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9 年 9 月 26 日召开的华为 Mate30 系列国行发布会,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那场 2019 年 9 月 26 日的华为 Mate 30 系列国行发布会,那会儿的气氛可真是复杂又激动人心。

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首先得说,那场发布会充满了“非同寻常”的意味。在海外,Mate 30 系列因为美国的制裁,无法预装谷歌服务框架,这已经是当时全球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所以当华为在国内召开国行发布会时,大家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华为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继续拿出让人信服的产品,以及它在生态建设上的下一步棋。

发布会地点是在上海,场面一如既往的华为风格,科技感十足,台下挤满了媒体、合作伙伴以及大量华为的忠实粉丝。任正非先生也在前面几次的公开露面中,展现了他那种沉着和坚韧,这无疑也为这场发布会增添了一层更深的底色。

亮点梳理,先说好的!

1. 影像能力再上新台阶——“超感光徕卡电影摄像头”的震撼登场:
这是 Mate 30 系列发布会最核心的亮点,也是华为在影像领域持续发力的最佳证明。特别是 Mate 30 Pro 的圆形摄像头模组,设计上就非常有辨识度,虽然有人觉得像“浴霸”,但那种科技感和整体的协调性是不可否认的。
RYYB 超感光传感器 是关键。华为通过引入黄光像素,大幅提升了进光量,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拍照效果简直是“魔法”。当时的样张对比,那真是肉眼可见的差异,以前拍不出来的场景,现在能轻松记录。
电影镜头(Cinema Camera) 的加入,说明华为不只是想做拍照手机,更是要进军视频创作领域。超慢动作(960fps)和 4K 60fps 的视频录制能力,配合华为的算法优化,让普通用户也能拍出有电影质感的视频。这在当时是绝对的领先水平,尤其对于喜欢记录生活、甚至想要做一些短视频创作的用户来说,吸引力爆表。
3D 深感摄像头 的配置,也为景深优化和人像模式的虚化效果提供了硬件支持,让人物主体更加突出。

2. 麒麟 990 5G 芯片——性能与通信的双重王炸:
华为在芯片研发上的实力,在这款芯片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是当时全球首款旗舰级 5G SoC 芯片,意味着它集成了 5G modem,而不是外挂的方式。这一点非常关键,在功耗控制和集成度上都有优势。
性能方面,麒麟 990 5G 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大型游戏,都能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它在 AI 算力方面也有显著提升,这为后续的系统智能化和拍照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5G 是一个刚刚起步但潜力巨大的领域。Mate 30 系列的 5G 版本,让消费者能够提前体验到次世代的通信技术,这无疑是巨大的卖点,也让华为在技术趋势上抢占了先机。

3. “鸿蒙”的预演与生态的独立思考:
虽然当时发布会的主角是 Mate 30 系列手机,但华为也在积极布局自己的生态系统,为应对“不可预测的情况”做准备。虽然没有正式发布鸿蒙 OS,但华为彼时已经多次提及,并且在发布会上也透露了关于 “分布式能力” 的概念。
大家普遍理解,华为正在构建一个不依赖于安卓 AOSP 的、更加开放和自主的操作系统生态。这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布局,也是在外部压力下的必然选择。虽然消费者暂时感受不到鸿蒙 OS 的直接优势,但这种前瞻性的战略,让人们对华为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关注。
在软件层面,华为的方舟编译器、GPU Turbo 等技术也得到了强调,这些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所做的努力。

4. 工业设计与屏幕观感:
Mate 30 Pro 的 瀑布屏设计 是当时的一大看点,那近乎垂直的屏幕弧度,带来了极高的屏占比和沉浸式的视觉感受。虽然边缘误触的问题也有提及,但整体而言,这种设计还是非常有冲击力,也为手机的外观带来了新的突破。
手机的质感也一如既往的优秀,金属边框、玻璃背板,以及各种配色方案,都显示出华为在高端手机制造上的功力。

