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明女性穿衣自由比男性大得多,但为什么在呼吁争取穿衣自由权利的依然是女性?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入探讨。你说得没错,从表面上看,女性在穿衣上的选择范围似乎比男性要宽广得多。但恰恰是这种看似“自由”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更复杂的问题,也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在争取穿衣自由的道路上依然不懈努力。

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表面上的“自由”与背后的规训:

确实,你放眼望去,无论是社交媒体、时尚杂志,还是现实生活,女性的服装选择琳琅满目:裙子、裤子、各种款式的上衣、外套、鞋子,甚至还有很多我们为它们量身定做的称谓,比如“连衣裙”、“半身裙”、“露肩装”、“吊带裙”等等。相比之下,男性的服装选择似乎更集中在西装、衬衫、T恤、牛仔裤、运动裤等几大类。从数量和花样上说,女性的“选择”无疑是更多的。

但是,这种“自由”往往是建立在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和审美的规训之上的。女性的服装选择,虽然多样,但很多时候是为了满足外界的期待:

取悦男性凝视: 许多服装设计和流行趋势,实际上是围绕着如何让女性看起来更“吸引人”、“有女人味”、“性感”而展开的。这些服装的目的是为了迎合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审美标准。很多时候,女性选择某种服装,并非完全出于自身舒适或喜爱,而是考虑它是否符合社会对“女性美”的定义。
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投射: 女性的服装也常常被用来定义和强化其社会角色。比如,某些职业装会强调女性的柔美,而另一些场合则要求女性穿着“得体”,这种“得体”往往包含了对女性行为举止的限制。
时尚产业的驱动: 时尚产业本身就在不断创造新的流行趋势,驱动消费者购买。而针对女性市场的服装,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和款式多样性,远远超过男性服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造了一种“选择多”的假象,但这种选择是被精心设计和引导的。

二、 男性服装的“自由”——选择的简单与限制:

相较于女性,男性的服装选择看似“少”,但这种“少”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一种“解放”。

实用性和功能性优先: 男性的服装设计更侧重于实用性和功能性。一件衬衫或T恤,很少会因为“不够性感”或“不够有女人味”而被批评。它们主要是为了遮体、保暖和在特定场合下显得“得体”。
“得体”的门槛较低且固定: 男性在大多数场合下,一套西装或是一件衬衫配长裤,基本就能满足“得体”的要求。这种“得体”的定义相对固定且不那么复杂,无需太多变通。相比之下,女性在不同场合对服装的要求更为精细和复杂,比如出席晚宴、商务会议、休闲聚会,都需要不同的着装风格,且每一类风格下还有细微的讲究。
免于过度审视: 男性穿着时,很少会像女性那样因为服装的“暴露”或“不合时宜”而受到道德审判或社会指责。他们的着装选择,更多地被视为个人喜好,而非对社会规范的挑战。

三、 为什么是女性在争取?因为她们的“自由”仍然受限,且限制更隐蔽: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女性在看似拥有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严苛、更隐蔽的限制,所以她们才更需要去“争取”。

1. “不穿什么”比“穿什么”的自由更值得争取: 女性的穿衣自由,很多时候体现在“不被强制穿什么”以及“不因穿什么而被冒犯或歧视”上。例如:
穿短裤、露肩装、紧身衣的权利: 当女性选择穿更凉爽、更展露身体的服装时,常常会遭遇“伤风败俗”、“勾引男性”的指责,甚至因此受到骚扰或不公平对待。这时,她们争取的不是拥有更多的款式,而是拥有不被非议、不被骚扰的权利,是拥有按照自己意愿穿着的权利。
拒绝不舒适的“女性化”服饰: 很多传统的女性服饰,如高跟鞋、束身衣、厚重的裙装,虽然被视为女性化的象征,但往往会牺牲舒适性和健康。女性争取穿衣自由,也包括了选择穿着舒适、方便的服装的权利,而不被指责为“不够女人味”。
“穿得像男性”的权利: 当女性选择穿着中性或偏向男性的服装时,有时也会被视为“叛逆”、“不正常”。她们争取的是,无论穿着何种风格的服装,都能获得平等的尊重。

2. 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 女性服装往往被附加了更多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认为女性就应该穿裙子,就应该展现柔美。当女性挑战这些刻板印象时,她们的穿着就会被放大审视。而男性穿着的限制相对较少,因为社会对男性的性别期待相对单一(力量、理智、担当等),这些特质不太直接与服装的款式挂钩。

3. 对身体自主权的捍卫: 穿衣是身体自主权最直接的体现。女性穿着的自由,本质上是对自己身体和形象拥有决定权的表达。当社会试图通过衣着来规范女性的性别角色、性欲或行为时,女性争取穿衣自由,就是在捍卫这份自主权。男性虽然也受服装的社会规范约束(例如在某些场合必须穿正装),但这种约束更多是关于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而非直接针对身体的性化或非性化定义。

