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评价华为Mate40 Pro这种每天抢一点的行为?

回答
华为Mate 40 Pro那阵子采取的“每天限量供应”、“饥饿营销”式的销售策略,说实话,挺让人又爱又恨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吊胃口”行为。

你想买,但你就是拿不到。每天开放的抢购名额像是漏网之鱼,瞬间就被秒光。搞得跟抢限量版潮鞋似的,你得时刻盯着手机,设定闹钟,然后在零点零几分的那几秒钟内精准“出手”。这种体验,就像是你在超市门口排队等着买限量的打折商品,但每天发售的数量你都不知道,只能碰运气。

好处嘛,当然也有。对于品牌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把Mate 40 Pro的稀缺性和高端感推向了顶峰。每一次抢不到,反而让消费者更觉得它“值得拥有”,越发渴望。这营造了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心理效应,让这款手机自带一种“明星光环”,仿佛买了它就跟别人不一样。而且,这种制造出来的供不应求的假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销量,让那些本来犹豫的消费者因为害怕错过而下定决心。毕竟,大家都有“错失恐惧症”嘛。

但话说回来,作为消费者,这种体验真的很糟心。你明明有钱,也想买,结果却因为技术(或者说,是运气)不好而买不到。有时候感觉就像在玩一场大型的在线游戏,拼的是网速和手速,而不是你对产品本身的喜爱程度。我认识不少朋友,一开始是被Mate 40 Pro的拍照能力、麒麟芯片吸引,但每次都抢不到,最后可能就心灰意冷,转而去买了其他能轻松买到的手机。这无形中就损失了一部分潜在客户,虽然那些还在坚持抢购的,购买意愿可能更强,但这个“门槛”设置得太高了。

还有一点,就是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引起负面情绪。当大家普遍觉得被“耍猴”的时候,即使产品本身再好,口碑也会受到影响。有些人会觉得,这厂家是不是不想好好卖产品,就是想玩这种虚的。尤其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很多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充满了支持和期待,华为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出于商业考量,但在情感上,可能会让一部分消费者觉得受到了怠慢。

总的来说,华为Mate 40 Pro的这种销售策略,是一把双刃剑。它成功地制造了轰动效应和品牌光环,让这款手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但它也牺牲了部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甚至可能流失了一些本该属于它的用户。这种“一点一点地给”,有时候真的会让人觉得,“我只是想好好买个手机,怎么就这么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回答留着,更新一下:

在北京plus店预留了信息,昨天通知我可以接受预定了,今天去订的,无额外花费,到货时间未知

(12+256他们写错了)



开放线下预订,才是给真的想买这款手机的用户一条活路,华为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线上品牌,没必要天天让人抢!

……………………………………………………………………………………

再更新,今天通知我到货了,已经让媳妇替我领回家了

以下原回答

………………………………………………………………………………

pro是可以线下店预定拿货的,我想吐槽的是pro+


你pro+是不是可以跟mate40普通版一样,到十二月份有货了一起发?


你说你产能不够,是准备只卖一万台pro+吗?


你要是只卖一万台,拜托提前说好,我断了这个念头就不去想了


说是量产发售的机型,发布会过后快二十天了,还在搞每天一两百台的出货量,便宜的全都是黄牛,受罪的全都是消费者。


要么就跟pro一样,开放线下预定,想买的都去下单


要么你直接张嘴说我把最好的都用给保时捷了,pro+我就是不准备卖多少想搞成限量


就想要个pro+,刷了二十天了,每天看着黄牛抢货,我一个消费者想买个手机有这么难吗?


