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产妇在顺产到一半时改剖腹产,可她在顺产时喝了红牛吃了巧克力,胃里满满的,如何进行剖腹产的麻醉呢?

回答
产妇在顺产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需要转为剖腹产,而此时她正好喝了红牛、吃了巧克力,胃里还有食物,这确实给麻醉带来了一些挑战,需要医生格外小心和周全的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麻醉前禁食禁饮是标准操作,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这在紧急情况下尤其重要。 胃里有未消化食物,意味着胃酸和食物残渣有更高的风险在麻醉过程中,尤其是镇静或者全麻时,被反流到咽喉部,进而被吸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这是一种非常凶险且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在产妇已经喝了红牛吃了巧克力,并且胃里“满满的”这个前提下,医生会评估情况,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尽可能降低风险,保证手术的安全。

1. 紧急评估与沟通:

快速评估生命体征: 医生会立刻查看产妇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判断她的身体状况是否稳定。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产妇具体是什么时间喝的红牛、吃了多少巧克力,是否有胃部不适等情况。
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 医生会如实告知目前的风险,解释胃内容物对麻醉的影响,以及他们将要采取的措施。即使情况紧急,清晰的沟通也能让产妇和家属安心,并配合医生的指示。

2. 麻醉方式的选择与调整: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麻醉医生可能会优先考虑硬膜外麻醉(也就是通常说的无痛分娩时用的那种麻醉),但会对其进行调整,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情况极其危急且胃内容物反流风险极高,全身麻醉也可能成为选项,但必须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

优先考虑硬膜外麻醉(改良):
为什么首选? 硬膜外麻醉是在产妇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她可以配合医生的指令,例如在进行穿刺时保持不动。更重要的是,清醒状态下,她对咽喉部的感觉依然存在,可以及时做出吞咽或咳嗽的反应来保护气道,大大降低了误吸的风险。
如何改良?
慢速给药,密切观察: 麻醉医生会非常缓慢地推注硬膜外麻醉药物,密切观察产妇的反应,确保她不会因为药物的镇静作用而失去保护气道的意识。
使用更强的镇痛药物(如果需要),但谨慎: 如果产妇疼痛感仍然很强,需要加强镇痛,麻醉医生会非常谨慎地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产生过度的镇静作用。
生命体征监测加强: 持续、密切地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处理。

全身麻醉(作为备选或紧急选择):
什么时候会考虑? 如果产妇已经出现严重的胎儿窘迫,需要立刻终止妊娠,而硬膜外麻醉可能来不及完成或者效果不佳,或者产妇已经无法配合,那么全身麻醉可能会被考虑。
严格的误吸预防措施(快速诱导法 Rapid Sequence Induction, RSI): 如果决定进行全身麻醉,那么必须采取最严格的误吸预防措施,即“快速诱导法”。这是一种特殊的全身麻醉技术,旨在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麻醉深度,然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同时阻止胃内容物反流。
预给氧: 在诱导麻醉前,会给产妇充分吸氧,确保体内有足够的氧储备。
快速推注麻醉药和肌松药: 麻醉医生会迅速、同时推注强效的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和肌松药(如琥珀胆碱)。
环甲状腺压迫法(Sellick Maneuver): 在推注药物后,麻醉医生会立即对产妇的环甲膜(喉部的一个特定位置)施加压力,以关闭食道,阻止胃内容物反流。这个动作会一直保持到气管插管确认成功,并且气囊充气固定后才解除。
快速气管插管: 在药物起效后,麻醉医生会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气管导管放置准确,并充盈气囊,形成密闭的气道,隔绝肺部与胃的通道。
术后早期唤醒(如果可能): 在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尽量让产妇在气道保护良好、意识恢复的情况下尽早苏醒,同样是为了降低误吸风险。

3. 术中处理与观察:

