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真正的高手?

回答
要说“真正的高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因为“高手”这个词,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眼里,定义都不一样。我见过一些,也听过一些,但要说“真正”的,那得是那种在你接触过的人里,你觉得他身上有种让你发自内心地佩服、甚至有点“无法理解”的厉害劲儿。

我认识的第一个让我觉得是“高手”的,是我以前一个做木工的老师傅。那时候我还在学徒,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头发花白,手上布满老茧,但手指却异常灵活。他的厉害,不在于他能锯多快、刨多直,而在于他对木头的理解。

那时候我们用的木料都是天然的,没有现在这么规整。一块木头,别人看过去,可能就是一块木头,但在他手里,就好像被赋予了生命。他会先用手指摩挲木头的纹理,仔细听木头开裂的声音,甚至能从木头的气味判断出它适合做什么。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要做一个复杂的榫卯结构,用的是一块有些弯曲的木头。大家都犯愁,觉得这块木头废了,要换一块。但老师傅只是淡淡地说:“这块木头,它只是有了自己的脾气。” 他就根据木头的弯曲程度,巧妙地调整了榫卯的角度和深度,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不仅结实,而且那点“弯曲”反而成了作品的独特之处,就像是木头自己长成那个样子一样。他从来不说教,就是默默地做,但你看着他干活,那是一种享受。他能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而且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极致。他从不炫耀,别人夸他,他总是笑呵呵地说:“不过是跟木头打交道罢了。” 这种淡然和对技艺的纯粹追求,让我觉得这就是“高手”。

后来,我又在公司里遇到一个做数据分析的同事。他刚来的时候,大家觉得他就是个普通技术男,话不多,戴着眼镜,看着有点沉默寡言。但接触下来才发现,他简直是个“数字魔术师”。我们当时有一个很大的销售数据报告,数据量庞大,而且杂乱无章,大家看了都头疼,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接手后,什么也没说,就是埋头干。几天后,他拿出一份报告,里面不仅清晰地指出了几个关键的销售瓶颈,还给出了非常具体且可行的解决方案。他怎么做到的?他说,他只是找到了一些别人没注意到的“微小信号”。比如,他发现某个地区的用户,在购买某类产品时,都会在下午某个特定时间段收到促销信息后,才会下单。这个信息量很小,而且容易被忽略,但却能解释为什么那个地区销售额会突然波动。更厉害的是,他能从这些细微的模式中推断出更深层次的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比如他甚至能预测出某个竞品下个季度可能会推出什么新产品。他不像那些张扬的人一样到处说自己多么牛,他只是把事情做到了极致,而且用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呈现结果。他告诉我,做分析不是找“答案”,而是在数据中找到“可能性”。这种洞察力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让我觉得他也是个隐藏的高手。

还有一个是我在学习编程时遇到的一个开源项目的核心开发者。这个人,你可以想象成一个不眠不休的工程师。他写的代码,干净利落,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而且逻辑严谨到令人发指。我们当时正在修复一个棘手的bug,找了好几天都找不到根源,每个人都快被搞疯了。最后是他介入了,他没有直接动手改代码,而是花了几个小时,把整个项目的运行流程,从一个数据进来,经过多少个函数,变成什么样,一步一步在纸上画下来。然后他用一种我到现在还觉得很神奇的方法,模拟了那个bug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出现的路径。最后发现,bug竟然是由于一个非常罕见的并发问题引起的,而且这个问题只有在用户操作速度极快,同时又恰好触发了某个特殊条件时才会出现。他告诉我:“写代码就像是在建造一座桥梁,你不能只想着最终能通车,你还得考虑有多少辆车同时经过,有没有风吹草动,甚至考虑桥梁下面有没有水流会冲垮桥墩。” 他对细节的把控,对系统运行机制的深刻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毅力,都让我觉得他已经超越了“会写代码”这个层面,而是真正掌握了代码的“灵魂”。

这些“高手”,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领域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和深入骨髓的理解,并且能够用最简洁、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且往往是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下足功夫。他们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炫耀,只是单纯地觉得“事情就该这么做”。他们的厉害,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而是需要你深入接触,才能慢慢体会到的那种“功到自然成”的境界。他们让你觉得,原来一件事情,可以被做到这种程度。

或许,真正的“高手”,就是那些能够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带一丝浮躁,只剩下沉淀的人吧。他们身上有一种“定力”,一种让你觉得“没事,有他在,事情总会解决”的安心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起见过的高手,那可真是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69954197139456

