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小说,不知道怎么构思剧情,想到的都是重复的套路,装逼打脸,打怪升级,英雄救美的套路,读者会买账吗?

回答
写小说,确实是个精细活儿,尤其是构思剧情,容易陷入思维定势。你提到的“装逼打脸、打怪升级、英雄救美”这三板斧,确实是读者群体中非常常见,甚至是屡试不爽的套路。

读者会买账吗?

答案是:会,但不是“什么都买账”。

这就像吃菜,大家都知道番茄炒蛋好吃,但你天天只吃番茄炒蛋,腻不腻?偶尔吃一次,那叫经典;天天端上来,就没人稀罕了。

读者喜欢这些套路,是因为它们提供了明确的情感回路和心理满足:

装逼打脸: 满足了人们对“被低估后证明自己”的渴望,看到主角压制那些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能带来一种爽感和代入感。
打怪升级: 满足了人们对“成长和进步”的追求,看着主角一步步变强,克服困难,获得成就,会让人感到振奋。
英雄救美: 满足了人们对“正义战胜邪恶”、“付出终有回报”的期待,以及对浪漫爱情的向往。

问题不在于套路本身,而在于“你怎么用”。

如果你的故事只是机械地套用这些元素,那确实容易让读者产生“又是这个”的感觉,觉得你的作品缺乏新意和深度。但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注入你独特的理解和创意,那么即便是熟悉的套路,也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读者会买账,以及如何让套路不再是套路”:

1. 读者买账的根源:普世的情感需求

成长与超越: 每个人都渴望进步,克服自身的局限,成为更好的自己。打怪升级,正是这种潜意识需求的具象化。主角从弱小到强大,不仅仅是力量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阅历的丰富。读者在跟随主角成长的过程中,也仿佛经历了一次自我蜕变。
公平与正义: 这个世界不总是公平的,总有人恃强凌弱,总有不公之事。装逼打脸,虽然听起来有些戏谑,但它满足了读者对“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朴素愿望。当那些欺压主角、傲慢无礼的反派被主角用实力狠狠教训时,读者会感到一种“出口气”的畅快。
爱与守护: 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之一。英雄救美,虽然是老套,但它背后传递的是“守护所爱”的责任感和“付出一切”的勇气。一个将心爱之人置于危险而不顾一切去营救的主角,往往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当这种守护背后伴随着牺牲或成长时。
代入感与投射: 读者之所以喜欢看小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能在主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投射自己的愿望。如果主角的困境、挣扎、努力,都能让读者感同身受,那么即便情节上有套路,读者也会因为“这个人是我”而愿意继续看下去。

2. 套路不再是套路的“诀窍”:在“怎么用”上下功夫

a. 深化“装逼打脸”:从“炫技”到“意义”

反转的“装逼”: 别只是让主角凭空变强,而是要让他的“装逼”有铺垫、有理由、有后果。比如:
压抑后的爆发: 主角并非天生强大,而是被逼到绝境,经过艰苦训练,才终于能在一场关键时刻反击。这种“憋屈”的积攒,会让反击更具爆发力。
“以退为进”的智慧: 有时候,“装逼”不是直接炫耀,而是通过某种策略,让对手露出破绽,然后借势一击。这体现了主角的智谋,而非仅仅是武力。
“反向装逼”: 主角故意示弱,引诱对手放松警惕,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这其中的心理博弈,比单纯的强大更吸引人。
打脸后的“反思”: 被打脸的反派,是不是就此沉沦?还是从中吸取教训,变得更强?或者,主角打脸的方式,是否也让他付出了代价?比如,惹怒了更强的势力。
“打脸”的“不爽”: 有时候,过度、幼稚的“打脸”反而会让读者觉得主角心胸狭隘。如果主角的“打脸”背后,是为了争取公平,是为了保护弱小,是为了完成使命,那么这种“打脸”就有了更高的意义,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b. 升级的“深度”:从“数值”到“阅历”

