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态度就是我的态度,国家的立场就是我的立场》。
我觉得要不然这样,启动《人工授精法》的立法研究吧。
1.咱先来看这个报告发布方是什么人
看到了?一个是拿恒大年薪1500w不办事,回头写微博发小作文表示恒大完蛋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任泽平。
一个是动不动拿生育做文章的携程老板(真心想知道他携程自己收不收生育后的女性,会不会找理由“优化”上有老下有小的员工)。
那好了,现在,你觉得这报告的立场可靠吗?
别忘了,任泽平可是连许皮带都能坑的主,你觉得他会站在你的立场上为你说话么?
2.咱再接着说生三胎房价五折这个事。
首先,咱就算是五折吧,以029为例,三胎后一套像样的房还是得100w前后,即便假定现在一套房120w,那么此时你还得考虑起码60w,除此之外,此时你还得考虑养三个孩子,现在你觉得这是在帮你还是在用你清库存?
尤其是,生育三个,如果是一婚家庭,意味着家里就得靠着男方挣钱(因为女方势必得常年在生育周期里徘徊)。如果是再婚家庭,那么就意味着女性好不容易工作稳定了又得再暂时退出职场。那么问题来了,按照现在的版本特点,男方要是给“优化”了呢?此时面对的可就不仅仅是房贷会不会断供了,还有三个娃如何活下去。
第二,还有一种可能,生三胎可能是个累加过程。比如我现在生了两个,看到这个政策我被刺激了,打算要第三个---这种通常已经有一套房了。然而这就又出来一个新问题,现在的版本是全力保一手房,那我如何能把手上的二手房兑出去?兑不出去我从哪变出来再买一套新房的钱(即便它五折)?
第三,通过以上情况推导得出,真正能靠三胎半价拿房受益的,只能是自己手里有足够钱应对三胎的----换句话说是这三十年来吃到平台红利的既得利益者。再说直接点,就是给既得利益者们再发一波福利。
现在看明白了?这个三胎五折拿房就不是在为民生着想。按照这个路数走,肉食者是越生越多,还能半价拿房,大肆鼓吹后浪生活。
所以,这个建议就不是给民生准备的。
而是为既得利益者存在的。
至于普罗大众,
在35岁危机,经济形势压力下,你敢生吗?
你真不怕随时被“优化”么?
你真不担心生下来孩子养不活他么?
最后,
似是而非的伪善,远比明刀明枪的恶更令人作呕。
2月14日,梁建章、任泽平联合黄文政、何亚福、熊柴等多位学术专家,宣布成立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简称“育娲人口研究”),机构成立当日同步发布了《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1版》。
实际上,这四个问题就是【鼓励生育】这个房间里的那只大象。
屋子里的人,一直在无视这四个问题去提出所谓的促进生育的建议。
我不知道到底是不能,还是不想,还是不敢去承认这头大象的存在。永远用掩耳盗铃式的方案试图达成一个理想的结果。
或者说,这些所谓的人上人似乎应该转变一下思维,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不是被豢养的牲畜,不是只会条件反射的原始动物。
人民有思想,会权衡,会对当前的政策导向和所谓的建议有属于自己的理解。
这个问题就类似于推进全民接种新冠疫苗的乱象——官方原则是不强制,尊重人权,实际上当作政治任务下发给基层部分,连哄带忽悠,道德绑架加小甜头。
可问题是,老百姓都清楚天上不会掉馅饼。大家的朴素认知就是如果打疫苗真的那么好还免费,又为什么要强迫加威逼利诱呢?这波操作让原本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变成了社会割裂的砍刀。这种就发生在眼前的经验教训,可惜这些智囊还是不明白。
什么时候,这些提出建议的人能真正尝试站在年轻人的角度去思考,就算想不到方法,也至少能够正视核心问题所在。而不是想当然的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建议,一步步让年轻人对婚姻和生孩子逐渐敬而远之。
再这么胡搞下去,除了会让大家觉得生孩子这件事是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外,不会带来任何积极的改变。
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经没解了。
现在赶紧废掉计划生育,多做点措施,也就是缓解,这个问题没解决的办法。
从计划生育是国策,到房子捆绑户口,教育,养老,到取消托儿所,到幼儿园小学产业化……
我就不说客观生育规律了,这么几十年的折腾,好多政策都是举国来搞,还搞了几十年,跟国计民生绑定,几个不痛不痒的政策能干屁啊?