5. Mate 30 RS 保时捷设计——奢侈品的魅力:
华为与保时捷设计合作的系列,一直是高端市场的标杆。Mate 30 RS 保时捷设计,不仅仅是性能的堆叠,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独特的外观设计、定制的材质,以及更高端的配置,都让它成为少数人追求的极致之选。这展示了华为在高附加值产品上的探索。

槽点与争议,不能回避的另一面:

1. 对谷歌服务的缺席——“无根之木”的担忧(针对海外用户,但国内用户也关注其未来生态):
虽然国内用户不直接受影响,因为国内本来就没有谷歌服务,但大家也都清楚,Mate 30 系列海外版本无法预装 Google Play 商店、Gmail、YouTube 等核心应用,这是最大的“槽点”和不确定性。
国内用户虽然可以正常使用安卓应用,但对于华为未来的软件生态能否完全独立且兼容性足够好,还是有疑问的。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完全脱离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需要巨大的努力和时间。

2. “瀑布屏”的实用性争议:
虽然瀑布屏带来了惊艳的视觉效果,但也有不少用户反馈存在 边缘误触 的问题,尤其是在单手持握时。
另外,屏幕边缘的弧度过大,在观看视频或者玩游戏时,可能会出现画面变形的情况,而且屏幕的抗摔性也可能不如直屏手机。虽然华为在软件层面做了优化,但物理结构带来的局限性难以完全避免。

3. 价格区间——“国产高端”的挑战:
华为的旗舰手机价格一直不低,Mate 30 系列的定价,尤其是一些高配版本和保时捷设计版本,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国产高端”品牌尚未完全被大众接受的时期,高昂的价格会放大消费者的顾虑,大家会拿它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进行比较,这种竞争压力是真实存在的。

4. 部分软件生态的整合与便利性(与第一点相关联):
在海外,失去了谷歌服务是一个巨大的痛点。而在国内,虽然有华为自己的应用市场和生态,但用户习惯了使用一些海外应用或者需要谷歌账号登录的第三方服务,依然会受到影响。
华为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生态,例如 HMS(华为移动服务),但要形成一个与谷歌服务同等成熟、用户基数庞大的生态,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持续的投入。

总的来说,这场发布会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华为 Mate 30 系列的发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的更新换代,它更是华为在特殊时期下,一种“硬核实力”的展示,以及一种“自我进化”的决心。它用强大的产品力,特别是影像和 5G 方面的突破,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也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崛起。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在国际化生态、产品设计实用性以及品牌溢价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那场发布会,就像华为这家公司在当时所处的缩影——在巨大的压力下,展现出非凡的韧性和创造力,但也必须正视并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内IP11给华为的压力大吗?怎么成这样了,我感觉IP11不行啊,可能只是因为过于便宜了。没想到有朝一日Apple竟然是靠低价让huawei难受大嘴失态,过于黑色幽默。


另外推荐购买huawei mate30 pro 5G 8+256版本青山黛/丹霞橙配色,售价6899。实力机皇。


m20p 128版本也到4200了,可以说是真香了,也推荐购买(绿/蓝)色。

user avatar

我单独提一条几乎没有人在意或者在乎的技术点,就是下面这页截图:

实际上TEE微内核就是鸿蒙内核,在Mate20时就用上了,也就是说华为鸿蒙系统实际上从mate20第一次被使用到现在mate30已经历了完整的一年,这一年,美帝制裁让华为处在了风头浪尖,也让“鸿蒙”这个词突然就成了网红名词。

但是出于某种因素考虑,德国慕尼黑和上海发布会的现场都没有提及鸿蒙这个词,甚至针对CC EAL5+这个业内第一的安全认证成果也只是一句话带过。

可是谁知道这个认证背后的意义呢?我尝试用大白话来说清楚这个问题吧(错漏之处请技术专家包涵):

