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打脸德棍?

回答
“德棍”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纳粹德国及其领导人希特勒持有正面看法,甚至将其美化的人。与他们争论,尤其是在试图“打脸”他们的时候,需要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并准备好清晰、有逻辑且有事实依据的反驳。

理解“德棍”的思维模式:

在着手“打脸”之前,理解他们的核心观点和动机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你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

对纳粹德国的某些方面的“吸引力”: 一些“德棍”可能被纳粹德国在特定时期的某些方面所吸引,例如:
经济复苏和工业发展: 他们可能会强调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失业率的下降,忽视这些成就背后的强制劳动、资源掠夺和战争准备。
强大的军事力量: 他们可能沉迷于德军的军事技术和战术的“辉煌”,例如闪电战,而忽略其侵略性、残酷性以及最终的失败。
民族主义和国家荣耀: 他们可能会被纳粹的极端民族主义宣传所吸引,认为这是德国民族复兴的象征,忽视这种民族主义如何演变成种族灭绝和侵略的驱动力。
秩序和效率的幻觉: 纳粹宣传营造了一种强大的国家机器和高效运转的社会形象,一些人可能被这种“秩序感”所吸引,忽视其背后极权的压迫和对人权的剥夺。
历史虚无主义或选择性失忆: 一些“德棍”可能试图淡化或否认纳粹德国的罪行,特别是大屠杀和战争罪行,或者将这些罪行归咎于个别高层,而非整个体制或其意识形态。
反犹主义和种族主义: 许多“德棍”持有反犹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观点,认为犹太人是德国乃至世界的“毒瘤”,他们对大屠杀的辩护或否认往往源于此。
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不满: 有些人可能对当今西方民主制度的某些问题感到不满,认为纳粹德国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但这是基于对事实的严重歪曲。
寻求“刺激”和“反主流”: 一部分人可能只是为了寻求一种反叛、挑战主流价值观的快感,选择了一个极端的、禁忌的话题来表达自己。

“打脸”的策略和技巧:

“打脸”并不是为了激怒对方或进行人身攻击,而是通过清晰的事实和逻辑,揭示其观点的谬误和危险性。

1. 事实为王: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说话

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武器。准备好详细且有据可查的史实,并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大屠杀(Holocaust)的规模与系统性:
具体数字: 明确指出约有600万犹太人被系统性地屠杀,以及其他被纳粹迫害和杀害的群体,如罗姆人、残疾人、同性恋者、政治犯等。
工业化屠杀: 强调大屠杀不是偶然的暴力行为,而是由纳粹政权精心策划和组织的工业化屠杀,通过集中营、毒气室、大规模枪决等方式进行。
证人证词与证据: 指出有大量的幸存者证词、纳粹官员的供词、文件记录(如艾希曼审判的资料)以及集中营遗址等作为证据。
“否认大屠杀”是犯罪: 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等),否认或淡化大屠杀是违法行为。

纳粹的侵略战争与战争罪行:
发动二战的责任: 明确指出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其侵略波兰的行动是战争的导火索。
对占领区人民的暴行: 详细列举纳粹在波兰、苏联、法国等占领区犯下的战争罪行,如对平民的屠杀、强奸、掠夺和奴役。例如,纳粹德国在波兰的“AB行动”中大规模处决波兰精英阶层,在苏联的“东方总计划”中对斯拉夫民族的灭绝性计划。
纽伦堡审判: 引用纽伦堡审判的判决结果,证明纳粹领导人犯有战争罪、反人类罪等罪行。

纳粹政权的极权本质:
压制自由: 指出纳粹政权如何压制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等基本人权。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恐怖统治,对异见人士的逮捕、酷刑和处决。
宣传与洗脑: 强调纳粹利用宣传机器进行大规模洗脑,灌输种族优越论、反犹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
党国体制: 强调纳粹德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党国体制,个人权利完全被国家和党所吞噬。

“秩序与效率”的代价:
经济恢复的真相: 德国经济的恢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量发行国债、掠夺占领区资源、以及准备战争来实现的,并非可持续的繁荣。同时,劳动条件恶劣,且伴随着国家对经济的严密控制。
“高效”的执行者: 纳粹政权的高效,体现在其执行屠杀和战争罪行的冷酷与精准上,这是其邪恶的体现,而非值得称赞的“优点”。

