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认贼作子,要看清楚港交所以及李小加的真实面目。李小加额头上打上“兽”的印记,他信誓旦旦地指出,“港交所是国际企业,自七年前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都没有中国人加入管理层”,要表达什么意思,不是很清楚吗?
以前,港交所总裁都是香港本土人担任,李小加是第一个担任港交所总裁的内地人。那个跨国金融黑帮太会窃取各国名器来谋取私利了,委任内地人身份的李小加为港交所总裁,并大张旗鼓宣传李小加的这个标签,不过是欺世盗名,以外面的马甲来包裹内层的邪恶。只要登上贼船纳了投名状,唯一的标识就是额头上打上“兽”的印记,成为金融黑帮操控的棋子,国籍、职务、身份都退居其次,只是打掩护、被利用的一个符号。
再体会“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以及“摆在面前的现实是时不我待”,这反映了港交所背后的金融黑帮内心的极度焦虑,敌对势力处于惶恐不安中,人民群众应该感到欢欣鼓舞才是,怎么能随着敌人的节奏跳舞?
伦交所明确拒绝港交所并购提议,而选择上交所为合作伙伴,这就是再次确认一下,对外发出站队的信号。贼船将要沉没,港交所想阻止伦交所下船,伦交所没那么傻,谁会为邪恶势力殉葬?沪伦通已经启动,人家早就设置好了逃生通道,登上了人民币这艘新时代的“诺亚方舟”。
“我们非常惊讶和失望,在我们收到你们的主动提议后两天内,你们就决定公布它”。伦敦交易所在答复中还有这句话,把港交所背后那个金融黑帮的焦虑不安心态,揭露得很完全。
它们已经乱了阵脚,依靠炒作新闻来“自嗨”。以后一段时间,要特别防范特朗普深恶痛绝的那一类假新闻充斥网络,黑社会集团已经没有了四处煽风点火的操控能力,只能退而求其次,操控买办媒体在“纸上谈兵”。
香港这几个月,让国人寒心,其金融中心地位恐怕不保。
个人感觉,至少三五十年内,这应该能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段子吧。
通常来说,伦交所与港交所这种级别的交易所,大家都是体面人,就算双方打嘴炮也不会撕破脸。而此次伦交所的回复,真可谓是打人打脸、骂人揭短。香港最引以为傲的法律体系、金融体系、政治制度等,在伦交所眼里成了一钱不值的贱货。伦交所回复的四点理由,也可说是字字诛心:
第一条:
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巨大机遇,并非常重视在那里的关系。然而,我们不相信港交所为我们提供亚洲最好的长期定位,或中国最好的上市/交易平台。我们重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互利合作关系,上海证券交易所是我们获得许多中国机会的首选和直接渠道。
翻译过来就是三个字“您配吗”?
第二条:
您的提案将受到一些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政府实体的全面审查,例如英国企业法案,美国CFIUS程序以及意大利的“黄金权力”制度。毫无疑问,您不同寻常的董事会结构以及您与香港政府的关系会使问题复杂化。因此,您断言交易的实施将是“迅速和确定的”根本不可信。
忽悠老子,你还嫩了点。
第三条:
我们注意到,您提议的四分之三的代价是香港交易所股票,这对我们的股东来说是一个根本不同且吸引力较小的投资主张。我们认为您的股票代价的价值本质上是不确定的。香港的持续情况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
香港目前这个烂样子,SB才要你的股票。
第四条:
无论上述考虑因素如何,甚至假设您的提案都是可交付的,其价值也远远低于收购伦交所的适当估值,特别是与我们通过计划收购Refinitiv所产生的重大价值相比。
在你眼里,你爸爸我就值这点钱?
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拒绝收购都会以第四条理由作为回绝,这样既保全了自己的面子,也不会让对方太难堪。如果对方真心想要收购,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加价,双方还有继续谈判的可能。但是,第一条、第二条这样的理由,本来就伤人不说,更关键的是击碎了香港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金融、法律体系等的迷之自信。从这方面来说,英国人也算是很实诚了。
而从历史上来看,英国人从来也是个识时务的“豪杰”。1949年新中国建国时,与中国建交的只有苏联及部分华约国家。然而,1950年刚过,英国就在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同时也要跟台湾方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不管怎么说,英国人这脑子转的的确够快,紫石英上的炮弹也没有白挨。这点口嫌体正直的能耐,乃是日不落帝国三百年的结晶,还真够香港学上几十年的。
正如当年有巴统协议但仍挡不住一众成员国往苏联卖设备一样,中国能提供的市场空间远比香港大得多得多。而最近香港的某些人大闹机场,把国泰航空坑惨的事情,也证明了香港绝不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地方。更何况……中央政府对一国两制的承诺时间是50年,而现在眼看着都已经快过去了一半了。等到以后一国一制了,香港还有什么制度优势?
换句话说,香港就算现在有制度优势,28年之后也会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大陆现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且还有稳定的政治环境……英国人就是脑壳再混,也不会不知道选哪一边吧?
这倒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一个视频。在那个视频里,香港的某些人围着一个澳大利亚来的商人,苦口婆心的劝他说“如果有一天香港变的政治制度跟中国一样,你还能像现在一样自由的做生意吗”?
那个人说“可是我在中国大陆也有生意做啊……”
联想到英国入欧自己拒了4次,被同袍拒了2次,
这种事情还得多摩擦摩擦才会高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