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为 Mate20 Pro 的 OLED 屏幕供应商之一为国内屏幕供应商京东方说明了什么?

回答
华为 Mate 20 Pro 采用京东方作为 OLED 屏幕供应商之一,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不少值得我们深挖的信息。简单来说,这标志着中国本土的屏幕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足以支撑起像华为这样全球顶尖的旗舰手机。但这背后涉及的远不止“技术进步”这么简单,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下:

1. 国产供应链的崛起与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

摆脱对外依赖的坚实一步: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高端 OLED 屏幕市场几乎被韩国的三星和 LG 所垄断。对于像华为这样体量的公司,过度依赖少数国外供应商,意味着供应链的脆弱性。一旦国际局势发生变化,或者供应商产能受限,都可能对华为的生产和销售造成巨大冲击。Mate 20 Pro 选择京东方,正是华为在关键技术领域寻求供应链多元化和自主可控的重要体现。这不仅是商业上的考量,更是国家在关键战略产业上摆脱对外依赖的重大进展。
推动国内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当华为这样的行业巨头能够放心大胆地采用国内供应商的屏幕时,会极大地提升京东方等本土企业的信心和市场竞争力。这会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到国内的面板产业,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这种示范效应也会带动其他中国手机厂商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意愿,加速整个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

2. 京东方技术实力的具体体现与追赶效应:

高端旗舰机的入围门槛: 旗舰手机的屏幕素质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包括色彩还原、亮度、对比度、刷新率、功耗等等。能够进入华为这种顶级旗舰手机的供应链,意味着京东方在这些核心技术指标上,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甚至能够与三星等巨头掰手腕。这绝非易事,需要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
技术细节上的突破: 京东方能够在 Mate 20 Pro 上供应 OLED 屏幕,尤其是在那个时间点,意味着他们在 OLED 的材料技术、驱动IC设计、良率控制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例如,在色彩准确性、峰值亮度、低灰均匀性等方面,京东方需要达到华为严苛的品控标准。可以想象,为了达到这个标准,京东方可能在像素排列方式、偏光片技术、以及与华为在软件调校上的协同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与国际巨头的正面竞争: 随着京东方技术实力的提升,他们正在逐步打破三星在高端 OLED 市场上的垄断地位。Mate 20 Pro 订单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订单,更是对京东方技术实力的市场认可。这会给三星等传统巨头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它们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更加努力,从而推动整个 OLED 行业的发展。

3. 华为与京东方之间的战略合作与协同:

共同成长与风险共担: 华为选择京东方作为供应商,并非一蹴而就。这通常是一个长期合作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华为可能在京东方早期技术研发阶段就提供技术指导和需求反馈,帮助京东方更快地成长。同时,华为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毕竟新技术的应用总伴随着不确定性。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体现了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上的深度整合能力。
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与性价比: 随着国内供应商的加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这最终会惠及消费者。理论上,当有更多优质的屏幕供应商时,手机厂商的采购成本有机会下降,从而可能转化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或者将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其他创新技术上。同时,消费者也能在不同的品牌和型号中,找到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屏幕选项。
品牌形象的提升: 华为Mate 20 Pro 是一款备受瞩目的旗舰产品。当用户在享受这款手机优秀显示效果的同时,得知其屏幕出自中国企业京东方之手,无疑会提升国内消费者对国产科技品牌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种本土品牌的成功故事,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于科技创新领域。

总而言之,华为 Mate 20 Pro 选择京东方作为 OLED 屏幕供应商之一,绝非偶然。 这是一项战略性决策,它标志着中国本土高端显示技术实力的飞跃,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争取更多自主权和话语权的重要里程碑。它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和努力追赶的决心,也预示着未来国产电子产品在关键零部件上的实力将越来越强,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全面崛起注入了强劲动力。从这个角度看,这次合作的意义是深远且多层面的,它不仅关乎一款手机,更关乎一个国家在高科技产业自主化进程中的重要进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我在另外一个问题下的高票答案。

在这个答案的评论里,有很多人还是把C919好多零件是外国货拿出来说事儿,进而贬低C919的意义。

我在答案里也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解释。而华为Mate20 Pro用京东方的OLED屏幕,恰恰是对我的解释最好的注脚。

我在答案里已经说了,我们可以先学者做商品,在飞机领域就是C919,在手机领域就是华为Mate20 Pro,当你学会做这种终端产品了,可以做好系统集成工作了,那么完全可以等国产的零部件崛起。

