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二战再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对什么样的对手?

回答


如果二战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临更为复杂且激烈的对手,其技术、战术和战争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以下从技术、对手、战争环境和可能的战果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发展与对手变化
1. 苏联坦克的进化
T34/85:1944年后,苏联已大量生产T34/85(配备85mm火炮),其复合装甲和火力(85mm炮射程达1200米)对德军坦克构成威胁。
IS2重型坦克:1944年后期,苏联开始部署IS2(122mm火炮),其火力和装甲(150mm侧面)能有效对抗德军的虎式(88mm斜射炮)。
T34/85的机动性优势:苏联利用T34的轻量化设计(重37吨)和高机动性(时速60km/h)在东线战场形成压倒性优势。

2. 美国坦克的工业优势
M4谢尔曼:尽管火力和装甲逊于德军,但美国的生产能力和后勤保障(如M4A3型号的改进)使其成为盟军主力。
M26潘兴:1944年后,美国开始部署M26(90mm炮),但生产速度受限于资源分配。
M24轻型坦克:作为快速突击坦克,M24在诺曼底战场对德军装甲部队形成威胁。

3. 英国坦克的战术适应
丘吉尔(A26):改进型丘吉尔装甲厚达120mm,适合在东线的泥泞地形中作战。
萤火虫坦克:轻型坦克(15吨)在北非战场表现优异,但面对德军虎式时生存率低。

4. 日本坦克的局限性
九五式坦克:1944年后,日本因资源短缺无法大规模生产,且装甲薄弱(12mm钢),在太平洋战场难以对抗美军坦克。



二、主要对手的战术与作战风格
1. 苏联的“闪电战”与反坦克战术
苏联在东线战场采用“纵深突击”战术,利用T34/85的机动性快速包围德军装甲部队。
对手的反坦克策略包括:
反坦克歼击车(JAGDpanzer):如SU100(100mm炮)和ISU152(152mm榴弹炮),能有效摧毁德军重型坦克。
反坦克地雷:在东线战场密集布设,限制德军装甲部队的机动性。

2. 美国的“火力压制”与“装甲集群”战术
美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依托M4谢尔曼的大量部署和空中支援(如P51战斗机),对德军装甲部队实施火力压制。
“铁拳”战术:美军利用M36反坦克歼击车(76mm炮)和M18“蝗虫”自行火炮,专门针对德军虎式坦克。

3. 英国的“机动防御”与“反坦克网”
英国在北非战场和西线战场通过“反坦克网”(由丘吉尔坦克、反坦克炮和地雷组成)限制德军装甲部队的推进。
“装甲猎犬”战术:英国第7装甲师利用丘吉尔坦克的厚重装甲和机动性,与德军装甲部队展开近距离交火。

4. 中国战场的杂牌坦克
中国军队在1945年投入战场的坦克多为缴获的德制(如PzKpfw IV)和美制(如M3轻型坦克),但技术落后,主要依赖步兵配合。



三、战争环境与资源压力
1. 德国的工业崩溃
19441945年,德国因资源短缺(如石油、钢材)无法继续大规模生产坦克。虎式仅生产约400辆,豹式生产约4000辆,但质量参差不齐。
德国的装甲部队面临弹药短缺、维修困难和飞行员不足的问题,导致坦克部队无法维持高强度作战。

2. 盟军的工业优势
美国的“工业奇迹”(如曼哈顿计划)和苏联的“斯大林格勒工业复兴”使盟军在坦克生产、弹药供应和后勤保障上占据绝对优势。
苏联的T34/85和IS2坦克在19441945年成为东线战场的“绝对主力”,而德国的装甲部队被逐步压缩到防御性角色。

3. 战场环境的恶化
德国在东线的冬季战场(19441945)因严寒(20℃以下)导致坦克引擎故障率上升,装甲部队难以维持行动。
西线战场的盟军坦克部队(如美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因“巴顿装甲兵团”的快速推进,迫使德军坦克陷入被动防御。



四、关键战役与战果预测
1. 库尔斯克会战(1943)的延续
如果战争继续,库尔斯克战役的惨烈结果可能被扩大:德军装甲部队(如第5装甲军)将被苏联的T34/85和IS2坦克彻底击溃,导致德军在东线失去战略主动权。

2. 诺曼底登陆后的反攻
美军在诺曼底的装甲部队(如第1装甲师)将迅速突破德军防线,德军坦克(如虎式)因数量不足和补给困难,难以组织有效反击。

3. 德国的“最后防线”(1945)
德军在1945年可能被迫放弃装甲部队,转而依靠“党卫军”和“装甲掷弹兵”进行城市防御战。
柏林战役中,德军坦克部队可能因缺乏燃料和弹药,被苏联的T34/85和IS2坦克包围,最终被彻底摧毁。