感觉最近一些所谓砖家,不办窑厂了,已经改行做家庭捣浆糊小作坊了。
真的是每况愈下啊!小日子举步维艰
且不说谁能享受、道德等问题,能提出这类问题都有一个通病:钱从哪里来?
思考经济问题屡试不爽的办法是思考钱从哪来,钱又到哪去,往往后边钱到哪去这个讨论的比较多,但钱从哪来更重要,房企不是暴雷风险,他愿意五折卖吗?总的有人补贴这部分差值,让地方政府补贴吗?大地方还有可能,小地方政府的土地财税还不知道从哪出呢,像郑州、重庆这些经济差的地方都想搞小范围的涨价去库存,有没有上钩的都是未知数,怎么可能再制造5折买房这样打击信心的事情,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真的想让利给特权阶层,现成有的是渠道,何必搞这种事情。
三孩的问题眼下没有必要讨论,先把第一个孩子生了再说。
我我来谈谈同居的问题吧。
同居问题里我最感兴趣的有两点:
第一同居双方可不可以有金钱往来,
第二多长时间算同居?30分钟能不能算?
你们知道我在问的是什么。
同居关系里边有几个主要的法律问题,首先是非婚生子女的问题。不过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享有同样的权利,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民法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涉及不到在对同居律法的情况了。
我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同居关系中财产的问题。
婚姻法在这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因为婚姻关系本质上就是财产关系。民法典也承继了婚姻法关于财产的相关规定。
但是同居关系里财产关系是什么样子的呢?双方是否有继承关系和分配关系呢?如果有,那这种同居就是事实上的婚姻关系。相当于是对婚姻登记的一种否定了。
如果没有。没有还讨论个屁。
现在对同居的主要争议就在于此。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同居关系事实上属于一种事实婚姻关系,但是同居双方终止同居关系后却不能得到等同于婚姻的财产分配权利。作为同居立法,更多的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但事实上两个人选择同居却不选择婚姻,主要的目的也在于回避财产问题。规避因为婚姻形成复杂的财产继承,或者是财产分割。
再一个就是同居关系中性的合法性的问题。但是这一点其他的法规中也并没有规定我们的婚姻法是不讨论性关系的。其它的法规也不讨论1对1的性关系,除非涉及交易。对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立法的必要性。
还还有就是同居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冲突。但是这些冲突也有诸如刑法之类的可以处理。
当然以上所有关于同居的讨论,都是基于男女双方并没有另外的婚姻关系。如果一方已经结婚,然后在婚姻之外和他人同居,这就是一种重婚关系了,是刑法所否定的。也不在这次专家提出的“同居”概念之内。
我是真的看了这个报告再来答题的。
一看署名是梁建章和任泽平,瞬间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就这位任大砖家,今年一月份的建议更雷人:
他疯批的程度,连疯批的微博都看不下去,然后良心发现,给他禁言了:
讲真,任泽平这些年干的这些事,很难让人不戴挑刺眼镜去看他。
眼尖的网友已经看出来了,他这回打的算盘又™是“劫贫济富”:
返还二孩家庭的房贷利息的50%,对于三孩家庭的房贷利息可全部补贴返还。
一孩房价九折,二孩房价七折,三孩房价五折……
表面上,这似乎是把淘宝双11的套路,用在了鼓励生育上。
但实际用心非常险恶。
这补贴那补贴,请问补贴的钱从哪来?
这回他不说建议央行直接印了,而是改为:
这部分补贴的成本可以通过增加人口流入地区和大城市的住房土地供应来覆盖。
当我们不知道,这是要用我们交的进城税来补贴三孩家庭么?
敢生三胎的都什么家庭?
这™不叫劫贫济富叫什么?
为什么是75后-85前愿意生三胎,90后-00后连一胎都不生?
真的是生育观念的变化?
还不是因为75后-85前吃到了房地产红利,压力小,而90后-00后则是贡献红利的,住房、就业、婚育,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着!
