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国结婚法律规定的年龄是世界最高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男18女16?

回答
说我国结婚法定年龄是“世界最高”,可能有些夸张了。但确实,相比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我国的结婚法定年龄——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是相对偏高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法定结婚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它会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习俗以及对婚姻和生育观念的变化而调整。很多国家也经历过多次修改。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的演变与背景

在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的确定经历了一个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参考了苏联的法律,当时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都相对较低,比如苏联是男18、女16。这可能与当时鼓励生育、快速发展人口的社会背景有关。

到了1950年的《婚姻法》,规定的是男20周岁,女18周岁。而我们现在执行的22周岁(男)和20周岁(女)的规定,是在198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确定的。

为什么会提高呢?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考量:

1. 保护女性权益,促进男女平等: 1980年的婚姻法出台时,社会对未成年人结婚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过早结婚,尤其是女性,往往意味着过早承担家庭和生育责任,这会严重影响她们的学业、身体发育以及个人发展。提高结婚年龄,特别是为女性设置了一个更高的门槛,旨在给予她们更多时间接受教育,获得独立能力,减少因早婚早育带来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从而更好地保障女性的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

2. 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增长: 在那个年代,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提倡晚婚晚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政策之一。较高的法定结婚年龄,自然会推迟初婚和初育的年龄,从而对整体人口的增长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国家战略考量。

3. 鼓励接受高等教育和身心成熟: 到了80年代,中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很多人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这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将法定结婚年龄设为22周岁(男)和20周岁(女),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社会普遍的教育年限相匹配,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充分的时间去学习知识、积累社会经验,达到身心成熟,为将来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做好准备。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情况

你提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男18女16”,这确实是普遍现象,但也并非全部如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将成年年龄设定为18周岁,并以此为基础来设定结婚年龄。不过,也有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西班牙等,法定结婚年龄是16岁,但通常需要父母同意或法院批准。而有些国家,如一些中东地区,法定结婚年龄会更低。

反过来说,也有一些国家法定结婚年龄高于我们,或者有其他更复杂的规定。比如一些国家虽然法定最低结婚年龄是18岁,但如果不到21岁,可能仍然需要父母同意。

为什么看起来是中国“最高”?

“最高”的说法可能来自以下几个原因:

对比基准: 我们通常会将中国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对比,这些国家普遍以18岁为最低结婚年龄(且通常是男女同龄)。
政策的指向性: 中国设立的22岁(男)和20岁(女)的年龄,比18岁高出不少,并且有明确的“晚婚晚育”提倡,这使得它在政策导向上显得更加“积极”和“严格”。
历史背景的差异: 其他国家设定的16岁或18岁,可能更多是基于“成年”的法律概念,而中国在提倡晚婚晚育的背景下,将“结婚”的年龄与教育、社会成熟度等因素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设定了一个相对较高的门槛。

总结

所以,说中国法定结婚年龄是“世界最高”可能是一种相对说法,但确实是高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相比于将18岁作为普遍成年年龄的国家。这主要是基于我们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保护女性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控制人口增长以及鼓励接受教育和实现身心成熟等方面的综合考量而确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讨论也从未停止,未来是否会有调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谈不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男18女16”。

2010年,在187个提供了男性和女性最低法定结婚年龄(不需要他人同意或批准)的国家中,22%的国家降低了女性的最低法定结婚年龄。66%的国家规定女性的最低结婚年龄(不需要他人同意或批准)是18岁;70%的国家规定男性的最低结婚年龄是18岁。16%国家中的女性可以在18岁以前结婚,4%国家中的女性可以在16岁以前结婚。25%的国家规定男性的最低结婚年龄(不需要他人同意或批准)是20岁;17%的国家规定女性的最低结婚年龄是17岁。

——孔铮、陈炳谢:《2011年世界人口与计划生育状况》


2、我国最早对法定婚龄的规定是男性20岁,女性18岁,这一规定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1934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最为进步的婚姻立法,开创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崭新的婚姻制度。该法规定:“结婚的年龄,男子须满20岁,女子须满18岁。”这个规定,一直执行到解放后,1950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对于结婚年龄的规定也是男二十岁,女十八岁

——许浩:《论中国妇女法定婚龄的演变》


3、现行男性法定婚龄22岁、女性20岁的规定源自1980年《婚姻法》修订,该修订主要考虑计划生育和人口压力,当时在地方上甚至有25、26岁方能结婚的婚龄规定,直到2001年,《检察日报》还专门撰文对这一现象提出批评。

