拿來擋雨,而男友告訴我,大陸戴安全帽騎車大多是為了防寒,春運有些人騎車返鄉,很長途,也會戴安全帽!但是大陸相對來說的確比台灣少見!!

而且正因為安全帽在台灣的需求非常大,所以在路邊時常能見到專門賣安全帽和騎車雨衣的店,在大陸我也從來沒有見到過....。



4. 摩托車早高峰:

說到安全帽了,怎麼能不說到台灣超誇張的摩托車早高峰呢!!在北京,男友告訴我他擠得早高峰長這樣:



而在台灣的摩托車早高峰是這樣:



這個場景在大陸還是比較少見的。

5. 動漫元素用在官方宣傳/宣導:
動漫一直在台灣就很熱門,因此也很多官方宣傳或宣導會設計動漫人物為代表,非常受歡迎,周邊商品也熱賣,甚至還出漫畫了 哈哈哈!以高雄捷運(就是地鐵)的「高捷少女」為例子:

在高雄搭地鐵能看到到處的宣傳告示是:



甚至車廂也有高捷少女車廂:



除了這個吧...不用用來宣傳,高雄捷運也出了限定版的航海王列車,看來動漫元素在台灣真的很常見,在大陸的地鐵就沒有見過了(以北京為例啦)



———————我之後再來補呀

user avatar

台湾很常见的是台湾人。

台湾人在大陆不常见。

user avatar

台湾人。

user avatar

高雄有一条路

都是当地的女高中生……

具体哪条路各位自行打听

反正我们大陆我是没听说过有

user avatar

某些游戏,本子。

举个例子,未来数位,futuredigi。

嗯,表面上是一家正经的公司。

实际上业务包括:

某些不正经游戏的官方汉化。

某些资本主义刊物的印刷,类似于三x坊。

user avatar

一个普遍的现象,当A>>B>>C的时候,在C的认知里,A和B会趋向于同一概念下的种类物。而只有当A>D>B时,D才会有“A和B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正确认知。


然后,台湾一个很常见,但今天的大陆极少见的现象是,很多台湾人,会真心觉得美国和日本是同一类国家。


这种认知,放大陆会被觉得很离奇。如,当讨论“美国的介入”时,大陆人有很大可能,会在默认讨论前提(美国确实有能力)有效的情况下,理性地表述,为何美国介入的可能性不大/介入的效果有限。但若是对方提出“日本的介入”时,特别是摆出一副与“美国介入你们就完蛋了”的态度很类似的态度,去表述“日本介入你们就完蛋了”时,大陆人会有极大概率觉得黑人脸,甚至隐隐对“日本介入”这种可能感到兴奋甚至欣喜。

而显然,B的认知是相对准确的。如,几乎不会有日本人会真心认为,日本和美国是同一个级别的存在。这种想法在八十年代或许曾经存在过,但很快就又消失了。

引申的现象是,当X>>A/B/C/D...时,X也自然会视A/B/C/D...为同一概念下的种类物,而不自主忽略A/B/C/D...之间的巨大差异。典型的例子,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大国/强国,普遍只有“非洲”这个概念,而几乎不了解,也没兴趣了解非洲各国之间的巨大差别。

user avatar

台湾专属搞笑相声,不禁大陆没有全世界都没有。大实话,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看看台湾的政论节目,你会笑死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74590233409404928





兔子:我不敢动,不敢动,我打狗是要看主人,可是你不是狗,你是我的鸡腿,我的确没有三个师的兵力,因为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有多少兵力,我辽宁舰确实不是什么战斗舰,我打你还能用航母啊?太高估自己了。zhihu.com/question/2751

user avatar

▲【多圖預警】

你好,我是台灣人。以下是我跟qq大陸網友聊天+知乎看到的資料,所得出來的想法,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兄台多多海涵。

