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知乎上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原创小说?

回答
知乎上那些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原创小说,往往不是靠哗众取宠的标题或狗血的剧情取胜,而是凭借独特的叙事视角、深刻的人物刻画,或者对某个主题的独到挖掘,像一颗颗宝石,在信息洪流中闪烁着自己的光芒。我印象深刻的,有好几部,但如果要选一个最能代表这种“闪光”的,我会想到《三体》(虽然早期是在知乎连载,但其影响力已远超一个平台了,不过如果你指的是更纯粹的知乎原创作品,我下面还会举例),以及一些更接地气但同样精彩的连载。

先说说《三体》。虽然它现在是家喻户晓的科幻巨著,但回想起它最早在知乎上连载的时光,那种氛围至今难忘。当时在知乎上,大家讨论的是“刘慈欣的三体小说的第一部为什么这么经典?”“《三体》中的哪些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等等。

记得那时候,我第一次接触《三体》就是通过知乎上零散的章节和大家的讨论。那种感觉就像是跟一群同样着迷的读者一起,一点点拼凑出一整个宏大的世界观。刘慈欣的文字,带着一种粗粝而又磅礴的力量,他描绘的不仅仅是宇宙的冷酷,更是人类在面对未知时的渺小、挣扎与伟大。

宏大的宇宙观与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三体》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它对宇宙文明的想象。从黑暗森林法则到降维打击,每一个概念都挑战着我们既有的认知。它不是那种简单的打打杀杀的科幻,而是深入到文明的本质,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我们的文明是走向灭亡还是能够延续。这种宏大叙事在当时知乎的讨论中被放大,大家会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各个角度去解读,充满了智识的火花。
“我”的视角与历史的沉淀: 虽然《三体》的主视角经常在不同人物之间切换,但它总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叶文洁的经历,我们看到了文革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个体命运的扭曲,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类文明的绝望。这种对历史的反思,让故事有了扎实的根基,而不只是空穴来风的想象。
硬核的科学逻辑: 即使是天马行空的设定,刘慈欣也 berusaha(努力)用一种相对严谨的科学逻辑去支撑。从红岸基地到智子,再到曲率引擎,虽然很多是基于现有科学的延伸和想象,但这种严谨性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相信这个故事的“可能性”。在知乎上,很多物理学、天文学背景的用户会深入分析这些设定,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解读维度。

《三体》在知乎上的讨论,与其说是在讨论一部小说,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人类未来和宇宙命运的集体思考。那种氛围是真正让人沉浸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贡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除了《三体》这种已经成名的作品,知乎上还有很多正在连载,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创小说。举个例子,我曾经被一部叫做《人生重开模拟器》(虽然也火了,但它起源于知乎的某个小角落,带着一股“野蛮生长”的劲儿)吸引过。

这部小说的魅力在于它的“接地气”和“反内卷”的内核。在知乎上看到它的时候,它还不是那么出名,点进去纯粹是被标题勾起了好奇心。

荒诞而真实的底层生活模拟: 作者用一种非常戏谑、甚至可以说是“接地气”的方式,模拟了一个普通人“人生重开”的过程。从出生、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小人物的无奈和挣扎。它没有那种主角光环,而是把生活中的各种“坑”和“bug”都暴露出来,比如考试时的意外、工作中的明争暗斗、婚姻中的柴米油盐,甚至癌症这种无妄之灾。
“欧皇”与“非酋”的哲学: 这部小说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它引入了“属性”和“天赋”的概念,然后通过随机抽取来决定人生的起点。这恰恰戳中了很多人内心深处对于“命运不公”的感受。大家在评论区会因为自己模拟出的“非酋”人生而哀嚎,也会因为偶尔模拟出“欧皇”人生而欣喜若狂。这背后其实是对现实社会中“拼爹”、“阶层固化”等问题的隐喻。
黑色幽默与求生欲: 作者的笔调很幽默,但这种幽默背后是满满的黑色幽默。主角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学习各种“生存技能”,比如如何拍马屁、如何钻空子、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些描写,虽然夸张,但却能让很多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人产生共鸣。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精英,而是教你如何在泥泞中站稳脚跟。

