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件事儿:
第一、出现在DXO榜单上最早的国产手机不是2016年四月发布的华为P9,是2016年二月发布的小米5,且二者的分数接近,在P9分数发布的文章里同时测试了P8作为对比。
第二、2016年秋天发布的mate9出现在了DXO榜单上,同期发布的小米5s plus也出现在了DXO榜单上。
第三、国产手机第一次在DXO榜单上追平同期三星苹果的国产手机是P10,第二次是mate10 Pro,这是2017年,2017年春天小米没出现在DXO榜单上,秋天的小米note3出现了。2017年是华为手机相机崛起的一年,也是小米手机手机相机掉队的一年。
第四,DXO分数第一次出现在国产手机发布会上是Mate10 ,紧接着是小米mix2s,此后,DXO 便是华为小米的家常便饭。
我是支持DXO的,我也支持厂商送测,量化是消费者认识产品最好的方式,尽管这个量化标准可能不够全面。
华为和小米在DXO 榜单上你追我赶,背后厂商们不断进行的相机军备竞赛,以及,由此带来的国产手机阵营相机素质的快速提升和超越。
当然不是。
DXO最初的手机相机榜单长期是被苹果三星所霸占的,华为在引入徕卡双摄之后,P10的相机DXO评分追平iPhone7,Mate10则追平iPhone X,彼时,大家对DXO没什么争议,对华为也没什么争议,因为只是追平。
但P20 Pro超越iPhone X,且是大幅度领先,这个时候争议开始出现了。
实际上,P20 Pro在DXO评分上的大幅度提升,根本是硬件的大幅度提升,很多人认为这是作弊刷分,但实际上,到了今天人们终于认可了,大底、高像素和长焦,是真正的大趋势,目前的消息,三星将在2020年开始引入大底、长焦和高像素,苹果大概率会追随。
那么,当初对于P20 Pro所引领的大底、高像素和长焦的选择是对的么?
目前来看,是对的。
我们不能因为国产手机引领的潮流就认为其不是潮流,不能因为国产机表现良好的榜单,就是刷出来的榜单。
答案很简单,当然不能!
比如国产手机各家都在做的微距,DXO并不测试。
比如Mate30 Pro系列采用的超级超广角镜头,1/1.54英寸大底+F1.8大光圈,这是目前手机行业最顶级的超广角配置,但在DXO榜单上,却因为不够广而得分不高。
比如Mate30 Pro 5G对超广角镜头进行优化,调整畸变,却因为视角变窄而分数下降,这是否合适呢?
有人说广角是正义,这是建立在相同的规格前提下的,相同的画幅,相同的光圈值才有可比性,而如果画幅和光圈差异巨大的前提下,空谈什么更广的焦距没有意义。
再比如,相机的反应速度。
以及,各个子项目的权重在每个人的需求里是不一样的。
当然不是,DXO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DXO的子项明确,测试清晰,说明清楚,且可复现,DXO或许不够全面和完整,但却是一个相对科学,可各家认可的标准。
什么叫各家认可呢?
华为在发布会上会公布DXO分数,证明华为认可。
小米在发布会上会公布DXO分数,证明小米认可。
高通在发布会上会公布DXO分数,证明高通也认可。
此外,荣耀、一加、OPPO等等,各家也会送测,三星既然在S10上刷了两次,那么,三星自然也是认可的。
什么叫标准?
评价你和我的准则,你认可,我也认可,这就叫标准。
总分增加2分(121→123):
相机部分总分高了2分(132→134),夜景(61→66)、变焦(91→98)和散景表现(70→75)提升,不过有意思的是,超广角得分部分反而少了4分(34→30)。
视频部分的自动对焦(93→97)、纹理(75→79)和噪点表现(77→81),带来的结果是相机和视频部分的得分各增加2分(100→102):
手机相机表现=硬件+软件,这是行业公认的,且,软件的存在感甚至高于硬件。
2018年小米发布了三台手机,小米mix2s DXO评分97分,小米8 99分,小米mix3s 103分,这三台手机的镜头,cmos+isp都是完全相同的。
当然,有人说这是不同的三台机子。
2019年春,二月发布的三星S10+DXO评分追平P20 Pro和Mate20 Pro,但四月发布的P30 Pro再次刷新记录,之后S10+的5G版本也重新测试,得到了和P30 Pro一样的DXO评分。
S10 5G在硬件上多了一个ToF镜头,有人说所以二者不同,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两台机子的DXO评分差异是否真的只是ToF带来的差异呢?
ToF的作用是测距,以实现更好的景深算法。
S10 5G和S10+的相机部分成绩的增长还包括夜景的提升(54→59)、变焦的提升(68→74)和其他几项的微调,以及视频的提升,这和Mate30 Pro 5G以及Mate30 Pro二者的DXO评分差异基本类似。
Mate30 Pro 5G和Mate30 Pro是一台手机吗?
当然不是,而即便是同一款手机,既然手机相机=软件+硬件,那么硬件相同,算法提升,又有什么问题呢?
拿小米的三款产品和三星的两款产品举例的意思是,手机相机表现=硬件+算法,硬件相同,算法提升,带来的DXO评分的提升,有什么问题呢?
我觉得不会,2011年iPhone4s发布,苹果手机成为手机相机标杆,2015年,三星S6发布,三星手机相机取而代之,2018年,P20 Pro发布,后来居上,2019年末,小米CC9 Pro发布,凭借更恐怖的堆料追平Mate30 Pro,位列世界第一。
当然,现在Mate30 Pro 5G重回第一,但优势已经不大了,而小米对这套手机模组的优化显然还非常弱,未来换成骁龙865,换上更成熟的算法后能否反超呢?
我非常看好。
那么,我们能否说这套硬件模组和原来的类似,所以重测是刷分呢?
我觉得不能。
华为做这个没问题,小米做这个没问题,三星或者苹果做这个也没问题。
实际上,今年DXO测试iPhone 11 Pro的成绩的时候,一直在等“the new Deep Fusion technology”的更新,DXO明确表示这项技术对于其细节的提升明显,这本质上也是产品发布之后的二次分数提升,有问题吗?没问题。
我们真正需要抵制的有两种,一种是无视规则,收钱改分,如果有人证明DXO真的在做这个,那么DXO的金字招牌怕是要砸了;一种是送测ROM和量产机ROM不是一个版本,挂羊头卖狗肉,这是厂商无耻。
至于剩下的,我觉得没啥问题。厂商要是有这精力,可劲儿去优化,可劲儿刷分吧,一台机子别说两次重测了,就是二十次,我觉得也挺好。
我买了机子,用着用着,相机表现还变好了,这有啥问题呢?
优化的钱又不要咱出。
最后,Mate30 Pro 5G是值得购买的产品:
CC9 Pro也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