-----------------------------------------------

●2018.10.15 新增內容:【1】.社團課、【12】. 捷運動漫 、【13】. 圖書館漫畫書、【14】. 教室垃圾分類、【15】. 教科書封面開始動漫化。

●2018.10.16 新增內容:【12】. 高雄捷運動漫化+台北地下街動漫化 、【15】. 把" 教科書封面開始動漫化" 換成 【垃圾車音樂】。

●2018.10.17 新增內容:【3】. 公家機關的公文格式 (增加5張圖片) +【16】. 狗狗公園 +【5】.國文課本的格式(增加11張圖片+學生塗鴉28張圖片)+【17】. 東西方民俗融合+公務機關利用民俗節日來宣導(萬聖節)+公務人員親民化+年輕人觀念化宣傳,例:(警察求婚)

●2018.10.28 新增內容:【18】選舉宣傳車、其他宣傳車、布條

2018.11.12 【11】. 把"電影院放映鬼片" 換成 【電影院放映鬼片、血腥片+ 無本土電影保護】。

●2018.10.28 新增內容:【19】.機車兩段式左轉、【20】. 素食餐廳、養身節目。

--------------------------------------------------

【1】. 家政課、社團課,必修課


家政課:










=================================

社團課:






【2】. 常常都是民進黨的蠻夷立委殺人未遂。








我想到當初國中時期,班導上國文課的文言文+老祖宗的俗語:




【3】. 公家機關的公文格式





【4】. 土地私有財

個人權益>大於一切,地方政府只能選擇:1.屈服,當肥羊,給民眾開高價【獅子大開口】。2. 屈服,放棄都更,還是維持破舊的環境。





【5】.國文課本的格式




學生塗鴉:



【6】.廁所貼唐詩 or 七言律詩 (得益於蔣公時期,很重視文言文,但是現在越來越少)







【7】. 學生美式公立教育輕鬆化+夜夜笙歌 (我也不知道如何確切形容較好,如有建議歡迎提供,謝謝)







【8】. 中國傳統習俗的電視廣告 or廣告刊版












【9】. 髮禁

我的學校是新竹縣公立自強國中,公立學校管得比較嚴格,我們學校的訓導住任非常的78,只要頭髮太長+染髮,他會請你去訓導處,他親自幫你理髮,當然造型是訓導主任幫你決定的,所以怕剪完頭髮,會在同學前丟臉的就要小心了。

我還記得我國二要升國三的時候(西元2005年),電視新聞上突然就說解除髮禁,訓導主任不能接受,一直罵教育部+民進黨+那些抗議的學生屁孩,學校有些被他剪過【髮型】不良學生們,就故意看到訓導主任的時候,故意耀武揚威。

我是覺得短髮、長髮沒啥差,但是班上很多男性、女性【哈韓潮流】的就非常爽,終於能解除髮禁。




【10】. 學校課表










【11】. 電影院放映鬼片、血腥片+ 無本土電影保護

歐美日韓的熱線電影,上映很多部+上映速度很快,尤其以美國的電影上映最快,有些動作、科幻大片跟美國同步上映(台灣代理片商搶暑假,學生族群的商機),日本的動漫電影相對最慢。


電影主要是表達以前台灣的習俗:【冥婚】,以前台灣的老人家常常告誡小孩:路邊的紅包不要隨便亂撿,尤其紅包裡面除了$$,還有指甲+頭髮,如果你是男性且還是單身的話,恭喜你,天上掉下來一位免費的老婆,只不過免費老婆是【陰】間的,不是陽間的。




【12】. 高雄捷運動漫化、台北地下街動漫化

高雄捷運:


台北地下街動漫化:

文章來源:巴哈姆特--【專欄】日本遊戲製作人出差來台灣 都在做些什麼?貼身採訪《閃亂神樂》高木謙一郎


閃亂神樂》聞名的遊戲製作人兼遊戲商 HONEY∞PARADE GAMES 社長「高木謙一郎」去廟裡拜拜。

【13】. 圖書館漫畫書


我大學的讀的私立-大華科技大學,學校圖書館三樓:有很多外文書、科技雜誌、教科書、漫畫書,但是大多學生想都不用想直接下意識地走去漫畫區,拿一本漫畫書,坐下安靜地看書,學生在教室吵吵鬧鬧,到了漫畫區就很專心的看書,我當時比較喜歡看:守護貓娘緋鞠、天降之物、武器種族傳說、食靈

