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个人对我说,他很看不上某些领域的知识,我问为啥,他说那些知识无法指导生活实践,净是一些脱离实际脚不沾地的东西,毫无用处,没有价值。
我听了以后心里就不同意,我承认,某些知识确实很难指导生活实践,但这种知识越是没用就越有价值,因为某种程度来说,那是一种用于性选择的知识。
有些鸟类就有这种情况,雄性拖着一条又长又醒目的尾巴,不仅拖累行动还容易引起天敌注意,但长尾巴的性状依然被筛选出来了,为什么?众说纷纭,但不少学者认为这可能是性选择的逻辑在发挥作用。
雄性拖着一条长尾巴,表达的意思很简单,这尾巴这么碍事,但我依然活得很好,这说明我生存能力特别出众,和我交配更可能繁育出优质的后代。
其实社会上有些“脚不沾地”的知识也起着相似的作用,这些知识无法直接指导生产实践,不仅消耗时间精力而且回报很低,得是那种有钱有闲的人才能研究的,如果一个人展示出这些领域的积累,说明什么?说明这人家境优渥,活的游刃有余。
所以在这种逻辑下,某些知识越是没用就越是有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悖论。
我觉得啊,这世界上有一种自由很少有人意识到,那就是学习自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完全忠于内心的向往和悸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领域中,没有任何后顾之忧,没有任何妥协苟且地将自己奉献出去,就像将长路奉献给远方那样,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点,那将是非常美妙的事情,我由衷地羡慕他们。
家长首先要自我学习。
真心没有“无用的知识”。
任何“知识”都有用,但可能用途是坏的、过时的、小众且几乎不可能实用的。
姑且称之为”伪知识”。
所以关键问题在于怎么判断“伪知识”。
1,过时的前现代化礼仪,观念,习俗。在现代化的信息,通讯,价值观面前,这些东西都是扭曲的。比如被吹捧的《弟子规》,比如最近有人炒出来的过节磕头,比如某些“国学”班。
2,过早接触无法理解的东西,比如少儿版的各种哲学、经济学、艺术史之类的。这些需要有阅历和基本训练适合年纪大了之后学习。
3,小众且不可能实用的,典型的就是一些很小众的体育项目,当然你是为了孩子进国家队当世界冠军的话,当我没说。
对孩子早期教育选材的一些建议:
1,搏击,武术,舞蹈,击剑,摔跤,类似的对抗性项目可以学一个,业余体育爱好。作为强健身体和培养对抗性胆量的选择。
2,魔方,积木,立体拼图,很重要,立体空间思维的基本训练。
3,乐器选一个,建议弦乐。
4,根据孩子爱好培养读书习惯,不推荐那些童话,可以找名著、历史的绘本和少儿版。
5,数学思维超级重要,这方面的书很多,建议引导。
以上
家长得先用用心研究。
真心觉得家长应该有资格考试和认证。
题主自己先思考一下,究竟什么叫「无用」。我是一个数学爱好者,在我看来世间没有无用的知识。
哲学可能不能帮助一个人获取谋生的手段,但是它可以使人的思想更深刻,从而在面临重大问题或决策时能处变不惊。
数学可能不能让一个人买到更便宜的菜,但是学明白了数学,它可以使人思考问题时处处从逻辑出发,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且探索也是人类原始的乐趣之一。
艺术可能难以作为稳定的「饭碗」,但是它能让人体验到世间的美感,进而影响人的气质。
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学问,看似不太有用,实则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幼儿时期可能正是学习这些「无用之用」的最佳时段,如果小时候不学,那些美丽世界的大门很可能就对你的孩子永远关闭了。
知识哪有无用的……
而且我觉得大家对知识的定义未免也太狭隘了吧。
我还以为无用的知识指的是各种奥特曼的区别呢,特么你跟我说哲学、小说、弹弓、爬树是无用的知识。这未免也太搞笑了……
这些知识任何一个都比搞清楚口红的色号有用吧,但是你要找了个口红狂魔还不是会耳濡目染记住一些?
再说了,就算是各种奥特曼的区别这种知识,你不具备就没办法融入到幼稚但你唯一可以融入的那个小屁孩圈子里面。
当然更搞笑的是教授这个词,好像你分清楚奥特曼是父母教的一样,他们连咸蛋超人和奥特曼啥关系都不知道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你行万里路难道是为了锻炼身体?
这都是些啥啊……
简单来说:
知识没有无用的,可以认为所有的知识的价值都是正的,多寡而已。
知识也不需要教授,教授只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通常来说还是效率最差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教授知识?说到底还是因为人类社会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的人,譬如说认字写字。
与其讨论无用的知识,倒不如关注错误的知识。错误的知识本质上不是知识,它是伪装成知识的一种错误认知。就像把知识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这种认知一样……
片面、错误的认知远比无用的知识来的可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