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就是晶体场理论的特色。只考虑价电子。而因为晶体场理论最开始是在晶体中建立的,那里边过渡金属都是离子,最外层的s电子都电离了。教科书上常用的例子是第一过渡系的金属铁钴镍等的离子,价电子构型都是d电子,所以s电子和p电子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故看上去只考虑d电子。稀土金属配合物教材里大概率不讲,所以你也没见过考虑f电子的晶体场计算。我下边提供的链接里,我倒是算过一个f电子的情况,可供参考。当然你也可以试试用晶体场理论计算一下氯化钠晶体,把氯离子当成点电荷,钠离子出s和p轨道,看看跟DFT的结果有何区别。
晶体场的基本假设是,配合物晶体中,配体是点电荷、不考虑电子自旋、过渡金属跟配体的相互作用是微扰,没有形成真正的化学键。后来不知怎么着,晶体场理论被用去解释配合物的粉末、溶液了。这溶液中分散的配合物分子,跟晶体中的配合物肯定是有区别的,误差只会更大。
我这有一段晶体场理论的笔记赠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