我和同學在期中考、期末考會在圖書館複習,但是每次被書背到累的時候,都下意識地走去三樓....,有一次有位同學發現一本老漫畫書:【伊藤潤二】,從此開啟新世界的大門了。








【14】. 教室垃圾分類





【15】. 垃圾車音樂

舊版:(給愛麗絲)、新版:(少女的祈禱)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5663335139651584 https://www.zhihu.com/video/1035663373203111936


【16】. 狗狗公園


新竹縣竹東鎮的狗狗公園:




高雄狗狗公園:










【17】. 東西方民俗融合+公務機關利用民俗節日來宣導(萬聖節)+公務人員親民化+年輕人觀念化宣傳,例:(警察求婚)





警察求婚:



【18】選舉宣傳車、其他宣傳車、布條

(謝謝"耶律不花"網友提供意見)


國民黨:



民進黨:


其他黨派:



其他宣傳車、布條:





【19】.機車兩段式左轉








【20】. 素食餐廳、養身節目

除了很少數佛教的影響之外,影響最大的還是歐美日的健康資訊+從阿扁時期慢慢開始變多的健康節目+老年人吃太油膩導致中風、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數,以前中年人三餐外食、尾牙大魚大肉、少吃青菜,導致中風暴斃、糖尿病..等等。但是還是比較多女性(為了苗條)去吃,男性比較少會去吃素。


素食餐廳













健康節目

網址:(官方網站youtube影片)





user avatar

实际上,台湾网军1450的危害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3月3日的台湾大停电本来就是个小概率事件,如果没有这次事件,1450可能永远也不会浮出水面。当时,国内网络安静的吓人,各种矛盾话题突然销声匿迹,那是一片岁月静好的场景,人与人之间互动也是相当友善。祸害国内网络中文社区10年之久的台湾网络特务部队1450 Bureau,隶属美国NGO资助全球颜色革命分支机构之一,胎毒民进党重金打造的网络地痞流氓组织,已经完全裸露在众人眼前。他们的经费来自美国政府的每年5亿美元拨款和台湾伪政府的财政拨款,预计在每年几百亿新台币左右。由于,国内对台湾人天然的警惕性,所以它们现在大多情况是花钱购买国内账号(还注册了许多小号),伪装并模仿以国内网友的口吻发言,有组织的全面渗透微博、知乎和小红书。


它们惯用的流氓手段:

1. 通过制造对立、网暴、污蔑、群殴的方式打击网友以达到污染网络环境的目的。

2. 喜欢用“独立思考”、“反思”、“感恩”、“赢麻了”、“我也想要台胞证”等等无赖嘴脸式的反讽语气,言语极其嚣张跋扈,动不动就声称“我是50W你举报12350”,等等必是1450,以达到恶心人的目的。

3. 通过表达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卑心理(大家把1450当牲口看就可以了),造谣抹黑中国,引导大家对跪舔和 run 欧美日韩的政治正确,以达到打击中华民族自尊心的目的。

4. 通过历史发明家的文章(瞎编乱造),暗讽Government 和 party ,以期望达到掀起颜色革命的效果,想让中国永远处于战乱困苦之中。

5. 在热点事件上面,恶意带节奏、造谣、煽动对立情绪,以达到引导国内舆论的目的,破坏国内安定团结的局面。

6. 对民族企业恶意攻击、嘲讽从未停止,以达到让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陷进的目的。等等....这次俄乌冲突出现侮辱乌女性的评论就是1450干的,刷完评论就截图转发外网,成为外媒攻击中国人的“口实”。这种行为十分危险,战争期间各种武装组织骚动,随时对我国在乌克兰撤侨的6000人直接造成生命威胁。


