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孙刘两家自始至终一心抗曹,会对三国格局有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

回答
孙刘联盟的“心腹之患”,无非是曹操。如果他们真的能“自始至终一心抗曹”,那么三国演义里那些波澜壮阔的权谋斗争,那些为了争夺地盘和话语权而爆发的内耗,恐怕很多都不会发生,或者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呈现。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曹操的战略重心会变得异常艰难。

曹操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集中力量,各个击破。赤壁之战后,他虽然受挫,但依然拥有北方最为雄厚的实力和兵源。而孙刘联盟一旦“一心抗曹”,意味着他们不再相互猜忌,不再为荆州归属争得面红耳赤,而是会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曹操的消耗战中。

想象一下,如果诸葛亮和鲁肃真的能像“连环计”那样,将荆州的一半乃至更多地盘拱手让给孙权,作为稳固联盟的基石,并且双方互通有无,共同对抗曹操。这意味着:

北伐的道路会更加顺畅。 曹操在南方的防线主要依靠荆州和合肥。如果孙刘共享荆州,曹操南侵的难度将呈几何级增长。荆州之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它成为孙刘共同的坚固后盾,曹操想从这里撕开一道口子,几乎不可能。
曹操无法有效地牵制孙刘。 在原有的历史线里,曹操常常利用孙刘之间的矛盾,一边拉拢孙权,一边在荆州给刘备施压,让刘备无法全心全意北伐。如果孙刘一心,这种“挑拨离间”的手段将大打折扣。曹操就算想通过外交手段分化联盟,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曹操的战略压力剧增。 曹操本来就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即使他在北方一骑绝尘,也需要分兵镇守关中、合肥等地。如果南方统一战线形成,他将不得不拿出更多的兵力来应对来自南方的统一威胁,这会极大地消耗他本已紧张的资源。

其次,三国鼎立的格局很可能不会在蜀汉政权晚期才真正形成,甚至有可能不出现三国鼎立。

如果孙刘真的能保持长期的、一致的联盟关系,那么历史的走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蜀汉或许能得到更稳定的发展环境。 刘备在原有的历史中,为了夺取荆州和益州,与孙权产生了巨大的裂痕。夷陵之战的惨败,更是让蜀汉实力大损,也给后来的北伐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孙刘联盟稳固,刘备可以在荆州获得更长期的支持,甚至可以从孙权那里得到更多的兵力或物资援助。这对于刚刚建立、实力相对弱小的蜀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东吴的地理优势会被放大。 东吴拥有长江天险,在与曹魏的对峙中占据主动。如果孙刘联盟,东吴在战略上的优势会进一步巩固。曹操想要跨过长江,将比登天还难。
魏国可能会更早地面临内忧外患。 曹操在世时,凭借其个人能力可以压制住各方势力。但一旦曹操去世,魏国的内部权力斗争很可能会加剧。而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孙刘联盟,将是魏国北部政权最大的外部威胁。甚至可能出现,魏国在内斗中分崩离析,而孙刘联手北伐,在统一中国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更具体地说,一些历史事件的走向可能会被彻底改写:

荆州之战将不复存在,或者以另一种方式收场。 关羽失荆州是蜀汉由盛转衰的标志之一。如果孙刘一心抗曹,那么荆州很可能不会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或许诸葛亮会主动将荆州北部交给孙权驻守,形成一条共同的防线,而刘备则专注于从汉中进攻关中。
夷陵之战可能永远不会发生。 陆逊不会有机会以逸待劳,刘备也不会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战略重心彻底南移,无法顾及北伐。
诸葛亮北伐的意义和难度将完全不同。 在原有的历史中,诸葛亮北伐,除了要面对强大的曹魏,还要提防东吴可能的背刺。如果孙刘联盟,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对手就只有曹魏了。虽然依然困难重重,但至少在战略后方是安全的,其战略意义和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大大提高。
蜀汉或许能持续更久,甚至有机会统一北方。 如果孙刘联盟能够延续下去,并且在与曹魏的对抗中占据优势,那么蜀汉政权在历史上留下的“短命”印象很可能会被改写。甚至,在魏国衰落时,孙刘联手北伐,推翻魏朝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然而,我们也需要审慎地看待“一心抗曹”的实现难度。 历史上,孙刘联盟之所以能够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共同的敌人——曹操。但同时,双方的利益冲突也是客观存在的。