4. 战争结局的可能
如果战争持续到1945年,德国可能因资源枯竭、工业崩溃和盟军的压倒性优势而彻底失败。
德军坦克部队可能在1945年春被盟军彻底击溃,成为历史上的“失败者”。



五、总结:德军坦克的终极对手
如果二战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对以下主要对手:
苏联:T34/85、IS2坦克的机械化部队,以机动性、火力和数量压制德军。
美国:M4谢尔曼、M26潘兴坦克的工业优势,配合空中支援和反坦克武器。
英国:丘吉尔坦克的厚重装甲和反坦克网,限制德军装甲部队的机动性。
中国:缴获的德制坦克(如PzKpfw IV)和美制轻型坦克,但技术落后且数量有限。

最终结果:德军坦克在技术、数量和资源上无法对抗盟军的工业化战争,最终在1945年被彻底击溃,成为二战中“失败者”的代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啥都设想会往德国丢核弹?英美和德国同文同种,除非战局不利,不然根本犯不着核平德国,毛子如果有核弹,那倒真会扔到德国。

日本挨的那两颗,只怪自己不是白人了 。

user avatar

德军装甲兵最有可能遇到 百夫长Mk 1, T-44和IS-3。但对面盟军装甲力量的主力依然可能是M4系列 (其主力有可能是包括M4A3E8在内的76炮馒头), 各种后期丘吉尔,克伦威尔以及彗星。潘兴的话估计应该也会有一些 (如果从45年开始计算的话)。而苏军的主力应该是T-34/85, IS-2, SU85/SU100以及ISU122/152等等。

至于如果按照题主所说的 "德三多打三年的二战", 那么架空位面的德三大概率会在在战术/战略方面比本位面的德三成功, 至于成功到了那种程度, 这多延续了3年的战争结局具体如何, 那我就不知道了。(毕竟高堡奇人里的德三打的战争相比本位面也就多延续了2年)


