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是读什么书了,小说这种,比如《宰执天下》这种爽文,730万字,我7天看完,技术类的《Python21天入门》我4天看完,还带十多个demo,因为我有Java基础,汇编看完了,但是肯定没看懂。《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看了半年多也没看完,因为看不懂,有空换本国外的教材看看,国内的《线性代数》也是个大坑。经典名著西游记看的最快,最没深度,水浒传比三国演义差一点,红楼梦看不下去。
最近看了《全球高武》《黎明之剑》都还不错,给大家推荐下
书和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一年看了500本书,他多半看的是读者文摘,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一年看了1亿字,他多半看的是网络小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两年就看了一本书,那他说不定看的是 牛津英汉双语高阶词典
我觉得可能是靠着题主的相信巴菲特一天读500页书,孙正义一天看看六本书这种事的智商。从而实现的。
动脑子想想你觉得有哪些可能,你想的到的,只是你不敢确定,不能肯定,或者别人让你不能相信你知道答案。
通过吹牛毴做到的。
首先是股神巴菲特。巴菲特读资料很快,就是大眼一扫,了解概况。他读的几百页是大量财务报表和行业相关材料,每天下头递上来几十份材料,每一份都十多页,巴菲特必须阅读有些还要签字,把这些都算进去了。别人问他如何变得smarter,他就跟人说:“我一天至少阅读五百页。”
中国古代皇帝多数都这样,奏章如雪片,递上来了你能不看吗?不仅看,还往往都要批注、指示(昏君除外)。如雍正皇帝,批注有数字、数十字、数百字甚至上千字的。他曾谦虚(并没有)地说道:“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
你问雍正为啥他能如此成功,雍正也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一定要勤勉才行!”
至于孙正义两年看四千本书,并且他通过这四千本书指导了日后的投资,则完全是在吹牛毴了。根据当时虎之门医院的熊田医师的证明(1984年3月,孙正义转到虎之门医院,主治医师为熊田博光),孙正义住院期间根本不过问公司的事。
熊田医师还说:“我记得他躺在病床上看漫画,倒没看见他阅读经济或商业方面的书,印象中他一直都在看漫画……”
综上,通过吹牛毴的方式,人可以做到一切事情。你看我,月入20w+,身高一米九八,在利物浦踢前锋,刚在美国下飞机就在这里答题,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
别人吹逼的话
听听就好
别当真。
以前,我老师痛心疾首的跟我们说,在外国,人家在地铁上都是看书,没有玩手机的。
我当时反驳了一句:“你怎么知道玩手机,就不是学习?”
然后,他勃然大怒。
还说我不识好歹
其实,我只是想嘲讽他崇媚洋外。
他经常说什么哈弗学生凌晨图书馆就坐满了,中国学生整天浑浑噩噩。
后来呀
原来那帮看书的,是因为地铁没网络。
于是,我扣扣空间转了。
加了他微信,我也转了。
后来,在班群里
我一天到晚发。
最后,我被踢出群聊了。。。。
我觉得,他应该是看到了。
嘤嘤嘤
我给你举个例子
2年,4000本
平均一天看好几本书。
根据我的观察
看完一本书,我是说文字书哦。
起码得好几个小时(还是薄的,比如故事会之类的)稍微厚点的,一天能看完就比较牛逼了。
估计内容都没看进去吧。
对了,他还得睡觉呀。。。。
我寻思着
社会我孙哥,应该要代言或者出品某款眼药水了。
莎普爱思???
两年4000本书,眼睛不瞎???
社会啊,社会
难怪别人有钱。
我只知道
一个人,只要有钱了,讲啥都对。
就像,我叔叔,在云南做中缅贸易
有钱了,膨胀的不得了。
开口闭口就是年轻人不努力
我的法克
您这钱,干不干净,心里没点B数嘛?
努力?
年轻人还不努力!??