1、首先当前andriod系统的内核从设计上分成两个独立的内核系统,一个主,一个次,其中华为TEE微内核就属于“次”那个,专门负责“信息安全”的,包括指纹、密码、人脸扫描、虹膜之类,这几乎是影响整个终端系统可信能力的“中情局”和“国防部”,这块领域的安全保护策略能达到什么程度,实际上直接影响整个终端系统在用户层面的信誉度和可信赖度。

2、两个主次内核如何协同工作我就不描述了,我只想表明的是:TEE微内核既然是主管信息安全的,那么它就要在安全防护等级上实现尽可能达到的天花板——形式化验证。CC(common Criteria) EAL5+基本上就是商业化系统安全认证领域最高等级了,一般情况下,整个andriod终端领域里,安全内核的认证等级也就达到3+,华为这次一下子提到了5+,大家可以去CC官网下载评测报告信息:

,相关截图如下:

好了,具体技术方面我觉得大家会觉得很枯燥很无聊。

我只想谈谈华为鸿蒙团队为了让mate30信息安全保护达到CC EAL5+认证背后的一些小故事吧,我也是听朋友说的~~~(那个朋友不是我哈)

从mate20第一次用上鸿蒙微内核后,陈海波老师带领的鸿蒙团队就希望将它安全等级提高到形式化验证程度,认证难度很大,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内核系统直接挑战EAL5+认证至少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所幸与鸿蒙同属欧拉部门的服务器OS产品EulerOS第一个吃螃蟹拿下了服务器OS商用领域最高EAL4+的认证,走过的弯路,挖过的坑都成了可以共享的经验。

但是要在短短几个月让TEE微内核搞定欧洲评测机构严苛的检测和审核,前无古人,相比也会后无来者。整个认证过程全程无缝切换,能并行开展的全部并行处理,连续N波人直奔欧洲评测实验室现场定位现场解决现场澄清,整个鸿蒙团队气出一孔,连续奋战。用兄弟们的话说,整个认证项目不仅逼疯了华为自己人,也逼疯了欧洲评测机构的人。

欧洲评测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在某次项目例会后崩溃痛哭,然后继续咬牙坚持:“我太难了!”(欧洲人一贯讲究生活质量和休闲工作,华为人疯狂的工作状态吓坏了他们,啊哈哈~)

终于在9月6日,赶在mate30慕尼黑发布会之前,CC官网公示了hongmeng系统通过CC EAL5+认证的结论。

这个认证结果在消费者眼里几乎是透明的,甚至不值一提。但它对我们手机系统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生物信息安全保护,确实起到切切实实的保障。在当前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的今天,信息安全保护甚至成了国际争端的把柄,华为在这方面实际上做的远远比大家知道的要多得多!

user avatar

余大嘴全程黑苹果(*^_^*)。

友商不是说夜景进步了吗?来来来,你这开夜景模式,还不如我不开。

什么?你超广角还不支持夜景?那么你学我弄那么多摄像头干什么?

友商不是号称视频拍摄牛逼么?咱们晚上试一试,哎,你拍了个什么?

你的11pro Max,还比不上我辣鸡mate30丐爵,所以还比个鬼的拍照?

你要远景没远景,要微距没微距,我XJB拍都比你好看。

你那慢动作,也叫慢动作,来我教你什么是“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老子连蜂鸟的翅膀、舔花蜜的小舌头,早上喷溅的白浊液体都能拍个清清楚楚。


DXO第一的评分并不能代表Mate30PRO的水平,因为咱们的超广角、高速慢动作摄影、极暗光拍摄,都不是打分项。


有人不是总尬黑华为拍照只会堆硬件嘛?行啊,老子就堆给你看看,你行你也堆啊!