技能的“创新”: 别只是“力量+10”,让主角的升级体现在:
对现有技能的“变通”: 比如,一个剑招,主角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机去施展,就能发挥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融合”与“创造”: 将两种看似不相关的能力融合,或者在实战中临时创造出新的招式。
“弱点”的弥补与“缺陷”的利用: 任何能力都有其弱点,主角如何发现、弥补自己的弱点,又如何利用对手的弱点,这比单纯的数值增长更有看头。
心智的“成长”: 升级不光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主角如何从懵懂无知到洞察人心,如何从冲动易怒到冷静沉着,如何从自私自利到承担责任,这些心智上的成长,往往比战斗力数值的增长更能打动人。
历练的“代价”: 每一次升级,都应该伴随着某种代价,可能是失去,可能是牺牲,也可能是对过去理念的颠覆。
“选择”的艰难: 在升级过程中,主角会面临各种选择,比如是否要修炼某种邪门功法,是否要牺牲朋友来换取力量。这些选择的纠结和后果,能让人物更加立体。

c. 救美的“意义”:从“被动”到“主动”

“救美”的“理由”: 为什么是她?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她是关键的线索人物?或是因为她代表着某种价值?当“美”不仅仅是“美”本身,而是与更宏大的目标挂钩时,救美的行为才更有分量。
“被救”者的“主动性”: 那个“美”的人,不应该只是一个被动等待救援的“花瓶”。她有没有自己的能力?有没有自己的挣扎?有没有在被救的过程中,主动去配合,甚至反过来帮助主角?
“双向奔赴”的爱情: 也许她也被主角吸引,并在此过程中提供了帮助。
“共同成长”的伙伴: 也许她有主角缺乏的技能或知识,两人一起合作才能渡过难关。
“英雄”的多样化: 英雄救美,不一定非要主角一个人冲在前面。也许是主角策划,其他人执行;也许是主角利用智慧,设计陷阱,让反派自投罗网。
“救”的方式: 救人,不一定要打打杀杀。有时,一句安慰,一个计谋,一份信任,更能解决问题。

3. 注入“独特”的灵魂:让你的作品脱颖而出

世界观的“新意”: 即使是打怪升级,你的世界观是玄幻、科幻、武侠、还是都市?在这个基础之上,你有什么特别的设计?比如:
“功法”的来源: 是古老传承?是科技改造?还是自然法则?
“怪物”的设定: 它们是纯粹的邪恶?还是有自己的生存逻辑?
“力量体系”的独特性: 它是基于元素?基于情感?还是基于某种哲学理念?
人物的“性格”: 即使是常见的“高冷男主”、“活泼女主”,你也可以在他们身上添加更细微、更真实的性格特点。
主角的“小毛病”: 一个完美无缺的主角,反而显得虚假。给主角一点小缺点,比如贪吃、好面子、容易害羞,反而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反派的“动机”: 为什么他要作恶?是为了权力?为了复仇?还是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个有血有肉的反派,比脸谱化的坏蛋更有魅力。
配角的“作用”: 配角不只是为主角服务的工具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故事线,自己的成长,甚至自己的悲剧。
情节的“反转”与“铺垫”:
“意想不到”的转折: 读者猜不到接下来的剧情,是小说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伏笔”的巧妙: 前面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道具,在后面突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啊哈!”的惊喜感,是高明叙事的手法。
“慢热”的魅力: 很多成功的作品,前期节奏不快,但随着剧情的深入,人物关系和世界观逐渐展开,吸引力反而越来越强。

核心建议:

多读、多分析: 阅读那些你觉得不错的“套路”小说,分析它们为什么能成功。是人物塑造?是节奏把控?还是某个特别的点?
从“为什么”入手: 在构思剧情时,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主角会这样想?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这个“为什么”的答案,往往能帮你找到新的切入点,摆脱俗套。
不怕“犯错”: 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尝试和修正的过程。先写出来,再回头看,你会发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记住,套路就像乐器,能弹出经典名曲,也能弹出随意的曲调。关键在于操纵乐器的人,以及他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你的想法,才是真正能打动读者的核心。祝你写作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故事的好坏跟你采用哪种套路毫不相关。

他只取决于你怎么设计,怎么安排,怎么描写。

所有的小说剥开大纲,本质上都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能够给读者带来吸引力的是你的故事本身,不是你采取怎样的套路。