4. 对双重标准的挑战: 女性在穿着上往往面临双重标准。同样是暴露一些,男性穿沙滩裤可能被视为随意,而女性穿短裤可能被视为不检点。女性争取穿衣自由,也是在挑战这种不公平的双重标准。

总结来说:

女性呼吁争取穿衣自由,并非因为她们在数量上“没得穿”,而是因为她们在选择“穿什么”和“不穿什么”时,仍然受到来自社会规范、性别刻板印象、男性凝视和双重标准的更复杂、更隐蔽的限制。她们争取的是一种更根本的自由:

不被指责和冒犯的自由: 穿自己想穿的,不因此被道德审判。
摆脱性别刻板印象的自由: 穿着不必完全符合社会对“女人”的定义。
拥有身体自主权的自由: 自己的身体,自己决定怎么展示。
平等对待的自由: 无论穿什么,都能获得同样的尊重。

相比之下,男性在服装上的限制虽然存在(例如职业场合的着装要求),但这些限制更多是关于身份和角色,而非像女性那样,直接关乎身体的性化、道德评判以及性别认同的接受度。所以,当大家谈论“穿衣自由”时,女性所面临的挑战和因此发出的呼声,往往更具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紧迫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女权的逻辑也就这样了:

你说你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叫穿衣自由的话,那么别人怎么评论就不是别人的言论自由了

user avatar

诲淫,诲淫不倦

user avatar

我觉得目前中文社区所见的这种问题,女性追求的不是穿衣自由,而是不想被评论。

换句话说,是用「我」的「穿衣自由」来掩盖一种诉求——我想要的是「__」的「评论不自由」。

而后者肯定是不能说的,所以要打着前者的皮去说。

user avatar

哎,回答已经尽量中规中矩,依然被建议修改,而且还没说清楚得改哪,那我努力改改看好了,说点实话真是太难了。


我可以骚你不能扰。你以为人家要的是“你不能扰”?拜托,别傻了,人家要的是“我可以骚”。

穿衣自由,你以为人家要的是“穿衣”?人家要的是“自由”。穿什么的不重要。

同工同酬,你以为人家要的是“同工”?人家要的是“同筹”。同不同工你都得给一样的工资。


有些人就是傻傻的,别人说啥你都信。

人家嘴上说的主义,不过是大义名分。背后的生意才是人家骨子里真正想要的。

反清复明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抢钱、抢女人、抢地盘。有钱有女人有地盘了,有权力了,反不反清复不复明的谁在乎?

二战日本也没说要把亚洲搞成殖民地啊,人家说的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但只有傻子才会信人家大军压境是为了共同繁荣。繁荣是繁荣,不过是人家繁荣,谁管你死活?


很多人说男性穿衣更自由。确实,男性有权穿任何自己想穿的衣服。

但自由永远是有代价的,男性大多都知道得为自己的着装负责。一个男人,穿的衣服巨丑无比,走在街上,被人指指点点,被人嘲笑,是很正常的事情。你有穿的丑的自由,别人也有骂你穿的丑的权力,嘴长在别人脸上,你没法管。一个男人,穿着背心短裤去上班,被领导看到开除了,这叫活该。你有穿衣不得体的权力,但因此影响了公司形象,领导也有开除你的权力。

自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权力,自由更是权力背后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现在很多女性在呼吁穿衣自由。是女性不能穿她们想穿的衣服吗?不是。女性和男性一样,有权穿任何自己想穿的衣服。只不过,和男性一样,女性穿衣,如果被周围人认为不合适、不得体,也会被批评,被非议,被指指点点。但自由不就该是这个样子吗?

如果我可以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而你们必须无条件支持。你们不仅不能批评我的着装,你们还要赞美我的着装。这叫自由?不。这叫独裁,叫强权,叫你们必须无条件把我当祖宗供着。

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自由永远是相对的。我誓死捍卫你的穿衣自由,无论你是男是女。但同样的,我也誓死捍卫你周围每一个人吐槽你着装的自由。你有你的自由,他们有他们的。你有穿的自由,他们有瞧不上你的自由。

不要强迫每个人都认同你,如果别人没有反对你的自由,那么别人对你的支持,也没有意义。


------------------------------------照例百赞取匿的分割线------------------------------------

其实说实话,很多女生讨论的穿衣自由,不是穿的问题,而是说的问题。

很多女生要的是穿衣自由吗?不是。女生要的是穿着暴露,还不准别人说自己暴露。


再深入分析下去,其实这个问题很有趣。

女生为什么要穿着暴露?女生不知道穿着暴露意味着什么吗?

