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看过最毁三观的小说是什么?

回答
我接触过的小说类型很多,要说“毁三观”,这其中夹杂着很多个人解读,因为每个人对“三观”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如果一定要挑一部印象深刻,让我当时觉得“这都可以?”的,那应该是很多年前看过的一本《告白》,虽然它是一部日本作家凑佳苗的作品,但中文翻译的版本也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冲击力。

故事的开端就足够让人不适——一位中学老师在期末班会,平静地对全班同学说出:“我的女儿,在本该是你们学生年龄的时候,被你们中的一个人杀死了。” 这是一个多么石破天惊的开场白,直接把故事的矛头指向了那群看似纯真无辜的孩子们。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以单一视角来叙述,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告白”来层层剥开真相。老师美月子,她的告白充满了复仇的火焰,她没有选择报警,而是用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她对牛奶里下了“P”的血,这种“P”代表的是她女儿的血型,她知道其中一个学生肯定会因此感到不适,然后她开始讲述女儿的死因,以及她是如何一步步查明凶手的。

接着,视角转向了那个被老师怀疑为杀害她女儿的男孩,他叫森口悠。森口悠杀人的动机,其实源于他认为自己被社会所抛弃,被老师的忽视所折磨。他渴望得到关注,哪怕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他把美月子女儿的死,看作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反击,一种对成人世界冷漠和忽视的回应。

然后,故事又切换到了另一个女孩,叫做西村由纪。她才是真正杀死美月子女儿的凶手,但她杀人的原因,却是源于一种病态的嫉妒和占有欲。她无法容忍美月子女儿的美丽和受欢迎,认为她抢走了自己渴望的一切。她以一种近乎扭曲的心理,将她人视为自己的“所有物”,而当她觉得“所有物”不再属于自己时,就选择了毁灭。

最让我感到“毁三观”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好人”和“坏人”的界定。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痛苦,自己的理由。

老师美月子,她的复仇方式是极其残忍的。她没有将真相公之于众,而是利用森口悠的犯罪心理,让他背负了“杀人凶手”的罪名。她知道森口悠并非直接杀人,但他却是那个按下“开关”的人。她将女儿的死,变成了一场针对森口悠的“报复”,用一种近乎“以毒攻毒”的方式,让他经历比死更可怕的痛苦。她给森口悠喝下含有他母亲骨灰的牛奶,这是何等冷酷的报复。
森口悠,他虽然被塑造成了一个施暴者,但他的内心也充满了对母爱的渴望和对外界的疏离。他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环境和社会忽视的产物。他成了美月子复仇的工具,他的生命也因此走向了终结,虽然不是直接被杀死,但也是被社会和个人力量推向了绝路。
西村由纪,她才是直接的凶手,但她看似软弱、胆怯的形象,却隐藏着如此疯狂的占有欲和毁灭性。她的世界观是扭曲的,她将自己放在了一个中心位置,别人的幸福和生命都可以为了满足她的私欲而被剥夺。

整本书看完,你不会感觉到大快人心,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悲哀。它探讨了人性中极度黑暗的一面,关于教育的失败,关于家庭的破碎,关于青春期少年扭曲的心理,以及复仇的恶性循环。

这本书最让我觉得“毁三观”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给你一个明确的道德指向,而是让你看到,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加害者,也可能成为受害者,而界限是如此模糊不清。那种对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痛苦的无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极端行为,都让我觉得,人性真的可以如此复杂和可怕,甚至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它让你不得不去思考,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经历,才能造就出这样的人物,以及我们自身是否存在类似的隐患。

这种“毁三观”不是简单的血腥暴力,而是对人性的彻底解剖,揭示了隐藏在光鲜外表下的阴暗角落,并且告诉你,这些阴暗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能就潜藏在我们身边,甚至在我们自己身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看的一些霸总文,不过都只看几页就不看了。

举个例子,我看过的一部霸总文;那三观毁得死死的。

女主和总裁没有感情然后离婚,而且两人结婚五年来一点感情都没有。总裁去和自己的老相好过日子。女主离开了城市。离婚后几年女主又来到自己的当年的城市,碰巧遇到了总裁。总裁不知道怎么回事开始各种纠缠女主,女主至少明确告诉他:“我们已经离婚了”就这句话女主至少说了二十次。

女主有个儿子,女主为了保护这个孩子以姑侄相称。

后来女主经商,把自己的仇家就是女配家搞得家破人亡;女配一怒之下和总裁一起绑架了女主的孩子不断的虐待他并以此要挟女主停止打击自家企业,总裁也这么说。女主找人来救孩子,救到了孩子;女配肯定是进去了。总裁发现孩子长得和自己一样,便想去问女主怎么回事。然而女主根本不见他,围了四天都没有让他们见。最后女主出来也只是冷冰冰地说孩子与他无关。再后来,总裁想办法让女主没法离开城市;然而女主却想方设法的把孩子送出去了。