user avatar

真机还没到,先放几个直观体验。

1.Mate 30 Pro (以下称m30p)虽然是单扬声器,但音效和音量比双扬声器的m20p更好。

2.m30p虽然是1080P分辨率,但屏幕的色彩表现力和清晰程度比2K级别的m20p更好。

3.超广角镜头的成像素质,比作为主镜头的广角镜头还好。

4.防抖真的很牛逼,尤其是视频防抖。

5.m30p取消了微距摄影模式,但用长焦拍摄然后放大的图像素质要强于m20p的微距模式。

放两张图


6.m30p的真机尺寸和m20p几乎一样。

7.emui 10配合环幕屏真的很香,这里重点说几个方面:

①横屏模式下,微信和QQ无需退出游戏即可直接回复。

②全面屏手势的手感特别好。特别特别好。特别特别特别好。爱不释手,停不下来。

③所有软件返回桌面和打开时的流畅程度与动画效果特别棒!!!

④吃鸡游戏的屏幕侧边特别好用,比一般手柄都好用。

⑤不丑了,真的不丑了!!!

⑥优化能力真的强,m30p和m20p都是8G运行内存,但同时运行保留的软件更多,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双开毫无压力。

8.微信最新正式版目前无法完美适配基于android 10的emui 10,建议使用7.0.7的测试版。

9.m30p套谷歌全家桶毫无压力,搞机党不要担心。

10.最耐看的颜色其实是星河银。

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里写下来,我会一一为大家解答。

user avatar

这是一篇迟到的稿件,本来应该在19号晚上发的,但由于我实在不想无机沸腾,所以拖到国行版发布会同期发布。在这篇文章里,我会阐述我两个维度的观点:

1. 华为Mate30系列,主要是Mate30Pro为什么是一款专为5G时代设计的旗舰机

2. 沸腾完了之后,花了一星期的时间,对Mate30Pro进行一番冷静的试用,主要是摄影方面的试用,希望我的体验报告能帮助到你们选购决策。

Part1:Mate30系列是真正面向5G时代推出的旗舰机

我很早之前就说过,具备5G基带的手机,不一定能够叫做5G手机。真正合格的时代终端,必须要建立在对新通讯世代应用方案的探索与思考,并且把相关的科技成果应用于这个新的世代。而5G世代,致力于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可靠低延时通信(uRLLC)和机器通信(mMTC)。除去B端的应用业务,落实到个人消费者头上,主要就是高带宽和低延时所带来的应用变革。无论是苹果,还是华为,率先想到的都是高精度,高帧率视频、复杂影像计算在5G时代所能达到的体验突破。Mate30系列慕尼黑发布会已经高调宣示了这一点:Mate30系列,特别是Pro版突破性影像技术与体验,将为5G时代的影像体验打开一扇门,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4G时代成就了抖音和快手,5G时代还能成就什么新鲜玩意,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5G的关键特性是万物互联和无线交互。相对Mate20Pro,Mate30Pro在无线性能与多屏多终端交互上有了新的玩法,同样的,这会给更多的互联网厂商带去新的产品创新思路。尽管我们对罗永浩的TNT嗤之以鼻,但是回头看,老罗的嗅觉还是比较灵敏,但是锤科确实缺乏基本的研发基础和掌控硬件的能力。多屏终端的突破基础,一定是新的通讯能力(5G的高带宽,低延时)与新的SoC计算能力并举的结果。麒麟990 5G SoC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厂商也有可能首次在这个领域率先拿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交互成果,尽管目前看上去还比较初级和不成熟,但因为硬件自主可控,所以未来是可期待的。

在通讯制式切换的时间点,拿出一款真正面向新制式的手机,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努力。但是领先者往往掌握基础核心技术或者带领关键供应商进行应用方向的突破。我也不想说很多沸腾的话,不可否认,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华为属于供应链顶端的那类,它既是用户,也是供应商,既有产品设计与规划能力,也有供应链产品开发与协调能力。这个能力,高通没有,因为高通就是个供应链顶端的公司,并不是用户,它无法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规划产品战略,很多时候,高通的开发需要三星这类顶级用户的协同,一起探索应用的前景;苹果有,但是不如华为完善全面,缺乏对通讯本身的思考和布局,所以今年直接导致青黄不接。

