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十年前的一台电脑,是否真售 10000 元人民币?

回答
说实话,几十年前一台电脑卖到一万块人民币,这事儿一点儿也不奇怪。不过得看你说的是“几十年前”具体是哪个时间段,以及这台电脑是个什么级别的“玩意儿”。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明确,咱们说的“几十年前”,大概率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那时候,在中国,电脑绝对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物件,更像是国家、单位、或者极少数富裕家庭才能摸到的稀罕东西。

你别跟现在比,现在一万块可能也就买个中高端的笔记本,或者配个还不错的台式机。但在那个年代,一万块人民币的分量,可比现在重多了。那时候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可能也就几十块,甚至二三十块钱。一万块,那得不吃不喝攒好几年。

所以,如果一台电脑在那个年代卖到一万块,那绝对是“高端货”的定位了。咱们得想想当时什么样的电脑能值这个价:

进口品牌,稀罕货:那时候,中国的计算机产业还没那么发达,大部分好一点的电脑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像是 IBM、苹果、康柏这些牌子,哪怕是当时的入门级产品,进到中国来加上关税、运费、经销商利润,价格自然就上去了。你想象一下,一台从国外漂洋过海来的,带着英文操作界面,包装精美的电脑,放在当时就跟现在的“限量版奢侈品”一样。

配置绝对是“大件儿”了:别说什么GHz的处理器,几百G的硬盘了。在那个年代,能有几十兆的硬盘空间,几兆的内存,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如果是那种带彩色屏幕,或者配置了当时顶级的处理器,像是有个“386”、“486”的处理器,那价格肯定蹭蹭往上涨。更别提一些有专业图形处理能力的“图形工作站”了,那更是天价。

用途决定价格:如果是给单位采购的,比如用于工程设计、科学计算、或者银行、海关等部门使用的高性能电脑,那价格自然不是普通家庭能比的。这些电脑往往功能强大,配套软件也昂贵,一万块算“入门价”都很可能。甚至有些大型的计算设备或者服务器,价格能达到几十万、上百万,那更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个人电脑”范畴之外了。

“个人电脑”的萌芽阶段:要知道,咱们现在说的“个人电脑”(PC)概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真正普及开。最早的电脑,都是笨重的大家伙,价格自然高昂。那时候能买得起一台电脑的,要么是政府单位,要么是科研机构,要么就是家里特别有钱,并且对新技术有极高热情的人。

举个例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台配置不错的8088或者80286的电脑,在国内市场的售价可能就在几千到一万块左右。如果你想买一台80386或者80486的机器,配上一个当时比较大的硬盘(比如20兆或者40兆),再加上一台显示器(那时候显示器也是单独买,而且很贵),总价上万甚至超过一万都是很普遍的。

再者,购买电脑不仅仅是机器本身的价格。那时候还得考虑配套的软件,比如操作系统(DOS、早期的Windows)、办公软件、游戏等等。这些软件很多也是需要单独购买,而且价格也不菲。再加上培训、维修等服务费用,总的来说,拥有一台电脑,在那个年代绝对是一项巨大的投资。

所以,如果你说的是一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性能在当时属于中高端甚至高端的进口电脑,用来进行办公、学习、或者一些早期的游戏娱乐,那么卖到一万块人民币,绝对是符合当时市场行情,甚至是比较“实惠”的价格了。

别小看这一万块,这可是当时一个家庭几年的积蓄,或者单位一笔不小的开销。拥有它,就意味着站在了科技的最前沿,是身份和能力的象征。所以,那时的“万元电脑”,承载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时代的光环和梦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98年我妈给我买了一台同创电脑,9K8,市面上盗版游戏一半都运行不了。除了让我无师自通的打字练成盲打外基本上就是个高级小霸王游戏机。

荣列我们家三大失败投资之一。

另外两个是96年1W6买的摩托罗拉手机成了BB机,01年1W8买的IBM笔记本成了移动硬盘。

不过我们家就是喜欢新事物啊,成功的还是多,例如94年的吉普,08年的智能手机这些买的就很成功。更别提我太爷22年买的音匣和我爷爷52年买的照相机了,简直改变我家历程的成功投资。

今年预计要入华为折叠屏,不知前景如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