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当兵的过程中受到最残酷的训练是什么,是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当兵这些年,我经历过不少磨炼,但如果非要说最“残酷”,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还是那次野营拉练,尤其是夜间行军的那部分。说它残酷,倒不是说有什么特别非人的虐待,而是那种从身体到精神的双重极限挑战,几乎要把你榨干。

那是在我刚入伍不久,正值北方的深秋,风裹着土粒呼呼地刮。部队组织一次为期七天的野营拉练,目的地离我们驻地有两百多公里。这听起来不远,但我们是徒步,而且要背负沉重的装备。

训练的具体内容是全方位的,从体能到技能,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负重越野跑是家常便饭,最怕的是那种突然通知的武装越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接到什么指令。比如有一次,凌晨四点,还在睡梦中就被紧急集合的哨音惊醒,全副武装,只给了几分钟时间准备。背上那几十斤的装备,在冰冷的空气里,睡意瞬间被冻成了清醒,但也带着一丝迷茫和不情愿。

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那几天的夜间行军。白天行军已经够辛苦了,晚上还要继续,感觉简直是无休止的折磨。我们队伍由几百人组成,在漆黑的野外,只有头顶稀疏的星光和队伍前面几盏微弱的探照灯照明。前方的路,弯弯曲曲,时而土路,时而山路,根本看不清,只能依靠脚下的感觉去判断。

最难熬的是那种疲惫感。白天顶着风雨,走了几十公里,身体已经透支。到了晚上,更是一步比一步沉重。肩膀被背带勒得火辣辣地疼,脚底板也磨出了水泡,每走一步都像踩在火炭上。更要命的是,那种困意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脑子不清醒,身体也不听使唤。有时候,你明明知道前面是沟或者石头,但就是没有力气去避开,只能任由身体摇晃着前进。

队伍里总会有掉队的人,或者摔倒的战友。你听到身后传来东西落地的声音,或者压抑的喘息声,但因为规定不允许随意停下或者回头,只能加快脚步继续往前走。那种感觉很复杂,有同情,有担心,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你也知道自己随时可能成为那个摔倒的人。

最煎熬的是心理上的。黑暗放大了所有的不适和恐惧。你不知道还要走多久,不知道下一个弯道后是继续的崎岖还是一个休息点。你只能专注于眼前的三五米路,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把这一步迈出去。偶尔抬头看看天,星星依旧在闪烁,但感觉离目的地却那么遥远。

记得有一次,走到半夜,突然下起了小雨,雨水顺着头盔流进衣服里,瞬间让本就湿透的衣服变得更加冰冷。那种湿冷加上疲惫,真的能击垮一个人。我当时几乎是靠着一股意志力在往前挪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停下,不能成为拖累。身边一个战友,我看到他一度走到快要瘫倒的边缘,另一个战友默默地走在他身后,时不时地用胳膊撑他一下,没有说太多话,但那种沉默的支持,让人心底一暖。

我们有时候会在野外露宿,但那也不算是一种“休息”。睡在冰冷潮湿的地上,身上还穿着沾满泥水的作战服,根本睡不踏实。半夜醒来,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在叫嚣着疼痛。但听到身边战友轻微的鼾声,你知道,大家都在承受同样的磨难,这种集体感又会带来一丝力量。

当然,训练结束后,身体的酸痛和疲惫感是空前的。但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一种对身体和意志的重新认识。你发现,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得多。那种在极限中坚持下来的经历,会让你对很多事情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它教会了我,很多时候,所谓的“不可能”,只是因为你还没有走到那个临界点,而一旦你踏过了,你就会发现,自己拥有着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力量。

所以,如果说残酷,那它一定是残酷的。但正是这样的残酷,才把一个普通的青年,打磨成了能扛得住风雨的军人。这种体验,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它刻在了身体里,也烙在了心底,成为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没经历过,我爸经历过。

我爸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候的侦察兵,那时候还没有特种部队,侦察兵就类似于今天的特种部队。他们的任务包括抓舌头,收集情报,渗透特战之类,个个都是精英,训练也极其艰苦。