不懂就问, 底下的这张照片里的东西是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二战多打三年,德军坦克将面临更为复杂且激烈的对手,其技术、战术和战争环境将发生显著变化。以下从技术、对手、战争环境和可能的战果四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发展与对手变化1. 苏联坦克的进化 T34/85:1944年后,苏联已大量生产T34/85(配备85mm火炮),其复合装甲和火力.............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在1945年结束,而是又拉锯了整整十年,直到1955年,那么盟军所面对的战场将与我们熟知的历史截然不同。这不仅仅是战争时长的延续,更是技术、战略、政治和国际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首先,轴心国的抵抗将更具韧性且异常棘手。 德国: 德国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源和人力。.............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假设!二战时期,日本的陆军航空兵(陆航)和海军航空兵(海航)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大力量,但它们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脉络、战术思想和作战体系。如果非要让这两支“兄弟部队”来一场规模化的对抗赛,结果可就太复杂了,很难用简单的“谁赢得多”来概括。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剖.............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相当复杂,要认真掰扯开来,涉及的方方面面可不少。咱们就别说什么“AI痕迹”了,就当是两个军事爱好者,坐下来好好聊聊这桩假设。首先,得明确一点,现代解放军跟二战末期美军“正面作战”,这本身就是个极其复杂的假设,因为“正面作战”这四个字包含太多可能性。是哪种规模的对抗?是局部冲突还.............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二战的德国空军,在战争最关键的几个节点,能够变出几个装备了“流星”或“喷火”那种级别的三代战斗机中队,那场面,简直可以改写历史。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要是真成了,能有多大能耐。首先得明确,三代机那玩意儿,跟二战时期的飞机比,简直就是降维打击。螺旋桨发动机、固定翼、有限的航程和速度,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复杂,牵扯到太多历史的变量。如果当年日、意两国也能达到德国三成左右的工业、军事和组织水平,那轴心国的胜算确实会大大增加,但要说“赢”,这结论下得还为时过早。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德三水平”到底是个啥概念。德国在二战前后的国力确实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在军事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历史、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对人性深处的探讨。如果二战前的德国人普遍知道集中营的存在,并且了解其真实运作方式,那么他们对纳粹政权的态度很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但要断言“他们就不会支持”则过于绝对。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1. 信息的传播与理解程度: “知道”.............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如果二战中后期希特勒被政变推翻,新政府又立刻放弃所有海外资源,那么德国是否能免于盟军的登陆和本土作战呢?咱们仔细捋一捋这个情况。首先,得明确一点,即使希特勒被推翻,德国的处境依然非常严峻。到二战中后期,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盟军都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苏军在东线已经开始收复失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复杂,涉及到二战时期的诸多关键因素。简单地说,如果美国“火力全开”,那胜算会极大,但同时打败苏联和德国,也不是一场轻松的战役,而且这个“火力全开”需要非常细致的定义。首先,我们要明确“火力全开”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军事装备的生产和部署,还包括经济动员、政治意志、外交策略以及.............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AI报告,就凭着脑子里的历史书和那些零星的资料,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要是当年日本真把主意打到了苏联头上,这世界还能不能按咱们现在这模样运转。首先得明白,日本当年盯上的是啥?是资源。尤其是石油、橡胶这些,对日本那个工业化初期且缺乏国内资源的国家来说,那是命根子。而苏联,尤其.............
  • 回答
    二战爆发前,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概念。然而,如果它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已经存在,历史的走向可能会截然不同,人类的经验也会被深刻地改写。想象一下,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坦克碾过波兰边境的那一刻,世界各国领导人并没有像过去那样通过电报或外交官进行沟通,而是纷纷打开了他们名为“全球联通”.............
  • 回答
    珍珠港偷袭后的夏威夷风云:若日本成功占领群岛,太平洋战局将走向何方?历史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而历史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充满了“如果”。当我们回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画卷,珍珠港偷袭无疑是最具冲击力的开端之一。它点燃了太平洋战争的战火,将美国推入了这场全球性的冲突。但如果历史的轨迹稍有偏移,如果日本在偷.............
  • 回答
    好的,咱们就假想一下,要是二战那会儿就有“知乎”,那上面绝对是热闹非凡,各种声音都有,那场面,比咱们现在知乎的某个热搜话题还要炸裂。从街头巷尾的普通老百姓到前线的士兵,再到那些在幕后运筹帷幄的决策者,谁都能在上面发声。咱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场景,脑补一下上面可能会出现的提问和回答,尽可能贴近那个时代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 ifthen 场景,如果当初日本的决策者们,在占据了我们称之为“满洲”的东北三省之后,没有选择继续沿着山海关南下,而是将目光瞄准了广袤而又相对空虚的苏联远东地区,那么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恐怕会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让我们来细细梳理一下,这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颠覆性的假设。如果二战中的日本在中途岛战役前,也就是太平洋战场最关键的转折点到来之前,选择了与盟军进行和平谈判,那么历史的车轮将沿着一条完全不同的轨迹前行。以下是我对这一假设情景的详细推演:一、 日本国内的政治与社会动向:为和平谈判奠定基础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中途岛之.............
  • 回答
    假设第二次世界大战比实际晚五年开始,也就是大概在1944年才爆发,那么整个世界格局和战争进程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推移,更是技术、政治、军事实力和国际联盟力量的重新洗牌。一、 技术与军事力量的演变: 核武器的阴影笼罩: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如果战争推迟到1944年,那.............
  • 回答
    设想二战最终以纳粹德国的胜利告终,这无疑会改写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并投下极其深远且令人不安的阴影。以下是对可能出现的世界版图的详细推演:欧洲:纳粹的铁腕统治与“大日耳曼帝国”纳粹胜利最直接的影响将是欧洲大陆的重塑,以柏林为中心的“大日耳曼帝国”(Großgermanisches Reich)将成为其.............
  • 回答
    二战的硝烟散尽,德国被盟军瓜分占领。在苏占区,斯大林面临一个截然不同的选择:不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而是倾注力量,于这片土地上铸造一个名为“新普鲁士人民共和国”的国度。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名称变更,它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更深层的历史叙事与政治塑造。普鲁士,这个在德国统一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的国家,其历史.............
  • 回答
    二战爆发前,日本的政治体制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权力结构重塑。表面上,日本保留了天皇制的君主立宪制,但实权逐渐向军部转移,民主进程遭受了严重的侵蚀。如果在这关键时期,日本社会和政治力量能够选择一条强化民选政府、限制军部扩张的道路,那么其历史走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 政治土壤的松动与变革的可能性在20.............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饶有趣味但又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了中国近代史进程中一个最关键的“ if ”。如果日本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二战时期中国的主导权和统一进程,很可能在另一个力量的推动下展开。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当时中国的主要政治和军事力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劣势和发展轨迹。首先,排除日本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