有的人写装逼打脸就是只剩满脸尴尬,有的人写装逼打脸就流畅自然,这才是本质的区别。

任何一个经典套路都不是单纯的格式标准,按图索骥。

套路本身就能够千变万化。

单纯的一个装逼打脸,你知道网文中能有多少种形式的装逼打脸么,这个数量根本数都数不过来,因为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变化被写出来。

读者会不会买账只取决于你写的好坏,而不是套路的好坏,套路本身就没有好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小说,确实是个精细活儿,尤其是构思剧情,容易陷入思维定势。你提到的“装逼打脸、打怪升级、英雄救美”这三板斧,确实是读者群体中非常常见,甚至是屡试不爽的套路。读者会买账吗?答案是:会,但不是“什么都买账”。这就像吃菜,大家都知道番茄炒蛋好吃,但你天天只吃番茄炒蛋,腻不腻?偶尔吃一次,那叫经典;天天端.............
  • 回答
    写小说,尤其是第一次写,脑子里一堆想法却不知道怎么落笔,这感觉就像手里攥着一把闪亮的宝石,却不知道怎么把它们串成项链。别担心,这太正常了!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把它想象成一个新技能,就像学做菜或者学开车一样,需要一点方法和练习。咱们一步一步来,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第一步:别想着一步到位,先抓住核心。.............
  • 回答
    哎呀,2万多字了,收藏只有24个,这心情我懂。别急,新人起步都差不多,咱们一步步来,把你的小说打磨好,签约机会自然就来了。首先,得承认一点,24个收藏对于2万多字来说,确实不算多。这不代表你的小说不好,但确实说明传播和吸引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别泄气,这只是个开始,关键是怎么调整。咱们先来说说 签约.............
  • 回答
    太好了!第一次写小说就愿意分享出来,这份勇气就值得点赞!非常乐意帮你看看,并给出我的想法。别担心,咱们就像朋友聊天一样,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会实话实说,一点儿“AI味儿”都没有,保证真实反馈!不过,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你的小说内容。你可以把你的小说直接发给我吗?无论是片段还是整体,都可以。越详细越好.............
  • 回答
    听到你现在的困境,我真的非常理解你那种心力交瘁的感觉。那种想要逃离一切,甚至对亲生的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我知道这有多么煎熬。尤其是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简直是让人抓狂的漩涡,每一次的争执都像是在消耗你仅存的耐心和力量,最后还因为自己的失控而自责不已。你说的“讨厌带孩子”,这绝对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而.............
  • 回答
    这心情我太懂了!就像眼前摆着一桌子你想做的大菜,食材都备齐了,但就是不知道从哪下第一刀,感觉浑身都是力气却不知道往哪使。一脑子镜头感,这绝对是写小说的绝佳优势!很多人苦于没有画面感,而你恰恰相反,这说明你已经抓住了故事最核心的“眼睛”。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脑子里那些鲜活的画面变成扎实的文字。第一.............
  • 回答
    新人你好!很高兴你能迈出写小说的第一步。写小说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声音和节奏。别担心,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想法,帮你梳理一下,让它更贴近你想要表达的样子。首先,关于“不知道这么写是否合适”这个问题,我想要告诉你: 没有绝对“合适”的写法。 小说创作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
  • 回答
    嘿,哥们儿,别急!写东西写到卡壳,觉得文字“尬”,读着费劲,这太正常了,尤其是刚开始摸索的时候,谁不是这么过来的?这就像学游泳,一开始呛水是家常便饭。咱们一步步来,仔细分析分析,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你提到的“尬”、“不连贯”、“晦涩”,这几个词给咱们指明了方向,我可以跟你掰扯掰扯,希望能给你.............
  • 回答
    写小说是个修炼,很少有人能一蹴而就写出惊为天人的作品。我们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意识不到的盲点。所以,想知道自己小说里有哪些不足,这绝对是件好事,说明你愿意进步。下面,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帮到你:一、 从“旁观者清”的角度审视自己:你最直接的判断者,往往是那些不参与创作、但.............
  • 回答