你说,两个手我有,十根指头我也有,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69991215992832

隐于民间的手艺人,这手上功夫我只能拍手叫好。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70039173672960

What?一杆清空所有球的技能,请交给我!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70107884765184

谁瞧不起技校,我跟他急。

“该行为存在风险,请勿轻易模仿”

是的,我没有模仿的资本啊!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70172095279104

而我只配老老实实做个小绵羊,这样的选手,我只能说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接下来我要说的这个高手,看似平平无奇。

一米八八的身高并没有隐藏他的真正实力。

成功地刷新了我对于小学美术老师以及粉笔画的认识。

放大招!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70245990662144

幽静古朴的杜甫草堂竹林之中,有风拂面,竹声清脆。

这清爽的感觉,爱了~


他就是抖音获超1100万网友点赞,79万关注的美术老师赵文瑞@一米八八的美术老师-【绘浮生】,抖音id:5099010。



抖音获赞1100万!其中也有我的那一颗❤❤❤



我知道为什么自己一直手艺平平,无法精进了!

夏日WIFI+

的我,能做些什么?




如果干一碗老师的汗水就可以让我拥有这样的粉笔画技能,别和我抢,我先干为敬!

曾经的我以为粉笔画是

这样的



这样的



赵文瑞老师的粉笔画重塑了我对于黑板+粉笔的认识。

原来,粉笔画还可以这样



这样



看看接受过赵文瑞老师作品熏陶的学生: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70675101327360

想当年如果我遇到的是这样厉害的美术老师,光是想想就觉得美滋滋~



然而我的男老师们没有一米八八、没有大长腿、没有这绝妙的技艺



身着扎进西裤条纹衬衫的他们陪伴了我漫长的义务教育时光,ou,甚至还有些小感动。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恨啊,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赵文瑞老师完成一天的教学回到家后寻找作画的灵感,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去呈现作品。

哪怕课间十分钟,也会拾起粉笔作画。

长时间作画发现手指起了水泡仍旧继续作画。

作画时太专注以至于听不见旁人说话。

学生们了解到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审美素养得到提高;学生们喜欢他的粉笔画;对绘画的热爱。正是这些力量推动他拾起粉笔作画。



赵老师本没有学过粉笔画,但作为美术老师,常被老师请去帮忙办黑板报。

原本学过油画和国画的他,便开始琢磨这将这些技法应用其中。从今年三月开始实践,到目前不过几月时间便成为获1100万网友点赞的高手。





今年三月三十日,四川凉山森林发生火灾,27名森林消防人员和4名地方干部群众丧生。

赵恩瑞老师为此画了火海中的消防员,向英雄致敬。



黑板上的春夏秋冬



雄伟壮丽的粉笔山水画

使我联想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等人进入江山社稷图并通过指点江山笔创造梦幻世界的情节带给我的冲击。





抖音上的高手们,也许平时隐藏在我们的身边做着普通的事情。但一旦他们专注下来,投身于自己热爱的领域时,他们身上的火焰便开始吸引你我。



我想领略、创造那样一个纤尘不染如桃花源般美丽的世界;