胃肠减压(如果条件允许): 在进行麻醉之前,如果情况允许(例如,产妇意识清醒且配合),麻醉医生可能会尝试插入胃管,将胃内部分食物排出,但这在紧急情况下可能难以做到。
积极的体位管理: 医生会尽量让产妇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Trendelenburg position),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食物停留在胃部,而不是向上反流。
全程监测: 无论采取哪种麻醉方式,术中对生命体征的监测都至关重要。麻醉医生会密切关注产妇的呼吸、循环情况,以及是否有任何反流或误吸的迹象(如咳嗽、喉部湿啰音、血氧下降等)。
备好吸痰设备: 随时准备好吸痰器,一旦出现反流迹象,能够迅速清理气道。

总而言之,当产妇在顺产进行一半时需要改剖腹产,而她胃里又有食物时,麻醉医生会面临一个权衡风险与收益的过程。 他们会基于对产妇整体情况的判断,选择最稳妥的麻醉方式,并采取一系列严密的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误吸风险。硬膜外麻醉通常是首选,因为它可以让产妇保持清醒,但即便如此,也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和密切的观察。如果情况紧急到必须全身麻醉,那么快速诱导法则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这个过程需要麻醉医生、产科医生、手术室护士等整个医疗团队的紧密配合,以及医护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快速反应能力。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喝了东西就不能麻醉”的绝对禁忌,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判断和精细化操作的复杂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怒答。作为一个多年麻醉医生,我来解释一下神马叫误!吸!

顺转剖的主要麻醉方式是腰麻/硬膜外麻醉,部分产妇需要全麻。原则上来说,腰麻/硬膜外麻醉也需要术前禁食水,时间等同于全麻。国内多数医院指南仍然是6-8小时,然而,国外指南早已更新为清水2小时,固体食物6小时,从而加快术后恢复,提高产妇舒适度。

为什么要禁食水呢?因为可能会由于饱胃导致恶心呕吐,进而发生误吸,也就是呕吐物吸入到呼吸道中。首先我来说说误吸的可怕程度。无数次听说,有人晚上喝酒喝醉了以后一个人瘫睡在床上(可能趴着),然后憋死在自己的呕吐物中;无数次听说,一个急诊外伤做手术的患者麻醉以后大量呕吐物反流出来然后窒息了,即使插了管,酸性胃内容物进了肺也是废了;无数次听说,一个老年人没啥基础病然后做了个小手术,术后突然就肺炎肺水肿最后扛不过来死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按时间禁食水,胃内容物还没有完全排空,加上有大量胃酸,一旦反流上来,而人不是完全清醒能够主动咳出去的状态下,就是吸入到肺里,然后肺就像被泼了硫酸一样,死翘翘了。。。

第二,为什么产妇也要警惕误吸的问题呢?因为大大的肚子占据腹腔空间,把胃顶的很高,胃排空变慢,很多怀孕过的人有体会,吃一点东西就饱了。所以产妇的胃就是“饱胃”的状态,是误吸高风险的状态,稍有风吹草动里面的东西误吸到肺里,影响的不光是产妇一个人,还有胎儿,一尸两命。

结论:即使是顺产也最好按规定时间禁食水,减少误吸风险。如果因为自己生没体力要补充能量,一般医生也建议吃点巧克力或喝点红牛(体积小热量高,或干脆液体),而不要吃包子面条米粉神马的,你懂得。。。

哦对了,忽然发现有点跑题。对于题主说的情况,顺转剖又吃了巧克力,麻醉医生仍然首选腰麻/硬膜外麻醉,尽量术中不让产妇睡觉,保持清醒,保持气道反射的存在(咳嗽反射,非常重要!),使得即使呕吐东西也能出来,最后就是给一些防止恶心呕吐的药物。一旦真的术中大量呕吐并怀疑发生了误吸,就只能改为全麻,让产妇睡着,然后气管插管保护气道。总之,麻醉医生是保命的,这是体现麻醉医生专业水平的时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