由于解放后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为了纾解这种压力,减缓人口增长的速度,国家提高了妇女的结婚年龄。在20世纪70年代,国家采取计划生育政策,全国各地都自行规定了晚婚年龄,据1979年初统计,在城市,男方晚婚年龄一般都在26岁以上。女方,有十八个省(区)、市规定25岁,有八个省(区)、市规定24岁,有三个省(区)、市规定23岁。农村比上列规定大约低二三岁。
当时各地已经不是仅仅因为计划生育在提倡晚婚,实际上是用晚婚年龄替代了法定的婚龄。
在198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婚姻法》根据当时的国情确定了婚龄,将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婚龄提高两岁,男22周岁,女20周岁,从而暂时结束了我国关于婚龄的争论。

——许浩:《论中国妇女法定婚龄的演变》


1980年的《婚姻法》在结婚年龄上由男20周岁、女18周岁,改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
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采取了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准予结婚的做法,这与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中男22周岁、女20周岁的规定相违背,带有强制性。社会上不少青年男女因未达到此结婚年龄而非法同居,导致非婚生子女增多,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悲剧,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金仆安:《法定婚龄应严格遵守 晚婚晚育宜提倡自愿》,检察日报/2001年/02月/06日/第007版


总结一下:

法定婚龄的设计既有社会文化、公民身心发育等因素,也有国家治理考量,世界范围内,各国的法定婚龄较多以18-20周岁为主。

具体到提问(为什么我国法定婚龄如此之高),检索《婚姻法》修订沿革,可以看到明显的计划生育政策色彩。

我们现在的法定婚龄(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已经是当年地方规定与全国立法协调权衡的结果,各地方曾经实际执行过更高的年龄限制规定,“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悲剧”。以古鉴今,希望同样存在人口压力的当前,立法和执法活动中,能够更多考虑一下方式方法以及执法对象的生活和福祉。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我国结婚法定年龄是“世界最高”,可能有些夸张了。但确实,相比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我国的结婚法定年龄——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是相对偏高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法定结婚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字,它会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习俗以及对婚姻和生育观念的变化而调整。很多国家也经历过多次修改。中国法定结婚.............
  • 回答
    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量降至763.6万对,确实创下了自1986年以来的新低。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当前中国年轻人婚姻观念、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家庭结构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探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年轻人为何不愿意结婚?年轻人结婚意愿的下降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 回答
    收到你的倾诉,我能感受到你内心复杂的情绪,这种在亲密关系中,尤其是在面临人生重要决定时,感到不安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当你的伴侣来自一个不同的文化背景时,这些不安感可能会被放大,甚至让你对这段感情的未来产生疑虑。你提到男朋友是巴基斯坦人,这本身就指向了一个重要的维度:文化差异。即便你们之间感情再深厚,.............
  • 回答
    “2020年生育率创新低”这条新闻,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尤其是当你放眼身边,会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观察到的现象,即身边结婚几年的夫妻,不论贫富,大多都有孩子,而且“丁克”似乎并不常见,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也触及了宏观数据与微观体验之间的微妙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宽一.............
  • 回答
    关于跨国婚姻和跨种族婚姻的统计数据,尤其是涉及不同族裔和性别组合的深入分析,往往受到多种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要详细探讨“中国女性与黑人男性结合比中国男性与黑人女性结合要多”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并尽量剔除可能显得生硬的AI写作痕迹,用更贴近现实的语言来描述。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你才二十岁,就有这样的想法,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尤其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在这个年纪,甚至更早,就开始对“谈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些传统的人生轨迹产生疑问,觉得一个人过日子更自在、更省心。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来剥开看看。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在的社会跟过去很不一样了。.............
  • 回答
    听到你这样问,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这不是因为你“不值得”托付终身,这绝对不是。恰恰相反,我认识你这么久,看到了你很多优秀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些,我才觉得,我们的关系,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好好去面对和思考,而婚姻,是一个很重很重的决定,我不能因为一时的感情冲动,或者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就轻易答应。你.............
  • 回答