为什么生育率从2016年开始急剧下滑?
如果当年没有涨价去库存,情况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我没记错,任泽平就是那之后加入恒大的。
生育率连年下降,人口结构恶化,是因为三胎生少了么?
是因为一胎都不生了啊!
真要担心人口问题,就应该鼓励生一胎!
他是不懂么?他太懂了,他只是觉得我们不懂,觉得决策者不懂,于是就两头忽悠。
因为不管是建议央行放水2万亿,还是建议三孩购房款减半,
说白了,都是要年轻人交税,继续补贴他们!
可这样一来,年轻人的生存状况会进一步恶化,90后-00后的生育意愿就会进一步衰减。
就算现在靠着75后-85前这一批多生了几个三胎,但未来呢?
未来不仍旧要靠90后-00后生娃么?
自己先拿福利爽一波,就不管身后洪水滔天了是吧?
现在知道宇宙第一房企是怎么走到今天这种“名存实亡”的地步了吧?
因为他们恒大的前专家,就擅长提这种饮鸩止渴的建议!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这些专家要么脱离群众,要么费尽心机为自己抢夺利益,就是不干人事。
年轻人想要卸下住房、就业、婚育这三座大山,指望他们提出靠谱的政策建设显然是不行,
舆论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大家得加把劲,不然他们左建议右建议,而我们的声音上层又听不到,还真™就危了。
砖家?哪门子的砖家?
专门为自己的阶层考虑的砖家吧。。。
他们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利害,
只有有富余的家庭才能三胎才有房产,
他们本身的站位就不是普通大众老百姓,
更多的是内心暗许着自己的精英身份来指点建议。
相比来看,那些拳师们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让这些人来建议,我甚至都觉得不如多听听大猛子的话来的实在。
什么立法研究,你们都是为了自己吧。
作为普通老百姓,我还是建议大家看看民法典,婚姻法的内容
讲到这件事,不禁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讲中学课堂带到了线上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在他的讲解里找到一些人口这方面的内容。
就是抖音博主:安森垚(ID:ansenyao)
他循着兴趣做抖音视频,讲解各种有关历史和生活中年轻人关心问题。比如,哪些中国古代的著名城市如今已经消失了,为什么历史上的山东省未出现过一统王朝的都城,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等等。
深厚的知识积累,独特的评价角度,让他在抖音上的内容非常轻松且趣味十足,受到网友欢迎。“世界上还能装下多少人?”、“英语该不该取消工科地位?”
“西南地区为什么总有地震”、“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为什么中国的师范大学英文名叫normal university”、“唐代人的中古汉语怎么发音”
趣味课堂引得大家争相来学习。
他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越来越好”。
讲课的时候他更像是一个在千里之外孜孜不倦教书的老师,
经典报喜不报忧,
纵观整篇回答,基本上就是在鼓吹非婚同居的好处,以及对提高生育率的画大饼。
固然非婚同居是有它的意义,但人家欧洲可是认认真真有在研究同居的各种负面影响,比如同居对生育率的影响,非婚同居下孩子与婚姻生子的各项差距等等。
比如说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曾经对强迫同居下情侣的家暴率做过分析,结论如下:
在第一次封锁期间,西班牙针对女性的亲密伴侣暴力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增加了 23%。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的增加归因于两个独立的因素:封锁和经济压力。
一旦情侣遭遇疫情或者经济封锁,家暴率就会快速上升,对情侣之间的情感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不利因素,怎么不分析一下?
再加上增加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给予有孩家庭购房补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用词,基本上可以确定为杀猪盘。
通过将底层男女骗入接天价房子等盘,从而实现转嫁压力。
记住了,下次在看到真正的实际行动之前,对这种砖家直接鉴定为骗就行了,肚子都吃不饱,还想着玩生孩子、买房子等高奢消费?
给个建议,下次要玩杀猪盘,最好叫美少女专家上来撰写文章,否则你这杀猪盘连点猪饲料都没有,可能观众连点进去的欲望都没有,更别说对你感恩戴德了…
其实是非常高明的政策。
政策的本质是把危机转嫁给子女。
生或者领养三个初中孩子,然后送他们进厂,我房子便宜一半,就只管饭。
一定会有人这样想、这样做,况且早婚也很难养好吧。
你收获了半价房子,工厂收获了耗材,国家收获了gdp。
赢!
