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葬花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花媛”;李清照写词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词媛”。差不多是这样的意思。上次“佛媛”概念大火之后,媒体迫不及待地把“病媛”安排上了。你要火个新闻,你有点实事求是的素养啊,随便找了张“人美、病床、比V”的照片,就往主题上靠,这跟在大街上想“那女的穿得花枝招展必是浪荡”有什么区别?!你说人家披着“佛”“病”的皮物欲横流,难道随便给人安个名头引去全网咒骂就是高尚了?吃相过分难看。
一边批人羊头狗肉、装病带货,一边明火执杖、“流量大师”。
这一回,病媛未必,病媒是板上钉钉。
发声明这位,确实没有看到她带货,带货的是其他几位女性。
只是她可能在病床上气色和表情都非常不错,就被误认为是摆拍用生病博关注借机带货,实际完全是“躺枪”被冤枉了。
媒体工作者们以后应该更加严谨,别为了追热点就不经查证随意找照片充数,一旦扩散会对当事人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如她所说,“媛”这个词本来并不是一个不好的词汇,但现在开始有了污名化的趋势。实际上,这并不是外界其他人的问题,而是部分女性自己造成的!
从一开始的假名媛,到现在的各种,比如豆瓣“小象乐园”小组里的一些女性成员,这几天就发明了“拳媛”的说法,她们自称“拳媛”恶人,显得自己很不好惹,还表示要一拳一个男性。
拳媛,她们起的这个称呼,无疑是对“媛”这个字的最大污名化!给女性树立了一个蛮横不讲理的形象,同时还宣扬暴力解决问题。
就是豆瓣“小象乐园”组的这群集霉,一直在抹黑咱们女同胞原本不错的名声,别看这些人数不多,但想法却相当极端,同时还很会煽动人群使用暴力,广大女性们务必要警惕!远离这种极端思想,切勿被忽悠影响了!
对于其中,污名化女性为“拳媛”、宣扬使用暴力的言论,本人认为,应向有关方面投诉举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我坚决反对装病博同情,骗财,但是现在互联网上有个奇怪的观点:病人不能化妆,不能有精气神,尤其是一些相对严重的病。
仿佛在某些人眼里,病人必须邋遢、精神萎靡。已经不止一起这类事件了。
而且这个事主就一个甲状腺手术,可以说很小的手术了(当然并不是说可以随便做),媒体炒作挺没底线的。
在医院,除非是不适合化妆的疾病(比如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等),病人化妆与否没人管的。
在医院,通常来说,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受到鼓励的,以前如果一个癌症患者以乐观的状态和我们聊,我们基本上会对ta的这种心态表示出肯定的态度。
而且哪怕是癌症,在癌症被控制的阶段,整个人除了要定期吃药,其实和普通人不会有太多区别,不过不能劳累,耐力、爆发力肯定比不得从前,但日常生活是看不太出来的。
哪怕是脱发,最多是治疗期间头发会稀疏一些,后面也会恢复。(部分患者秃头,那是病人自己选择剃掉,因为难打理,并且总是看见脱发影响心情)。
希望在抨击某些乱象时,不要扼杀普通患者的分享。
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统天下的时代下,只要是新闻够“快”,就是一切致胜的流量密码。
不需要核实真相,不需要了解具体事情,取⽽代之的是:媒体不明真相的听风就是雨。
那些追求深度、广度、复杂性、严肃性和逻辑性的表达,在这个时代迅速瓦解,变成了:据说、网传、据某网友指出、某不知名专家报道……
流量思维下,媒体人的职业素养都丢了……
回归正题:不否认真的会有“病媛”所在,但不是所有的在医院拍照的美女都是“病媛”。
尤其是没有核实的“证据”更不能当论据。
补充一下:这篇新闻的出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