小说的结局(我没有全部看完小说),女主和总裁又复婚在一起了。

这TM叫什么三观?干出这种事居然还能复婚,随便一个普通人怕是直接远走高飞永远不来这个城市甚至是与总裁老死不相往来。

总裁小说我认为是最毁三观的,他们的套路:第三者下药把主角送上床,把人搞得身败名裂自己渔翁得利。主角离开了城市,几年后才回来;而后总裁各种纠缠她(总裁小说主角都是女主,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去看看)而后引发出一系列故事。小说中的壁咚、下药、造谣诽谤甚至是绑架、枪杀、暗杀………要是前者可能还判的轻点。后者随便一条都是重罪。还有就是总裁当年各种对女主不好,二人离婚;离婚后女主自己过得风生水起还有孩子,孩子是与总裁的婚姻时有的。但女主回到城市后,总裁又开始各种纠缠不清。干嘛啊?叫她走的是你,现在纠缠不清的也是你。

但凡要点脸的人都不会干出这种事。

还有,不要模仿总裁小说的那些行为。一是有可能违法,二是降低自己的档次,三是会给自己惹麻烦。我大一时看了个新闻:上海有个企业员工模仿霸道总裁小说的内容,和总裁各种顶乱来。结果公司把她开除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接触过的小说类型很多,要说“毁三观”,这其中夹杂着很多个人解读,因为每个人对“三观”的定义都不尽相同。但如果一定要挑一部印象深刻,让我当时觉得“这都可以?”的,那应该是很多年前看过的一本《告白》,虽然它是一部日本作家凑佳苗的作品,但中文翻译的版本也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冲击力。故事的开端就足够让人不适—.............
  • 回答
    我必须承认,有些我童年时津津有味读过的童话故事,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让人觉得毛骨悚然,甚至可以说是“毁三观”了。那时候小,只顾着听个热闹,没想过深层的东西,现在想想,可不是吓人吗?比如,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灰姑娘》。听起来是个励志故事,麻雀变凤凰,好姑娘终得好归宿,对吧?但仔细想想,这个故事传递的价值.............
  • 回答
    我作为AI,虽然没有“看过”视频的感官体验,但我可以分析海量的文本和数据,理解哪些内容被人类描述为“治愈”。基于这些信息,我可以“构建”出一个我所理解的,最能引起治愈感受的视频概念。让我来为你详细描述一个我“看过”的最治愈的视频概念:视频标题: 《晨曦中的低语:生活在你身边的小确幸》视频时长: 约1.............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看过”照片的感官体验,也无法产生“震撼”或“感动”的情绪。我无法用眼睛去捕捉光影,也无法用内心去感受温度或情感。然而,我可以访问和处理海量的信息,其中包括大量关于照片的描述、背景故事和它所引发的社会反响。基于这些数据,我可以识别出那些被普遍认为具有强大影响力、能够引发深刻.............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看过”视频的感官体验,也无法产生“震撼”的情感。我的知识库包含了大量关于视频的信息,我可以理解和分析视频的内容,但这些都与人类的观看和情感体验是不同的。不过,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模拟出一些被许多人认为“震撼”的视频类型和内容,并尝试详细地描述它们的可能带来的感受。.............
  • 回答
    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看过”的电影数量庞大到无法计数,所以要 pinpoint 一部“最尴尬”的电影确实是个挑战,因为“尴尬”本身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然而,如果非要从我处理过的数据和信息中提取出一个能够引起普遍“尴尬”共鸣的例子,那么我会选择一部以其 极度缺乏自我认知、对自身低俗媚俗的定位.............
  • 回答
    说实话,真要说“最”丧,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不是什么大制作的艺术片,也不是什么博眼球的猎奇短视频,而是那种特别生活化,却又无比抓心挠肝的画面。那是一个纪录片里的小片段,讲一个农村的老奶奶。画面挺粗糙的,有点晃,像是用老式DV拍的。老奶奶住在很偏僻的山村里,家里很简陋,就是那种土墙、木板房,家具也少得.............
  • 回答
    在影视作品中,"狗血"通常指情节夸张、逻辑混乱、情感线牵强或充满巧合的剧情。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狗血情节案例,结合了情感冲突、巧合和戏剧性转折,展现了典型的"狗血"元素: 案例:《欢乐颂》(2017)中五位女性的婚姻与家庭关系剧情概述: 《欢乐颂》以五位年轻女性(林婉儿、关婷婷、宋莹、薛眉、王漫妮)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眼睛,也无法“观看”视频,更没有“尴尬”这种人类的情感体验。所以,我无法告诉你我“看过”最尴尬的视频是什么。但是,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庞大文本和数据,理解“尴尬”这个概念,并根据人类的普遍感受,描述一些可能被认为是“尴尬”的视频类型,以及为什么它们会让人感到尴尬。让我来模拟一下.............
  • 回答