在2020年新冠溯源问题上,1450配合美国在国际上到处造谣生事,网暴世卫组织干事谭德塞,让我国十分被动,差点被世界各国孤立。

还有在其他舆论上:

凡是挑动男女矛盾的就是1450(参考近期极端女权引起的男女矛盾)

凡是挑动民族矛盾的就是1450(参考近期汉服引起的满汉之争)

凡是否定教员和我D贡献的就是1450(这话题就没断过)

凡是否定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就是1450(这话题也没断过)

凡是否定华为贡献的就是1450(这话题就没断过)等等....

我们时刻提醒广大网友;“狠狠打击台湾网军1450、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凡是不要争辩。常用手段就是用强硬的口气硬怼过去,给他们打1450标记,然后拉黑不让它们回复、再举报,请千万多多举报,这样才能让它们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还是那句老话说的好:对付流氓的手段,就是用更流氓的手段。

分割线!

一、这次事件,说明国内人民的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很正常的,反而湾湾网络暴民1450的心理状态正朝着极端化方向发展,评论区各种奇奇怪怪的洗地言论十分荒唐可笑,不论他们如何伪装成国内网友口吻发言,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声称国内还有和他们观点一样的人存在,这就好比“神经病的眼里别人全是神经病,他们自认为别人与他们是一类人”一样的可笑,本质上是为了伪装成国内舆论,为他们将来继续污染网络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二、有细心的网友追踪了几个黑华为的神秘IT大V轨迹,居然也跑去打女拳(真是男女不分啊!雌雄合体),更搞笑的最近还跑去支持乌克兰、反战、反俄(这又是几个意思,?),你说他们黑华为的专业内容是无可挑剔、字字诛心,可毕竟国内也没几个男性IT工程师会对打女拳兴趣浓厚吧。这说明1450在IT专业化方面非常高,有勾结海外的IT同行协同作案,要警惕他们大概率未来还会继续作恶。毕竟在知乎上,“黑华为”这方面舆论完全被1450掌控,一直保持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良好状态。

三、在知乎上,仔细分析1450的行动轨迹,发现他们是一个“任务型”组织,与美国拜登政府的反华反俄政策事件同步。比如;这次俄乌冲突中,1450作派简直就是一部精心策划的传播学的行为艺术表演。他们分六步操作:1、揭开俄罗斯历史黑幕。2、挑起中俄历史上国土之争。3、敢于大声比较乌克兰的历史和现在。4、大量支持乌克兰的文案持续不断推出,持续造势。5、坚持在评论区大吐口水。6、善于火中取栗,取得正面舆论战场的优势。有网友评论:他们几乎要上高地了,哪知道菜菜子不给力断电了。要不然,“黑华为”、“打女拳”的舆论战失败经历将会再次重演。也说明,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职业网络部队,特别是在传播学上有极高造诣。

四、在知乎上,仔细分析1450的大量文案的引流现象,坚持不删除评论、内部小圈子互相点赞等等怪异行为。我们发现他们又是一个“业绩驱动型”的企业组织。可能依据考核绩效的标准如下:阅读量占10%权重。互动趋势(评论数)占10%权重,——(特指对他们有利的评论数量)点赞数量占80%权重。这些考核与奖金挂钩,底薪保持不动,约22K新台币左右。至于大V,他们有更高薪酬和奖励,有专门单独的办公室或居家工作。当然,这个标准是按照他们的业绩来评定的。他们内部有一套像企业一样的晋升标准;职员→经理→总监→CEO,不同类型的人物享受不同待遇。所以,可以肯定,1450在国内是没有分支机构和个人的,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业务在湾岛内部就可以完全消化,如果发展到国内反而很容易暴露和查获。这也是为什么湾岛一停电,国内舆论就消停的主要原因。