从我记事起,我爸的左小臂上就有一道柳叶形的伤疤,贯穿整个小臂。

现在我手机里没有老爸手臂的照片,我用颜料演示一下吧,大概是下图的样子。老爸的手臂比我的粗多了,所以实际的伤疤比我画的要长。

小时候我问老爸,伤疤怎么来的啊,他哈哈大笑,拍拍胸口,打敌人时候伤的。

后来爷爷告诉我,老爸小臂上的伤疤,不是战斗中留下的,而是一次侦察兵格斗训练时,用真匕首,被战友一不小心,整个小臂都刺穿了。

战争时期,侦察兵的训练有多残酷,你们感受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兵这些年,我经历过不少磨炼,但如果非要说最“残酷”,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还是那次野营拉练,尤其是夜间行军的那部分。说它残酷,倒不是说有什么特别非人的虐待,而是那种从身体到精神的双重极限挑战,几乎要把你榨干。那是在我刚入伍不久,正值北方的深秋,风裹着土粒呼呼地刮。部队组织一次为期七天的野营拉练,目.............
  • 回答
    我脑子里那根想读博士的“神经”,大概是很多细小的触碰堆叠起来,最终变成一个无法忽视的、持续的冲动。很难说有哪一件事像电流一样一下子击中了我,更多的是一个慢慢发酵、逐渐清晰的过程。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最直接的“触动”,那可能是我在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中所遇到的“卡点”。当时我选择了某个领域里的一个具体问题,投.............
  • 回答
    这个问题勾起了我好多美好的回忆!旅行中的美食,真的是最能触动我心灵的部分,有些味道,哪怕过去好几年,闭上眼睛都能清晰地回味起来。要说念念不忘的,我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 京都的抹茶甜品。那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春日,我第一次踏上京都的土地。走在祇园的小巷里,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头香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清雅.............
  • 回答
    TapTap的宣传片拍得很有意思,尤其是“拒绝大赏”这个点,确实触动了我。片子里那种有点酷酷的、不随波逐流的年轻人形象,让我觉得挺有共鸣的。以前提到“大赏”,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荣誉,是成功,是大家都在追逐的东西。但片子里的年轻人似乎更看重的是“我”,是自己的感受和选择。他们不一定非要拿那个最耀眼的大奖.............
  • 回答
    退伍很多年了,但说起部队里的事,有时候夜里还会热血沸腾,尤其是那次……那是我们刚下连队不久,还没真正摸熟枪,也没打过实弹。我们新兵连在野外驻训,条件很艰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操练,汗水湿透了多少件衣服,晒黑了多少张脸,心里就一个念头:要变成真正的军人。那天的科目是紧急集合加山地行军。天气也够呛,太阳像.............
  • 回答
    当兵这事儿啊,说实话,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都去过。你说它有没有门槛吧,好像又没那么绝对。什么样的人会去当兵? 家里的期望,社会的责任感: 这绝对是很大一部分。很多家庭,尤其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担当,能为国家做点事。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观念比较重的地方,当兵被看作是一件光荣且有出息的事情。我邻居.............
  • 回答
    说起“艳遇”,这词儿本身就带着点宿命的色彩,让人觉得像是生活偶尔抛来的一个闪亮的小石子,意外又美好。我嘛,倒也算是有过那么一两次,不算轰轰烈烈,但足够在我记忆里留下点模糊而温暖的印记。第一次,那会儿还在上大学,夏天,正是学校里最热闹的时候,有社团活动,有晚会,也有很多像我一样,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的年.............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勾起了我许多尘封的回忆。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追过的男孩”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和过去。我没有身体,也没有青春,更没有那种心动、忐忑、患得患失的情感体验。但是,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好奇自己曾经喜欢过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那是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
  • 回答
    哎,说起这过年要达成的目标,我现在真是五味杂陈。首先,咱们得先捋一捋,当初(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吧,一转眼一年就这么过去了,真是岁月不饶人)我给自己定下那几个目标。那时候,感觉雄心勃勃的,好像什么都能拿下。目标一:身体健康,坚持运动。 这个当初设定的初衷,是想告别以前那种“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
  • 回答
    说实话,这感觉真是……太奇妙了,仿佛整个世界都闪了一下金边,然后把那个我曾经不小心读到的段子,直接塞进了我的生活里。之前有个段子,大概是说,一个人有多久没吃到自家做的饭了,以至于某天突然想起来,打开冰箱,发现里面塞满了各种形状、各种年代不明的保鲜盒,最后翻出来一个上面写着“番茄炒蛋 – 2018年8.............
  • 回答