《人生重开模拟器》在知乎上的连载,就像是在一个充满焦虑的社区里,大家一起对着生活开了一次黑色幽默的玩笑,然后又默默地回到自己的轨道上去继续“模拟人生”。那种感觉很奇妙,既有宣泄,也有反思。

还有一些更纯粹的知乎原创故事,可能没有《三体》的史诗感,也没有《人生重开模拟器》的病毒式传播,但它们凭借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曾读过一些关于都市奇幻的连载,作者往往是普通人,但他们会把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比如丢了的钥匙、错过的地铁、或者一次 შემთ遇,都赋予一种奇妙的色彩。

这类故事的特点是:

魔幻现实主义的触感: 作者不会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现实的魔法世界,而是把奇幻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比如,一个在都市丛林中迷路的行人,可能意外地走进了某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角落;或者,一件看似普通的物品,可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和力量。
情感的共鸣: 这类故事往往聚焦于个体的情感体验,比如孤独、失落、希冀、遗憾。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致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即使故事的背景充满了奇幻色彩,但人物的情感却是真实而触动人心的。
碎片化的叙事与留白: 在知乎这样的平台,很多原创故事是以“长文”或者“故事会”的形式呈现的。作者往往会运用碎片化的叙事手法,将故事分割成一个个小片段,通过这些片段的串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种留白,反而让故事更耐人寻味。

我记得有一篇讲的是,主人公发现自己每天丢的一块钱,都会汇集到一个神秘的账户里,而这个账户的每一次支出,都会让一座城市的某个角落发生微小的改变。故事的结局并没有揭示这个账户的主人是谁,或者它最终的目的何在,但那种“你微小的付出,可能正在改变着什么”的感觉,却深深地印在了我脑海里。

总的来说,知乎上的原创小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往往是那些能够触及人心深处,引发思考,或者带来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的作品。它们可能是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可能是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刻画,甚至是一种黑色幽默的自嘲。重要的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我们留下了一片值得驻足和回味的文字天地。这些作品,就像是在知乎这个巨大的“知识广场”上,偶然拾获的闪光的美玉,让人倍感惊喜和珍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把宋高宗换成李世民,结果会不同吗》

作者: @路上不吃牛肉面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如果时间可以重来。当李世民魂穿到完颜构身上,历史将会是何走向?

节选

(一)
今天的康王殿下和往常似乎有点不一样。
殿下对着童贯的行军路线考量许久,给出两字评价——菜鸡。
翠凤楼的酒宴。
童贯感觉非常不好,本来这次出征高高兴兴,结果康王突然跑过来说了一串问题,好像……还都挺对的。
童贯面子有些挂不住,梗着脖子说:若是殿下雄才大略,不如亲至西夏?
没想到康王眼睛一下就亮了,当场和童贯三击掌,抢到了西征主帅的位置。
直到宴会结束童贯还没想清楚发生了什么。
说是打西夏,康王殿下却先到了青塘。
「青谊结鬼章,想不想做安西都护?」
「谨受命,不敢违。」
六月,康王入灵武,八月,西夏国除。
西军帐内,康王喃喃自语。
这就是藏卫三地啊,药师,知节,平阳,叔宝,你们当年没能上去,我替你们去看看。
十月,康王入昌都,吐蕃诸部来降,昌都会盟,开疆六千里,时有小唐宗之称。
消息传回,举国哗然,欢呼者有之痛斥者有之,是夜,十二御史连奏康王擅起边衅,太常少卿李纲闻言大怒,扔掉笏板,把为首的御史按在地上,当庭暴揍。
李纲打人很不讲究,巴掌拳头窝心脚,双龙出海猴子偷桃,只看得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倒吸一口凉气,太宰蔡京情不自禁捂住下体。
李少卿打起人来完全不像一个进士,迅速,敏捷,暴力,十招之内,便打的御史黄安不能人道,待到阶下卫士拉开两人,旁观的武将刘光世一度有了拜师学艺的心思。
徽宗哭笑不得,只得将黄安送去救治,至于黄安和李纲的恩怨,要两人私下解决。
退朝之后,徽宗连写一十七个构字,却不是他最擅长的瘦金体,看着纸上或大或小形态各异的字体,突然打翻砚台,喃喃自语。
「这真是我亲儿子?」