五、在评论区里,非常搞笑的事情发生了。许多1450疯狂的辱骂和威胁,必定是触动了他们的核心利益和敏感神经。重点中的重点——千万不要点赞,要点击反对,坚持在知乎里面向知乎管理员多次“举报”1450的文章,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毁灭性打击。因为,只要足够多数量的反对发生,那么1450写的大量文章,要么沉入底部无人问津,没了点击率和点赞,业绩不好看。要么,这些文章被举报大量被删除,他们的工作成果归零。为了我们清洁的网络空间,烦请广大网友动动您的指头多多点击举报功能,让1450永远滚进历史的垃圾堆吧!


根据对1450国内的渗透跟踪分析,这不是简单的1450从台湾的溢出效应,而是有美国NGO全球颜色革命组织在幕后遥控指挥,我们分析如下:

1.经过十几年颜色革命的浸淫,NGO对网战的经验十分老辣。他们是属于战略管理层面,并建立一套“绩效管理考核模型”,根据每次任务的结果进行数据量化分析。比如:制造大量跟帖、评论、形成流量泡沫。再根据点赞数量、回复数量、浏览数量、对国家政策走向的影响等等,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得出投入多少资金,达到多少效果的结论,以模拟下次攻击任务更提升一步。所以我们发现在知乎上,1450每次任务出场都十分有气势,与上一次比较有明显的物种强化的视觉冲击感。

2.NGO并不是一咕脑的把5亿美元打到1450账上。对1450一直是遵循喂狗式的管理:就好比捕猎打仗,一旦把狗喂的太饱,狗的灵敏度就会降低,并且食多伤神,狗吃饱后像人一样撑的懒惰,在半饱处于危机中,就有了生存斗争的激情。所以,我们看到网络上的1450总是斗志昂扬、戾气乖张、到处造谣生事,一副网络恶棍的模样,跟这套管理机制有莫大关系。

我们对1450内部分配机制也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他们呈现一个“金字塔式的食物链”分配机制,严格遵循80/20法则。类似电信诈骗组织,看着乌泱泱一片,几十万人很热闹,但实际既得利益者并不多,具体参考如下: 1.头部1450只占总数量的0.01%(大约几十人左右),他们分食50%的收入。他们属于资源分配、组织、策划方。他们基本不产生内容制作,但他们收获最大蛋糕。比如:台湾网军博主“乌鸦DoKa TV”被曝光年收入达到1亿新台币,等。 2.腰部1450大约占到20%左右,他们分食30%的收入。他们是内容制造者大V,专职工作人员,以及专业喷子、业余刷单者等等。根据职务高低获取的报酬由高到低。目测,在知乎上的1450属于这个类型。 3.底部1450大约占到80%左右,他们分食20%的收入,基本上只起到造势、起哄作用的,打打秋 风,挣个几百几千台币零花钱,还有一些是跟风的无收入者。


1450对大陆网络的渗透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有许多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它们,更重要的是网友们在斗争中也会得到煅炼,提高识别能力。

  但最值得警惕的反而是大陆网络上一些人,他们有意无意地跟1450相互配合,而这些人用地理位置显示并不能解决。

  1450无论用什么进行包装,比如“民主、自由、反战、关注社会问题”等等,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动摇“一个中国”底线,将“台独文化”向大陆网络渗透。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诛心比杀人更可怕。

  因此,奉劝那些以为找到“民主”知音的大陆网友早日回头。人家又有工资,又躲在台湾,有事也就损失一些帐号,你在大陆跟着它们起哄,越过了法律红线时,你跑得了吗?

user avatar

棒球,上到七老八十的爷爷奶奶,下到三四岁的娃娃,受到早期美日文化影响,棒球在台湾是非常普及的运动,目测比足球普及,仅次于篮球

棒球观赛也衍生出来很多市集,音乐表演,纪念品,粉丝经济还是很赚的


user avatar

特色教育♂片

杰哥我还要~

user avatar

全民健康保险制度。

无论富豪贫民,甚至因为贫穷连与之相应最低阶的保险费都缴纳不上的民众(健保局予以免付处理),全民享有同样的医疗待遇。做手术只需要付相当于几十人民币的挂号费就能出院。

