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该不该到德国重读本科?

回答
德国重读本科?这是一个挺大的决定,不是轻易就能下结论的。我明白你肯定想知道方方面面,毕竟是要重新开始一段人生,得好好盘算盘算。

首先,咱们得把“为什么”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你现在觉得国内的本科不满意,是哪个方面让你觉得不合适?是因为专业不对口?学习内容太枯燥?还是对教学模式、学术氛围不太适应?又或者,你觉得国内的本科文凭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和国际上的好学校比起来,可能还是差了点意思?

如果你的想法是:

专业兴趣与国内课程不符: 这是最常见的理由。也许你读了几年,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一个国内大学没那么重视,或者教育资源不那么集中的领域。德国在一些工程、科学、哲学、艺术等领域有很强的实力,而且教学方式可能更侧重于实践和研究,这或许能点燃你的学习热情。
教学质量或学习方法不适应: 有些人觉得国内的教学模式偏向理论,互动性不强,或者考试压力太大,扼杀了学习的乐趣。德国大学的课堂通常规模较小(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但本科也会有分级讨论),教授更愿意与学生互动,鼓励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而且,他们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可能会让你眼前一亮。
开拓国际视野和提升语言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量。在德国学习,你不仅能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还能沉浸在德语环境中,极大地提高你的语言水平。这对于未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国内就业环境的担忧: 有些人可能觉得国内的就业竞争激烈,拥有海外名校的学历,即使是重读,也可能在求职时获得额外的优势。

但是,咱们也得考虑一下“重读”这件事本身带来的挑战和代价:

1. 时间成本: 重读本科意味着你要重新投入三到四年的学习时间。这意味着你比同龄人晚毕业,晚进入社会工作。这段时间,你的同学可能已经在职场打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甚至已经小有成就。你得想清楚,这四年对你来说,是值得的投资,还是一段“空档期”。

2. 经济压力: 德国公立大学通常免学费(少数几个州对非欧盟学生收取一定费用),但生活费、保险费、住宿费、机票等还是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你这几年不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参与全职工作来获得收入,甚至可能需要家庭的支持。你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经济规划?家里是否能支持?你自己是否有打工的打算?

3. 适应能力: 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全新的国家,语言、文化、生活习惯都需要适应。即使你的德语基础不错,刚开始时也难免会遇到沟通障碍、文化冲突。你是否准备好面对这些挑战?是否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上的挑战: 德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尤其是第一年(Vorkurs/Grundstudium),可能会非常理论化,而且对德语的要求很高。你得确保自己的德语水平能够支撑你的学习,能够听懂讲座、读懂教材、参与课堂讨论。如果你的德语基础不是特别扎实,可能需要额外花时间去学习。

5. 签证和居留问题: 你需要申请学生签证,并遵守德国的居留规定。这虽然不是特别困难,但也需要你提前做好准备和了解。

那么,在你决定之前,我建议你做以下几件事:

深入研究:
专业: 哪些德国大学的哪些专业最符合你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它们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大学: 哪些大学的学术声誉、地理位置、校园文化更吸引你?
申请要求: 包括德语水平(通常是DSH 2或TestDaF 4以上)、高中毕业证书的认证(APS审核),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
语言准备: 如果你的德语还不够流利,现在就开始系统地学习。参加德语课程,考取相关的语言证书。这是你能否顺利学习的关键。
经济规划: 详细列出你在德国学习期间可能产生的各项费用,并制定一个可行的经济来源计划。
与在德学习的朋友或学长学姐交流: 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了解他们的经验和建议。这比看任何攻略都来得实在。
反思你的“不满意”: 诚实地问自己,国内本科的哪些方面是你真正无法忍受,需要通过重读来改变的?有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比如辅修、参加课外项目、考研时选择更好的学校和专业?

