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曝光,少宣传,就没了。
很不幸,这个回答很有可能是“几乎没有”。
现在衡量贫富差距最权衡的指标还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基尼系数,衡量的是在不考虑税收和社会福利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市场导致的贫富分化的程度;另一种是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衡量的是社会在再分配之后的贫富分化程度。这两个系数的差值,就是一个国家在减少贫富差距这一方面取得的成效。市场基尼系数和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之间的差距越大,说明整个财政体系更能够通过劫富济贫的再分配政策减少市场造成的收入不平等。
根据“标准国际收入不平等数据库”(Standardized World Income Inequality Database,目前为数不多的一个能够提供跨国多年基尼系数比较的数据库)的数据,中国在2019年市场基尼系数为42.3,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42.1,两者差值为0.2,可以忽略不计。换句话说,整个财政体系造成的效果是维持,而非减少,市场造成的收入不均。与之对比,OECD国家,无论是收入较高的美国加拿大,还是收入相对低一些的波兰、保加利亚等等,市场基尼系数大多与中国类似,但是经历再分配之后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会比市场基尼系数低至少10个百分点(国际对比见下图)。
仔细看一下中国目前的财税体系,你可以发现这几乎是一个总体上累退的,或者说是劫贫济富的系统。首先,中国没有财产税遗产税。持有房产、继承遗产这种在欧美国家会让old money掉一层皮的事情,在中国是0成本。其次,从收入所得税来看,虽然中国有一个相对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最高能够到45%(接近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个税只适用于劳动所得。而对于非劳动收益,比如股息、利息、房租等等,税率一律是20%,放在国际上相比很低了(欧美国家的个税是不区分资本利得与劳动所得的)。最后,中国的税收结构里,对消费征收的间接税占了大头,考虑到收入越高的家庭消费占总收入的比例越低,消费税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劫贫济富的累退税收。所以,总体来看,目前的财税体制不利于(没有能力逃税的)高收入工薪阶层、不利于收入较低的普通家庭,却对依靠巨额财富不劳而获的资本与土地所有者十分友善。
当然,以上只是在税收这一狭义的范围内讨论财政,要是再把不属于税收的土地财政考再虑进来那么情况就更恼人了。土地财政本质上是用新进城新买房的新兴中产的巨额的购房款投资基建,实现住房的普遍增值。吃亏的是没有房产的新兴中产,而最受益的是房屋持有者——用无房人的钱推动地主的家产增值,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减少贫富差距。如果再广泛一点,超越财政这个范畴,考虑到日益产业化的教育,考虑到严重偏向资方的劳动力市场规则,考虑到户籍制度下不均等的公民权……我们很难说在现在的中国能够看到有什么制度化成体系的减少贫富差距的政策。
看评论区之后想补充一点。
可以看到,对于中国贫富差距之大,再分配政策之无力,基本上大家都有共识。不过有些人对这个问题持一个彻底悲观的态度,比如认为不管怎么征税最后落到的都是落到中产头上,认为除了天下大乱之外没有任何方式改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这也过于极端了。的确,自从上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崛起之后,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市场上的劳资关系还是财税政策都在向着有利于富人资本家不利于穷人劳动者的方向走,但是从上面的图里可以看到,还是有不少国家仍然有比中国有效地多的再分配体系(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远低于市场基尼系数),最终实现的也是更加平等的社会。
对于福利制度已经相当完善,税收制度更加公平更加严谨的欧美国家来说,有些巨头富豪逃税的确是他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因为“全世界都有税收漏洞,全世界富豪都能逃税”而放弃对一个更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期待,和考59分的学渣看到考了95分的学霸慨叹一声“世界上没人能把卷子全做对”而放弃学习一样荒谬。中国现在再分配机制虚弱,并不是因为中国已经做到了人类目前所有再分配制度尝试的极限。道路很明确地摆在那里——开征房产税遗产税以财产税替代土地财政;完善税法和收入申报制度封堵税收漏洞;提高资本收益税率使其不低于劳动所得税率。这三条做到其中任何一条,都能让财政在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上有巨大的改善,而且这三条也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国际上过去几十年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借鉴。总之,再分配就目前来说最大的困难绝不在于技术、经济或者法律,它主要是一个政治议题。正如总理所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而再分配,就是最触动利益的一项事业。
说实话,真正减少贫富差距真的很难。但是依然可以有一个参考,即美帝(及其喉舌)说中国不皿煮不兹有的,或者违反经济规律、造成浪费、无法持续的政策,一般都是有利于减小贫富差距的。
我觉得吧。。。大家最好还是先找到自己的屁股在哪里。
月薪5K,无房无车,租鸡青一的各位朋友。。。
你们在中国属于富人,不是穷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