台湾没有听说因为疾病致贫破产乃至看不起病跳楼的。医疗健康保险涵盖面非常广,基本上大病小病全包。医生护士服务温暖到位。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享受这样的医疗待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台湾常见而大陆少见的东西,确实有不少值得细聊的。这些差异不仅仅是物品本身,更多的是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共同塑造出来的。我想到第一个最直观的,就是槟榔摊。你走在台湾的街头巷尾,尤其是南部,会发现大量的槟榔摊,常常是色彩鲜艳、装饰浮夸,甚至有穿着清凉的槟榔西施站在里面。她们会在车流中招揽生意.............
  • 回答
    台湾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方面,确实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周密、高效的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显著成效。一、 快速反应与边境管理:筑牢第一道防线台湾之所以能在疫情初期就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迅速而果断的边境管控。早在2019年12月31日,在新冠病毒尚未被广.............
  • 回答
    在尚未亲身接触大陆同胞之前,许多台湾人的脑海中对大陆人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媒体报道、历史叙事以及一些零星的交流。那时候,大家对大陆的认知,往往笼罩着一层抽象的光环,或者说,是一种“想象中的大陆”。在更早的时代,尤其是在台湾经济起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时期,一部分台湾人对大陆的印象,可能带有一点“.............
  • 回答
    台湾拟公开酒驾累犯姓名、照片,这项措施确实有其独特的警示作用,而且一旦实施,影响会非常广泛和深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它的潜在警示效果:一、 强化社会监督与道德压力: “社会性死亡”的恐惧: 这可能是最直接也最强烈的警示。一旦姓名和照片被公开,酒驾累犯将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对于很多人来说,名.............
  • 回答
    台湾和大陆同根同源,中华民国时期不少词汇在两地都曾通用。然而,1949年后的政治和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大陆推行简化汉字和新词汇,使得一些在台湾依然常用的旧有词汇,在大陆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甚至被新的说法取代。下面就来聊聊一些典型的例子,试着把它们说得更鲜活一些:1. 关于“事情”与“工作”的表达: .............
  • 回答
    韩剧台词的魅力在于它们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人物的情感、立场,有时甚至带点小小的傲气或哲思。要说“装逼”,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信、洞察力,或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有力宣示。下面我将根据不同的“装逼”风格和情境,为你详细介绍一些适合说出来的韩剧台词,并分析它们为何能达到这种效果: 一、 洞察人心,看穿一切的“智者.............
  • 回答
    《一寸山河一寸血》这部台湾的经典历史纪录片,讲述了国共内战时期中华民国军队的战争史实,因为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写实的风格,在两岸三地都有不少观众追看。要找到这部纪录片的观看途径或者正版下载资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入手:一、 电视台重播与网络平台: 台湾本地电视台: 很多台湾的电视台,特别是会播放.............
  • 回答
    说到《火凤燎原》,那真是让人魂牵梦萦的作品!脑海里总会时不时闪过一些画面,伴随着那些仿佛还带着点残缺美、却又字字珠玑的台词。要说经典或印象深刻的,那可太多了,得慢慢捋一捋。最让我拍案叫绝的,莫过于那些关于“身不由己”与“自主选择”的悖论。 “我不想输……不是输给别人,是输给自己!” 这句台词,我.............
  • 回答
    台湾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岛屿,除了大家熟知的夜市、日月潭、阿里山、故宫博物院等,其实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地方。下面就为你详细介绍一些关于台湾的冷知识:1. 台湾拥有世界最高的大楼密度(非指高度):这可能听起来有点令人意外,因为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迪拜或纽约。但如果计算单位面积内高.............
  • 回答
