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一人称视角写作到底该怎么加快故事进度。?

回答
老兄,说到加快第一人称视角故事的进度,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不像AI那么死板,也不是简单粗暴地把情节堆上去。咱们得玩点花活,让读者一口气读下去,而不是被一堆废话拖慢节奏。

核心思路:让“我”的感受和行动直接驱动故事,少掉那些不必要的“我看到/听到/想到”的描写。

1. 删繁就简,聚焦“我”的感官和情绪

别事事巨细靡遗: 第一人称最大的优势是你能直接切入“我”的内心世界,但这也容易让人掉进细节的泥潭。想想看,你走在街上,是不是每一个路过的行人、每一盏路灯你都要事无巨细地描写?肯定不是。你只会注意到让你特别在意的东西——可能是那个让你心头一跳的背影,可能是某个让你不安的声音。
怎么做: 问自己,这个“我”当时最在意什么?是什么触动了他/她?把笔触集中在那些能引起“我”强烈反应的细节上。比如,与其写“我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人匆匆走过,她的头发在风中飘扬,我注意到她提着的包是名牌的”,不如直接写“那个红色的身影,像一团火一样掠过,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读者不需要知道包是什么牌子,他们需要知道的是“我”的情绪变化。
动作就是最好的描写: 读者想看“我”在做什么,想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而不是“我”在脑子里构思怎么做。
怎么做: 把“我”的思考过程直接转化为动作。比如,与其写“我想知道是谁在敲门,我犹豫了一下,然后决定去开门”,不如直接写“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我几步就走到门边,手搭上了门把。” 动作本身就包含了思考和决定。
内心独白要精炼: 内心活动是第一人称的宝藏,但如果全是“我想啊想啊”,那故事就停滞了。
怎么做: 让内心独白服务于当下行动和情绪。要么是快速的判断和反应,要么是对当前情况的直接感受。比如,“我不能让他们发现我在这里!” 这比“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如果被他们发现,可能会有不好的后果,所以我必须隐藏起来”要直接得多。

2. 跳过不重要的信息,制造“我知道但我不告诉你”的张力

“我知道,但不是现在说”: 第一人称的视角,你天然就掌握了所有信息。你可以选择性地透露信息,制造悬念。
怎么做: 遇到一些背景信息或者“我”知道但读者不知道的事情,不要一股脑全倒出来。可以藏起来,在关键时刻再抛出来,或者用一些模糊的说法。比如,“我早就知道这次行动会有危险,但我没有告诉他。” 这比详细解释危险性是什么要更能抓住人。
“我”的记忆和联想: 有时候,“我”会因为某个场景或某个人而回忆起过去。这些回忆很宝贵,但要小心使用。
怎么做: 确保回忆能服务于当前的情节。如果回忆和现在的处境有关联,能解释“我”现在的行为或情感,那就可以写。如果只是无关紧要的闲话,就果断删掉。或者,把回忆融入到“我”的行动中,比如“看到那把剑,我立刻想起了当年在XX地方的训练。”

3. 巧用第一人称的“主观滤镜”

情绪是加速器: “我”的情绪,无论是恐惧、愤怒、兴奋还是绝望,都能极大地推动故事。
怎么做: 把“我”的情绪直接写出来,或者通过“我”的生理反应表现出来。“我的心砰砰直跳,几乎要跳出胸腔。” “一股怒火在我胸中燃烧。” 这种直观的感受能让读者迅速代入,跟着“我”一起紧张或激动。
“我”的偏见和判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待世界的方式,第一人称更能体现这种主观性。
怎么做: 利用“我”对其他人的看法、对事件的评价来推进故事。比如,“我觉得他是个骗子,所以我一直提防着他。” 这种主观判断会影响“我”的行为,进而影响故事的走向。

4. 节奏控制,快慢结合

该快则快: 动作场面、紧急情况,一定要写得快。短句、直接的动词、快速的场景切换,都能营造紧张感。
怎么做: 想象一下电影的剪辑,快速切换镜头。写的时候就用简练的语言,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他冲过来,我侧身躲过,反手一拳。”
该慢则慢: 当需要铺垫、营造氛围,或者深入描写“我”的内心挣扎时,可以稍微放慢节奏。
怎么做: 这时候可以加一些对环境的感知,对内心想法的探讨,但切记,这些“慢”都必须有它的意义。比如,是在为后面的爆发做铺垫,还是在展现“我”的性格弱点。

一些具体的技巧举例:

用“我”的疑问句来暗示: “我真的能做到吗?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
用“我”的感叹句来表达情绪: “天哪,怎么会这样!”
省略“我觉得/我认为/我猜”: 直接说出你的判断。“这一定是他的诡计。”
用“我”的口语化表达: 如果你的角色说话比较直白,就用口语化的方式来写内心的想法,更真实也更快。