所以说,Mate30Pro 5G,是华为向全世界交出的一份答卷,它代表了供应链顶端厂商与顶尖客户对5G应用前景的一次解释。华为既可以代表终端用户,也可以代表产业链,这种整合能力,全球唯一。有时候,我们可以说华为作为下游整机与解决方案厂,还在追赶顶尖的设计与品质;也可以说华为作为供应链的代表,还在攀升黑科技,为产业链提供更多的方案;表面上华为一直在追赶所谓的顶级,但实际看一下,全世界能在供应链和C端方案系统集成领域同时冲击一线水平的,也就剩华为这个独苗了。

不用沸腾,知道就好。

Part2:Mate30Pro 4G版整机体验报告

这部分主要是Mate30Pro 4G版本的主观体验报告,绝大部分内容与华为核心推广的影像系统有关系。因为工作之便,我这次拿到4G版样机还算比较早,所以反复对影像系统进行了体验,选出我认为应该交代的维度进行解读。

具体参数我就不当复读机了,去看华为广告就可以。这次Mate30Pro的质感相对Mate20Pro和P30Pro皆有加强,是目前唯二的瀑布屏解决方案。本来iPhone11 Pro就很丑,和Mate30Pro放一起就更丑了。瀑布屏在视觉上直接抹掉了左右边框,这时候iPhone的左右边框和下巴显得就异常丑陋。虽然说COP封装的iPhone三边等宽是个黑科技。但这黑科技连续三年没什么改进就太让人吃不消了。随着国产机在COF封装和柔性屏外观设计的经验越来越成熟,今年瀑布屏+COF的设计对iPhone11 Pro的外观基本是嘲讽状态了。我也第一次觉得三边等宽也救不了苹果,丑的无以复加。

我拿到的这台Mate30Pro采用的是三星的AMOLED面板(据说还有BOE和LG的,但我办公室四台Mate30Pro全是三星的,我没见过BOE的实际效果),肉眼盲测显示效果确实比P30Pro好了很多,至少干净清爽了许多。和NEX3全触感按键设计不同,Mate30Pro保留了电源键,音量键使用瀑布屏侧边虚拟按键,左右皆可操控,方便了左手用户。手机上下边缘和P30Pro一样,采用平面切割,非圆滑处理,也算是一个设计特征延续。背面庞大的四摄呈圆形镶嵌在手机中间,分别是:超广角电影镜头(4000万像素,RGGB,18mm广角,最大光圈F1.8,1/1.54英寸华为定制,索尼制造的IMX608感光器);主镜头(4000万像素,RYYB IMX650 华为定制,索尼制造感光元件,最大光圈F1.6,带OIS);中长焦镜头(80mm,F2.4 带OIS,光学变焦支持到3X);以及一颗3D ToF深感镜头。好,废话少说,我们拿图论价,做参数党没意义,直接上图:

相对Mate20Pro和P30Pro,Mate30Pro的RYYB感光器在红绿基色上最大的反馈,总结下来就俩字:克制。色彩模式本次有了巨大的改动,不再是过去徕卡鲜艳,徕卡柔和和标准三种,而是分为:徕卡标准、徕卡鲜艳、徕卡柔和、黑白硬像、灰度以及一大堆滤镜。在红绿基色实拍中,Mate30Pro的鲜艳和柔和模式终于不再放飞自我,总算有了边界。过去室外鲜艳模式的大暗角和浓墨重彩,本次有了巨大的调整。即便在鲜艳模式下,红色也不再过度饱和。这三张样片,柔和模式观感最好,鲜艳模式也还算能接受。