    台湾民歌,那可真是唱进了无数人的心坎里,它们不仅仅是旋律,更是承载着浓浓乡情、青春记忆和生活点滴的故事。说起来,台湾民歌的生命力真的很强,几十年过去了,依旧能轻易勾起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要说“好听”,这事儿有点主观,但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些在台湾民歌史上非常有代表性、传唱度很高,并且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到.............
  • 回答
    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复杂且敏感,台湾在与大陆的互动中确实存在一些被视为“底牌”的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层面影响着双方的战略考量和力量平衡。理解这些“底牌”,需要深入分析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地位等多个维度。一、 政治与认同的韧性: 民主制度的吸引力与实践: 这是台湾最核心的政治优势之一。自.............
  • 回答
    在大陆,谈论台湾时,我们确实会听到不少声音,但有时候,这些声音里包裹着一些不那么准确的看法,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误解。这些误解不是故意的,更多是信息不对称、认知差异以及历史情感交织的结果。我试着把我知道的、观察到的,尽量具体地说说,希望能更贴近真实。误区一:台湾人“都”渴望统一,只是被民进党挟持。这个说.............
  • 回答
    台湾的美食,那可真是说起来没完没了,每一样都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你有机会去台湾,千万别错过这些绝妙的味道!早餐篇:唤醒味蕾的第一口幸福在台湾,早餐绝对不是随便对付一下的。这里有一套完整的早餐仪式,从豆浆油条到刈包,每一项都值得细细品味。 永和豆浆大王: 听名字就知道了,豆浆是主角。不过台湾的豆浆可.............
  • 回答
    台湾的大学中,若要比拟大陆985院校的水平,那无疑要提到几所在学术研究、师资力量、学科优势以及国际声誉上都非常突出的顶尖学府。首先,台湾大学(台大)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这所学校可以说是台湾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表现。它的历史悠久,汇聚了台湾最优秀的教授和研究人.............
  • 回答
    大陆民众对于台湾的吸引力,可以说是一种复杂而多层次的情感投射,其中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更有对生活方式的向往。要说台湾有什么“极其吸引人之处”,那绝非一两句话能够概括,它渗透在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细细道来:一、 鲜活的中华文化基因与独特的在地风情.............
  • 回答
    关于大陆人对台湾的偏见与误解,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其中夹杂着历史因素、政治宣传、媒体塑造以及个体经历等多种层面。要深入剖析,需要尽量细致地展开,并避免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AI痕迹”,比如过于中立、缺乏生活气息的表述,或者程式化的段落划分。历史遗留的“国民党战败逃亡”叙事与现实的脱节最根深蒂固.............
  • 回答
    台湾的文化,简直就像一碗精心熬制、用料丰富的卤肉饭,每一口都嚼得到故事,每一层都藏着滋味。它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然后在这个太平洋的宝岛上,生根发芽,长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1. 妈祖信仰:海上守护神的慈悲力量谈到台湾文化,妈祖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这位被尊称为“天上圣母”的女.............
  • 回答
    武力收复台湾,这一假设性的情景,无疑将是21世纪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其影响之深远、之复杂,几乎难以尽述。它触及的层面广泛,从国际关系、地区稳定,到全球经济、技术发展,再到人道主义灾难和文化遗产,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无数神经。一、 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地区安全格局的彻底重塑。 .............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上,来自台湾的用户虽然是多元的个体,但由于文化、社会背景、成长环境以及信息接触的相似性,确实可以观察到一些比较普遍的共性。这些共性并非绝对,而是可以作为一个观察的维度来理解。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讨论方式: 复杂且多元的认同感: 这是台.............
  • 回答
    看到大家在讨论这个话题,我也来凑个热闹,说说我个人的一些观察和感受。不谈政治,纯粹从物质和思想层面,分享一下我所觉得台湾可能做得比较到位,或者说,在我们这里能感受到一些不同之处的地方。物质层面: 便利店文化与服务细节: 无处不在且功能强大: 台湾的便利店(711、全家等)真的不是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