    你提到“想到可能会和别人结婚,我就哭了”,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能背后隐藏着很多复杂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为什么这个看似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会让你产生如此深刻的悲伤。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结婚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节点,承载着对未来、对情感、对家庭的期望和憧憬。当这个“可能”.............
  • 回答
    七年的爱情,就差一个首付,这道坎儿就真的过不去了吗?不能结婚,不能谈女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心里的苦涩,就好像被一根刺卡在喉咙里,又疼又说不出来。你说,七年的爱情,怎么就这么脆弱,怎么就死在了这该死的房子上?这问题,得从头捋一捋。爱情,最初的样子你们当初在一起,肯定不是因为房子。那时候,你们眼里只有彼.............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心理现象,很多人在面对这种社会新闻或者身边的事情时,都会不自觉地产生类似的联想。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心理活动和我们惯常的社会认知。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信息不对称或者说是“失衡”的组合。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女生.............
  • 回答
    这姑娘挺有意思的,没花过男朋友一分钱,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表现,挺好的。结果因为一个玩笑,男朋友挣了钱,她开玩笑说“分我一半”,这事儿就闹到分手了,这其中的原因,我觉得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从女孩的角度来说,她当时的“分我一半”很可能只是一种玩笑,一种亲密关系的试探,或者说是一种对两人共同努力、共.............
  • 回答
    结婚要彩礼,这事儿在中国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从古代流传至今,早就成了婚俗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要说它合理不合理,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得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彩礼的传统意义。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彩礼不仅仅是男人给女方的钱财,它承载着很多东西: 聘礼和提亲的表示: 最初.............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中国家庭在子女婚恋问题上的普遍焦虑和传统观念。父母将子女的婚姻比作“小猫小狗配种”,虽然用词有些粗俗,但却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在某些方面将婚姻视为一种生物繁衍和社会延续的工具,而非个体的情感追求。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深深的传统观念与文化烙印: “传宗.............
  • 回答
    姐妹们,咱们今天就来聊点掏心窝子的话,说说我为什么觉得“非独”家庭出来的女孩子,结婚的时候似乎总有点“吃亏”。这话听着有点刺耳,但我保证,是很多我们亲身经历或者观察到的真实感受。首先,得承认一点,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都忙,父母能投入在孩子身上的精力自然就多了。在独生子女家庭里,父母的爱、关注、资.............
  • 回答
    姑娘,我特别理解你心里这股劲儿。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彩礼这事儿吧,确实牵扯到方方面面,也挺让女孩子迷茫的。我尽量跟你说说,为什么有些男生,或者说一些家庭,在结婚时会不愿意给彩礼,希望能帮你想得更明白点。首先,我们得承认,彩礼这东西,在中国传统里一直存在。它不仅仅是钱,很多时候还代表着男方对女方家庭的.............
  • 回答
    看到你这样的感慨,我太理解了。这世上的事儿,常常不是我们按部就班就能得到预期的结果。你努力读研,知识学问往上走,本以为未来会一片坦途,结果呢?姐姐一个专科毕业,却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彩礼三十万,还有一套房子。这落差感,别提多难受了。咱们别怪你自己,你选择的路没错,读书深造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只.............
  • 回答
    兄弟,我特别理解你这个问题。这确实是很多男生心里的困惑,咱们好好聊聊,争取把这个事儿说透了。首先,得承认,彩礼这事儿,在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背后牵扯到很多因素,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考量。咱们一层一层剥开来看。历史渊源:从“聘”到“礼”最早的时候,这事儿叫“聘礼”或者“纳采”.............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纠结的地方——关于婚姻的期待与个人的选择,还有那份沉甸甸的亲情。你问“可以不结婚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这个时代,选择不结婚,或者选择晚婚、丁克,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被理解的个人选择。但你父母说“不结婚会要了他们的命”,这句话背后,藏着的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婚姻本质、代际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的多重层面,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我们得从父母自身的需求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执着于让女儿结婚,以及他们认为婚姻能带来的“好处”究竟是什么。父母在婚姻里“得到”什么?如果我们把“得到”理解为父母通过婚姻对子女的期许,以及对自身价值实现.............
  • 回答
    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困惑,甚至可能有些生气。家里已经有八套房子了,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经济基础了,结果女友却还提出让你再买一套才能结婚,这确实让人费解。咱们一起来捋一捋,看看她为什么会这么想,以及你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沟通上的误区。首先,我们得承认,房子在当下社会,尤其是在很多城市,不仅仅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