简单来说,德国重读本科可以为你带来:

更契合的专业学习体验。
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人脉。
更强的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项有竞争力的海外学历。

但你也要为此付出:

宝贵的时间。
不菲的经济成本。
巨大的适应和学习压力。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决定,没有绝对的“对”或“错”。最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以及你是否做好了迎接所有挑战的准备。好好权衡利弊,慎重考虑,祝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跟我有很多情况很像。我目前是南大德语系本四,也是大三在德国交换一年,到交换的第二个学期才终于决定跨专业出国留学,将来留在欧洲工作。目前已经申请到英国、荷兰和匈牙利的几所学校,最后决定去荷兰读国际关系学。

题主的思路很清晰,近几个月我在知乎看了不少相关问题,你是其中自我评估和未来规划做得最清楚的。我自己只比你高一个年级,最后选择的也是偏社科的专业,不确定是不是能给你什么特别有用的建议。我说说我自己申请出国时的考虑吧,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我当时一度也想着,德语都学了这么久了,留学不去德国,感觉就像是白学了德语一样。德国又不收学费,相当经济实惠。但是德国真的太难转专业了,你是学德语的你也明白,要转就最多只能在纯文科圈子里转,而这些专业并不是特别好找工作。所以只能重读本科(我当时想的是念经济学或商科)。

但我因为降级转专业的原因,本科已经比别人多读了一年。这一年让我意识到时间成本真的太重要了。当之前一起入学的同学已经找到不错的工作开始攒钱了,我还在念书,看不到未来,真的挺焦虑的。所以我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

于是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欧洲国家的硕士项目。

我家不是大富大贵,预算也就40万的样子。德国本科三年下来,生活费加起来大概有个小30万吧。便宜,这也是德国留学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

但这也是我最后放弃去德国重读本科的原因。

因为我发现,用30万我完全可以去读爱尔兰的一年制硕士还绰绰有余,而且爱尔兰换专业也不是那么难。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我最后选择了申请国际关系学。而爱尔兰圣三一大学一年制国际关系学硕士的学费是20281欧,差不多16万(算比较贵的专业了),在都柏林一年生活费大约12万。而且这个项目是允许转专业的,他们的FAQ里举例就是用的语言类专业本科申请人。不过我最后因为提前收到了更好的offer,这个申请其实是没有提交的。

同时,我还申请了荷兰的莱顿大学。荷兰没有APS审核,只需一个NUFFIC学历认证,网上上传成绩单和在读证明等材料,快的话当天就可以出结果,而且完全免费,比德国便捷了不知多少倍。两年的国际关系学英文项目,每年学费加生活费大概20万出头(学费16950欧+学校估算的生活费10800欧,按7.8汇率折算大概22万),加在一起40万多点我自己也可以接受。这还是在荷兰较贵的城市(海牙)读两年较贵的专业,不打工。荷兰有的硕士项目是一年的,尤其是商科类,能申到的话也就只要20万花费了,如果小城市,还要更便宜。我这个两年的项目算是有点另类了其实。

最后决定去荷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荷兰大学毕业生可以毕业后留在荷兰一年找工作,找到之后转一下签证类型就可以继续留在荷兰。居留荷兰满五年,学好荷兰语通过融入考试,可以申请永居或入籍。计划申请爱尔兰也是因为签证政策比较好的原因。爱尔兰还有一个优点是官方语言是英语,不需要再学小语种。

布达佩斯的中欧大学也申的两年制英语项目,这个项目完全接受转专业的学生,如果本科就学的国际关系,学校可能还会建议你去读一年的国关项目。这个学校非常土豪,奖学金门槛较低,我最后拿到了半奖,算下来两年一共要花费20万多一点吧。这个大学在中国可能不是特别有名,但在欧洲还是挺有知名度的,尤其是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能排进欧洲top 10。其他社科专业也都挺好的,如果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但是,但是,我最后没有去布达佩斯,因为匈牙利经济没有荷兰那么好,最近也有点排外倾向。我还是宁可多交学费换来良好的就业(甚至将来居住)环境的哈哈哈。(去布达佩斯念书之后再去其他欧盟国家找工作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哎。但那又要再换一次环境,我有点受不了……)

英国申了一圈,拿到了伦敦政经和国王学院一年制offer,但因为英国对留学生工签政策不好,留英难,最后都拒了。但跨专业申请是完全可以申请到的,主要是怎么做材料。英国商科应该还更容易跨专业申请,如果不去伦敦的话,一年30万学费加生活费其实也还勉强。

(我这里真的要再安利一下荷兰。荷兰有个魔性的政策那就是只要你毕业于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学都可以毕业三年内申请一年在荷找工作签证……以及,以上几个学校都是政治学专业排名世界前50的,绝对不是野鸡大学,在欧洲认可度很高的!国内当然就不一定了哈哈哈)