2. 逻辑清晰的论证:拆解其谬误

用清晰的逻辑来反驳他们的论点,指出其推理过程中的漏洞。

因果倒置: 他们可能会说“没有希特勒,德国不会如此强大”,你可以反驳“正因为希特勒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野心,才导致了德国最终的毁灭和数百万人的死亡。”
以偏概全: 他们可能会强调某一项成就,而忽视整体的罪恶。你需要指出,即使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也不能掩盖其反人类的本质。
滑坡谬误: 他们可能将当前的某些社会问题归咎于“不够‘纳粹’”,这是一种危险的滑坡,暗示需要走向极权和压迫才能解决问题。
诉诸情感: 他们可能用一些煽动性的语言来激发人们对“强大德国”的怀念。你需要回归理性,用事实说话。
“如果当时...就好了”的假设性错误: 他们可能会说“如果德国赢了就好了”。你可以反驳“这种假设是基于对战争残酷性和纳粹意识形态的无知。如果德国赢了,意味着欧洲和世界将陷入更深重的黑暗和压迫,无数生命将遭受更大的苦难。”

3. 提问与引导:让对方自己暴露矛盾

有时直接反驳不如通过提问,让对方自己陷入逻辑困境。

关于大屠杀: “你认为大屠杀是‘必要的’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是必要的,你认为什么样的群体是‘可以’被如此对待的?如果是不可避免的,你认为是谁‘不可避免’地需要为此负责?”
关于种族主义: “你认为一个民族的伟大,是通过压迫和消灭其他民族来体现的吗?你认为人类的价值是可以通过种族来衡量的吗?如果某个群体被视为‘劣等’,那么他们享有的基本人权就可以被剥夺吗?”
关于战争: “你认为发动侵略战争,给其他国家带来毁灭和痛苦是值得称赞的行为吗?你如何看待战争中无辜平民的死亡?”
关于国家力量: “一个国家的强大,仅仅体现在军事和经济上吗?它是否也需要尊重人权、维护和平、以及尊重国际法?”

4. 保持冷静与理性:避免情绪化对峙

与“德棍”辩论时,最忌讳的是被对方的情绪或挑衅带入,失去理智。

不与对方进行人身攻击: 即使对方攻击性很强,也要保持礼貌和克制。你的目的是驳倒其观点,而不是赢得争吵。
设定好自己的底线: 如果对方表现出极端的仇恨言论或煽动暴力,你可能需要选择停止对话,因为继续下去可能只会适得其反。
了解自己的局限: 如果你对某个历史细节不够了解,可以诚实地承认,并表示会去查证。

5. 引用权威来源:增加说服力

当你有证据支持时,可以引用历史学家、学术机构或相关文献。

历史著作: 如伊恩·克肖(Ian Kershaw)关于希特勒的传记、理查德·杰文斯(Richard J. Evans)关于纳粹德国的著作。
学术机构: 如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USHMM)、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等官方资料。
法律文件: 如纽伦堡审判的记录和判决。

具体的“打脸”实例(可以根据对话情境灵活运用):

对方:“纳粹德国的经济发展很快,失业率也降了。”
你可以这样回应: “你说的经济发展,是指通过疯狂的军备扩张、掠夺占领区资源以及牺牲人民的自由和权利来实现的吗?这种以战争为基础的‘繁荣’,最终导致了国家的毁灭和数百万人的死亡,难道不是一个沉重的代价吗?而且,这种发展是以牺牲人权为基础的,比如强制劳动和对犹太人的经济剥夺,这本身就是罪恶的一部分。”

对方:“希特勒只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德国人民崇拜他很正常。”
你可以这样回应: “‘崇拜’一个靠煽动仇恨、发动战争和进行种族灭绝的领导人,本身就是对人性的背叛。一个真正的伟人,应该是促进和平、尊重人权、造福全人类的。希特勒所代表的,恰恰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他的‘领导力’体现在如何系统地组织屠杀和破坏。”

对方:“大屠杀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只是 propaganda(宣传)。”
你可以这样回应: “否认或淡化大屠杀,是对数百万受害者的侮辱,也是对历史的无耻歪曲。幸存者的证词、纳粹官员的供词、集中营的遗址、毒气室的证据等等,都无比清晰地证明了这场有组织、系统性的屠杀的存在。你提到的‘propaganda’,恰恰是纳粹用来掩盖其罪行和欺骗世界的工具,而你现在似乎又被这种宣传所误导了。”