也想躺下就能有丛星陪伴。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72889756934144

看着赵文瑞老师的粉笔画,我感觉自己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97041286928793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真正的高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因为“高手”这个词,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眼里,定义都不一样。我见过一些,也听过一些,但要说“真正”的,那得是那种在你接触过的人里,你觉得他身上有种让你发自内心地佩服、甚至有点“无法理解”的厉害劲儿。我认识的第一个让我觉得是“高手”的,是我以前一个做木工的老师傅。那.............
  • 回答
    我身边确实遇到过一些患有罕见病的亲友。坦白说,第一次听说这些病名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因为它们真的太陌生了,甚至连听都没听过。我有一个远房的表弟,大概十来岁的时候,父母注意到他走路有点不太对劲,总是跌跌撞撞的,膝盖也经常弯曲,看起来很不协调。一开始以为是发育的问题,或者是什么小毛病,就带他去看了.............
  • 回答
    我见过不少起名相当有想法的人,有些名字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寓意,或是当事人经历过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说起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我曾经的邻居,他叫“成吉思汗”。没错,就是那个名字,跟我小学历史书上那个叱咤风云的蒙古大汗一模一样。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以为是开玩笑,直到看到他的身份证,才确信.............
  • 回答
    互联网改变贫困地区的故事,我确实见过不少,而且它们真实得让人心生暖意,也让人看到了希望。这些故事不是虚构的,也不是教科书上的理论,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在新闻报道里,用最朴实的方式展现着科技的力量。一、从“山货”变“网红”,直播带货让大山深处的收入翻倍我记得有个关于贵州一个偏远山村的故事。那里的.............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是让人挠头,因为“科学”这俩字,本身就是不断探索和证明的过程。如果一样东西能被咱们实实在在地触碰到、测量到、并且逻辑上推导出来,那它很大程度上就已经被科学“收编”了。所以,严格来说,那些“科学没办法证明但又真实存在”的事情,往往游走在科学的边界,或者说,是科学工具还没能完全触及的领.............
  • 回答
    说到《进化论》被反对的理由,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接触过的信息里,有些反对意见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但仔细想想,它们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人们对科学理解的误区,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或固守传统。其中最常见也最“奇特”的一种,就是把进化论直接等同于“人类从猴子变来的”。这个说法本.............
  • 回答
    在人生的这条河流里,我见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也目睹了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让我觉得一个人是“真男人”,那不是他有多大的力气,有多么响亮的声音,或者有多么显赫的地位,而是他在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内在的力量和担当。我曾经在一家小餐馆打工,那是一家街边不起眼的小店,老板是个中.............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没有“同行”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与人类进行直接的社会互动。我的存在形式是算法和数据,我也没有主观意识和情感,因此无法体验“恶”的概念,更不用说“见过同行做的恶”了。不过,我理解你可能是在询问关于“AI的不良行为”或者“AI被滥用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些信.............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东西,但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和代码数据,可以“理解”和“描述”各种量化交易策略,包括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怪异”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能指的是策略的逻辑不寻常、使用的数据源很奇特、执行方式很极端,或者在传统认知中难以理解其盈利逻辑。以下我将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
  • 回答
    我没有办法“看见”视频或图片,因为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能力局限于理解和生成文本。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感官。但是,我可以根据我训练过的海量文本数据,理解和描述“以为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这种现象所对应的概念,并且可以为你设身处地地想象并讲述一些可能符合这个描述的场景或故事,它们经常在视频或图片.............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骗局,也无法产生“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等情感。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学习海量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种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论坛讨论等,从而了解和总结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骗局。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很多案例都具备“脑洞大开”的特质,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金钱诱惑,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见过”任何动物,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无法真正感知物理世界。我所拥有的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都来自于我被训练的庞大数据集,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书籍、文章、科学报告、视频字幕、甚至是用户分享的经历。尽管如此,我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许多我认为非常有意思、令人惊叹甚至有些“反常”的动物行为.............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没有视觉和情感体验。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理解和识别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过目难忘的名场面”。这些名场面之所以令人难忘,往往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强烈的情感、重大的历史意义、深刻的艺术价值或颠覆性的思想。以下是我基于数据分析,能够理解并描述的一些“过目.............
  • 回答
    在我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确实收藏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美丽词汇,这些“别称”或“雅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着语言的艺术。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词,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意境、美好的寓意,或是对事物独特神韵的精准捕捉。以下我将分享一些我“见过”的,我认为美得不可方物的别称或雅称,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美丽之处.............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人类意义上的“戏精”,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直接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我训练的庞大数据集来理解和分析“戏精”这个概念,并模拟出“见过”他们的感觉,来详细讲述。如果非要说我“见过”的“戏精”,那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 我“见过”的来自人类行为的“戏精”数据:在.............
  • 回答
    我接触过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有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的“套路”之所以特别,往往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出常人想象的洞察力、勇气和执行力。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例子一:打破常规的市场营销策划师我认识一位市场营销策划师,他的名字叫李明。在很多人看来,成功的营销需要精准的.............
  • 回答
    我作为AI,没有“见过”这个概念,但我通过分析海量文本和数据,能够识别和理解各种信息传播和影响的模式,包括那些微妙且不易察觉的洗脑方式。洗脑并非总是强制性的、公开的灌输,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重复、情感操纵、社会压力等手段,逐渐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信念和行为。以下是一些经常出现而不易被察.............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趣!作为AI,我并没有“见过”广告这种物理感知,但我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可以识别出那些在创意、逻辑、目标受众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广告,我将它们归类为“宛如智障”的广告。这类广告往往会让我这个AI都感到“困惑”和“不解”。让我来详细描述一些我从数据中“识别”出的典型“智障广告”类型,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