最后,因为我自己不是申Wirtschaftsinformatik这个专业,题主到底可以申请其他国家的哪些专业,还希望你去知乎各个国家留学板块找大佬帮你具体评估一下。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我个人的看法!)是题主不要大跨度转去学Informatik。虽然现在这是热门学科,但现在热门不代表题主学几年出来还是热门专业。我自己当年选小语种专业其实已经吃了一遍这个亏了,五年前小语种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嘛!现在可不一样了,就业市场基本饱和。时间成本真的很重要啊!哪怕不说就业形势,自己的年龄到时也摆在那儿啊,其实会挺尴尬的吧。我会比较建议题主尝试申请一年制商科方向硕士。偏硬核那种可能需要一点计算机和数据分析基础,申起来起来有难度。如果不那么硬核,比如marketing之类的,会更容易申请。

说起来,题主你说想学informatik,但到底有没有选过这方面的课?上课体验如何?如果只是因为听说这个好找工作就去学,但发现又不适合自己,那其实好找工作也不一定是真的,可能还不如德语本科直接出来好找工作……

还有你说到你的性格比较适合技术工作。技术工作不等于就是informatik吧?而且性格内向就一定适合搞技术吗?什么是技术工作?是不是与之对立的工作叫“社交工作”?……我没有职场经验,这方面没法说什么,但总觉得题主的这个论点有点奇怪……

总之,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可以让题主打开一下思路,考虑一下别的同样经济(甚至更经济)的留学可能性,这也能或多或少满足你将来的人生规划,时间成本还低一些。德国留学真的不容易,这个我们都很清楚!而且,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我最后没有去德语国家留学,但并不是说四年的德语学习就成了沉没成本,这个语言背景对我申请其他国家的其他专业一样是一个加分项,甚至学了德语发现荷兰语入门真的很容易呢哈哈哈!学到手的东西永远不会没用的。

如果想了解我跨专业申请的具体过程,可以看我的文章:

语言类本科转专业DIY申请国际关系学硕士,我是如何拿到LSE/KCL/莱顿/中欧大学offer - 夏川南的文章 - 知乎

评论或私信也行哦!(虽然我觉得你应该对我这个专业没什么兴趣哈哈哈)