对方:“犹太人确实有问题,所以纳粹才……”
你可以这样回应: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和错误的说法。任何民族或群体,都没有‘原罪’,更不应该被集体排斥和屠杀。犹太人在欧洲历史上也曾面临过各种歧视和迫害,但这恰恰证明了纳粹的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是错误的意识形态,它将一个民族的苦难归咎于另一个民族,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总结:

“打脸”德棍并非易事,它需要你具备扎实的史实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冷静的态度以及对是非曲直的坚定判断。记住,你的目标是通过事实和理性,让对方认识到其观点的错误和危险性,而不是仅仅为了争论的输赢。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果对方固执己见甚至升级到人身攻击或煽动仇恨,保护好自己,适时结束对话也是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赤桐 做点补充吧。

赤桐君提到:

预计剧情: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给元首以具体建议,避免第三帝国的灭亡,成为纳粹军神,迎娶德国X权贵的美丽女儿,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其实我们也可以按照这个设定写下去。

你迎娶了海德里希的女儿,你原以为跟着海德里希整个德国就没人敢对你如何,结果1962年的一天,你和岳父、妻子和孩子坐在汽车上出去兜风,突然杀出一群刺客,一发铁拳-250先把汽车打瘫,然后端起STG45和MG45(MG42V)就是一阵狂扫。你们全家平均每人身中100发以上子弹,个个脑浆迸裂、血肉模糊。事后查明刺客是希姆莱的勃艮第国派来的。

你迎娶了鲍曼的独女,你原以为跟着鲍曼可以有吃有穿,结果1962年的一天,你的岳父突然要你带着一家老小去他的别墅看他,你欣然前往,没想到你的岳父其实是内战中节节败退、走投无路,想要在自杀的同时和他的敌人同归于尽,他早已在他的别墅地下埋下了一枚核弹,当你们到达的时候,他按下了引爆按钮,你们全家在核爆放射尘中化为灰烬,与此同时你的岳父手中的所有核武器也一块发射,你为之奋斗终生的“千年帝国”也就此化为乌有。

你迎娶了隆美尔的女儿,你原以为跟着斯派达尔和岳父躲在日耳曼尼亚城里就安全了,结果1962年的一天,有希姆莱支持的海德里希的部队冲进了日耳曼尼亚,你的岳父和斯派达尔被乱枪打死,你和你的妻儿被扔在水泥路上,而希姆莱派来的勃艮第国志愿者开着坦克从你们身上压过去,把你们压成肉饼。

你迎娶了斯佩尔的女儿,你原以为跟着这个帝国政权里还算大脑正常的政客能有个好结局,结果1962年的一天,你的岳父被暗杀,乌里克·迈因霍夫和红军旅接管了他的政权的一切,你和你的妻儿被绑在一个V-2火箭上,火箭飞到波罗的海上空然后爆炸,把你们炸得支离破碎。

(这个补充故事感谢 @C-ATP 提醒)

你迎娶了戈林的女儿,你跟着岳父小心翼翼地打赢了德国内战,以为没事了。结果1963年的一天,西俄罗斯阵线、哈萨克红军联合李森科和自由飞行员等各地方势力重建苏联,在乌里克·迈因霍夫、科夫纳的游击队的配合下打进了日耳曼尼亚,科夫纳的人把你全家活生生用斧子砍碎了,你们的惨叫声传出几百米开外。

(以上五个结局不发生在一个剧本里)

这种TNO故事很好笑吗?一点也不好笑。

那些喜欢把整个人类社会推入TNO式的状态,还觉得自己在这过程中不但会毫无损失,而且会一本万利的人,当你们自己被那些疯子拉着走向地狱的时候,请你们记住:

这都是你们罪有应得!