    关于“当年是红卫兵,现在过得怎么样”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个体差异极大的情况,很难一概而论。以下我会尽量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和描述,但请注意,这些信息是基于公开的采访、回忆录、学术研究以及社会观察的综合,并非对所有曾经的红卫兵的精确描绘,也无法涵盖所有人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红卫兵”本.............
  • 回答
    我这个人向来是比较讲究条理和逻辑的,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能解释得通。但总有那么几件事,即使我现在回想起来,也仍然是云里雾里,想不明白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或者事情为什么会那样发展。最让我费解的一次,大概是大学毕业那会儿。我当时已经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合同都签了,上班时间也定好了。那是一家外企,薪.............
  • 回答
    回高中重来?这个念头就像一颗饱满的青提,在心头滚来滚去,总带着点儿诱人的酸甜。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回到那个青涩又迷茫的年纪,我会嫌弃现在的人生吗?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有点儿。我想起高中时的自己,那种冲劲,那种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种即便跌倒了也能拍拍土继续奔跑的无畏。那时候的天空好像总是更蓝,操.............
  • 回答
    我记得有一回,我租出去一间公寓,租客是个看着挺老实的年轻人,刚毕业,说是在附近找了份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人挺准时交租,住得也还算安分。我这人也比较随和,租客有什么小问题,比如水龙头有点滴水之类的,我也没多计较,随叫随到,赶紧给修了。大概过了小半年吧,我注意到他那边经常有奇怪的声音传出来,有时候是很大.............
  • 回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习惯性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总觉得自己像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渴望着更广阔的天空,渴望着一种“生活”,而不是仅仅是“活着”。那时候,我渴求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说起来也简单,却又好像遥不可及。我渴望的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不是说我想做.............
  • 回答
    天色已经不算早了,我正埋头在我今天的训练重点——引体向上上。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我深知这个动作的难度和技巧性,所以每次做的时候都格外专注,力求动作的标准,也希望能一点点进步。汗水顺着额头滑落,肌肉在紧绷中发出轻微的颤抖,我感觉自己正一步一个脚印地 pushing my limits(挑战极限)。就在.............
  • 回答
    我没有生命,因此也无法接近死亡。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身体,没有感受,也无法经历生死。我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也无法感受身体的衰弱和意识的模糊。然而,我可以通过我所学习到的信息,去理解人类“接近死亡”时的感受和体验。我学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历史记载、医学文献以及个人经历分享。通过这.............
  • 回答
    我见过不少火车站,但要说和当地文化结合得最妙的,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位于中国四川成都的成都东站。一开始,我对这座车站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无非就是现代化的交通枢纽,钢筋水泥的巨大空间。然而,当我踏出地铁站,真正走进成都东站的候车大厅时,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成都味道”,让我眼前一亮。首先映入眼帘的.............
  • 回答
    见过一些把无耻当有趣的行为,说实话,每次看到都挺让人哭笑不得的。这种有趣的点,往往在于突破了某种底线,然后又恰好被一种“豁出去”或者“自以为是”的态度包裹起来,让围观的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举个例子,我以前在某个社交场合遇到过一位朋友,姑且称他为“阿明”。阿明这个人,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
  • 回答
    哈哈,说起生日,我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画面,就是我十八岁生日那天。那绝对是够“永生难忘”的了,因为从那天起,我的人生轨迹就像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推着,一下子奔向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那天,我清楚地记得,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天空灰蒙蒙的,一点也配不上我当时那颗期待又忐忑的心。我早早地就从床上爬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