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杭州一小区因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而停用丰巢?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发生在杭州一个小区,因为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居民们集体不干了,把丰巢给“劝退”了。我觉得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因为它触及了不少咱们老百姓在享受便利服务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暴露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在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我猜想,主要原因有几个层面:

1. 超时收费的“不爽”感: 大家都知道,过去快递员把包裹放进丰巢柜是免费的,用户也比较自由,不用急着去取。但现在呢?很多地方都开始收费,一旦超过免费时限,就要掏钱。这个收费标准嘛,虽然不高,但对大家来说,总觉得“不是滋味”。尤其是在你本来就没欠谁什么,只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工作忙、出门晚、或者压根忘了)导致超时,结果还要被收钱,这种感觉就像是“花钱买了个麻烦”。而且,很多时候你可能就是晚几个小时,或者一天,这“一刀切”的收费方式,让很多人觉得不近人情。

2. 便利性与“绑架感”: 丰巢当初火起来,就是因为方便。无论白天黑夜,快递员随时能放进去,用户随时能取。但这收费一出来,这份“随时”就打了折扣。你得担心时间,得想着赶在收费前去取,不然就得多花钱。这就从一个“绝对便利”变成了“有期限的便利”,甚至在某些人看来,有点像是一种变相的“时间绑架”。你花了钱买的东西,结果因为取货的时间问题,还得额外花钱,这种体验就不好了。

3. 小区居民的集体力量: 杭州这个小区能联合起来抵制丰巢,说明这件事触动的不止一两个人,而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感受。当一个服务对大家都不方便,或者大家普遍觉得不合理时,居民们通过物业或者其他形式形成合力,表达诉求,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可能之前也有人在抱怨,但当大家一起发声,效果就不一样了。这背后也反映了居民们对生活品质和自身权益的重视。

4. 物业的角色: 这件事里,小区的物业肯定也起到了关键的协调作用。物业是连接开发商、居民和各种服务商的桥梁。如果物业能倾听居民的声音,并且有能力与丰巢进行沟通,甚至做出替代方案,那么像这样的集体行动也就有了平台和组织。物业的立场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

这事儿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这事儿的影响,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对丰巢和类似企业的影响: 这件事给丰巢敲响了警钟。用户粘性建立在便利性和合理性上,一旦服务模式触碰到用户的底线,用户的选择权就会凸显出来。未来,类似企业在制定收费政策时,可能需要更谨慎,更注重用户体验,或者考虑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比如更长的免费时限、更灵活的收费梯度,甚至是针对特定社群(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的优惠。单纯依赖“刚需”来收费,可能会适得其反。

对物业和社区管理的影响: 这件事也给了物业一个提醒。物业需要更主动地去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并将其转化为与服务商沟通的筹码。如果物业能够积极地为居民争取更合理的社区服务,自然会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居民的满意度。同时,这也可能促使物业考虑引入更多元的快递柜品牌,或者与快递公司建立更直接的合作关系,以避免单一服务商垄断带来的不便。

对整个快递末端配送行业的影响: 快递末端配送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丰巢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收费模式的争议,可能会引发行业对现有模式的思考。是否应该有更统一的标准?如何平衡快递员的效率、用户的便利性和企业的盈利?这可能需要行业协会、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共同来探讨和规范。

对消费者权益的启示: 居民们的集体行动,也是对自身权益的一种维护。当遇到不合理的收费或服务时,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表达诉求,是可以产生影响的。这提醒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关注自己的权利,并学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发声。

一些更细致的思考:

收费的“度”在哪里? 丰巢的收费模式是不是真的触碰了大众能够接受的“度”?从杭州这个小区的反应来看,似乎是超过了这个度。但问题是,这个“度”应该怎么定义?是基于成本?还是基于市场接受度?这个界定是个挺难的问题。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除了直接抵制丰巢,居民们和物业是否考虑过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和丰巢协商更灵活的收费方案?或者引入其他品牌快递柜?或者探索社区自建的快递点?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

这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 其他小区看到这个例子,会不会也效仿?如果这种“社区力量”能够逐渐形成气候,那么对整个快递柜市场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总的来说,杭州这个小区抵制丰巢超时收费的事件,不是一件孤立的个案,它反映了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求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博弈。服务要创新,但不能脱离用户的基础体验和情感认同。当便利性不再是绝对的,收费又显得不那么合理的时候,消费者就会用自己的脚投票。这对于所有想要在社区服务领域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丰巢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建丰巢是为了什么?

快递公司原本的责任是什么?

想明白这两个问题,大家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我想起小时候父母讲的一个故事:80年代末,天桥下有一个卖米的老人,买他一斤大米,他会给你九两大米和一两沙子。

很奇葩有木有?