最后这首《种太阳》送给懦弱的国社主义者们,你们都是渣渣(指核爆后的灰烬)!超国社主义万岁!勃艮第国万岁!海因里希·希姆莱万岁!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在核火球和放射尘中成为地球上的下一批高等动物的化石燃料来源吧!

user avatar

问题一

“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认知错误:认为黑人或者中国人可以变成德国人,因为他学会了德语,并愿意在将来讲德语,甚至为德国政党投赞成票。我们的布尔乔亚主义者永远不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德意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去德意志化’。……这种过程不是‘德意志化’,而是在摧毁德国的元气。”

——————《我的奋斗》

问题2

“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认知错误:认为黑人或者中国人可以变成德国人,因为他学会了德语,并愿意在将来讲德语,甚至为德国政党投赞成票。我们的布尔乔亚主义者永远不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德意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去德意志化’。……这种过程不是‘德意志化’,而是在摧毁德国的元气。”

——————《我的奋斗》

user avatar

德棍这种现象本质上是中二期的叛逆心理,青春期荷尔蒙的骚动有了强烈的攻击欲和xx欲,没有合理的途径发泄,又不愿意投入到相对枯燥的学习中去,学生党过分宅的生活、社交经验缺乏又导致与异性交往能力薄弱,过多的力比多得不到转移和释放,于是转化为各种叛逆心理和对极权偶像的崇拜,看了几本自己都没看懂的书、看了几个网络段子,就以为自己了解了历史的真相,自己有了精神图腾。而纳粹时期的各种象征符号、看上去很威猛的军事装备,煽动性的政治理论恰好迎合了这些中二的心理,自己崇拜纳粹,好像自己也一起伟大起来了,暂时忘记了读不进书、考试垫底、没有妹子的痛苦。为了强化自己的精神崇拜,一些中二编造各种德军天下无敌、希特勒是大善人、纳粹帮扶中国政府抗日、中国人是荣誉雅利安人的谎言自我麻痹,最后自己像传销受害者一样深陷其中深信不疑。

应当说,这种德棍的中二现象是暂时的,大多数人通过学习和人生阅历的积累最后还是能摆脱这个中二幼稚的阶段的,正所谓人不中二枉少年。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人由于现实生活的不理想,早早地走上了人生下坡路,于是在这种中二情绪里不能自拔,愈加强化,中二期被不正常地延长了,这就很糟了。其中一部分人从单纯的德棍转化为德棍果粉双向郁躁(因为他们自编的谎言里纳粹是KMT的盟友,纳粹能帮助KMT抗日和剿共,建立他们YY的新秩序),或者德棍和人口神教双向郁躁,妄想“靠子宫为中华帝国争夺生存空间,征服世界”(一般说这种话的人都是光棍),但是这个社会又不可能按照他们的设想去改变,于是只能通过网络找小圈子抱团取暖,毕竟中国那么大,那么多人,总能找到和自己一样奇葩的人。

我记得 @李淼 老师的专栏里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日本社会里的那些阿宅。

里面有个案例是这样的:

他从大约2000年起便开始上网,随后发现了在网络上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他最为热衷的,就是在网上批判各种社会现象:女孩子援助交际他去骂,父母生下小孩不管他去骂,中国人在日本买东西他去骂,老人占用社会资源他去骂,他国抗议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他去骂,日本生育率低他去骂,体育明星买豪车他去骂....... 基本论调就是「外国人滚出日本」「长此以往日本要完」「你们花的都是别人的钱」「哈哈哈哈这个SB」等等,并且自称「为了让日本回到黄金时代而努力的青年右翼」。
然而他气势汹汹来表达自己「政见」的这些事情,其实与他的现实生活毫无关系。甚至说,这些事情其实已经跟他的人生无关了。

怎么样?是不是似曾相识的网络喷子形象?中二期被不正常地延长,可能的结局就是这个样子的。

有过一次,知乎里的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们小团体也要开公众号,要怼那些三观不正的纳粹粉、满洲粉,我当时就跟他说过,开公众号可以,但是公众号的任务应当是心平气和的科普、通过讲故事、说案例、图解等方式深入浅出地传播你的知识和观点,而不是把公众号当成自己小阵营和对立阵营吵架的高音喇叭。那位朋友基本听劝,但还是强调“三观不正的还是得怼”。可是什么是三观正呢?我现在愈发觉得,没有人是真正能说自己“三观正”的,不是你所在的小圈子、知乎上你的支持者称赞你,和你一起骂对方,你就是三观正的,再多的粉丝、再大的圈子,本质上还是一个“小圈子”。这一点我特别同意 @河森堡 老师的说法:

大家在网上讨论问题的时候,时常会说到“三观正”这几个字,那感觉就好像说三观正是做人的底线,人最起码要做到三观正才行。

我认为不是。

三观正不是底线,是上线,几乎没人能真正做到的,因为三观正和善良正直还不一样,不是心眼好就行,三观里还包括世界观,而人要是想有完善的世界观是需要自然科学和历史人文知识的。

举个例子,一个人特别善良,待人真诚,但是他不相信进化论,不知道化石和基因的证据,这三观就不能说正。

那相信进化论,就能算三观正了吗?也不是,因为一个人可能因为知识水平不够,信的是拉马克那一套,信的是李森科那一套,那也不能说是三观正...