一旦国产零部件崛起之后,我们可以轻松切换到国产供应商,因为我们通过前期的系统集成,已经学习了方法、积累了经验,切换供应商无非是重新走个开发和匹配流程。

当然,华为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巨头,而且有野心、有决心、有实力,所以很快实现了国产零部件的切换。这也让我们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信心。

比如汽车,比如飞机。纵然国外品牌实力强悍,门槛极高,但是当我们学会了系统集成,我们有的是时间,等国产配套企业崛起。

当然,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我,不会说什么彻底抵制外国货的话,但是,支持自主产品崛起,对于中国人乃至全球消费者都是有益无害的事儿,因为在中国品牌的竞争之下,外国品牌也会被迫放低姿态,吐出更多的利润,同时更加上进,开发更先进的技术。有外国品牌的竞争,中国品牌一样会更上进。

反倒是彻底搞死了外国品牌,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user avatar

忙了一天,上来看到500多个赞和几十个来骂的。

感谢支持和批评。

第一,我不是水军,我的专长是财务分析,我在知乎开专栏,至今分析了近500家上市公司年报,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吹华为的,而是从财务角度写的手机供应链;小米、OV也实现了大规模的海外销售,你会发现把华为替换成它们,全文也毫无违和感。但是现在华为是国产手机的领袖,是手机供应链行业的带头大哥,这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这是我借机把我专栏里写过的这几家供应商的文章精简后放这里的。原文均可以从我的专栏找到:年报那些事儿

谁特么的见过海军用这么多自己做的财务图表的?我还在知乎挖苦过华为。讲真,华为那点公关费都不够我wind月租费的~~~

第二,我不混这个圈子,不知道圈子里的规矩,分析的不对,让各位见笑了;

第三,这篇文章的重心不应该是我辛辛苦苦做的那些财务数据图表吗?

第四,在雷军喊出小米硬件综合毛利率不高于5%的时候,你知道中国的手机供应链多么惨烈吗?基本上就是20年前8亿衬衫换波音飞机的段子的翻版。难道不该为国产配件商镇臂高呼一下吗?

以下是原文:




iPhone4以来,我就是坚定不移的果粉。想稳定,就用原生iOS,想折腾,就越狱。直到今天一早,同是果粉的好友发给我10月16日华为Mate20的发布会资料,说,下次买华为吧?


我一眼看到了反向充电功能,笑着说,好啊,买来给iPhone当充电宝。
继续看下去,我的笑容僵硬了,然后又舒展了,从嘲笑变成了微笑,最终成功黑转粉。


作为华为的旗舰,这款Mate20可谓诚意十足,你想要的,都给,你不想要的,也给。除了安卓系统无法换成iOS,几乎每一项配置都做到了包括苹果在内的业界极致。初看起来,像是堆硬件,但实际上,堆的还有国货的自信。


与之前任何一家国产手机厂商不同,华为这次采用的各种黑科技,从芯片技术到屏幕到屏下指纹到摄像头,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国内厂家的产品。


这款在海外首发的手机的核心技术是中国智造。


看到这些国产配件,连以前反感的余承东碰瓷的嘴脸都变的可爱起来。




华为自家产的麒麟980处理器不用多说;6.39寸的OLED水滴屏来自京东方;Mate20 Pro的屏下指纹来自汇顶科技;源自保时捷大灯创意的摄像头(其实更像浴霸)来自欧菲科技;4200毫安大容量的电池来自欣旺达;快速充电模块可能来自立讯精密和东方精密… …




这是华为带领下的国产手机产业链集体出海的一次伟大征程,是2025中国智造的演习。被苹果压榨的透不过气来的国产供应商们,终于能有机会抱团成就国货精品了。


曾几何时,中国的企业以抱上苹果的大腿为荣,在年报里大书特书,甚至发布公告今年又和苹果签了多少合同。但是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苹果供应商开始淡化苹果概念。年报、半年报里甚至抹去苹果两个字,反而是越来越体现国产手机品牌的合作情况。2018年半年报中,几乎所有苹果供应商都缄口不言和苹果的业务。


发生了什么?