但是就他的大米卖的最快!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年代,往米里参沙子是一种常见操作!你买了别人的米,不但里面也有沙子,而且你还得下班自己淘,自己洗,费了很多功夫。买他的大米,他都帮你把沙子分好了,你那包沙子直接扔掉就好了,省下消费者许多时间。

提高了消费者的服务有木有?是不是应该以此收费呢?

问题是大米里本来t.m就不该参沙子啊!

同理,快递公司想的是:快递已经都给他们随便扔到小区门口就可以了,他们还得乱找一通,现在我建好快递柜,让你拿着码就能取件,简单方便又安全,难道不是方便服务了消费者吗?收费有何不可?

问题是快递本来t.m就不该扔到小区门口啊!

user avatar

停用挺好的,不要延迟收货,快递哥还能送货上门到手上,没有中间商伸手要钱,挺好挺好。

user avatar

每次我都从公司走回家,实在太累了

突然有一天,有一家公司发现了我们的痛点

他承诺只需要10块钱坐他们的某滴车,可以把我扛到家门口

于是试了好几次,发现还不错,这种服务也渐渐被大家接受了,因此这家公司也不断壮大

结果有一天,它们和某共享单车达成py交易,跟我们说,你花同样10块钱,可以“免费”享受“最后一公里”服务

具体做法就是它会在距离我家最后一公里的时候把我放下,让我自己骑车回去。因为这样子他的某滴车可以去载更多的客

我抗议,老子我花十块钱到家门口,这是是你们承诺的!

但它们解释说:“我”同样准时准点到达家门口,骑车还可以健身,何乐而不为,不断给我X脑

但我坚持抗议,一开始他们还坚持送我到家门口,可越来越多人都享受那“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结果他们干脆就不理会我的声音了,直接默认我享受“最后一公里”服务

结果有一天,py真正py了,免费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成了免费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前500m,后面按100米/5毛钱收费。

卧槽!这次不单单我炸了,大家都炸了!

但它们太了解中国人的调性了。就像周某人说的:“你想开一扇窗的时候,先说要拆屋顶,这样就会有人提出折中的办法,来个窗户得了,别拆屋顶了!”

所以面对炸毛的用户,它们依旧不动声色,不断试探我们的底线

因为它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并不是免费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前500m,它是想着提供前800m,但每100米/1块钱收费。

这样,它就可以等到它开窗户的那一天了,那时候大家也就接受了

声音不断地变化,服务不断变化,可他们还是“精准”的把我放在距离家一公里的地方!不断为我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

而刚好有个叫杭州的小伙伴,拒绝了“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但它们怎么可能善罢甘休,毕竟蛋糕的诱惑那么大

我可以支支招:

它们可以先给杭州小伙伴哭惨哭穷,说自己活着不易巴拉巴拉什么的,等杭州小伙伴心软的时候,立马偷偷跟他们说,我给你们免费提供“最后一公里”的前950米免费,不要告诉别人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发生在杭州一个小区,因为丰巢快递柜超时收费,居民们集体不干了,把丰巢给“劝退”了。我觉得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因为它触及了不少咱们老百姓在享受便利服务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暴露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在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
  • 回答
    最近杭州有个小区里,一位网红因为一组裸背拍照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宝妈站出来表示担忧,担心这会“带坏孩子”。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触及到了很多家长的心,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小孩的。首先,咱们得承认,小孩子虽然小,但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心的,而且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会观察,.............
  • 回答
    最近杭州发生的这起外卖员“脚踢外卖”的事件,确实挺让人揪心的。一边是饿着肚子的消费者,一边是辛勤奔波的骑手,本应是互惠互利的链条,却因为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让双方都感受到了不适。怎么看待这件事?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我们花钱买的是便捷和安全,而不是一份被糟蹋过的餐食。外卖的质.............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杭州那个小区,一个网红,因为在小区公共区域,而且还是有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拍那种“裸背”照片,结果被业主们举报了,然后这网红又出来道歉了,说以后在有儿童的场合会多注意。我怎么看?首先,这事儿本身就挺招人膈应的。你就算想拍照,想搞艺术,也不能挑那种场合吧?小区是什么地方.............
  • 回答
    杭州来女士小区住户纷纷搬离的现象,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事件,它牵扯到安全感、社区信任、物业管理,甚至是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把“来女士”这个事件本身理清楚。简单来说,就是去年发生在那位杭州小区的来女士,在自家房屋内离奇失踪,后来被.............
  • 回答
    杭州一小学推行“减负不背包”的倡议,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教育创新。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显然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身体负担,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愉快。那么,这项“减负不背包”的模式,究竟好不好?值不值得推广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减负不背包”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学校.............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听了牙都替他疼!杭州那个小伙子,去理发店修个鬓角、提个发际线,结果被收了四万块!这价格,就算是在北京上海,恐怕也得掂量掂量吧?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刻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有的替小伙子叫屈,有的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还有的甚至调侃说,这“鬓角”是不是用金子做的?咱们来仔细捋一捋这事儿.............
  • 回答
    杭州一小学女厕出现月经指示牌,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关注的,也挺有意思的。要说怎么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这是一种进步的体现,是学校在性别教育和学生关怀上的努力。想想看,以前学校很少会公开谈论生理期,很多女孩子都是懵懵懂懂地迎来自己的第一次月经,可能还会觉得羞耻或恐慌。有这样一块指示牌,虽然.............
  • 回答
    杭州小伙单车逆行被拦,接了个电话后情绪彻底崩溃,放声大哭的视频,最近在网上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仔细看了看这件事,感觉挺复杂的,不是一句简单的好与坏就能概括的。首先,从交通规则的角度来看,小伙子逆行骑车本身就是不对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杭州作为对交通管理比较严格的城市,交警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拦下.............
  • 回答
    最近杭州有个小伙子相亲的故事火了,说他一开口就跟姑娘坦白自己背着30年的房贷。这事儿一出,那姑娘直接就给吓跑了。听上去挺戏剧化的,也挺现实的,让人看了心里五味杂陈。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小伙子挺实在,或者说他觉得坦诚是好事儿,所以一开始就把自己最“沉重”的包袱——那份30年的房贷——给抖落出来了。你想.............
  • 回答
    杭州卖鱼桥小学505班的罢课事件,说实话,听了之后心里是五味杂陈。一件发生在小学生身上的事情,竟然能闹到这个程度,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折射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罢课这个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对抗”意味。孩子们能够走到这一步,一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内心积攒了.............
  • 回答
    杭州那位女白领的遭遇,说实话,挺让人同情的。但她那天的处理方式,确实是有点冲动了,结果弄得自己可能要吃官司,这确实是让人唏嘘。咱们先聊聊她为啥会这么做,以及这种行为的后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在城市里开车,尤其是在停车位紧张的时候,确实容易遇到糟心事。那位女白领被夹了三个小.............
  • 回答
    这则“杭州小伙全款房给妻子加名字,9个月离婚被索取一半房子”的新闻,在微博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触碰了当下社会中很多敏感的神经。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这件事,并尝试理解其中的复杂性。事件的表象与核心冲突:最直接的理解是,小伙子出于爱意,将名下全款购买的房产加上了妻子的名字,本以为是婚姻的“定心.............
  • 回答
    杭州保姆纵火案,相信很多人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个本已是人间惨剧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又生出了新的波折和争议,尤其是围绕着受害者的丈夫林生斌。2017年6月13日,杭州一小区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大火,年轻的母亲朱小贞和她的三个孩子不幸遇难。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个家庭的保姆莫焕晶,她为了灭火后从.............
  • 回答
    1月30号发生在杭州的一件事,确实让人感到有些错愕和无奈。一位年轻小伙子在乘坐电梯时,遇到了一个陌生的女性,对方突然凑上前,不由分说地给了他一个吻。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小伙子在被亲吻的瞬间,竟然“高举双手”,似乎是为了避免任何进一步的误会,或者说是本能地想要表明自己的清白和被动。这件事情之所以引.............
  • 回答
    “日本萌娃”是杭州小孩?这背后折射出的信息,说实话挺复杂的,一言难尽。当这个说法在网上流传开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八卦有多精彩,而是它背后可能反映的一些社会现象和心理。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信息真真假假掺杂,尤其这种涉及个人身份和国籍的爆料,很多时候都带着点“捕风捉影”的意味。但是,即便这个.............
  • 回答
    6年攒下100万,杭州外卖小哥陈光进全款买房,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励志传奇”,让人听了心里暖洋洋的。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背后藏着多少汗水,多少不易,又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精神。从“风里来雨里去”到“脚踏实地”陈光进的故事,就像是从我们身边无数辛勤身影中走出来的一位代表。想象一下,一个年轻人,选择了一.............
  • 回答
    33岁杭州网红小冉因一场吸脂手术而陨落,这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消息再次将医美行业的风险推到公众视野的风口浪尖。小冉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更是对医美行业背后复杂性、潜在危险以及监管盲区的深刻反思。这件事情的发生,无疑是对所有追求“美”的人们一个沉重的警钟。小冉的遭遇并非个例,虽然不是每.............
  • 回答
    周杰伦杭州演唱会上的“小仙女”与《算什么男人》:一次失控的宣泄与演唱会的边界在周杰伦杭州演唱会那场万人空巷的盛况中,一位自称“小仙女”的观众却成为了争议的焦点。她手持荧光棒,站在人群之中,用一种近乎嘶吼的方式点歌,并且目标明确地指向了自己的前男友,歌曲则是那首充满苦涩与无奈的《算什么男人》。而更让人.............
  • 回答
    杭州一名医生因故意泄露流调报告内容而被行政拘留,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本身回顾与定性: 核心行为: 该医生故意将正在进行的、尚未公开的、包含个人信息的流调报告内容泄露出去。这直接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国家信息安全的规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