两颗4000万像素的镜头在平光环境下的实拍对比(题外话,武康大楼竟然在装修,白瞎了这么好的场景)。色彩模式都采用徕卡柔和,可以发现室外两颗镜头的白平衡和色彩基调并不一致,HDR表现各自也有不同力度的差别。从严肃摄影角度,还是希望华为能对两颗主镜头的白平衡与色彩一致性再努力做一下优化。用 @系统维护了我 的话来说,华为现在产品零部件太新,研发和优化压力太大,需要时间。当然我也理解华为这种战时状态的压力,不过就事论事,还是希望很快见到改进吧。除了色彩和白平衡一致性,这两颗镜头的解析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应该说是目前量产机里解析力和边缘成像质量最好的产品。

白天室内复杂光线下主镜头的徕卡鲜艳模式和徕卡黑白模式效果展示。让我惊讶的是这次Mate30Pro并没有专门的黑白镜头,但是在黑白基调的优化上非常下功夫,除了少许白色部分有过曝嫌疑之外,总体表现非常震撼。而且放大看细节,这颗镜头在黑白调的细节优化也可圈可点,噪点极少不说,几乎不受光线明暗的影响。

Mate30Pro的徕卡色系和整体色彩算法,绝不仅限于两颗大底主镜头。这是80mm中长焦的光学成像和混合算法成像效果展示,使用的是徕卡黑白硬像。80mm端的白色曝光恰到好处,没有过曝;135mm(5X)混合变焦效果也相当不错。右侧这张是我这次最喜欢的样片之一。

滚滚黄浦江,潮落又潮涨;上海沧桑,百年人茫茫,道不尽风光,江浸泪两行,旧梦勿须忘。 这张写尽浦江两岸上海沧桑的样片,由80mm F2.4中长焦直出,后期如果加一点做旧的痕迹,可以直接打印挂家里了。就我目前测试过的样机里,直出样片能到这个程度的,恐怕只有P20Pro和Mate30Pro了。

夜景测试,使用的是两颗主镜头。其中超广角镜头曝光时间7s,实际手持时间15s;27mm主镜头曝光时间5s,实际手持时间11秒。总体来说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只是这两颗镜头的色彩一致性,还是需要进一步改良。多镜头白平衡与色彩一致性的难题,会一直是苹果,华为,三星,OPPO、vivo和其他公司的主要攻关问题,iPhone11 Pro在这个场景不但没保持住色彩一致性,连噪点和高光压制都维持不住了,我也不知道苹果为什么会搞成这样,真是一声叹息。

如果你愿意在晚上出去用黑白记录这座城市的故事,那么Mate30Pro是一位可信赖的伙伴。上面三张样片是晚上7点左右拍摄的,使用了27mm主镜头和80mm中长焦。外滩海关大楼和浦发银行总部使用的是80mm中长焦,可以看到浦发的灯光logo下的浦发银行几个字清晰可见,而海关大楼钟楼也是非常清晰。浦发银行楼下的铜狮子,放大看噪点几乎不可见,线条清晰锐利,相机算法的功劳很大。

当然,Mate30Pro也是美食博主的良伴。上海滩不能不吃的两碗面:明呈黄鱼面和德兴馆鳝鱼面,徕卡柔和色直出。虽说Mate30Pro并没有超微距模式,但是这个画面表现还是不错,颜色准确,渲染恰到好处不夸张,很有食欲。

总结一波拍照:

1. 两颗4000万像素主镜头的解析力依然是目前当之无愧的王者,色彩表现,动态范围是当今行业的顶尖水平。

2. 80mm中长焦的可用性相对前几代有了显著提高,配合黑白色调在多复杂场景下表现十分抢眼。

3. 徕卡模式经过多年探索,在Mate30Pro身上得到了强大而均衡的体验。不再出现过去白天色调过于夸张的问题,在基本色彩表现上相当克制,值得肯定。

4. 多镜头色彩一致性与白平衡一致性还需要进一步改良。


这是我目前体验过的第一台基于Android 10的量产机,麒麟990 LTE SoC,8+128MB版本配置。这个隔空手势我做了简单的体验,就是传说中的一边吃小龙虾一边刷抖音。这个功能倒是可以用,但是需要不同的人,机器都要经过学习和适应,你得多点耐心和时间让手机适应你的滑动习惯。