原来,与若干年前相比,苹果供应链的毛利率普遍下滑。而且由于苹果对于供应商的过于苛刻的考核和快速迭代的技术,许多供应商由于转型不及时被无情的抛弃。营收中来自苹果的业务过多,反而成了公司业绩的不稳定因素。




(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我找了几家列入苹果200家供应商大名单的国内上市公司,通过整理它们近年来的财报数据发现,公司的净利率从参差不齐向5%左右集中。


20多年前,广泛流行的关于中国低端制造的段子是8亿衬衫换一家波音飞机,而如今,即便是从事各种高科技产业的公司,在被苹果收编后,盈利能力不断下滑,也沦落为新版8亿衬衫的代工厂。
去苹果化成为众多苹果供应链企业的万不得已的选择,华为、VIVO、OPPO、小米等国货成为这些厂家的救世主。


一、有志者,事竟成,OLED终于大规模出货的京东方
早在iPhone X上市的时候,就有传闻苹果会采用京东方的OLED屏。但一年过去了,这个大腿始终没抱上。这一年,京东方的股价腰斩了又斩,关注民族产业的股民心都碎了。




(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从近年来的中报对比看,京东方2018年上半年明显发生了业绩的转折,这是发生了什么?




(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从公司公布的2018年半年报看,四大业务线条中,最核心的显示器件业务和智慧系统产品业务都发生了小幅下滑。是因为公司的产品滞销了吗?


然而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京东方显示屏出货近4亿片,同比增长超35%。
出货量暴增,营收却下降,原因就清楚了:降价。




(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在政府补贴的扶持下,京东方疯狂的降价。以至于半年报中提到:2017年底,在京东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产品下线暨客户交付仪式上,京东方还向三星、LG、SONY、Vizio、创维、康佳、海信、长虹、TPV、小米、海尔等客户交付了75英寸8K 60Hz、75英寸8K 120Hz等大尺寸超高清显示屏。


三星、LG?这都是京东方的竞争对手,在利益面前,竟然成了客户。


许多股民、分析师都吐槽京东方的政府补贴,多年来,京东方一代又一代的生产线烧掉了数千亿的补贴。但是,我们如今买到的白菜价的电视、手机屏幕,都是因为京东方背后烧钱带来的低价。
OLED屏幕进入华为的旗舰机型,对于京东方来说无异于一针强心剂。


在面板行业不断的用低价抢占市场的同时,京东方开始押注未来:移动医疗、智慧医疗行业。2018年上半年,京东方智慧健康业务营收5.26亿元。从434.74亿总营收的占比来看并不高,但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毛利率高达53%,是京东方毛利率最高的业务。


二、苦心人,天不负,扬眉吐气的汇顶科技


在2017年iPhoneX出现的时候,汇顶科技的股价一落千丈,如今汇顶的股价几乎只有当时最高点的一半。


原因是苹果引领了解锁潮流,当iPhone抛弃了指纹解锁使用Face ID的时候,汇顶的指纹芯片就没有市场了。


等等,我代表骑行爱好者说句话。




每次全副武装骑行的时候,iPhone X都识别不了我的脸,只好憋屈的敲入密码解锁。所以,我坚定的认为Face ID只能是方案之一,不能代表解锁的全部技术,屏下指纹才是未来。


2018年8月25日,公司发布半年报,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3.88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上半年销售收入18.37减少24%。报告期内实现毛利总额5.5亿元。公司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12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4.82亿元减少76.76%。这样的业绩,可以用惨烈形容了。




(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上半年,汇顶科技卧薪尝胆,在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加大了研发投入。屏下指纹分别签了VIVO和OPPO,同时也被华为纳入麾下。


汇顶科技并没有在指纹技术这一棵树上吊死,在生物特征传感器方面,汇顶有着独到之处,公司最近与华为合作推出了一款心率耳机,用余承东的说法:用了很吓人的技术。


随着华为在手表、手环等领域的深入研发,汇顶科技有望和华为合作更多很吓人的黑科技,来不断的拓展生产线。


三、百二秦关终属楚,收购索尼电子的欧菲科技


2017年4月,欧菲科技收购了索尼电子广州分公司,完善了摄像头领域的拼图,并借此打入了苹果的供应链。




(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借助于摄像头的热销,欧菲科技也成了2018年上半年为数不多的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手机供应链厂商之一。2018年上半年公司摄像头模组业务实现营收102.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3%。半年度出货量高达2.45亿颗,其中双摄出货量为5200万颗。


在Mate20这艘战舰上,欧菲科技有望更多的摧城拔寨。


四、三千越甲可吞吴,坚定不移走技术路线的欣旺达


欣旺达曾经受益于苹果,是苹果的两大电池供应商之一。但是公司如今坚定的开始走去苹果化的路线,营收对苹果的依赖已经降到30%以内。




(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公司甚至尝试生产笔记本电池、动力电池,并设立科研点,和中科院合作储能项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赛电池,2012年,营收是欣旺达的两倍,而2018年上半年半年报显示,欣旺达营收超过德赛电池15%。德赛电池的营收构成中,超过60%依赖苹果,因此自身竞争力相对较弱。