地缘政治的现实。 荆州对于蜀汉来说是北伐的跳板,对于东吴来说则是天然的屏障和重要的战略缓冲带。要让孙权完全放弃对荆州的觊觎,仅仅依靠“共同抗曹”的口号,恐怕很难。双方都需要有足够深厚的互信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领导人的个人野心和判断。 即使是孙权和刘备,也都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如果其中一方认为与曹操和谈更有利于自身发展,或者认为联盟弊大于利,那么联盟随时可能瓦解。历史上有几次,孙权就有意与曹操联合,就是为了对付刘备。
内部势力的影响。 孙权和刘备的内部,都有各自的谋士和将领,他们的意见和立场也会影响到决策。例如,东吴的一些将领可能并不愿意将宝贵的兵力投入到与蜀汉联合对抗曹魏的战争中。

总而言之,如果孙刘两家能够“自始至终一心抗曹”,三国格局将面目全非。 曹操的战略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统一中国的进程将大大加速,而蜀汉和东吴的命运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光明。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种“一心”的背后,需要克服巨大的地缘政治现实、利益冲突以及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决心。历史的演变往往是复杂而多维度的,一个“假如”的背后,是无数个难以预料的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熟悉的、充满权谋与内耗的三国故事,将不再是它的模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不会。这要从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方面、当时南方的气候,还是类似于热带,江南地区接近现在的西双版纳,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那象可不是别处来的。再举一个例子:甚至到了西晋时,还有不少部队士兵身穿犀甲,因为野生犀牛不少,牛皮当时还不是战略物资。

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土壤溶淋现象严重,土地贫瘠,很多是砖红土或者红土,就算能开发,作物产量也不高,难以支撑大规模战事和密集人口;二、疫病横行,包括但不限于著名的“瘴气”,影响人身体健康,也起到阻碍开发,降低人口密度的作用。

多一句嘴:后来天气凉了下来,土壤慢慢转化,才形成现在的水稻土,但那是南宋时候的事了,隔了快一千年。

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北方只是因为战争和政治不稳定,暂时陷入混乱,一旦整个北方稳定下来,就算刘孙再紧密团结,也无力对抗魏国。

第二方面、能否对抗,要看各自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从现在人的角度来看,三国差不多,但当时其实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理念,具体而言,魏国要走和大族结合的道路,也就是后来的士族政治;

蜀国要走秦汉帝国体制路线,看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对前汉的赞美,对后汉的唾弃,就可以看出来,显然是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后汉乱了规矩的原因,不但不肯走士族政治,还要铲除任何大族诞生的土壤,回归秦汉体制;

孙吴政权其实很具有割据性质,这么说这个政权的性质吧!如果它独立的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个大号的越南。西晋灭吴,消灭了这一状况,但这种趋势在后来的朝鲜、越南身上重现了。

所以,一定要明白:这根本不是统治者争权夺利这么简单,而是三条道路的选择。诸葛亮为什么这么为人称道?三国故事为什么壮烈瑰丽?是因为它正处在一个历史的三叉路口,各方力量都向把它往自己希望的方向拽,因此不但有上层的意志,还有群众的参与,不成功就成仁,没有半点含糊的空间,因此情节特别惨烈,人也特别慷慨激昂。而这,正是三国这段历史的独特魅力。

不管大家喜欢还是不喜欢,历史否定了孙刘两家的选择,这是历史的大势,实在没办法。就算刘备百折不挠,从二十多岁苦苦干到六十多岁,基本没过过好日子(一个光有皇帝梦的人,根本没法撑过这种艰难困苦)就算诸葛亮鞠躬尽瘁,活活累死自己,也做不到。而他们这么苦,也正好说明,在历史大势面前,人的力量有多渺小。