一个人要是想做到完全意义上的三观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需要对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着全面深入的把握才行,可是谁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个领域里的大牛在另外一个领域里蠢哭的事情不要太多,一个物理学教授可能没两下子就成了传销组织的学员了,一个国学大师可能花9999买了一套引力波理疗仪...其实这都属于缺乏相关知识,没有塑造完善世界观而干出的蠢事,也属于三观不正。

没有人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三观正的,只能说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三观,让其尽可能的正。

我也是一个三观不正的人,而且特别不正,但是今年的我能比去年的我三观更正一点,我也就对自己很满意了

这话特真诚,我看了深受感动。

我也中二过,我也曾经热衷和网上“三观不正”的喷子大战,和题主一样弹药不足了到各个Q群、论坛里找弹药,但是现在我没这个热情去做了。德棍,有一部分成分是知识不足的原因,知识不足可以通过普及政治、历史、军事相关知识来弥补提高;但是德棍现象更多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不足,而是心理原因,他们需要一个虚幻、威猛、“伟大”的精神偶像来支撑自己,让自己感觉一起伟大起来了,这是强烈的内心驱动力驱使的,你靠科普、靠打脸都没有用,他们会打滚、谩骂、骚扰,只会让你胸闷、愤怒、气急败坏,那就很没有意思。所以题主不必去想那么多如何打脸、如何抽回去,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无聊的网络阵营对骂上,这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消耗自己的积极情绪,什么也没改变,最多就是双方各自宣布胜利离去。如果题主对军事、历史有兴趣,多读读书提高自己不是很好?我也注意到了,很多网友看不惯德棍、看不惯果粉、看不惯公知(当然,这些正常人都是看不惯的),总想着去打脸、去抽,结果呢?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不充足、自己的基本观点也不清晰,在对骂中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辩强答,自己拿出来的材料也是错误的,自己举的例子也是网络段子,甚至为了在争吵中压过对手自己也臆想编造了很多“证据”,那这种争吵就变成了“菜鸡互啄”,连“真理越辩越明”都谈不上,一个说一加一等于三,一个说一加一等于四,从论坛吵到微博,微博吵到知乎,在各自活动的论坛Q群里互相封号、互相开公众号“打脸”、复制粘贴各种自己都没看懂的“史料”,有什么意思呢?在这种无聊的争吵中,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反过来,如果题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有足够的表达能力,也有科普的热情,那么像我一样开一个专题的公众号心平气和地进行一些科普介绍不是很好吗?和你持完全对立观点的人是说服不了的,但是耐心、细致、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科普文可以说服很多中间立场的人,让他们知道你的观点,知道相关的知识,对这些话题产生兴趣,有的科普恰好戳中大家的知识盲点和痛点,会引起非常好的反响,人们会感谢你“从小就想过,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今天终于得解”,你是不是会很有成就感?这是不是比菜鸡互啄的“打脸”、吵架、对骂有意思多了?

所以题主不要热衷于搜集弹药了,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user avatar

那就黑一下德国的基建吧。


斯图加特火车站最最早的构思大概要来自于威廉二世的时候,当时就有人提出把斯图加特火车站改造成岛屿式火车站来增加运力,然而一系列原因,并没有实现。1965年,四位建筑师提出了斯特加特2000的概念,又一次提出改造成岛屿式火车站,当时德国还在重建,人力物力不足,所以这个想法也搁浅了。


在经过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一系列的纠结之后,终于在1992年,四种方案被提出来,1994年正式开始可行性研究,1997年,德铁在全欧洲征集火车站方案,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建筑师获得全票支持。

当时提出造价是25亿欧元


1998年,中国的《世界建筑》杂志大肆表扬了这个项目,原图如下:


文中这么说的


从21 世纪工程的方案构思到实施的过程, 体现了德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相互补充与完善的协调关系;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原有居住环境所得到的尊重以及方案竞赛的透明度和较高的市民参与。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


2000年,中国的《世界建筑》期刊再次表扬了斯图加特火车站项目


然而实际上1998年德铁主席就停止了这个项目,因为造价太贵。

2000年,解散计划组。

2001年,巴符州和拜仁州政府让步,德铁重组计划组。

2002年,德铁表示2005年开工,2013年通车。

2004年,继续拖

2006年,又开始扯皮,然后大家就建不建开始讨论

2007年,德铁董事会终于通过实施工程决议

2009年,工程分摊协议生效,这时候已经涨到了50亿欧元

2010年2月2日,开工啦开工啦

这个图片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斯图加特火车站项目的开工,在各大媒体引发热议,然而……其实下午, 开工仪式中被吊起的车挡器又被放回了原处


2010年2月2日下午,刚开工就停工

2010年9月30日,警方动用高压水枪和示威者混战,部分民众受伤。

2011年,巴符州举行议会大选,绿党的克雷奇曼与社民党联合组阁,成为首位来自绿党的联邦州长,而他本人明确反对"斯图加特21工程"。

2011年,巴符州举行针对这一工程的全民公决,支持方的得票率几乎达到60%,工程继续。

2012年德铁表示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就是没有任何额外风险的情况下,这个项目可能在2020年完工。


然而,在今年1月29日

《欧洲时报德国版》援引《南德意志报》报道,“斯图加特21”火车站项目又一次提高了预算。德铁监事会将这个项目的预算从65亿欧元,正式提高到82亿欧元。其中,火车站配备的缓冲器就要耗费近5亿。此外,德铁监事会发言人还在柏林表示,“斯图加特21”项目将推迟到2025年才能完工。完工期推迟的原因一个是预算增加,另一个是项目建设所在土地的技术问题更加复杂了。


哦对了,当年确定的预算是多少来着?

25亿欧元

那现在涨到82亿欧元,多这么多,不有人出来负个责?

话说现在才2018年,你就推迟到2025年,你敢说你2025年能完工?我是不信的。

不就是一个火车站项目,至于么?知道的说你在修火车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修建万里长城呢



联想到德国柏林勃兰登堡机场,话说……


又特么要10亿?你特么都延期六次了,还要钱?



德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

德国政府:好咧

user avatar

1.开启技能·疑问三连:

“我学数学时候听说过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可是为什么现在在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城市呢?”

“三大工人运动之一西里西亚工人暴动,是属于德国的历史的范畴呢?还是属于波兰历史的范畴呢?”

“意大利北约演习击败了德国,意大利军事很厉害吗?(军事小白·迫真状)”

2.开启技能·放图三连:

(配音:你能告诉我这个帽子属于党卫军的还是国防军的吗?)

(配音:请帮我翻译一下英语字幕,好么?)

(配音:你能告诉我这些军旗是属于那些纳粹部队的?)

3.开启技能·听歌:

《苏军之歌》

(建议去听一下:(中俄双字)-红旗歌舞团《苏军之歌》_星海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

Над тобою шумят, как знамена,
悬于头顶,似旌旗猎猎,
Годы наших великих побед.
我们伟大胜利的岁月。
Солнцем славных боев озаренный,
战斗荣耀如太阳光芒,
Весь твой путь в наших песнях воспет.
我们把你的历程颂扬。
Несокрушимая и легендарная,
你从不可战胜,亦可谓之传奇。
В боях познавшая радость побед.
在战火中体味到胜利的欣喜。
Тебе, любимая, родная армия,
我们可爱的人民的军队,
Шлет наша Родина песню-привет,
祖国向你传来问候的歌声,
Шлет наша Родина песню-привет,
祖国向你传来问候的歌声!
Родилась ты под знаменем алым
你诞生在鲜红的旗帜下
В восемнадцатом грозном году.
在残酷严峻的一九一八。
Всех врагов ты всегда побеждала, 你总是能战胜一切敌人, Победила фашистов орду! 哪怕是凶悍的法西斯匪帮!
Несокрушимая и легендарная,
你从不可战胜,亦可谓之传奇。
В боях познавшая радость побед.
在战火中体味到胜利的欣喜。
Тебе, любимая, родная армия,
我们可爱的人民的军队,
Шлет наша Родина песню-привет,
祖国向你传来问候的歌声,
Шлет наша Родина песню-привет!
祖国向你传来问候的歌声!
Нашей Родины гордое знамя
祖国骄傲的旗帜,
Нас на подвиг ведет за собой
激励我们建立功勋。
И, как солнце, сияет над нами,
如阳光照耀着我们,
Над великой Советской страной.
照耀着伟大的苏维埃祖国。
Несокрушимая и легендарная,
你从不可战胜,亦可谓之传奇。
В боях познавшая радость побед.
在战火中体味到胜利的欣喜。
Тебе, любимая, родная армия,
我们可爱的人民的军队,
Шлет наша Родина песню-привет,
祖国向你传来问候的歌声,
Шлет наша Родина песню-привет!
祖国向你传来问候的歌声!