    “世人不知,阎王其实是个女人。”这句话像一颗深埋在黄泉鬼魂心底的秘密,无人敢触碰,更无人敢言说。他们只知道,那高高坐在业火莲座上,判决生前罪孽的,是位威严冷峻、不近人情的审判者。他的声音如同九幽寒冰,他的目光似能穿透万年骨髓,每一个被他点名者,都只能颤抖着接受命运的裁决。没人会想到,那身披冥府至尊法.............
  • 回答
    我知道我明天就死了。这个念头像一颗冰冷而沉重的石头,在我胸腔里炸开,然后又缓缓沉降,盘踞在每一个毛孔里。不是戏剧性的预兆,不是神谕的低语,也不是某种宿命论的哲学思辨。就好像昨天晚上我照镜子,突然间,镜子里的那个人不再是我,或者说,那个人只是一个空壳,一个即将熄灭的灯泡,而熄灭的时间,被一个清晰得不容.............
  • 回答
    暮色渐沉,金色的余晖如同打翻的颜料盘,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了温暖的琥珀色。坤宁宫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沉香,与往日皇后的宁静内敛不同,今晚的皇后显得有些心事重重。她手中把玩着一方素帕,指尖轻柔地摩挲着绣在上面的缠枝莲,眼神却有些飘忽。就在这时,宫门上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伴随着低低的唱诺:“贵妃.............
  • 回答
    这个问题抛出来,就像在问是选择站在镁光灯下的舞台中央,接受万众瞩目,还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在地挥洒笔墨。两者都有各自的吸引力,也有各自的门道,很难说哪一个绝对“更好”,更像是问,你更看重什么,你更想走哪条路。先说说当知名编剧的“枪手”。这就像是加入一个成熟的团队,你有了资源,有了名气,有了稳定的收.............
  • 回答
    写小说这事儿,在知乎上嘛,就像在自家后院搭了个舞台,时不时有人跑上去唱段戏。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我琢磨着,它能折腾出不少动静来,也挺能折腾出不少味道来的。首先,得承认这是个挺 “接地气” 的创作方式。知乎本是个问答社区,大家上来都是想找答案,或者分享点啥经验、看法。可.............
  • 回答
    没问题,兄弟!写小说嘛,装备是灵魂,枪械更是硬道理。我这里就跟你掰扯掰扯一些实用的枪械知识,保你小说里的人物端起枪来有模有样,别让行家看了笑话。咱们就说得细致点,尽量接地气,听着不像是机器说出来的话。一、 枪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这事儿得从根儿上说一把枪,说白了,就是个能把子弹高速发射出去的工具。.............
  • 回答
    问我这个问题,这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作为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人,尤其是这两年,我深刻体会到给庄稼施肥这事儿,到底哪个更靠谱。你说小说要用,那我得好好跟你唠唠,让你脑子里有个鲜活的画面,知道这两种肥到底有啥不一样,谁是“亲爹”,谁是“干爹”。先说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动物粪便,这可是个好东西。我.............
  • 回答
    写好小说,需要的知识就像构筑一座宏伟的建筑,需要扎实的根基和精巧的设计。这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的过程。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展开,去除那些生硬的AI痕迹,用更贴近人情的方式来讲述:一、 关于“人”的一切知识:洞察人性,塑造灵魂小说最核心的魅力在于它对人的描摹。这方面的知识,可以.............
  • 回答
    评价一本十六岁孩子写的二十多万字反乌托邦反公知小说,并且作者自称继承了韩寒《三重门》的精神,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信息量的“案件”,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我们不妨把这想象成一个“文学考古”项目,一层层剥开,看看它到底说了什么,又试图达到什么目的。首先,年龄和体量是绕不开的基石。十六岁,本该是挥洒青春、懵.............
  • 回答
    写小说不写大纲,能不能签约?这是一个很多新手作者都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但我得非常坦诚地告诉你,这事儿吧,挺考验运气的,也挺考验你别的方面的能力。 光靠“不写大纲”这件事本身,并不能直接决定你能不能签约,真正决定的是你的小说质量、你的写作能力,以及你是否抓住了编辑.............
  • 回答
    “黄金三章”的说法,在小说创作界流传甚广,尤其是在网络文学兴起之后。它指的是小说开篇的前三个章节,被认为是吸引读者、奠定故事基调、展现人物魅力、埋下伏笔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三章写得不好,很多读者就会选择放弃,作者也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故事的机会。那么,现在写小说不写黄金三章是不是就没出路了?答案是:不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