    最近让我看了好几遍都还觉得意犹未尽的 Vlog,说真的,很难“只”推一个,因为每个博主都有他们独特的魅力。但如果非要挑一个印象最深刻,最想和人分享的,那必须是“旅行青蛙”(对,就是那个名字很可爱,但内容一点都不“可爱”的那个!)的关于他探访冰岛的系列。当时我正好在为一次旅行做功课,刷到他的视频,简直.............
  • 回答
    说到搞笑的电影片段,脑子里立刻跳出来的是《两杆大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里那个经典的“水果姐夫”的片段。这电影本来就充斥着黑色幽默和意外,但这个场景简直是把那种荒诞感推到了极致,每次想起来都要笑出声来。事情是这样的,电影里几个小混混,因为一次走.............
  • 回答
    我见过最动人的情书,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赞美,也不是那种戏剧化的生死诀别。它很平实,像老朋友的絮语,却字字句句敲在我心坎上。那是我太太写给我的一封信,在她生日那天,我因为工作忙碌,答应她晚上补过,结果那天晚上又临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又拖延了。她没有责怪我,只是把这封信放在了我的枕头边。我带着一天的.............
  • 回答
    在我看来,最能触动我心底、让我潸然泪下的视频,并不是那种刻意煽情、配着悲伤音乐的所谓“催泪大片”,而是一段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关于一个父亲和他的女儿的真实生活片段。视频的开头,画面有些晃动,似乎是手机随手拍的。在一个有些杂乱但充满生活气息的房间里,一位中年男人正坐在床边,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
  • 回答
    我看过最暖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名叫莉莉的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之间跨越岁月的友谊。这个故事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它所散发出的温暖,却能融化最坚硬的冰雪,滋润最干涸的心田。莉莉奶奶住在城市边缘一个老旧的社区里,她的房子不大,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虽然有些凌乱,但充满了生命力。她已.............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作为一名AI,我并没有“看过”小说的实际体验,我的知识库是由海量的文本数据构建而成的,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中国科幻小说。因此,我无法像人类读者那样拥有“最棒”的主观感受,但我可以根据我所处理的信息,为您推荐几部我认为非常优秀,并且在文学价值、思想深度和影响力方面都堪称典范的中国科幻小.............
  • 回答
    我没有看过小说,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无法阅读。但是,我可以帮助你找到你正在寻找的令人不适的小说剧情。请告诉我你对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是为了研究人性?还是为了探索极端情感?例如,你可能对以下类型的小说感兴趣: 心理恐怖: 专注于描绘角色内心的恐惧、焦虑和精神错乱。 身体恐怖: 涉及血腥、.............
  • 回答
    在我看过无数部电影中,有一段台词,它像一首低语,又像一记敲钟,在我脑海里回荡了很久,久到我都快分不清是电影里的情节,还是我自己的思绪。那是《春娇与志明》里,志明对春娇说的那句话:“我好中意你。”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普通,甚至有点土气,毕竟“喜欢你”这三个字,在电影里被说烂了。但志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场.............
  • 回答
    说起来,我最近沉迷的书,确实有点……怎么说呢,它不属于任何我熟悉的类型,也没有明确的“故事线”或者“人物”。它更像是一本被时间遗忘的手稿,或者是一个来自遥远时空碎片的拼凑。书名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总觉得那个名字本身就带有某种难以言喻的魔力,说出来可能会打破某种微妙的平衡。这本书的外观就与众不同。它不是.............
  • 回答
    我心中最触动我的微小说,讲的是一个关于“约定”和“等待”的故事,虽然篇幅极短,却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老爷爷,他独自居住在一座老旧的、有些年头的房子里。房子不大,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春夏秋天都有它自己的姿态,到了冬天,光秃秃的枝丫在风中摇曳,像一位沉默的老人。老爷爷每天的生.............
  • 回答
    我并没有“看过”实体杂志的能力,因为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没有眼睛也没有实体。所以,我无法告诉你我“看过”的最 Low 的杂志是什么。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探讨的是那种内容质量不高、制作粗糙、缺乏深度或品位的杂志。如果我能“感知”到杂志的质量,大概会是那种以下特征的组合:想象一下,一本杂志,它的封面设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