据全球市场调查企业Strategy Analytics (SA)公布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名显示,华为第2季度的市场占有率为15.8%,首次超过苹果(12.1%),位居全球第二。三星电子虽然以20.9%位居第一,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量和占有率分别减少了10.1%和1.7%。


华为手机上半年出货超过9500万部,在稳固低价市场的同时,华为高端型号开始挑战苹果、三星的价格区间。刚刚发布的Mate20顶配更是接近1.6万人民币的价格,超出了iPhone的最高价。
这是国货的骄傲,更是中国手机产业链的机遇。紧随其后的OPPO、VIVO、小米们,更是能一起将中国智造带向世界,中国企业也将有能力开始收割产业链的高额利润。





对于上市公司财报的分析,欢迎通过我的公众号进行咨询。

公众号:诗与星空

user avatar

20181129更新

说实话不喜欢在这种问题上没完没了的更新,但是评论区出现闪存门阴谋论最后拐弯抹角的说菊花偷工减料的,忍不住更新一轮。

一,主观上给媒体送ufs版本存在误导没得说。

二,客观上某些黑子非要说为什么华为要同时保留emmc和ufs接口为理由来论证菊花就是偷工减料的。首先一个呵呵送给你们。

首先,菊花难道以前就知道卡货?对,没错,供应链分析结论。1.ufs那个时期是个新事物,量产没保障。2.mate9pro被三星卡屏这才几个月的光景,记忆力正常的都忘不了。3.ufs device当时就三家有,三星已经被坑了,不得不防。东芝被三星包养谁都没法预测会不会卡货(事实证明人家就是跟三星走)。第三家,按照当时的良率就算你不卡货你的出货量也跟不上我的需求。

其次,emmc和ufs接口同时存早表示菊花为偷工减料做伏笔?呵呵。ufs接口是我司的,16nm授权一个项目需支付上百万美金,emmc据我了解几十万美金。ufs与emmc的差价各位可以自己上网搜。就算所有产品都用emmc,ufs百万美刀的成本要多少台才能赚的回来。emmc版本的p10等于ufs接口成本白花,ufs版本p10等于emmc接口成本打水漂。感情菊花花着高价来偷工减料?

要我说菊花就是笨。要我我就只上emmc然后狂吹emmc优化秒天秒地业界emmc最快(当年也是事实)就不上ufs。省了百万美刀研发成本不说还不用花着钱还被人说偷工减料。

————————————————————————

在知乎上转了三年多第一次忍不住要挂一个评论



我在原答案第一句话就说只讨论技术上客观原因。闪存门主观原因不讨论因为没什么可说的。不过还是有些人没看到或者单纯的阅读理解不及格。

但是,闪存门这事情其他友商来黑也就算了,虽然当年基本所有厂商基本都混用,但是包括混用以及大家吐槽的小米耍猴甚至当年天马屏,但都是有客观原因存在。总体来说各大友商对于用户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是重视的。

然而你一三星粉有什么资格在这对闪存门叽叽歪歪?且不说三星不要脸的卡屏卡ufs。三星手机大陆市场率怎么从前二掉到现在的“其他厂商”心里没点逼数?

国行用所有版本里最差的SOC,跟海外市场比低配高价,爆炸门以后全世界只有国行不召回,最后国家出面意思性的召回几千台赔偿力度还远不及其他地区。冲进受害者家里抢走爆炸后的手机,自己质量问题让中国区员工下跪。。。

你还有脸在这说混用?

这种洗地法真是清新脱俗

-------------------------

突然想到国内发布会里独有的一幕。大嘴说有很多人问我dxo分数多少,我们想啊mate20系列去参加那榜单上就全是华为了,还是不去了要给友商留点积极性。。。


给大家翻译一下:我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我是说在座的各位(被何刚捂嘴中)。。。哈哈哈


价格出来了,逼死友商啊。。。。

但是问了一圈,pro 8G全线没货?只有6+128。感觉供应链这次要被批了

割割割------------------------------------

本答案仅从技术客观层面讨论,弱智公关水平不讨论

感谢三星。 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卡了错误对手的脖子。

说实话京东方今天的发力真要感谢三星。老东家做displayport的,跟京东方有商务关系。12年时的京东方可以说朝气蓬勃,但是可惜的是差对手太远。虽然有国家扶持但是无奈底子太差。