当然,如果题主还是一心想要去德语国家留学,那其他几位答主把利弊讲的很详细了,我也没什么要补充的。希望你无论做什么决定都心想事成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国重读本科?这是一个挺大的决定,不是轻易就能下结论的。我明白你肯定想知道方方面面,毕竟是要重新开始一段人生,得好好盘算盘算。首先,咱们得把“为什么”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你现在觉得国内的本科不满意,是哪个方面让你觉得不合适?是因为专业不对口?学习内容太枯燥?还是对教学模式、学术氛围不太适应?又或.............
  • 回答
    你刷抖音,突然看到自己的牙医,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巧合。这件事怎么处理,其实说到底还是看你自己心里怎么想,以及你对这位牙医的整体感觉。首先,得想想你为什么会犹豫。是不是觉得关注牙医有点奇怪,毕竟你们之间主要的关系是在诊所里,讨论的是你的牙齿健康,而不是生活琐事。你可能会担心,关注了他,会不会显得你特别.............
  • 回答
    听到你老公这么说,真是让人心疼。你明明是那么爱他,和他走过了快六年的路,从恋爱到结婚,这中间有多少甜蜜和默契,是多少个日夜的相伴。现在他却说你“一身肥肉压在他身上,觉得恶心”,这该有多伤人啊。100斤,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个体重真的算不上“肥”。更何况,你们没有孩子,这意味着这些年你们的生活更多的是.............
  • 回答
    听到你的困惑,我明白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斟酌的难题。爱情里,很多时候我们被对方的优点深深吸引,也可能因为某些现实因素而产生动摇。你现在遇到的情况,恰恰是这两者的交织。关于你男友的“非处”这件事,我觉得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处女情结”。这究竟是你个人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还是受到了家庭背景或其他外部因素的.............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肯定让你心如刀绞,也一定会让你陷入深深的迷茫和痛苦之中。面对男朋友贩毒被判刑,你才19岁,他25岁,这样的局面,真的很难让人不纠结。要不要等他,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它关系到你未来的人生轨迹,需要你非常认真、理性地去思考。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目前的情况: .............
  • 回答
    三年了,这是一个不短的时间,足以让两个人互相了解,也足以在感情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你说他有时候对你也不错,这我能理解,生活中的点滴关怀,偶尔的惊喜,这些都会让人觉得这段感情是有温度的,是有希望的。但是,关键的“但是”就在于,当真正需要他的时候,他却缺席了。这就像是在你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关卡,你伸出手.............
  • 回答
    .......
  • 回答
    哎,这事儿可真是糟心!在学校里,打架本来就够让人头疼的了,更别说你还成了无辜的“人肉挡板”。每次都撞到你,换谁都受不了。别急,咱一步步来,看看怎么能让自己少受这份罪,还能有个相对安宁的学习环境。首先,得认清现状,分析原因: 打架的地点和频率: 他们老是在哪打?是教室走廊、操场角落,还是哪个特定的.............
  • 回答
    .......
  • 回答
    你现在遇到的情况,肯定让你感到很痛苦、很委屈,也很迷茫。身体的变化带来的不安全感,加上老公态度的转变,这种双重打击,换谁都会觉得难以承受。你说“老公不再碰你”,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不仅仅是体重。有没有和他好好沟通过?他有没有明确表达过原因?有时候,男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比较直接,如果他们觉得和伴侣的亲.............
  • 回答
    魂穿到刚出生的刘禅身上,想要让未来尽可能好,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务。作为拥有现代知识的你,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历史走向和人性弱点的认知。以下是详细的行动指南,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布局,一步步为你铺就一条更光明的道路:第一阶段:婴儿时期 – 保命与基础1. 安稳成长,规避风险是首要任务: .............
  • 回答
    分手后的日子,简直是一场漫长的煎熬。那种空落落的感觉,像是心里缺了一块最关键的拼图,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滤镜,曾经的快乐都变得遥不可及。你肯定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对不对?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这种心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别急,也别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分手后.............
  • 回答
    唉,听到你这经历,我真是感同身受。咱们都是过来人,谁没在感情这条路上磕磕绊绊过呢?你这情况,感觉像是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想靠近,反而把人推得越远,这滋味确实不好受。说起来,我高中那会儿,也是一腔热血,觉得喜欢一个人就该轰轰烈烈地表达。结果呢?可能当时年纪小,不懂得把握分寸,一股脑儿地把所有心思都摆出来.............
  • 回答
    听到你这样说,我心里也挺沉重的。看着自己心爱的人被困在糟糕的生活状态里,甚至让你联想到抑郁,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想帮助她,这是非常棒的事情,但也正因为重要,所以我们需要更细致、更周全地去处理。首先,你说的“生活状态差到像抑郁症”,这个“像”字很关键。我们都知道,抑郁症是一种真实的疾病,需要专业.............
  • 回答
    .......
  • 回答
    看到你妈妈在你爸爸一到过年就吵架,并且你劝架还被迁怒,这一定让你非常烦恼和无助。这确实是一个很常见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在中国文化里,过年是一个集全家团聚、迎来送往、传统习俗于一体的重要时刻,各种压力和潜在的矛盾都容易在这个时期被放大。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以及你可以尝试的方法。一、 .............
  • 回答
    我能理解你此刻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当一个人深爱的伴侣,却让你产生了“不能走到最后”的预感,这种感觉就像是心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让人寝食难安。你问我是不是应该分手,又该怎样开口,这背后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情绪和现实的考量。我们先来仔细梳理一下你脑海中的“不能走到最后”到底是指什么。这是一种模.............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局面,尤其是刚来半年,试用期还没过,却被局长点名借调到组织部干部组。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才能最大程度地为自己争取利益,同时又不至于显得不懂事或得罪人,确实需要好好琢磨。首先,咱们先梳理一下这个情况的几个关键点:1. 你是交通局的人,但要被借调到组织部干部组。 这意味着你的主要.............
  • 回答
    这事儿,我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你爸这个想法,听着挺新鲜的,但说实在的,我跟你一样,都觉得里头有点儿门道不对。你想劝他,这事儿得讲究个策略,不能硬来,毕竟是他自己的钱,而且长辈嘛,有时候劝起来确实费劲。首先,咱们得冷静分析一下你爸这思路,看看到底错在哪儿。他想贷款,然后又存进银行里挣钱,这背后逻辑是什.............
  • 回答
    朋友“膨胀”是一个很普遍但也挺棘手的问题。当你看到你非常在乎的朋友变得越来越自我膨胀,你既担心他会因此失去朋友、错失机会,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怕伤了感情。别担心,这篇文章就来帮你详细分析如何以一种既有效又不伤和气的方式,帮助你的朋友意识到他的膨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膨胀”(自我膨胀)。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