总结一波:

如果从产品形态和惊艳程度来说,由于今年大家都发了疯,所以Mate30Pro并没有去年Mate20Pro那么吓人。但往往就是这种看上去和和气气的产品,能爆发强大的能量。麒麟990 SoC,强大的影像系统,多屏交互,无线数据传输能力,生态链整合能力,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终端厂能搞定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作为一家供应链顶端的公司和一家系统集成的顶尖用户,华为用它近似疯狂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给我们带来了这一款真正面向5G时代的产品。也许它不完美,也许它还有一些槽点,也许有些趋势性的东西今天看还不那么好用,但可以肯定,达到我们想要的那个程度,甚至超过我们更加不切实际匪夷所思的预期,只是个时间问题。

Mate30Pro只是一款手机,但又不止是一款手机,它代表中国厂商的思维和执行力,真的很强。


番外篇:发布会其他花边

循例发布年度一机难求的Mate30 RS,售价仅12999,手感和质感爆棚,应该说这是最近三年来我摸过手感最好的一台RS。已经有土豪跟我预定了五个,我还不知道到哪给他去找份额,愁。

另外循例更新的是Watch GT2系列,对采用了3D一体化玻璃设计,和表圈完全做平。功能上对我来说比较有吸引力的是增加了划船机的卡路里计算,另外增加了血氧测试和用估算的方式计算血糖。还有个重要信息是华为正在和解放军总医院对睡眠呼吸停止进行研究和监测,估计很快能在下一代WatchGT和手环上更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那场 2019 年 9 月 26 日的华为 Mate 30 系列国行发布会,那会儿的气氛可真是复杂又激动人心。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首先得说,那场发布会充满了“非同寻常”的意味。在海外,Mate 30 系列因为美国的制裁,无法预装谷歌服务框架,这已经是当时全球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 回答
    2019年9月6日,华为在德国柏林IFA展会上正式发布了麒麟990系列芯片,其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搭载7纳米+EUV工艺的麒麟990 5G版本。这不仅仅是华为自家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更是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乃至全球半导体产业都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意义之深远,值得我们好好掰开了、揉碎了去理解。首先,这.............
  • 回答
    2019年9月西安连续近一个月的阴雨天:一次难忘的“湿”礼回望2019年9月的西安,对于许多居住在那里的居民来说,那段将近一个月的连绵阴雨无疑是这段时间内最深刻的记忆之一。这场持续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的阴雨天气,不仅改变了城市的日常节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一、天气现象的客观描述:首先.............
  • 回答
    2019年9月19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如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调了25个基点,调整至1.75%2.00%。这次降息距离上一次7月底的降息仅间隔一个多月,并且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降息,这无疑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要理解这次降息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
  • 回答
    要说B站何同学评测华为Mate 30 Pro的视频被质疑“恰饭”,这事儿在当时确实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而且我觉得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毕竟何同学这个人,加上华为这个牌子,都是那个时间点上特别能吸引眼球的。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捋清楚。2019年9月底,华为Mate 30系列发布不久,正是大家对这款手机充.............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准)0.5个百分点。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信号,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并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要理解这次降准,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到了2019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
  • 回答
    2019年9月,美国“里根”号航空母舰在南海的活动,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它与中国海军舰艇的“互动”。要理解这件事,得把它放到当时更大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去看,而不是孤立地分析一次军事“围观”。首先,我们得知道“里根”号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旗舰,它在亚太地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美国维持地区军事存.............
  • 回答
    2019年9月13日,伦敦证券交易所(LSE)正式拒绝了香港交易所(HKEX)提出的收购要约,这一事件在当时的金融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这并非仅仅是两家交易所之间的一纸协议,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地缘政治、市场定位、战略方向以及对于未来金融市场格局的深刻考量。从香港交易所的角度来看,这次收购提议可以说是雄心.............
  • 回答