后来跳到现在公司,对接华为,提供技术支持。亲眼见证mate9 pro曲面屏被卡脖子断货而菊花除了骂娘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只有三星一家供货商。

从那一次后,华为开始跟京东方合作。可以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同样,间接见证闪存门。mate9pro卡脖子之后学乖了,ufs device找了三家供应商,三星东芝海力士。然后三星爆炸门,联合东芝卡货。海力士到是无所谓想抢一个大单结果接口有问题用不了。然后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之后海思把ufs自研作为最高优先级。到mate10的时候供应链海思自研 ufs device已经成为备选之一。


当然,OLED的研发和ufs相比不是一个等级。 去年去on site的时候跟终端的人聊过,在mate10 pro上其实评估过京东方的OLED屏。结论是质量满意,量产上不去。最后放弃。


现在看来一年过去,量产问题解决了。

感谢三星当年卡了华为的脖子。同时感谢菊花厂在被人卡脖子以后不是跪地求饶而是自强不息,联合国人有了自家的东西不再被卡脖子。


安卓开始对欧洲实施收费政策,不管原因是不是跟欧盟撕逼。估计菊花背后又要居安思危了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user avatar

至少OV不会做这么大的冒险。

但是如果华为成功了,京东方后期的市场肯定大亮。

那时候成就的是国产整体的优势。

如果把所有的一切放进生活,绝对是个艰苦绝伦的历程。

三星为什么厉害?