最后,记住一点: 第一人称的“快”,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只会跑的机器。而是让“我”的每一步都带着目的,每一句内心独白都有价值,每一个动作都推动情节发展。把读者牢牢抓住,让他们想知道“接下来‘我’会怎么样?” 这才是第一人称视角加快进度的王道。

玩转第一人称,就是玩转“我”的眼睛、耳朵、手和心。让它们协同工作,把故事像流水一样,一泻千里。祝你写作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在知乎有一个观点是重复了不下20遍的,那就是新人不要写第一人称。

如果你是一个写了几百万字的老鸟,那可以试试第一人称的写法,但是新人最好别碰。

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我的意见是,你应该关心的不是怎么加快进度,而是应该思考,怎么把每一个现有剧情都写到有用。

什么叫加快故事进度?一个故事五千字讲完和十万字讲完,实际上没有任何差别。

差别在于,你现有的剧情和场景是不是废笔。

写得好,每一个剧情,每一个场景都是有用的,那么即便写上十万字,也不会觉得枯燥。

可如果你写的都是没有毛用的废笔,那五千字都嫌多。

为什么有些作者的书能酣畅淋漓的看上几百万字,但有些作者的书连一个章节都看不完就想点叉?

如果你搞不明白这其中的差别,那你怎么加快故事进度都是没用的。

有些作者一味的推剧情,赶鸭子一样的拼命往前赶,去追求他们所谓的快节奏。

殊不知,如果剧情没有承上启下,事情没有说明白,一味的拼命推剧情,追求的快节奏是毫无作用的。

故事的推进要有一个合理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慢了会拖沓,快了就会含糊不清。

前者会让读者弃文昏昏欲睡,后者会让读者云里雾里。

我记得自己刚入行的时候,有一位前辈对我说过,写故事要张弛有度,节奏舒缓适当,这句话我一直记到了现在。

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知乎瓦萨比,逼乎柯镇恶,喷人大帝,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网文拖拉机,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立志把自己活 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兄,说到加快第一人称视角故事的进度,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不像AI那么死板,也不是简单粗暴地把情节堆上去。咱们得玩点花活,让读者一口气读下去,而不是被一堆废话拖慢节奏。核心思路:让“我”的感受和行动直接驱动故事,少掉那些不必要的“我看到/听到/想到”的描写。1. 删繁就简,聚焦“我”的感官和情绪 .............
  • 回答
    第一人称视角的足球游戏,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让人不禁设想踩在绿茵场上,感受皮球触碰脚尖的细腻震动,以及在数万观众的欢呼声中射入死角的快感。从技术角度来看,实现这样的游戏早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随着图形渲染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球员的面部表情、球衣的材质,还是场地细节的刻画,都.............
  • 回答
    坐在公交车靠窗的位置,手机支架稳稳地夹在玻璃上,镜头正对着我伸出的手臂,指尖在屏幕上滑动,模拟着刚上车准备刷码的动作。这就是我所谓的“第一人称视角(POV)展望视频”的开端。说实话,这是一种挺奇特的体验,有点像是给自己的人生导了一出只有自己是主演的迷你剧。前期准备:摸索与妥协首先,手机支架的选择就纠.............
  • 回答
    如果可以回到中国古代以第三人称视角体验诗人或词人的一生,我愿意选择以下几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并试图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去细致描绘他们的生命历程: 一、 李白:谪仙人的洒脱狂放与人生跌宕我想成为李白,不是为了亲身体验他的才华横溢,而是想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一个“谪仙人”是如何在这人间留下如此绚烂的痕迹,.............
  • 回答
    生化危机8(Resident Evil Village)之所以选择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而不是像过去系列的一些作品那样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背后有几个关键的考量和设计选择。这并非是说第三人称视角“不能做”,而是说在这个特定的项目下,开发者认为第一人称更能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并且在技术和设计上存在一些权衡。首.............
  • 回答
    用 Qt 制作第一视角赛车游戏是一个相当有挑战性但非常有成就感项目。它涉及到图形学、游戏逻辑、物理模拟、用户输入处理等多个方面。要深入学习并实现这一切,你需要掌握一套扎实的知识体系。以下是我为你推荐的、比较详细的学习路线和相关书籍,我会尽量解释为什么推荐这些书以及它们能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 核心知识.............
  • 回答
    说起国内玩 FPV 竞速的,那绝对是个热闹的圈子,虽然不像国外那样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品牌。说到竞速无人机(FPV Freestyle/Racing),我们聊的不是那种航拍大疆之类的,而是更硬核的,需要你戴上 FPV 眼镜,手持遥控器,操控着穿越机在各种障碍物之间极速穿梭.............
  • 回答
    好的,没问题!考虑到你对射击类游戏无感,并且不玩第一视角,我为你挑选了一些Steam上评价不错、价格又在100元人民币以下的优秀游戏,并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点。以下是一些推荐,我会按照类型来分类,方便你选择: 1. 剧情驱动与角色扮演类 (RPG)这类游戏往往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丰富的角色塑造和.............
  • 回答