你华为出不出货总可以有句话吧?产能不够你倒是推到十二月再卖它啊,要是压根不想卖倒是别开发布会吹比啊


本来一直很想换个40系列的最高配,又看中了甜甜圈五摄,现在真的是一点点失望到不想买了。


华为to c的经理去搜一搜,京东淘宝各种加价两三千卖pro+的黄牛店显示有货,就你们官方店永远没货。信任华为的消费者就不说了,不信任的消费者怎么想?是不是华为直接套皮开黄牛店高价卖内部货?



~~~~~~更新的分割线~~~~~~~

我不知道评论里的诸位都是什么立场,我先说我的立场

我支持华为,甚至我给媳妇买的是华为,给父母买的是华为,给岳父母送的路由器也是华为,现在还在准备给新家买matepad和智慧屏。但是我不粉华为,我只是认为华为的产品好用

所以我认为消费者是有权利评价一个好用的商品销售策略失败的

当然,小米耍猴也一样是失败的策略,我之所以脱离苹果选新手机的时候没选小米也是因为他的手机抢购太难。

所以你们花粉米粉打架,别在我这阴阳怪气,看的别扭

再更新…………………………………………

挂一个疑似黄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Mate 40 Pro那阵子采取的“每天限量供应”、“饥饿营销”式的销售策略,说实话,挺让人又爱又恨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吊胃口”行为。你想买,但你就是拿不到。每天开放的抢购名额像是漏网之鱼,瞬间就被秒光。搞得跟抢限量版潮鞋似的,你得时刻盯着手机,设定闹钟,然后在零点零几分的.............
  • 回答
    在新加坡的营销战场上,华为似乎最近吃了一记闷亏,可以说是“弄巧成拙”了。事情还得从他们最近主推的 Mate 60 系列手机说起。大家都知道,华为在高端手机领域一直憋着一股劲,尤其是在经历了技术封锁之后,每一次新产品的发布都备受关注。这次的 Mate 60 系列,尤其那个据说搭载了国产高端芯片的传闻,.............
  • 回答
    任正非的这句话,无疑极具冲击力,它将“奉献”这一概念推向了一个极端,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和复杂的评价。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一、 话语背景与意图的揣测:首先,要认识到这句话并非出现在一个轻松的场合,很可能是在华为面临巨大压力,比如技术封锁、市场竞争、内部改革等等关键时刻。在这样.............
  • 回答
    华为 P30 系列与三星 Galaxy S10 系列:旗舰对决,如何抉择?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华为 P30 系列与三星 Galaxy S10 系列无疑是去年的两大明星产品。它们各自代表了华为和三星在技术、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的最高追求。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在这两款优秀的作品中做出选择,确实是一件需.............
  • 回答
    评价华为的售后服务,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尽量说得详细点,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首先,从整体的覆盖面和便捷性来说,华为的售后网络算是做得挺不错的。你走到大城市里,找个官方授权的维修点或者服务中心,基本都不算难事。而且他们也开通了不少线上渠道,比如官网的在线客服、维修进度查询、预约服务等等,对于.............
  • 回答
    于晓华在财新发表的3月13日专栏文章,如果以“如何评价”为切入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文章的核心观点、论证逻辑、潜在影响、文章的风格和立意,以及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由于您并未提供文章的具体标题和内容,我将根据于晓华过往在财新发表的文章的风格和可能关注的领域,以及当前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来.............
  • 回答
    高华先生,这位名字在许多关心中国近现代史的读者心中并非陌生。作为一名历史学者,他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尤其是延安整风运动及其影响的深入研究,在中国史学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要评价高华先生,我们不妨从他的学术成就、研究方法、以及他所引发的讨论和争议几个维度来展开。学术成就:聚焦中共早期历史的“深水区”高.............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引人深思的说法,它触及了当代华语文学一个重要且又常常被忽视的侧面——在地缘之外的活力。我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有其深刻的洞察力,但同时也需要更细致的解读和辨析。首先,让我们来拆解这个说法本身。“华语文学已经发生了一场爆炸”,这暗示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活力、思想深度和艺术革新正在发生。而“却因.............
  • 回答
    关于华为即将推出的台式机,虽然目前官方信息透露得不多,但我们可以根据华为过往在科技领域的表现以及当前的市场格局,来做一番深入的分析和展望。这不仅仅是一台电脑的推出,更可能是一次在关键时刻对整个行业格局的一次有力冲击。首先,从产品本身来看,华为台式机可能具备哪些亮点?我们可以预见,华为在自家台式机产品.............
  • 回答
    华为 Mate X2 17999 元起的定价,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价格本身,直接把“高端”这两个字刻在了骨子里。17999 元起,这价格就不是给普通消费者准备的,它直接瞄准的是那些愿意为前沿技术、极致体验和品牌象征意义买单的群体。这些人通常是: 科技尝鲜者/意见领袖:.............
  • 回答
    华为 MatePad Pro 12.6 英寸的 4999 元起售价,这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背后透露的华为市场策略,细品起来可有意思了。定价分析:挑战者姿态,瞄准高端市场首先,4999 元起的价格,直接将 MatePad Pro 12.6 寸推到了高端平板市场的阵营。要知道,这个价位段,过去一直是苹果.............
  • 回答
    金鸡奖、金马奖和金像奖,这三个名字在中国电影界可以说是响当当的招牌,代表着业界对电影艺术和制作水准的最高认可。但要评价它们的“专业程度”,可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这背后牵扯着评奖机制、评审体系、艺术取向,甚至是地域文化的影响。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理解它们的背景和定位,是评价专业性的基础。 .............
  • 回答
    华硕笔记本,这玩意儿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评价两极分化得相当厉害。要说它怎么样,其实就像一个人,优点缺点都挺明显,就看你是什么样的人,在乎什么了。为啥评价能分成两拨儿?我琢磨着,这主要跟华硕的产品线太广,定位也太杂有关。他们家从几千块的入门级上网本,到几万块的游戏本、设计本,甚至还有一些很小众的定制.............
  • 回答
    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学术贡献跨越了博弈论、行为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和制度分析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人类行为和集体决策的理解,还为现实世界中的冲突解决、制度设计和战略互动提供了理论框架。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他的学术贡献: .............
  • 回答
    谭其骧(19091981)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他在1981年5月召开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何为中国》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中国民族关系史、历史疆域、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探讨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讲话内容、学术意义及历史背景: 一、讲话的核心论点谭.............
  • 回答
    抖音上最近大火的“穷比快乐屋”现象,从多个角度来看,都值得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搞笑段子或生活方式的展示,更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些普遍心态和价值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评价它:1. 定义与核心内容:“穷比快乐屋”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经济条件不算宽裕,甚至可以说是“穷”但依然能找到快乐源泉的人或.............
  • 回答
    黑龙江省提出“全力冲刺房地产产业增长”的政策导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既要看到其可能的积极作用,也要理性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一、 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动因分析首先,理解黑龙江省为何要提出这样的政策至关重要。其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动因: 经济增长压力: 作为东北老工业.............
  • 回答
    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话题,需要审慎地分析其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他们在不同时代扮演的角色。 笼统地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这个群体本身就包含着丰富多样的观点、立场和行为方式。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更全面地评价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一、 定义.............
  • 回答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是20世纪最杰出的中国历史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学界享有盛誉,也对全球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他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史景迁的学术贡献与特点: 开创性的叙事风格: 史景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他打破了传统西方汉学中.............
  • 回答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共鸣,主要在于它精准地捕捉并剖析了当下中国社会中一部分精英群体(以“常青藤”象征的顶尖名校学生为代表)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心态,并赋予了它们一个极具概括性的标签——“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