一座座高楼大厦,年亲人穿西装打领带
看似风光
实则像条狗一样被剥削,来养活你们这帮
“一年看4000本书”的大佬。
年亲人,哪有时间一年看“4000本书?”
这就好像,你一把火烧的旺旺的
回头,一把尿,把人家火浇灭了,还一句:“你看,你这个火不大,所以一泡尿就灭了”
把别人没钱
归根于不努力,不学习。
我坚信一句话
要是单纯的学习,看书就能达到那个收入
那估计。。。。
人均收入不得百万起步。
大佬们能成功
肯定有他们的生财之道
但是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像个哈麻批一样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就能达到的。
这其中的变通,人情世故,机遇,都需要的。
学习和努力,只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这就如同腾讯游戏里的抽奖
不是绝对的。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补充一下
也许当年,那个老师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好好读书。
但是,那种方式,我并不觉得正确。
你可以说,中国有些学生不努力学习
但是,你不能说中国学生不努力学习。
这是一种污蔑
也是一种没骨气的表现。
如果这种言论盛行
那作为一个正在学习的学生
一旦认可这种言论
总是认为外国人比自己牛逼
这合理嘛?
为什么能站着,非得跪着?
我个人是非常讨厌造神的。
在我读书那个年代,造神是非常流行的
成功学横行霸道
每一个成功的人,有钱的人
故事总是雷同
要么某个细节,让他发了大财
要么某个行为,让他发了大财
我觉得,最大的恶
便是给别人一个虚假的希望,然后再使劲剥削他。
而这些大佬,正是这样做的。
用虚假的鸡汤,夹杂着胡编乱造
就如同在一头驴脖子上绑根棍子,棍子前边放把草,驴就使劲干活一样一样的。
根据我的观察。
凡是那种把成功和努力划等号的企业,或者公司
多半是付不起配的上员工工作的工资。
他们就只会用一些有的没的的东西
来匡员工。
努力是绝对必不可少的
学习也是一样
但是,不是说努力加学习就一定成功。
那位读4000本书的大佬
一定是先成大佬,再读所谓的4000本书。
你要是是个屁民
你从小读到死
也许死了都买不起棺材。
就这么简单
以前有人跟我说过。
“成功学,一定要学,而且学好。一定要区分开来,脑子要坚信,努力就能成功,但是心里一定要明白这是扯卵谈的,只有这样,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不会心灰意冷。如果,一个人打心眼里认为成功的人说的努力就会成功,那这个人多半是废了。为什么我要你学好成功学这些鸡汤,演讲口才?因为你要明白,以后,你生意越做越大,给员工洗脑的成本,远远低于你给他们发工资的成本。给他们希望,但是不能给他们真正的利益。就像狗一旦吃到肉了,就不愿意吃白米饭了。所以,你看有些公司宁愿花几万块,几十万块,来请所谓的大师演讲,也不会给员工多发几千块奖金。”
放一个狗子自己的公众号
“夜狗子暖夜猫子”
汪汪汪
失眠的朋友
喜欢毒鸡汤的朋友
喜欢听我扯蛋的朋友
都来吧
大爷,快来玩呀~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Patrick J.Geary的早年生涯。格里本科时在斯普林特希尔学院学中世纪史,他们那些本科生当初念书的时候一周要读2000-3000页文献。用我朋友 @Mefls 的话来说,这是典型的学术大逃杀行为。
这个变态的规定在斯普林特希尔也没持续几年。后来在这场学术大逃杀里顺利吃鸡的格里果不其然节节高升,他在1970年本科毕业,1973年得到硕士学位,1974年拿到博士学位。6年后顺利拿到教授的教职。
这些有钱有闲暇在接受预备役学术教育的青年学生且做不到一天读500页本专业内的相关文献,最后就连校方都只能向现实妥协。那么你觉得巴菲特是怎么做到一天读500页书的呢?
答非所问求折叠。
这有什么,我在抖音上每天能看十部电影,还能玩三四个游戏,顺带读两本世界名著……
和康熙一天打死几百只兔子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