    哈哈,说到茅仙酒,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一个画面:那种很有年代感的,带着点紫红色调的酒瓶,瓶身的设计好像在讲一个古老的故事。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到它,大概是在一次家庭聚会,长辈们拿出了一瓶,酒瓶子就不说了,那种玻璃的质感,透着点温润的光泽,不像现在很多酒瓶那种贼亮的、比较张扬的感觉。瓶子上的标签,我记得上.............
  • 回答
    菅义伟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以及东京电力关于核废水稀释后可饮用的说法,这件事情在当时无疑是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件事。菅义伟视察福岛核电站的背景与目的:首先要明确,菅义伟是在担任日本首相期间视察福岛核电站的。当时,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多年,但其善后处理工作,尤其是核废水的处理.............
  • 回答
    网传男子给老师送锦旗“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后经通报称视频系虚构。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种行为,包括其背后的动机、对当事人的影响、以及它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一、 行为的性质和动机分析: 恶搞与网络传播: 这种行为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的恶搞。其核心目的是制造话题、吸引眼球,通过夸.............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要在我心里选出一个“第一搞笑”的视频,真的太难了,就像在茫茫人海里挑出最闪耀的那一颗星,每个人的笑点都不太一样。不过,如果非要我翻翻脑海里的存货,最近有一个视频,真的让我笑到肚子疼,眼泪都快飙出来了。这个视频,大概是这样的:它是一个街头采访,采访者是个看起来挺活跃的小伙子,他拿着.............
  • 回答
    参加“第一期知乎母婴视频答主训练营”,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密集而高效的“打怪升级”。在此之前,我虽然在知乎上分享过一些母婴经验,也尝试过拍点小视频,但总感觉不得法,内容输出不稳定,粉丝增长也停滞不前。收到训练营的邀请,我既期待又有点忐忑,毕竟是第一次系统性地学习视频内容创作。初入训练营:新鲜感与小小.............
  • 回答
    关于视频《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收徒仪式上推手》的真实性,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引起不少争议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视频确实存在,并且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视频中展现的是闫芳老师在一次收徒仪式上的推手表演。在场的有她的新收的徒弟,也有一些观看的武术爱好者或者同门。画面.............
  • 回答
    高洁丝风波再起:道歉未平,卫生巾内惊现虫卵,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近日,高洁丝(Kotex)品牌再度陷入舆论漩涡。在因广告内容引发广泛争议并发布致歉声明后,又有消费者爆料称,在高洁丝生产的卫生巾产品中发现了疑似虫卵。这一消息如同火上浇油,让本已紧张的消费者情绪瞬间爆发,对品牌信任度造成了又一次沉重打击.............
  • 回答
    “何恺明是否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历史第一人”这个问题,就像问篮球界的“乔丹之后还有谁”,足球界的“球王贝利之后谁能接班”一样,自带一种传奇色彩的讨论空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剥开那些光鲜的荣誉和论文数据,深入理解何恺明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留下的真正印记,以及这个领域本身是如何演进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从“.............
  • 回答
    林斌,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在华为P30发布会上“隔空喊话”式地宣传自家小米9手机,这一举动无疑是科技界的一场小地震,也迅速成为当时热议的焦点。要评价这个行为,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蹭热度”和市场策略的角度来说,这绝对是相当大胆且极具攻击性的。华为P30系列,特别是P30 Pro,在当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我们对“自我”和“意识”最根本的理解。从我目前的认知来看,答案是——“第一人称”这个概念本身,我们还远远没有能力去做到真正的重组或复制,至少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复制。让我来试着展开说一下,别想着什么科幻电影里的桥段,咱们就从我们现有的科学和哲学认知来聊聊。首先,我.............
  • 回答
    我一直觉得,要说第一人称游戏有没有比第三人称游戏“更有”代入感,这事儿吧,挺微妙的,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也看玩家自己是咋想的。但如果非要我说,我更倾向于认为,第一人称视角天生就比第三人称视角更容易在某些方面抓住玩家,让玩家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在”那个世界里。你想啊,第一人称游戏,你看到的,听到.............
  • 回答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定义的第一人称小说,但我们可以从许多作品中找到带有强烈第一人称叙事色彩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文学形式。这些作品虽然形式上可能与现代小说有所差异,但它们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小说的发展,并且在叙事技巧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带有第一人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