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知乎上有哪些「何不食肉糜」的言论?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的海洋里,“何不食肉糜”式的观点并不少见,它们往往在用户群体中引发争议,甚至被戏称为“精英病”的体现。这些言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往往出自经济条件优渥、生活阅历相对单一的用户之口,对普通人的困境缺乏切身体会,提出的解决方案显得脱离实际,甚至带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要细数知乎上那些“何不食肉糜”的言论,我能想到几个经典的场景和问题类别:

1. 关于就业与职业选择:

“为什么不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不体面的工作”在很多人眼中是低薪、辛苦、没有发展前途的,比如流水线工人、快递员、服务员。当提问者看到有人抱怨找不到工作或者收入低时,脱口而出的“你为什么不考公?你为什么不去大厂?你为什么不提升自己学一门技术?”就很容易触及“何不食肉糜”的点。
举例场景: 某个问题是“月薪3000元在某二线城市生活压力巨大,如何改善?”,底下就会有“你为什么不提升技能去考那些年薪20万以上的证?为什么不去一线城市发展?现在互联网那么发达,学个编程不就好了?”。
为什么是“何不食肉糜”:
技能门槛与成本: 学习一项高薪技能(如编程)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对于一个经济拮据的人来说,可能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报班学习或者有充足时间去钻研了。
机会成本: 在学习提升期间,这个人需要维持生计,只能从事低薪工作。如果他有能力,早就去做了。
地域限制与现实: 很多工作机会集中在一线城市,而很多人因为家庭原因、户籍限制或者高昂的生活成本无法轻易迁徙。
信息差: 提问者可能认为“大厂”、“高薪工作”是触手可及的,但实际上这些岗位竞争激烈,且对学历、经验、能力有极高要求。

“为什么不创业?” 这个更甚。创业的风险众所周知,需要启动资金、人脉、经验和运气。当有人说自己失业了,或者公司效益不好,有人会说“你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举例场景: “工厂倒闭了,我失业了,才40岁,怎么办?” 回答:“你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经验开个小作坊呢?或者做点网络销售,现在淘宝京东很方便。”
为什么是“何不食肉糜”:
资金黑洞: 创业最直接的就是资金问题。小作坊需要设备、场地、原材料;网络销售需要货源、平台费用、推广费。这些都需要钱。
风险意识缺失: 创业失败率很高,对于一个没有积蓄、生活压力大的人来说,一次失败可能意味着倾家荡产。
能力与资源局限: 并非所有人都有管理、营销、财务等方面的能力和资源。

2. 关于消费与生活品质:

“为什么不用更方便高效的方式?” 常常出现在生活技巧、效率提升类的问题中。
举例场景: “每天挤地铁上班好累,我该怎么办?” 回答:“你为什么不买辆车?或者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住?”
为什么是“何不食肉糜”:
购车成本: 买车不仅仅是车价,还有购置税、保险、停车费、油费、保养费等,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租房成本: 离公司近的房子租金往往更高,同样需要承担经济压力。

“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产品/服务?”
举例场景: “我在用XX牌子的电器,经常出故障,很烦恼。” 回答:“你为什么不换个XX牌子的呢?那个牌子质量特别好,虽然贵点,但用起来放心。”
为什么是“何不食肉糜”:
价格敏感度: 对于预算有限的人来说,差价几十块甚至几百块都可能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他们可能无法承受“贵点”的价格。

3. 关于教育与子女培养:

“为什么不送孩子去XX国际学校/学XX特长班?”
举例场景: 某个问题是“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如何帮助孩子提高?” 回答:“你为什么不早点培养孩子的外语能力?现在有很多在线外教课,价格也不算太贵。”
为什么是“何不食肉糜”:
学费高昂: 国际学校、高品质的特长班(如小提琴、艺术体操)学费通常非常昂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
时间和精力: 陪孩子上这些课程也需要家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对需要上班维持生计的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压力。

4. 关于健康与生活习惯:

“为什么不吃有机食品/保健品?”
举例场景: “总感觉身体虚弱,容易疲劳。” 回答:“你为什么不试试XX牌子的有机蔬菜?还有,每天吃点XX保健品,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为什么是“何不食肉糜”:
价格差异: 有机食品和普通食品在价格上往往存在显著差距,保健品更是如此。
信息辨别能力: 普通人可能缺乏辨别保健品效果的能力,容易被营销话术误导。

总结一下“何不食肉糜”言论的几个特点:

脱离现实基数: 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基于对当前经济环境、个人能力、社会资源分配的不了解。
忽视成本与机会成本: 忽略了实现这些解决方案所需要的金钱、时间、精力成本,以及做出这些选择所牺牲的别的事情。
信息不对称: 提问者可能处于信息劣势或者困境之中,而回答者则基于自己的信息优势,给出了“看起来很美好”的建议。
潜在的优越感或说教感: 有时会伴随着一种“我比你懂得多”、“你应该这样”的语气,让听者感到不适。
将个体问题简单化: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困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的一句“何不...”忽视了这些复杂性。

在知乎上,辨别这类言论的关键在于看它是否考虑到了“困难者”的实际情况。一个好的回答,应该是在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提供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建议,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抛出解决方案,然后事不关己地评论。当然,知乎上也有很多充满善意和智慧的回答,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这些“何不食肉糜”的例子,确实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活跃用户的最大特征不是有钱,而是学历亮眼、学习能力强除了名校的校园论坛之外,知乎是中国大陆最容易看到清华北大哈佛耶鲁在读生及毕业生言论的网站。

知乎真正最严重的“何不食肉糜”的言论根本就不是体现在经济领域,而是集中在天赋(或者说学习能力)领域,下面小举几例:

一、若有人问法学专业就业好不好,很可能就有人写类似于这样的回答:“我从美国某校念完JD回国,年薪XX万,还不错。”

二、若有人问金融专业就业好不好,很多回答是:“我从北大(或清华)毕业,供职于某证券公司投行部。。。”

三、若有人问司法考试难不难,会有人回答:“本人计算机专业出身,零基础半年通过司法考试。”

四、若有人问自学计算机难不难,会有人回答:“学纯数学才需要智商,学计算机门槛不高。”

五、若有中学毕业的二十多岁的人问该自学些什么,会有人推荐很多比较难的资料,也不问问提问者当年没考上大学是因为家贫还是成绩确实不好。

六、如果有人问考研,会有人说考清北的本科才要点智商,考清北的研究生是不需要智商的

七、若有人问搞学术天赋重要么,会有高考榜眼出来回答说不重要。

。。。。。。。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知乎活跃用户的第一特征不是有钱, 而是学历亮眼、学习能力强。在知乎,感慨赚钱难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提学东西难。在知乎,“平均智商”是指你能够高考考上前五名的大学或者零基础半年搞定司考。。。。。。

在知乎,谈“天资平平”类似于参加国家级财富论坛的企业家说自己“身家不多”zhihu.com/question/3823

————————————————————————

说句开玩笑的话,知乎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客观上羞辱了那些高中已经比较努力但还是考不进牛校的人,羞辱了明明是法学科班出身但不能迅速过司考的人,羞辱了明明大学已经毕业但还不能看懂英文报纸的人。。。。学习能力不强悍的人,建议你少上知乎,因为你在知乎连“我天资平平”五个字都不够格说。

最后建议利用知乎搞人生规划(如高考后问哪个专业好就业、如问XX行业好不好混之类的)的人确保回答者与你是一个天赋水准的,不要轻率听取天资比自己高很多的人的建议(除非那个人信息很全而且答题时已经考虑到了你天资不如他)。

user avatar

我都想变性嫁给知乎er了。。。

user avatar

「为什么他/她们不去主动争取,来改变自己的现状呢?多奋斗,少抱怨,不要只等着别人的施舍。」





漫画原作者:TOBY MORRIS 译者不详

转自网络,侵删。

The Pencilsword: On a plate
user avatar

推荐平价适合学生的双肩包,一千多

推荐平价适合学生的T恤,五百多

推荐平价适合学生的鞋,五百多…刀

推荐平价适合学生的表,五…万多

推荐刚毕业穿的西装,你去定制zegna吧

老婆月入三千花一千买鞋怎么办?分!打住,等你老婆睡着了翻翻她手机,看她是不是上知乎…

我不是说买得起这个买不起那个,你好意思跟学生推荐这种吗,学生啊!

user avatar

"留学生们能留学不是靠爹妈砸钱而是靠自己努力,所以你咋不努力留个学呢?”。我的天大家都留过学你唬谁呢。

我都怀疑上知乎的中产阶级青少年们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没过过穷日子难道还连一个穷人都没见过吗?一个学生如果爹妈一分钱不出,他/她能读美高的几率是0,能读美本的几率无限接近0,本科毕业不工作个一两年直接就能留学读master的几率也就是比0高一些些,也就读phD 还有比较有可能性了。当然了如果你有陶教授的天分那当我没说,你已经和钱和努力都没有什么关系了,您是中了投胎智商乐透。

你知道一张飞美国的机票外加飞香港考两三次SAT就顶得上很多中国家庭一两年的开支了么。你托福考了5次终于过90了你爹就要奖励你一个陆毅微蹲speedy,别人家的孩子想上个新东方还得兼职好几个月呢。你说你纯靠自己的努力?

你能留学能顺利毕业,是因为你努力了而且很努力,这没错,留过学的都知道留学也不是干坐着就能留的。但你至少也睁睁眼看看这个国家还有很多再怎么努力也没机会的人啊。

user avatar

U CAN U UP, NO CAN NO BB!

我一直好奇这句话算不算“何不食肉糜”?

结果就是我们不适合评论很多事情, 最好方式就是讲故事

所以,知乎的风格是这样的:

谢邀,我大姨妈的二舅姥爷的侄儿隔壁家的大儿子的孙子媳妇外甥的小舅子在NBA 踢足球,可牛逼了

这是一个精彩的社区

user avatar

很多富二代喜欢在知乎上回答“30岁前靠自己赚到100万是什么感受?”或者“月入10万难吗?”这类问题,还都写得像模像样有鼻子有眼,推崇者众。

当然艺术总是经过加工的,

比如他吃晚饭时对他爹说:”把鼻,给我一千万啦!”,写到文章里就变成了“我拉到了一笔风投。”

他爹一高兴说:“乖儿子,老爸叫上个哥几个一起支持你创业!”,写到文章里就变成了“我得到了几位老板的认可。”

都是套路了……

user avatar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努力不上进。你造富人富二代多努力多累吗?

中西部农村孩子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了高分,是因为不努力。你造我们每年交十万八万赞助费请三个家教多努力多累吗?

穷人之所以出不了国留不起学,是因为不够努力。你造出国留学现在多容易吗?才能花几个钱?打打工随便凑凑不就有了吗?穷人出国留学也很容易的好吧?

他们之所以这么穷,就是因为生的多。没素质没文化才会这么穷。

既然这么穷逼,为什么不去借钱创业呢?随便奋斗个三五年不就不穷了吗?

买东西要么不买,要么买最好的。你省两个月不就能买条好裤子了吗?省半年不就能买好西服好皮鞋了吗?省十八年不就可以买宝马了吗?省500年不就可以在北京二环买房了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