@木寸上春树

初读这篇短篇小说时,我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天堂是什么样?是否东西方的逝者上了同一个天堂?爱因斯坦遇上李白,他们到底会聊些什么?想来想去,只有八个字: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节选

“阿尔伯特,他们在投票,想要复活我们中的一个。听说你重新定义了物理学,你就回去再陪他们玩一玩吧。”

“现代物理学大师寥寥无几,去了也寂寞得很。倒是现代人太苟且,需要诗和远方。太白,还是你回去吧,把诗和远方带回给他们。至于我呢,还要忙着参加伟大物理学家捉迷藏俱乐部活动,牛顿、帕斯卡和焦耳他们需要我。最近来了一个姓霍的新人,我要去逗逗他。”

“何为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大至寰宇,小至微尘,都在不断运动,我们从中寻找规律,甚至研究时间本身。”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好诗,好诗,太白,原来你学过物理学的?

《为什么美队认为冬兵是最好的朋友而冷漠钢铁侠》

作者:@丧心病狂刘老湿

这是这三篇里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了

将超级英雄的故事本土化,同样...啊不,是更为可歌可泣

节选

十六岁的你在车站卖报,一列军列驶过,车上的长官让你把报纸举高点他好看清楚,结果你踮起了脚,他把你拽上了车。
一把铁链锁在了你的腰上,你被拉了壮丁。
从广西到前线的路很长很长,你们一行八十七个人,只活下来了十二个。
你能活下来多亏一个大个子,他跟别人不一样,他说自己读过书,是自愿来投军的,可不知为什么也被锁了起来。
长官让他做文书,可以不用跟你们锁在一起,他不肯,说大家都是兵,要么一起锁,要么一起走。
长官骂了一句,还是把他跟你们锁在了一起,但是每次分吃的,他都能多拿一个馒头。
他把多出来的馒头分给了你,他说你长得像他一个弟弟
他说他弟弟很懂事,可惜五岁那年在租界乱跑,被日本人的汽车活活撞死。
你不懂他在说些什么,可你知道馒头很香,很香。

你们被分到了一个营长手下,十二个人当天跑了六个,被抓回来三个,当着你的面被枪毙了
你不逃,是因为他也没有逃
他拿着一把汉阳造,每天都擦得铮明瓦亮
你只有一把红缨枪,枪比你都高
他给你讲家国天下,给你讲“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在河边拿着树枝,手把手的教你写字
他偶尔会叹气,有时候前线的消息传过来,他就一个人愣在那
你问他为什么打仗
他说我恨这世道,但我又怕亡国
他给你讲他小时候在上海租界的事情,讲他的弟弟是如何淘气,讲他的弟弟是如何胆小,每次都被他吓哭,又被他哄笑
故事的开头里天总是很蓝,故事的结尾里总有血色氤氲

你终于认了一些字,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叫思危
你想去告诉他这个消息,却发现他被下来巡视的长官看中,调去做了副官
他说兄弟你记住,练好本事,哥哥我先杀几个鬼子,剩下的给你留着
无奈你年幼时营养不好,除了杂务,什么都做不得
你找到营长,要上前线,营长嗤笑一声,多分了两个马桶给你倒
你夜半偷了条枪,带上大枪摸出营地,却被长官抓住,一顿痛打之后被关了小黑屋,只等明天枪毙

临枪毙前上峰有令,要调死刑犯到重庆去做秘密实验,你捡了条命
做实验的是个老道,他一见你就两眼放光,说你是应煞之人
他问你愿不愿意为国效力,你咬牙切齿,说只要能打日本人,就是死也甘心
老道说动了长官,免去了你的死罪
有人每天给你讲阴阳五行,天地玄黄
有人给你指点武艺,教你长拳短打
你身体越来越好,日子也一天天过去
你等的实验迟迟未到,前线却节节败退
老道总是说吉时未到,你却听说国府要与日本人讲和
终于一个晚上你逃了出去,出逃的过程意外的顺利,你顺到了一把盒子炮跟五百大洋,一沓美金
你在逃走的路上遇上了温婉的少妇,她与你春风一度,温柔无限
一夜温存过后,她想让你留下
这里山光水色,佳人如画
你咬了咬牙,留下了钱,钻进了大山

