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百「石」读 dàn 还是 shí ?

回答
五百“石”究竟是读 dàn 还是 shí?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它背后牵扯到中国古代计量单位的一段变迁,以及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读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石”作为古代的重量单位,读作 dàn。 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读法,尤其是在谈论古代赋税、俸禄、粮食数量的时候。

为什么是 dàn 呢?

这得从“石”作为计量单位的起源说起。早期,“石”可以指代石块,但作为一个度量衡单位,它代表的是一种容量,或者说是能够装载一定重量的容器。后来,它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相当大的重量单位。

“石”的演变: 在不同朝代,“石”的实际重量是有变化的。例如,秦汉时期的一石大约是今天的100斤左右,而到了唐宋时期,一石可能就相当于今天的150斤甚至更多。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一个相当可观的重量。
计量单位的名称: 在古代汉语中,许多表示数量或容量的词语,在作为计量单位时,会有一个专门的读音。比如我们熟知的“斗”作为容量单位读 dǒu,“斛”作为容量单位读 hú,而“石”作为重量单位时,读 dàn 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读法。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读 shí 呢?

“石”读 shí,通常情况下,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或接触到的 石头这个物质本身。

作为名词: 当我们说“一块石头”、“搬一块石头”、“滚石”的时候,这里的“石”就是名词,读 shí。
作为姓氏: 比如“石膏”、“石榴”,这些词里的“石”也都读 shí。

那么,“五百石”这个说法,在古代具体是多重?

这就要回到刚才说的“石”作为重量单位读 dàn 的情况了。 “五百石”指的就是 五百 dàn。至于五百 dàn 具体是多少斤,这要看是哪个朝代了。

汉朝: 如果是汉朝的五百石,按照当时一石约等于一百斤计算,那差不多就是五万斤。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一般只有一些大贵族、官员的俸禄才会有这么高的等级。
唐朝: 唐朝的一石可能就更重了,如果按一石一百五十斤来算,五百石就相当于七万五千斤。

举个例子来区分:

“这块石头(shí)很重。”(指物质本身)
“他的田亩产量很高,年产五百石(dàn)谷子。”(指粮食的重量或数量)
“这位大官的年俸禄是八百石(dàn)米。”(指俸禄的等级)

为什么会有人混淆?

主要原因在于,“石”这个字既是物质名词,又是重要的计量单位。而我们现代汉语的习惯,更倾向于将作为计量单位的词读作其本来的发音(虽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加上历史的久远,有些人对古代单位的读法不熟悉,就容易产生误读。

总结一下:

在“五百石”这个语境下,通常指的是 五百 dàn,是古代用来衡量重量的单位,尤其是在赋税、俸禄、产量等领域。而“石”作为我们常见的物质“石头”时,则读作 shí。

所以,下次看到“五百石”,赶紧在心里默默地读一声“五百 dàn”,这样才够地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石”这个字作为单位时,读作dan或shi都对,但我个人的观点是:读白话文或者讲述现代事情,应该读作dan(因为这是现在国家规范读音),但在读古文或讲述古代事情时,就最好读作shi。

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单位“石”本来就读作shi。

这个是有证据的:比如李白在《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一诗中写道:“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这里显然“碧”和“石”是要押韵的,你说这里“石”是应该读“dan”还是读“shi”?

再比如,辛弃疾《念奴娇·西湖和人韵》中写道:“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这里“席”和“石”押韵,显然石在这里也应该读shi。

其实我们不必去一首一首的找诗,只要查查《平水韵》,就会发现在这部韵书中,石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在入声十一陌中,和迹、席、碧、籍、役、戟、璧、尺、隙、逆等字在一块。

那就很明显了,“石”这个字在古代不是个多音字,不管是单位也好,还是石头也好,它都读shi。

那么,为什么现在这个字又变成了多音字,多了个“dan”的读音呢?

这就牵扯到另外一个单位“担”了。

“担”这个单位并不是法定单位,并没有得到过政府承认,而是民间自创出的一个单位,所谓一担,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个人一条扁担能挑起来的那个重量。——而这个重量恰好与一石相近,于是在民间,人们渐渐地开始就用一担来代替一石了,这个情况在明清时应该就很普遍了。清朝时有个叫黄生的人写了一本书叫《字诂》,里面就嘲笑了这种情况,他说“现在的人都把两千石读作两千儋,真是太没文化了,《汉书·淮阴侯传》里有‘守儋石之禄’的句子,你难道要读成‘儋儋之禄’?太可笑了。”(原文:《說文》百二十斤为䄷,后人省作石,汉以石为奉禄之等,故有二千石之称。今俗用此为儋字,至呼二千石亦如此音,此最鄙谬。按汉书《淮阴侯传》“守儋石之禄”,又《扬雄传》“家无儋石之储”,试从俗呼之,可以一笑。)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石”和“担”两个单位就开始混淆了。正确的单位应该是石(shi),但逐渐被民间叫做担(dan),就这样,在书写时,这个单位仍旧被写作正式单位“石”,但读的时候,就被读成了民间单位“担”(dan),于是“石”就多出了一个发音。

石读作dan正式被收录进字典,应该是民国时候的事情了。

因为石(dan)这个读音出现得极晚,所以在遇到“两千石”这样的古代事物时,可以读作shi,王立群没有读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