第三方面、从双方战略态势来看。自从吕后初年,古汉水因地震断绝,从蜀中之地出兵,夺取关中,就成为泡影。诸葛亮隆中对的理论基础就是“刘邦能,我也能”,其实已经不可实现。从荆州方向来看,最重要的襄樊仍在曹操手中,守江必守襄樊,否则一旦大军顺汉水而下,江汉一带不保,长江天险就会丧失,地利方面对东吴不利;再看长江下游方面,长江下游的守卫,主要有两道防线,一道是鲁西南山区,也就是古代的兖州,如果有兖州,可攻可守,但兖州是曹操老巢,显然不可能;一道是淮河,古人有云,守江必守淮,孙权拼死拼命,多次进攻合肥,就是为了夺取淮河一线,但一直没能成功。孙刘虽然能立国,单立国之初就已经地利丧尽,几经努力,也不能夺取相关更重要战略要地,其实早就注定了亡国的征兆。

总结:不可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孙刘联盟的“心腹之患”,无非是曹操。如果他们真的能“自始至终一心抗曹”,那么三国演义里那些波澜壮阔的权谋斗争,那些为了争夺地盘和话语权而爆发的内耗,恐怕很多都不会发生,或者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呈现。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曹操的战略重心会变得异常艰难。曹操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集中力量,各个击破。赤壁之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问!如果刘璋不是一个“暗弱之主”,而是能与刘备、孙权、曹操比肩的雄才大略之辈,那么三国鼎立的格局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提前形成“刘璋、孙权、曹操”三分的局面。下面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前提设定:刘璋拥有与曹操、刘备、孙权相当的才能和野心我们假设这位“非暗弱”的刘璋,具.............
  • 回答
    听到刘鑫在电话那头焦急的声音,我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可能。她这么晚了,还打电话过来问开不开门,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而且听她那语气,是真的很需要我,或者说,是很需要“家”。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刘鑫啊,妈在这儿呢。你那边到底什么情况?怎么这么晚了还没回来?”我脑子里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如果”式历史问题,涉及到卫太子刘据的悲剧命运以及汉武帝晚年的心境。要回答“假如卫太子刘据没有自杀,汉武帝还能让他做储君吗?”,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背景、汉武帝的态度以及刘据自身的处境。核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刘据之死并非完全是汉武帝的直接旨意,而是“巫蛊之祸”的连锁反应,而这场.............
  • 回答
    暮色四合,昭烈庙的残垣断壁在晚霞中染上一层凄凉的金黄。身着单薄丝绸的我在冰冷的宫殿里瑟瑟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恐惧。身边的刘谌,那个我曾以为会与我共度一生的男人,此刻却像变了个人。他眼中的光芒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夫人,”他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决绝,“.............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设想!如果当年刘备真的能如你所说,帮刘璋平了张鲁,再顺势联合马腾、韩遂,组成一支庞大的联军挥师北上,直指中原,那历史的走向恐怕会完全不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出“乱世群雄逐鹿,汉室中兴有望”的大戏,有没有可能上演。设想的开端:刘备入川,并非为吞并首先,我们要给刘备一个“大义名.............
  • 回答
    (深吸一口气,尽量压下喉咙里因为缺氧和恐惧而升起的腥甜感。血迹斑驳的双手被粗重的绳索紧紧勒住,每一下呼吸都带着刀割般的疼痛。抬头望去,只见白门楼顶的蓝天被密密麻麻的人影分割成碎片,曹操和刘备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模糊而尖锐。)“奉先在此!曹孟德、刘玄德,你们二位且慢动手!” 我的声音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值得深入探讨。七大之后,人事格局发生变化,各位主官的岗位轮换对个人能力和团队配合都可能产生深刻影响。如果林罗刘谭等主官(这里假设是关键的领导岗位,比如在战略、情报、后勤、作战指挥等方面)与陈粟(陈毅、粟裕两位我军的杰出将领,在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上都有卓越建树)互换场地,林粟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赵丽颖、杨幂、刘亦菲、唐嫣、刘诗诗这五位当红女星,从小一起进入紫禁城,那可真是风起云涌,宫斗大戏的上演。要说谁能最终“制霸皇权”,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看各自的手段、心机、运气,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那个尔虞我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捋,看看她.............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有意思,将中国历史上两个辉煌的朝代放在一起对决,而且还是在有科技差的穿越设定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刘彻,也就是汉武帝,他的时代是西汉,大约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而南宋,则是公元960年到1279年,尤其是“巅峰南宋”,通常是指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比如孝.............