这是准备让房价再翻一翻啊,先涨一倍再给五折优惠,不就又能保住房价,又能维持住生育率了吗。
计划生育和刺激生育,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首先,这是没有可能的。
如果是鹤岗的房子,免费送给你也不要。
如果是北上广深的房子五折,你做梦呢?
因为另外几条建议太招骂,所以这条建议是用来防骂的。这也是专家提建议的一种技巧,先放一个假的大好消息吸引眼球,再夹集真实的建议一起发出给大家看。
大家还是认真看看另外两条建议吧。
2022年4月起,日本正式把成人的年龄下调至18岁,这意味着18岁就可以结婚了。
这其实是低生育率社会一种必然的政策取向。
提早结婚有两大好处:
所以专家建议18岁结婚其实不是他有多聪明,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策略,正如当时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强调晚婚晚育,现在要刺激生育率,当然要提倡早婚早育。
但是这个政策说出来肯定不受欢迎的,一方面让人早点结婚,另一方面又要延迟退休,中间享受的是996福报,谁愿意呢?
所以这个政策其实不是针对城市中产群体的。
城市人养一个小孩每年要10万吧,但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养一个小孩就是多一双筷子,这种成本上的差异决定了刺激生育政策的取向。
刺激生育政策的本质,是把城市人看不上的10万块钱,转移给欠发达地区平均收入较低的人群,让后者觉得生育比工作的收益更多,由此达到刺激生育的目标。
城市人需要的不是18岁结婚,而是永远不结婚,把丁克税转移到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去鼓励生育。
不要以为自己生一胎很了不起,国家需要的是把你的钱拿出来让别人生三胎。
同居的本质是财产不合并。
这个建议的背景是我国去年已经放开了非婚生育政策,以后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了,没有任何处罚。
因为不登记结婚,所以双方没有财产关系,分开的时候可以直接走人。
但如果同居双方想要生孩子呢?
就需要立法来保证孩子获得抚养。
例如一位男性个人资产5000万,他想要孩子但不愿意结婚,就可以与女方协商同居关系(一般以每月给家用的方式,例如每月给10万),双方不结婚也可以生育孩子。
因为双方没有结婚,也就没有财产关系,可以随时分开,5000万的资产仍然是男方的,但法律会保障孩子得到抚养。
通俗点说,同居合法就是免除男性的婚姻责任,让男性在不共享财产的情况下获得后代。
这种听起来“不公平”的政策会让女性更不想生育吗?
从法国的结果来看,非婚生育政策让生育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个其实就是支持非婚生育。
非婚生育一直都是可以上户口的,但各地会有一些零零星星的惩罚措施,国家已经发文彻底取消所有跟生育有关的处罚措施,以后女性在婚内和婚外都可以完全自主生育,没有任何惩罚,甚至有补贴。
放开非婚生育是一个无奈之举。
人到了网上很容易产生“男人很想结婚”的错觉,但是在现实里,国家统计局和各个婚介平台的真实数据都显示男性的结婚意愿非常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继续把生育与婚姻绑定,生育率就更难提升了。
所以只能免除男性的婚姻责任,鼓励女性自己生育。
我在其他回答里反复强调过,男性的结婚意愿已经低到无法扭转了,所以国家才会放开非婚生育政策,让女性自己生育,由国家而不是丈夫提供补贴。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女性需要客观的评估一下自己的策略:
非婚生育绝对不是女性的利好消息,从收益角度出发,结婚生育肯定比单身生育的收益肯定更大,获得的保障性更高。
这个政策可能会扭转当前的性别对立形势,因为放开非婚生育后,愿意结婚的男性只会更少,将会成为婚姻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但目前的经济形势很严峻,中日韩的女性都呈现了更高的结婚愿意来对抗现实的压力。
男少女多,婚姻市场的性别比形成倒挂,会造成一系列的其他问题(例如海王)。
不要被狂蜂浪蝶迷惑了自己,非婚生育政策之下,越来越多男性都是不会结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