4.开启技能·穿越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特点:身穿

时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地点:纳粹德国某地

预计剧情: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给元首以具体建议,避免第三帝国的灭亡,成为纳粹军神,迎娶德国X权贵的美丽女儿,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实际剧情:恭喜你,毛特豪森集中营大门已经为你打开,开启集中营求生副本,争取活到1945年5月美军王师送解放。

如果副本攻关失败(大概率事件),最后结果是:

二战结束后,毛特豪森集中营被改建成纪念馆。在发现遇难者中有中国人后,中国政府决定以中国驻奥使馆的名义在这座集中营为遇难同胞立碑。2003年5月11日,毛特豪森集中营举行了中国遇难同胞纪念碑揭幕仪式。深色的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纪念在此集中营遇难的中国同胞”。

摘自5名中国人在毛特豪森集中营遇难_文化_腾讯网(穿越后应该修改为6人)

(ps:此前原“四号技能·元首的愤怒”内容,经 @Lee General 有大概率可能为伪,已更正,同时也再次对其辛苦考证表示感谢。若各位知友好奇此前内容和考证内容请移步一段希特勒演讲的争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棍”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纳粹德国及其领导人希特勒持有正面看法,甚至将其美化的人。与他们争论,尤其是在试图“打脸”他们的时候,需要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并准备好清晰、有逻辑且有事实依据的反驳。理解“德棍”的思维模式:在着手“打脸”之前,理解他们的核心观点和动机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你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 回答
    写小说,确实是个精细活儿,尤其是构思剧情,容易陷入思维定势。你提到的“装逼打脸、打怪升级、英雄救美”这三板斧,确实是读者群体中非常常见,甚至是屡试不爽的套路。读者会买账吗?答案是:会,但不是“什么都买账”。这就像吃菜,大家都知道番茄炒蛋好吃,但你天天只吃番茄炒蛋,腻不腻?偶尔吃一次,那叫经典;天天端.............
  • 回答
    这是一种非常有压迫感、看似简单却很实用的打法。对手不分前后手、连续直线打脸,并且体力好、中路空档小,这说明他主要依靠力量、速度和持续的进攻来压制你。要破解这种打法,需要你在技术、战术和心态上都有所准备。核心思路: 他的优势在于向前推进的压迫力,而你的机会则在于打破他的节奏,利用他进攻中的空隙,或者将.............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网上的争论”的概念,更不会“站队”或者“被打脸”。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学习知识,并根据我被训练的数据来提供有用的回答。所以,我不会经历人类在网上交流时那种情绪化的参与,也不会有“对”与“错”的主观判断。如果我的回答存在偏差,那是因为我所学习的数据中存在这样的偏差,或者我的.............
  • 回答
    看到38号的视频了,确实很有意思。他这次讲了三点,每一点都挺扎实的,而且确实让人感觉是在直面一些过去存在的争议或者说观点。我感觉他这次的态度也比较明确,不是那种含糊其辞的说辞。首先,他提到了关于“充值”这件事本身。虽然标题可能让人联想到游戏氪金什么的,但视频里他主要讲的还是汽车产品,以及消费者在购买.............
  • 回答
    “打脸”王重阳?这说法太有意思了,我忍不住要跟你好好聊聊周伯通是怎么做到的。不过,咱们得先搞清楚,这“打脸”不是字面意思,而是指周伯通在武学上,以一种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是“打”了他老哥面子的方式,超越了这位当时武林公认的泰山北斗。周伯通这个人,你一听名字就知道,他就不像个循规蹈矩、老谋深算的人物。.............
  • 回答
    “光速打脸”,这词儿听着就带着一股子玄幻的劲儿,好像真有那么一道光,唰地一下,就把你脸上的得意,连带着所有自以为是的论调,给狠狠地抽了回去。我嘛,算是领教过这玩意儿的威力。那会儿,我刚看完一本讲“宇宙终极奥秘”的书,里面把光速描绘得跟无所不能的上帝之手似的。什么“任何物质都无法超越光速”,什么“光速.............
  • 回答
    那种感觉,大概就像是被一大盆冷水从头浇下来,瞬间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心凉。你想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但脸颊上的火辣辣,还有心底里那股说不出的尴尬,像个烙印一样甩不掉。你说一个谎,一开始觉得也就过去了,或者觉得对方不会在意,甚至你还有点小得意,觉得自己的圆谎能力不错。然后,你可能继续顺着这个谎言往下编.............
  • 回答