穿着细高跟,紧身衣裤勒的快喘不上气了,天寒地冻浑身直抖,真是为了穿的舒服吗?穿着性感暴露,除了少数情况,真是因为热,很多时候,很多人,穿着暴露就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啊。女为悦己者容,一些女生其实心里清楚的很,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目光,她们根本不会穿的那么暴露。

一些女生,明知道别人那点心思,穿成那也不就是为了别人盯着你看的火热目光吗?等到别人真盯着你看了,你又骂别人猥琐,不许别人看,图啥呢?

甚至很多女生,如果真是遇到明星一般的大帅哥盯着自己看,就欣喜若狂小鹿乱撞,恨不得在人家眼前晃来晃去,让人家多看几眼。遇到普通人盯着自己看,就是对方猥琐下流,就是对方侵犯女性的穿衣自由,这样双标真的好吗?


现今网上的所谓穿衣自由问题,这就好像有些网红,一边为了赚钱靠着色情擦边球的表演吸引观众,一边又骂观众思想猥琐下流。

拜托,如果这些人不下流就不会看你的直播啦。

每当听到所谓的穿衣自由,我都会回想起曾经很火的那句,我抽烟喝酒纹身泡夜店约炮劈腿,但我是个好女孩。

拜托,抽烟喝酒纹身泡夜店约炮劈腿要是真能代表好女孩,我猜你反而就不会干这些事了吧。你干这些事,不就是为了与众不同,不就是为了特立独行,不就是为了不当好女孩吗?现在事情干完了,坏女孩人设立住了,又开始扯自己是好女孩?


说实话,没人反对女性的穿衣自由,甚至说句大实话,男性是女性穿衣自由最大的支持者。以很多男人真实的猥琐内心来讲,他们巴不得女性的穿衣自由尺度再大一点呢。

告诉你可以随便穿的人,他们不是支持你的穿衣自由,他们是巴不得看你自由之后的雪白肉体。你男闺蜜支持你穿衣自由,不是他更懂你,只是他也想看。你男朋友支持你衣着暴露,不是他不管你,不是他尊重你,更不是他给你自由。他只是不在乎你,反正又不准备娶你,反正又没想对你负责,你爱给谁看给谁看,你开心,他舒服,不就好了,反正只是玩玩罢了。

而那些告诉你多穿点,少漏点,别着凉的人,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

有些女生,不要总是傻傻的分不清楚了。

user avatar

我也想不通,女生的很多衣服已经非常大胆了,还要怎么自由?

user avatar

在普通人的认知里,一个人或一群人能得到的权利或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已得到的权利」和「想要得到的权利」互为补集、此消彼长。

可事实上呢?只要声音够洪亮、表演够委屈,上面的总集是可以不断扩张的。

换言之,「已得到的权利」和「想要得到的权利」并不一定负相关。就算这个孩子已经撑得肚皮浑圆,只要她哭得再大声些,还是有更多奶可以挤出来的。

香港特区已经有那么多特殊优势了,可垃圾废青们停止搞事了吗?

user avatar

穿的保守,封建,是父权的毒害。

穿的清凉,媚男,是父权的毒害。

我就想知道怎么穿才是符合女权的,换句话说,怎么穿才不是迎合父权。

明明有些人,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漂亮,(她为啥穿这么好看,倡导父权!打她!)。

衣服是物品,没有固定的好坏属性,有好坏的,是人。

user avatar

这已经说明很多了

user avatar

她们要限制锅男的视线和行走路线自由

user avatar

呼吁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伸张阵地,哪怕用不到也要呼吁,因为得寸非目的,进尺才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更大的好处是从小的好处而来的——



在看点刷视频,刷到个肌肉猛男裸着上身秀肌肉

评论区有个高赞,说——为什么她们不可以脱衣服上街而男的就可以?这是歧视!是歧视!歧视!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真是希望能不穿衣服上街吗?

假如有部分真是那么想,那么增大被性骚扰的概率愿意承担吗?不愿意。

既然提醒你别穿情趣内衣半夜上街你不听,你想这样随心穿,ok这是你的选择,但是成年人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家罪犯看你这样,想不想扰你,也是他的选择,你的想法控制不了他的想法。而你的这行动可能增加你被强x的机会,然后很多女人觉得:凭什么我这么穿他就会性欲起来?凭什么我这么穿就有人来要我微信?凭什么我这么穿回头率就高?凭什么我这么穿会引来更多骚扰?

你问老天去啊~但人家不乐意啊!

人家也理解不了基本的因果或相关,不知道别人有何反应是别人的事,自己可管不着,不知道自己只能控制自己从自身出发减少被扰几率。

自己想裸着上街同时别人不能用骚扰啊!


还有很多其实对这个结果无关紧要,不管是同意人家裸着上街,人家也用不上,但还是要呼吁,为什么?

