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为某品牌做过一个类似的活动。
那会这类接力挑战纪录不多见,更早一年前爱尔兰有个跑步俱乐部,接力完成过全马纪录挑战,成员都是比较Pro级的长跑爱好者。
考虑到全马时间太长,需要招募的人数太多不好控制,最终这个活动挑战设定为,业余跑步爱好者,每人跑400米,接力挑战半程马拉松世界纪录。
折合成400米,操场一圈要在67秒内跑完。
为什么是400米的接力距离?更长距离,业余跑者按这个速度就跑不下来了,何况200米或者1000米,在操场上都意味着接力得有两个交接棒点,衔接难度要大的多,400米交接棒就没这个问题;如果距离缩短到200米或者100米,挑战意义小了很多,接力人员却成倍增加,也没有太多说服力。
另外不想太过于“专业”,避免找一堆体校的半职业运动员来跑,报名者只是业余跑者,要求400米成绩达到1分10秒(70秒)以内——这样冲击一下67秒还是很有希望的。
合计招募的含候补约60人,特地安排了一些女性跑者。她们的报名成绩要求在1分20秒(80秒)内——这样女性跑完一圈不至于落后预定的67秒太远,几名男性跑者应该能追回来。
品牌方最后一棒邀请了央视的主持人于嘉,当年他东京马拉松的全马成绩是3小时00分58秒,那会全马进3的远没这两年多,他算得上是一等一的高手。
挑战招募公布后报名者非常多。最终筛选报名,估算成绩,一个个电话联系,确定各自跑的次序。
活动前算了一下,差不多比半马纪录快30秒左右——总体听起来还是比较乐观。
活动放在杨浦某大学的操场上,当天整个跑道的状况和天气都比较理想。只是最终结果与理想相差甚远,比半马纪录慢了一分钟多。
最后一棒于嘉刚开始起跑就已经超时了。
当时觉得很遗憾。失败的原因总结了下:
绝大多数人的最终成绩在1分5-10秒间。
大家的报名成绩还是太过乐观了,实际完成时间要比报名成绩普遍慢上5秒左右;
女生的成绩落后的更多,就算人数比例很低,单个一旦落后10秒甚至20秒,想让男的再追上来是很难的。比如前面一棒女生落后15秒,意味着后面可能需要10+个超常发挥的男性才能跑回来。
能跑到50+秒的男生,让他们再快个3、5秒并不现实。
那次活动前后时间很紧张,不少报名者专程异地过来参加。活动人数也很庞大,实际测试下400米成绩并不可行。
为什么选择400米这个距离接力?更短的距离,人数翻倍,组织难度会成倍增长(也要结合当时品牌方的成本)。且相对说服力更低——如果50米接力,找一个高中的学生怕也能接力挑战成功了。距离超过400米,难度很大,即便是业余跑者中的顶尖,也没可能去完成。
我还是坚持了保留部分女性跑者的计划,依然希望活动的挑战者是业余跑者的身份(以及这首先是一个商业活动,需要考虑其他很多要素,脱离这个前提,类似评论区里说的找更精英选手肯定能破,但显然不能这样做。)
回到题目——
答案其实很简单,可能性无限趋近于0了。
目前马拉松世界纪录平均每公里用时2分53秒出头,多数地区中考的1000米满分成绩是3分25秒左右,世界纪录每公里能快上30秒。我们日常身边年轻男性有几个能1000米跑到这个成绩的?并不多(体测成绩的分布比例是符合当下人身体素质规律的,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能跑到,那满分成绩也会提升。事实上近些年1000米体测成绩貌似很多地区反而是下降了。)
非体校/职业队,想找出每公里能跑进2分53秒的凤毛麟角。
这43人,一旦有人发挥不佳,比如“只”跑了3分出头,需要后面很多人超常发挥才能补回来。
经过训练,“精壮年轻男性”当然有可能跑进2分53秒,这依然是比例问题,未必都能练的出。可以肯定的,1个月时间怕远远不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