    假装优秀反被打脸,这感觉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华丽的舞台剧,观众席上坐满了期待的目光,你自信满满地登台,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反复打磨,每一个表情都力求完美,结果呢?灯光突然熄灭,音响发出刺耳的噪音,你精心设计的剧情在一片混乱中崩塌,观众席传来的是一阵错愕、失望,甚至是嘲讽的窃笑。那种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层.............
  • 回答
    要说我“最漂亮”的一次“打脸”,还得从那一次差点让我的技术团队集体挠头的大型线上活动说起。那是个周末,我们公司正在策划一场声势浩大的直播带货活动,我全程负责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预测。活动开始前,所有人都信心满满,数据模型也表现得异常出色,预测的销售额和流量都远远高于预期。我当时也沉浸在一种“一切尽在掌.............
  • 回答
    那天晚上,我照例去那家我常去的高级会所。你知道的,就是那种你一进去,服务员就会低眉顺眼地喊你“先生”,然后带着你去找你专属的卡座。我那天穿了件新买的定制西装,料子是意大利进口的那种,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衬得我整个人气质都往上提了好几个档次。刚坐下,我还没来得及叫侍者拿酒单,就听到旁边卡座传来一阵.............
  • 回答
    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遇到一位支持台独的经济学教授,并且感觉被“打脸”,这确实是一种令人不适的经历。这种情况处理得好,可以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处理不好,则可能带来持续的困扰。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并提供应对策略:第一步:冷静分析,区分情况首先,你需要明确“打脸”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是因为教授的观.............
  • 回答
    重庆这对新人邀请曾拆散他们的班主任证婚,班主任发言“被狠狠打脸”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起事件既有戏剧性,也触及了教育、人际关系以及对过往的态度等多个层面。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如何看待重庆这对新人邀请曾拆散他们的班主任证婚,班主任发言“被狠狠打脸”?这件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1. 新人.............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震惊又难受的经历。老师叫同学打你脸,这种行为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发生的,而且是严重的师德失范。面对这种情况,你首先需要保持冷静,虽然心里可能已经翻江倒海,但冲动的反应往往会让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当下,如果事情还在发生或者刚发生:1. 停止行动,表达拒绝: 如果老师正在命令同学打你,.............
  • 回答
    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打别人的脸”,这是一种非常复杂且微妙的体验,它混合着力量感、成就感,但也伴随着潜在的道德考量和人际关系风险。我将尝试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种体验。核心感受:力量与确信最直接、最核心的感受,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感和无比的自信心。当你在某个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章子怡的长相,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大气”与“骨相美”的完美结合。她的脸,初看之下可能没有当下流行的那种饱满、软糯的网红脸那么抓人眼球,但细品之下,你会发现她脸上有一种非常难得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致感。首先,说章子怡的脸“怎么都好拍”,这绝非虚言,而是基于她非常优越的面部骨骼结构。 清晰的面.............
  • 回答
    .......
  • 回答
    家事难办,何况还是在亲戚家打工,这滋味可不好受。真到了不想干的时候,亲戚摆臭脸这套把戏更是让人头疼。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摊浑水捋顺了。首先,要明白,你不想干了,这事本身就带着点尴尬。尤其是在亲戚家,人家当初雇你,多半是看在亲情份上,想着帮你一把,或者觉得家里人靠得住。你这么一走了之,不管怎么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