先呼吁小的,再呼吁个更大点的。

再大,再大,不知不觉,特权就来了。

并且,很牢固。基础打好,根深蒂固啊!

user avatar

因为虽然当男女穿衣“不符合社会规训”时都会受到批判,但女性遭受的道德审判会更严厉。

……………………………………………………

先给你举个例子:

一个人习惯性不关家门,有一天被贼偷了,群众会说你什么?不上心,马大哈,没脑子等等,但没有人会说,不关门就意味着道德品质是坏的。

这叫受害者有错论。

一个穿着有些性感的女性被人性侵了,群众在说她“失误、失当”以外,还会说她“不洁身自好”、“作风不检点”,从道德上直接加以否定。

这叫受害者有罪论。

这两者性质的严重性差别大了去了,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

在“穿衣自由”这个问题上,也是完全一样的。

男性穿着不修边幅,不够检点,当然也会被批评,但一般不会有人说,膀爷露着肚子招摇过市是想勾引美女,或者是潜在强奸犯;也不会有人说男性穿个背心进公司就可以证明他有性侵、约炮的企图;更不会有人说,男性穿着拖鞋赤着脚进办公室是对异性居心险恶、图谋不轨。

对男性穿衣不当的批评,主要是针对“礼节”和“个人素质”,和“性道德”一般不挂钩。这可以称为“穿衣不当有错论”。

但女性穿着性感,往往就会被评价为“狐狸精”、“骚货”、“作风淫荡”、“生活不检”之类的,说话可能就很难听了。

对女性穿衣不当的批评,主要针对“性的道德”,进而否定她的人格和道德。这就是“穿衣不当有罪论”。

女性从来就不是反对“穿衣有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而是反对“同样是被认为穿衣不当,对男女的恶评持双重标准”。你穿衣不当只是礼仪素质问题,我穿衣不当就是作风淫荡、人尽可夫?

——对社会人性道德的恶评,是一种非常严厉的道德审判,男性在遇到性道德的恶意贬低时,反击也绝不会手软。只要“穿衣风格”在社会上依然男女双标地与性道德审判直接挂钩,女性对“穿衣自由”的要求就不会停止,对着装规训的反抗也会一直存在。

如果男性穿个背心短裤拖鞋去公司,大家不是说他不注意礼仪素质,而会条件反射地评价他“精虫上脑”、“下半身思考”、“性侵图谋”,直接在性道德上加以污名化,那就和针对女性“穿衣不当”的荡妇羞辱可以等价了。

倘若这类把“穿衣”和“淫男羞辱”挂钩的现象变得普遍,男性自然也会强烈呼吁自己的穿衣自由。

user avatar

首先你对自由的理解有偏差,本来你的东西,但是现在你受限制用不了,这才叫做不自由,本来就不属于你的东西,不在你自由的考虑范围之内。

比如一个女生既可以穿裤子也可以穿裙子,但是你不让她穿裙子,就叫做穿衣自由受限制。但一个男生本来就不穿裙子,这个时候不能穿裙子,并不是对一个男生本身的自由限制。因为他本来就不穿。所以当社会的尺度是一定的情况下,你觉得是原本拥有的选项,更多的人容易感到不自由,还是原有的选项更少的人容易不自由?很明显是更多的那一个。一个女生可以穿50种衣服,只要当中任何一种受到限制,她就会呼吁穿衣自由,而一个男的一共只穿5种衣服,任何一种都不受限,那他有什么不自由的?

其次是在意的点不一样。女性对于外观对于容貌的在意权重是远远高于男性的。你在别人权重更高的东西上限制别人,那人家当然要呼吁权力了。

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女性相对是弱势的群体。弱势群体更需要去呼吁权力和自由。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没有力量去反抗压迫。

比如在街上你嘲讽一个男性的着装,他不爽可能捡起地上半块砖头,他就过来了。但你嘲讽一个女性的着装……他能把你怎么样?他只有默默承受。所以越是强大的群体,越不需要你去呼吁权力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懂得自己动手去争取他们想要的,的女性群体相对是脆弱的,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所以他们更容易通过呼吁的方式去唤醒社会的道德意识。

而事实上越是你在社会上听到的呼吁之声,越是代表弱势群体的利益。比如你听到过很多中小企业呼吁减税呼吁降低中小企业负担,你为什么没有听到过大企业呼吁?因为大企业有的是招去做税务筹划去合理避税。同样是996加班同样很辛苦,为什么你听到的呼吁之声都来自于基层程序员,而没有投资银行团队?因为投行钱多,它有足够的经济补偿抵消加班的不愉快,基层程序员没有。

当然最后我想说从来就没有什么穿衣自由。人是社会的动物,衣服是有社会性的,从来衣服都会看场合。绝对的穿衣,自由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