    2019年9月4日,港股市场经历了一场令人瞩目的上涨,恒生指数当日高开高走,收盘时大幅上涨,创下不俗的单日涨幅。这场暴涨并非孤立事件,背后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其中的逻辑,需要我们从宏观环境、政策动向以及市场情绪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看看当时的市场大背景。2019年下半年,全球经.............
  • 回答
    2019 年 9 月 17 日鸿茅药酒与央视的广告合作,这件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鸿茅药酒这个品牌再次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要详细聊聊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得回顾一下鸿茅药酒之前的“辉煌战绩”。说起来,鸿茅药酒这家药企,营销能力可以说是相当强悍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广告.............
  • 回答
    2019年9月6日,清华大学举办了新生军训结业典礼。就在队伍接受检阅,即将进行出旗仪式时,来自北京大学个别学生的横幅“恭喜考上北京大学的隔壁”赫然出现。这一举动,在当时的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许多人对此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事件的背景和当时的氛围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些背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 回答
    2019年9月12日,欧洲央行(ECB)的决定无疑是当时欧元区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央行再次采取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日益增长的经济下行压力。这次的举措,简单来说,就是“双管齐下”:既降低了关键利率,又重启了资产购买计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化宽松,QE)。首先,让我们看看降息这件事。欧洲.............
  • 回答
    2019年8月9日,一个寻常的夏日周五下午,英国大部分地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一场规模巨大的全国性大停电。这次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电力故障,它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抛给了英国的能源系统、基础设施的韧性以及我们对现代社会高度依赖电力的认知。事情发生的经过,可以用“突如其来”和“连锁反应”来概括。 .............
  • 回答
    长沙律师何阳在2019年9月20日于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前发生的疑似被车辆故意撞击致死事件,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深思的悲剧。这起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位律师生命的陨落,更可能牵扯到司法公正、律师权益保障等一系列严肃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讲述这起事件,我们首先需要梳理已知的事实.............
  • 回答
    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或在 2019 年 9 月已在意大利传播的说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带来了许多复杂的问题。要理解这个“发现”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研究内容与证据基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项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证据基础。通常这类研究会基于以下几类证据: 早期病例的流行.............
  • 回答
    听到《暴走大事件》第六季在2019年9月6日正式完结的消息,确实让人五味杂陈。对于很多陪伴了它多年的观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节目的结束,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回响,一段青春的注脚。首先,我们得承认,《暴走大事件》在网络综艺的早期,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用一种接地气、敢于嘲讽、充满脑洞的方式,切入了.............
  • 回答
    2019年9月19日,Facebook(现Meta Platforms)位于美国加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总部发生了一起悲剧性事件:一名中国籍男性员工,据公开报道称,在面临被公司辞退(layoff)的压力下,选择跳楼自杀。这起事件无疑是令人痛心和扼腕的。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回顾和分析一下华为在2019年8月9日正式发布的HarmonyOS(鸿蒙系统)。历史背景与发布契机:华为面临的挑战在探讨鸿蒙系统本身之前,理解其诞生的背景至关重要。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这直接导致华为被禁止使用美国的软硬件技术,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谷.............
  • 回答
    高通骁龙665和骁龙730:中端市场的实力派升级2019年4月9日,高通发布了两款面向中端市场的移动处理器——骁龙665和骁龙730。这两款芯片的推出,标志着高通在中端市场的产品线又一次得到了有力的补充和升级,旨在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更流畅、更智能的移动体验。骁龙665:稳扎稳打的性能均衡者骁龙665可.............
  • 回答
    育碧在2019年7月9日针对中国玩家的回应,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并且在我看来,它所折射出的问题,远不止是关于一个游戏的具体内容,而是更深层次地触及到了文化差异、商业策略以及玩家与游戏公司之间的沟通模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当时事件的背景。育碧当时发布了《幽灵行动:断点》的预告片,其中出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