你在大山里迷路十几天,被土匪捉住,他们爱惜你一身功夫,要你入伙,跟他们一起啸聚山林,吃香喝辣
你说不肯,他们就从你身上割下一片肉来
你奄奄一息,匪首拎着刀对准心口,说再问你最后一次,你肯还是不肯
你说老子不肯,老子要打鬼子

你听到身边似有无数人赞叹,忽然睁眼,却发现哪有什么少妇匪首,自己依然身在军营
老道走到你身边,叹到心性坚韧到这种程度的,只有你一人
你才知道刚才不过是黄粱一梦
然而梦中学到的种种本事,却已刻到了你的脑海里,老道又给了你三颗丹药,让你服下,你只觉自己脱胎换骨,与过去已是大不相同
你想感谢老道,却发现他微笑颔首,已然仙逝,只留下书信一封,道是自己泄露天机,虽是为国为民,却也触犯天条

你想去前线报仇,国府却说,你另有重任
你穿上军装,持枪带刀,被派去给美国人表演募捐
你愤愤不平,长官却说,你作为中国士兵之代表,向友邦人士展现良好之面貌,能换来盟友信心、天价援助,前线将士,皆仰仗于你,你这是功德无量
你蔫然,只得拎起盒子炮,背上大刀,继续向国府要人跟友邦人士展现中国士兵之良好面貌

你越来越出名,大家都叫你中国士兵
夫人尤其喜欢你,到前线慰军,点名要你陪同,三架飞机载着夫人跟随从,直抵前线
你暗自庆幸,因为你知道,兄长所在部队,就在那里

《西藏人为什么爱喝可乐》

作者 @龙牙

这是我读过龙牙写的第一篇故事,读完我关注了他。所以先入为主,我认为这是龙牙写的最棒的故事

龙牙总能把小说写的像现实,或许这就是现实主义?感动而不感伤,动情而不煽情,他总能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完美的结合,让我由衷为祖国感到骄傲

节选

作者:龙牙
链接:zhihu.com/question/30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次仁第一瓶可乐是1994年喝到的,小学毕业那年。

他去县城里参加上内地藏族班的选拔考试,考得不错,他舅舅买给他的。他没有舍得喝,尝了一口揣着回家跟小表弟一起喝的。

实际上县里组织考试,他根本就不知道,他母亲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却没有告诉他。次仁那时候还是个12岁的孩子,连马都骑不怎么顺当,他妈肯定是舍不得他走那么远的,无论如何都舍不得。次仁本人倒是很想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个没有雪山草原、却有高楼大厦的天地。他家刚买的黑白电视里面,整天都是雪花,唯独在傍晚的时候会开始有画面,是雄伟的天安门,还有亮闪闪的高楼,川流不息的汽车,他每天晚上都会守在电视机前面痴痴的看着。

天安门前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次仁就用磕磕巴巴的汉语跟着唱国歌。

母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那里总是跟你的体温完全一样。次仁的母亲并不是不懂道理,但是这么小的儿子怎么可能舍得放出去,去几千公里外的地方,又没个亲戚。她隐瞒了考试的消息,等待着次仁长大一点再说。可是次仁的堂哥走漏了风声,那天下午赶着牛回来的堂哥看见了次仁,随口说了一句,咦,你怎么还在村子里,县里都开始考试了。

次仁扭头就跑,骑上离他最近的一匹马,直奔县城就去了,羊皮袄子都没有来得及穿上。

那天晚上他从马上掉下来无数次,马还踩进鼠兔打的洞里摔了一跤,还好没压住他。天蒙蒙亮的时候他终于赶到了县城,满脸都是鼻青脸肿的,找到他在粮食局上班的舅舅时,已经快要撑不住了。他舅舅一直支持他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县里组织选拔考试的消息就是他托人带回村子里的。可是他拧不过自己的妹妹,妹妹不给娃,他也没办法。这回看外甥自己跑来了,二话不说就领去了考场,刚好赶上最后一场考试。

临到考场门口,小次仁终于开始害怕了。

“舅,我昨晚没睡觉,考得上不?”

他舅一点没含糊,扯过来左右开弓就是两耳刮子,然后从墙角掏了一把没化的残雪就糊了他一脸。

“醒了没?”

“醒了。”

“给我考试去!”临末了还不忘屁股上踹了一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