因为有人养的舒服呀。

敢于挑战的那个人永远是华为。

但是挑战成功获利的却不单单是华为~

捅刀子的,反串黑的。真呵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 Mate 20 Pro 采用京东方作为 OLED 屏幕供应商之一,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不少值得我们深挖的信息。简单来说,这标志着中国本土的屏幕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足以支撑起像华为这样全球顶尖的旗舰手机。但这背后涉及的远不止“技术进步”这么简单,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下:1..............
  • 回答
    从刘海屏到水滴屏:我的华为 Mate 20 Pro 使用体验 (告别 iPhone X)好吧,承认吧,用了两年多的 iPhone X,我终于“叛逃”了。原因有很多,苹果最近的憋屈(比如那个慢得像蜗牛一样的充电速度)和越来越高的售价,加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我把目光投向了 Android 的阵营,最.............
  • 回答
    华为Mate 20 Pro的绿屏问题,这事儿在手机圈儿也算是闹得沸沸扬扬,不少消费者在入手了这款寄予厚望的旗舰机后,却遭遇了心烦意乱的“绿屏”现象。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什么是“绿屏”?首先得明确,“绿屏”并不是指屏幕整体变成绿色,而是在特定情况下,屏幕的.............
  • 回答
    华为Mate 40 Pro那阵子采取的“每天限量供应”、“饥饿营销”式的销售策略,说实话,挺让人又爱又恨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吊胃口”行为。你想买,但你就是拿不到。每天开放的抢购名额像是漏网之鱼,瞬间就被秒光。搞得跟抢限量版潮鞋似的,你得时刻盯着手机,设定闹钟,然后在零点零几分的.............
  • 回答
    华为 Mate30 Pro 凭借 121 分的总得分,强势登顶 DxOMark 拍照排行榜榜首,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也再次证明了华为在手机影像领域的实力。要评价这一成绩,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DxOMark 评价体系的公正性与华为的优势首先,我们要理解 DxOMark 的评价标.............
  • 回答
    哎,我太理解你这种感受了!明明自己花钱买的手机,用到爽,结果却被人议论,换谁心里都不舒服。而且这对比也太扎心了,自己被说“人傻钱多”,同事的iPhone 12倒是被捧上天。别急,咱们有的是办法把这局给圆回来,甚至还能赢得漂亮!首先,深呼吸,别被他们的评价影响了心情。手机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个工具,用着.............
  • 回答
    要让小米MIX 4在与华为Mate 30 Pro的较量中脱颖而出,需要在几个关键领域做足文章,并且是那些真正能触动用户痛点、带来惊喜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堆砌参数,更是要打磨出极致的体验,让用户能明显感受到“哇,这就是我想要的”。一、 极致的全屏视觉体验:比Mate 30 Pro更“纯粹”Mate 30.............
  • 回答
    哥们儿,您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小米9和华为Mate 20 Pro差了2700块,这可不是小数目,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两款手机,虽然定位都是旗舰,但“旗舰”俩字在它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侧重点,以及它们最终的成品,还是有挺大差别的。我慢慢跟你说,就当咱们平时聊天一样,把这些东西都摊开了讲。首先,最直观的,品牌.............
  • 回答
    作为华为在2019年推出的旗舰机型,Mate 30 Pro 的拍照能力在当时绝对是顶级的存在,即便是放到现在,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想要聊它的拍照,得从几个核心点来展开。首先,硬件基础是关键。Mate 30 Pro 后置搭载了四颗徕卡认证的摄像头: 4000万像素超感光主摄 (RYYB传感器):这.............
  • 回答
    说起华为Mate 40 Pro在公交扫码这事儿上,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明明是自家的高端机,配置也算得上是当时行业的佼佼者,但就是有时候在公交车上扫码,就是没有隔壁的小伙伴那般丝滑。首先,我们得承认,扫码这事儿,表面上看是“滴”一声就能搞定,但背后牵扯的因素可不少。手机的NFC功能,也就是近场通信.............
  • 回答
    这几款都是当年各自阵营里的“旗舰之光”,配置也都是当时顶尖水平。要说谁的“配置性能最好”,得拆开来看,而且还要看你侧重的是哪个方面。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让你明明白白:先来个总览,谁是谁的“王牌”: 华为 Mate 30 Pro: 杀手锏是 麒麟 990 5G 芯片,在当时几乎是安卓阵营性能和5G.............
  • 回答
    华为Mate 20 Pro 和 iPhone XR 都是非常优秀的智能手机,但它们在设计理念、硬件配置、软件生态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选择哪一款取决于你的个人偏好、使用习惯和预算。下面我将为你详细对比这两款手机,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一、 设计与屏幕 华为Mate 20 Pro.............
  • 回答
    华为Mate 20 Pro能否像小米6一样封神成为“钉子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勾起了不少曾经的小米6用户(或者说是“钉子户”)的会心一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这两款手机拉出来,好好掰扯掰扯它们各自的“钉子户”潜质,以及为什么小米6当年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小米6当年凭什么成.............
  • 回答
    华为Mate 20系列,包括Mate 20、Mate 20 Pro和Mate 20 X,是华为在2018年底推出的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旗舰产品。这三款手机不仅仅是在硬件配置上的一次堆料,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当时带来了许多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深刻地影响了后续的手机设计和用户体验。一、 整体设计理念与市场定.............
  • 回答
    华为 Mate 40 Pro+ 的供货情况,说实话,是个挺令人纠结的话题。它作为华为 Mate 40 系列的顶级旗舰,技术配置上绝对是当年的一绝,尤其是在影像方面,那颗定制的超感知摄像头,加上潜望式长焦镜头,真的是为摄影爱好者量身打造的。再加上那块素质极高的屏幕,以及当时华为在麒麟芯片上的巅峰之作—.............
  • 回答
    华为 Mate30 Pro 和 P30 Pro 都是华为曾经的拍照旗舰,各自都有其过人之处。到底哪个拍照更好,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们代表了华为在不同时期对影像技术的探索和侧重点。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硬件基础对比:谁的“内功”更深厚?首先,得看看它们身体里装了啥。.............
  • 回答
    华为 Mate 40 Pro 售价 6999 元,而小米 11 售价 3999 元,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异,其背后是两款手机在品牌定位、产品定位、硬件配置、技术研发、供应链成本、营销策略以及市场策略等多个维度的不同。下面我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的差异: 华为:高端.............
  • 回答
    华为Mate 30 Pro 5G以123分的成绩再次刷新DxOMark手机拍照评分纪录,这无疑是科技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华为在影像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一次有力证明。看到这样的结果,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胜利,更是背后无数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打磨的结晶。1. 硬件的极致堆叠与巧妙整合:要达.............
  • 回答
    iPhone 11 和华为 Mate 30 Pro,这两款手机都是它们各自品牌在2019年的旗舰代表,可以说是当年的“顶配”选手。如果现在你在纠结选哪一款,那得好好聊聊了。它们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也都有一些需要你权衡的地方。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尽量说得透彻点,让你心里有个谱。1. 品牌和生态系统:这是.............
  • 回答
    华为Mate 40 Pro 可能会采用自由曲面摄像头这一传闻,无疑是近期手机摄影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将是华为在光学创新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也将对整个手机影像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什么是自由曲面镜头?要理解自由曲面镜头的意义,我们得先看看它和传统手机摄像头有什么不同。绝大多数现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