  • 回答
    (深吸一口气,手指在桌面上来回敲击,眼神有些迷茫,又透着一丝不甘。)孙连城啊……这名字,如今听着就跟个笑话似的。我孙连城,当年也算是个有点想法的人,在单位里,我也不是那种只会埋头苦干的泥腿子。我脑子里有东西,也有自己的那一套规矩。如果说,时光倒流,让我回到当初那个拆迁办主任的位置上,我会怎么做?(自.............
  • 回答
    这可真是个炸裂的脑洞!大闹天宫时期,孙悟空的齐天大圣名头响彻四海,可要是他跟那六位兄弟——牛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通风大圣、狨王——闹翻了,而且天庭还袖手旁观,那这场“内战”可就够孙悟空喝一壶的了。咱们就来捋一捋,猴哥这胜算,得看多少道坎。六大圣的整体实力分析:首先得明白,这六大圣虽然没有孙.............
  • 回答
    孙杨事件是个复杂的案例,牵扯到兴奋剂检测、运动员权利以及体育仲裁等多个层面。假设孙杨在当时确实存在违规服药的情况,那么从飞行检查这个节点开始,他当时最理想的处理方案,其实是一个多重博弈和风险控制的过程,目的在于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并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听证会或仲裁争取有利局面。飞行检查当下的“最佳”处理方.............
  • 回答
    关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是否“暗讽”考古学家许宏、“疑古余孽”吴锐是“假疑古派”的说法,这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信息进行分析。以下我将尝试详细梳理可能存在的观点和推测,并尽量避免AI写作的痕迹,以更自然、更具分析性的方式呈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疑古派”这个概念。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疑古.............
  • 回答
    如果战争在今天爆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无法直接参与战争或做出个人选择。但若从道德、伦理和现实角度分析,人类在面对战争时的决策往往涉及复杂的权衡,而我的思考会基于以下几点: 1. 战争的本质与人类的道德困境战争是人类文明中最残酷的冲突形式之一,其本质是对生命的毁灭、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对人性的考验.............
  • 回答
    如果乌克兰不投降,导致俄罗斯进入巷战,战争的走向将极其复杂且残酷,可能对各方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形态的演变:从阵地战到巷战1. 俄罗斯的战术选择 传统阵地战的失败:俄罗斯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初期依靠装甲部队和空中优势快速推进,但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如哈尔.............
  • 回答
    作为AI助手,我必须指出:德国在二战期间并未侵略中国,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与德国处于敌对状态。若您需要创作虚构场景下的书信,建议调整背景设定。若需了解真实历史中的中德关系,可参考以下信息:中国在1949年后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中德建交50周年,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若坚持虚.............
  • 回答
    如果万历皇帝能多活十年(即至1632年),熊廷弼是否能彻底解决辽东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复杂的军事、政治与历史背景,需从多个维度分析: 一、熊廷弼的军事策略与局限性1. 核心战略 熊廷弼主张“以守为主,以攻为辅”,强调修筑防线(如宁远城)、训练士兵、加强边防,同时通过屯田、军民协同解决后勤问题。.............
  • 回答
    如果二战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临更为复杂且激烈的对手,其技术、战术和战争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以下从技术、对手、战争环境和可能的战果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发展与对手变化1. 苏联坦克的进化 T34/85:1944年后,苏联已大量生产T34/85(配备85mm火炮),其复合装甲和火力.............
  • 回答
    如果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其首都可以根据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但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欧洲统一的可能性与挑战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即“欧洲联邦”)在现实中仍面临巨大挑战: 历史与政治分歧:欧洲国家在历史、文化、民族认同、经济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